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1636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

2、治理能否顺利推进。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

3、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还要在其组织性、行动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

4、进一步加强。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总之,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摘编自郭倩倩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B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这体现

5、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C只有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才能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D建立各类民间环保组织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谈起,提出了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观点。B文章对生态问题进行辩证论证,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C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使论点建立在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上,更准确可靠。D围绕着生态治理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全民参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6、( )A要澄清对生态治理的错误观点,认识到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B提升环保认知,要关注正面环境议题,多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C生态治理上,个人是责任主体,不仅仅要有认知,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监督。D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手 艺孙如静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一天,他无意

7、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花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了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再抽

8、气了。 ”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埚,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的、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在补好的盘子里倒上半勺水,高高举起, “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 ”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

9、坐到傍晚,路人就像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的小摊前停留。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儿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看着满脸愁容的老罗头,长河老爷子叹了口气说:“现在人家都用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了,那些家用电器五花八门的,哪还用得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大铁锅啊。哎,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喜欢那股烟火味了。 ”这番感慨让老罗头心里有了郁结,没两天,竟然病倒了。这下可把他的儿子急坏了,心想老头子不跟着自己好好享福,一个人跑回老家瞎折腾,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来了。老罗头住了几天医院,找不到病因,却也不见好转。最后,还是长河老爷子说了一句:“你爸这是心病,心病

10、还要心药医啊。 ”儿子吩咐一声,手下人立刻到镇上各家各户,到废品收购站去搜索,去收购,很快给老罗头找来了活儿。听说有人找他补锅,老罗头腾地一下从病床上坐起来,病全好了。一只小火炉,一个大风箱,老罗头补锅的小摊又开张了。原以为一切恢复了平静。没想到有好事者在闲聊中提到,老罗头补的锅都是他儿子高价收购来的。偏偏这些闲聊的话又被老罗头听到了。于是急火攻心,老罗头彻底倒下了。老罗头临终前,给儿子留下句话,不要把我放到那些坛子罐子里,要把我放到补好的锅里,那里暖和。(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对老罗头补锅的过程描写翔实、细腻,这既表现了老罗头技艺的娴熟

11、,又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B听了长河老爷子对时代的感慨,老罗头心有郁结并病倒,可见老罗头执着念旧,无法面对自己的手艺将逐渐被淘汰的现状。C儿子收购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于好事者的闲聊,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小说借此表明了人言可畏。D写老罗头嘱咐死后把自己装在 “补好的锅里”的情节,是为了体现他对自己喜爱的补锅手艺的眷恋。5文章写儿子收购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6 分)6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

12、全民阅读也上升为国家战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全民阅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17 年 4 月 3 日,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标志着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布局。五年来,各类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愈加浓厚。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军营书屋、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社区绘本馆以及各类书香车站、书香公园、书香酒店、书香银行、书吧书院遍布城乡,实现了图书随处可得。为了推动农村阅读,国家开展了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中央和

13、地方投入 150 多亿元,在全国建成60 多万个农家书屋,推动 10 亿册图书进农村,实现“村村有书屋” 。为了推动实体书店建设,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多地开展实体书店扶持工作,累计投入资金数亿元。五年来,电子阅读器、手机阅读 APP、微信阅读、电子阅读大屏终端,各类数字阅读设备成为人们的新宠;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阅读,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有声阅读、在线讲故事、视频直播、网络讲书,层出不穷的新型阅读,以知识付费、体验经济新模式,俘获了许多年轻读者的心。(摘编自徐升国全民阅读迎来春天)材料二:(数据来源:2016 国民图书阅读与消费报告、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材料三:“轻阅读”说到底

14、,就是一种阅读心境的解放。只有卸下包袱,灵魂才能壮游。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比故意的强迫阅读、深度阅读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所谓的“全民阅读”“书香社会” ,也就是一种让“阅读”举重若轻、渗透内化的社会氛围。阅读,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内心需求,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平常。几年前,西班牙政府曾经赠送公民每人一本堂吉诃德 ,其作者塞万提斯对读者说:“就是最忙的人,读这种小说也是正当的消遣,因为弓弦不能老绷紧了不放,人是个软弱的东西,没有一点适当的松散,是支持不住的。 ”(摘编自陈佳冉全民阅读从“轻阅读”开始)材料四:将阅读推向深入,就得尊重阅读规律,慎重选择领域,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

