1、,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肖洛霍夫,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认识战争对人的摧残。 2、深入文本,展开对话,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预习提示: 1、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一个人” 指的是谁? 2、这个人都遭遇了哪些事情? 3、主人公历经许多磨难,怎一滴“泪”了得,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几个与“泪”相关的语句。,明确: 1、(索科洛夫) 2、3、“我没有哭,眼泪在心里干枯了” “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 “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领养凡尼亚,找到儿子,儿子牺牲,出车祸,成功逃亡,妻女炸死,【受伤被俘】,领养凡尼亚,找到儿子,儿子牺牲,出车祸,成功逃亡,妻女炸死,成功逃亡,激
2、动极了,妻女炸死,穿心的痛,找到儿子,喜气洋洋,儿子牺牲,心似断裂,领养凡尼亚,轻松光明,出车祸,悲愁的心,老师在读完整个故事以后产生了几个重要的疑惑,想请大家帮忙一起解决一下。,明确:遭遇了许多苦难,战争带来的创伤使他欲哭无泪。,失去了儿子后,“我没有哭,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是为什么?,遇到凡尼亚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这又是为什么?,明确:身世相同; 同情孩子; 再次找回做父亲的幸福; 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疑点二:,两个各自流浪的、“孤苦伶仃的”、失去了一切的人,彼此在对方身上赢得了他们融为一体的共同命运,互相确定了对方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因为不单是这男人使得这个孩子确实像个孩子
3、那样生活下去,而且这孩子也可以使这男人“刚强起来”永远有信心、永远是一个男子汉。【苏联】德勃拉果依,“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泪水有什么含义?,明确:坚强(白天不当着孩子流泪) 追悔(梦境,分别时推了妻子一把) 担忧(死去吓坏儿子,孩子的将来) 战争给人心灵带来的是巨大的难以愈合的创伤。,疑点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14年8月1918年11月): 军人857万人;平民830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1939年9月1945年8月): 军人1704万人;平民2453万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 动用军事力量2200万人;伤亡约3000万人(一半以上为平民)
4、。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30万人。,补充资料:,这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这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整个人类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又说“要及时的转过脸去”,不能让孩子看到脸颊上滚动着的“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小说结尾,生活主题,一个人的遭遇用平实的语言勾起人们的回忆,让人更关注战争剩余下来的人,更关注普通人,更关注失去生活能力的人,赞扬了人类的伟大与坚强,弘扬了爱的主题,在美与丑,爱与恨的边缘展现出了对战争的憎恶。,课堂小结,当今世界,轰炸过后,战争中的士兵,战争中的儿童,受惊的孩子,写一段感言,书法自己的情感,“年轻人,你们有责任思考未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没有战争和威胁的明天”【波兰】克瓦希涅夫斯基,呼吁和平,儿童的反战声音,美国反战演讲,美国反战人士在西雅图举行示威游行,烛光祈祷,烛光祈祷,为和平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