15、完成不同阅读阶段的精神攀爬。更进一步,要想在根本上提升阅读质量,不妨试着变流于表面的零散阅读为主题阅读。其实,阅读也分为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篇章阅读,即读懂一本书中的每个章节;第二层是书本阅读,即领会整本书的意旨;第三层就是主题阅读,即选准某个具体的知识领域,广泛涉猎该领域内有价值的中外所有书籍、资料,甚至相关学者的研究论文,力求穷尽所有。相比主题阅读,篇章和书本层次的只能算零散阅读。果真能完成这样有效的主题阅读,你自然会成为相应领域的专家,而主题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更像在研究。(摘编自史一棋深度阅读,应选好恰当的主题领域)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6、 )A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读书时间增加,比 2015 年的 19.69 分钟增加了 0.51 分钟,但其它纸质报刊阅读时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B我国成年国民接触新兴媒介的时长整体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手机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但电子阅读器的阅读有所降低。C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总和比 2015 年有所提升,这说明我国成年国民对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对获取信息的重视。D对比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我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可以发现,传统媒体阅读是深度阅读,而新媒体阅读是碎片化的轻阅读。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国各地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和全社会阅读氛

17、围的浓厚等都说明,要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就只能举办各类阅读活动。B书屋的建设、实体书店的发展都说明我国已经把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战略并进行了整体的布局,体现出国家的重视。C国家投入 150 亿元建设农家书屋,有 10 亿册图书进入农村等说明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全民阅读的物质条件。D数字阅读成为人们的新宠,有声阅读、视频直播等新型阅读的模式得到年轻人认可等使得我国全民阅读顺利实现。9 “轻阅读”和“深度阅读”的不同点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3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

18、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19、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

20、 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光言四方/见京师/ 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 /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B光言四方/ 见京师/ 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C光言/ 四方见/

21、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D光言/四方见京师 /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 /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左氏春秋 ,简称左传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B “甫冠”指刚刚 20 岁。古代男子 20 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 “豆蔻” “黄发”等。C “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成语“义结金兰” “情同手足”就特指兄弟情深。D “故事”有多种含义,文

22、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禀赋迥异。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B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C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23、)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5 分)(2)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叶梦得 注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注 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 作者被迫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

24、“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若隐若现的情景。B “笑谈独在千峰上”与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C “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D从“独在”二字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15.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1)论语中,孔子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 ”。(2)饮酒中陶渊明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

25、明自己高洁志趣的句子是:“ ,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也含有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三、语言文字运用(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9 分)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 )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 ,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

26、都是传统文化。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一个任务,以确认其时代风貌,以明辨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 。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厘、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那一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B.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C.文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突出地表现在传统文化的身上D.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突出地表现在传统文化的身上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27、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物换星移 固执己见 白驹过隙 余风遗响B.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余风遗文C.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余风遗响D.时过境迁 固执己见 白驹过隙 余风遗文19.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后人来说,就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一个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B.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确认其时代风貌,以明辨其历史地位C.对后人来说,对传统文化就有进行分析批判的一个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D.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

28、历史地位20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三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6 分)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1)(2)(3)21.下图是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手续的流程示意图,请把这一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6 分)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29、)2015 年 5 月 2 日,中国裸捐第一人余彭年离世。他做过记者,曾被诬入狱,后靠做勤杂工等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豪。余彭年“对自己生活简朴,对他人出手大方” ,2007 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 全球十四大慈善家” 。“儿子强于我,留钱做什么?儿子弱于我,留钱做什么?与其将钱留给儿孙花天酒地,不如自己享受做好事的好。” 这是余彭年对于财富传承的理解。2010 年,他宣布将其名下的 80 余亿资产放入“ 余彭年慈善基金会” ,用于资助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余彭年逝世后,其后人公开强调,将“ 百分之百地遵照余老的意愿” ,去兑现他生前做出的 “裸捐”承诺,并为有这样伟大的亲人感到自豪。余彭年的做法

30、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A(B 项, “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错误,从文中看, “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 ,但“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 , “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 ,可见,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高,并不能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C 项, “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与“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不存在必要条件关系,如文中还提出“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

31、活方式”等内容。D 项, “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错误,文中没有将这种形式和其他形式进行比较。 )2C(“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 ”错误。文中更多的是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展开论述。)3B(“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错误。文中“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意为在对待负面环保问题与正面环境议题上,不应该只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4C(“表明了人言可畏”属于臆断。 )5表现儿子的孝顺,凸显老罗头视手艺如生命的形象。推动了老罗头在儿子收购锅后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意思相近即可)解析:回答本题,要注重把握这一情节在人物刻画、情节结构等

32、方面的作用。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分析,这些内容表现了儿子的孝顺和老罗头对自己手艺的看重等;从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这个情节为后文老罗头听到人们的议论而倒下埋下伏笔。6凸显人物形象。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坚守手艺是老罗头最大的特点。统领全文(或:以“手艺”为线索 ),使情节更加集中。小说主要围绕老罗头补锅的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暗示主题。小说从补锅手艺写起,引发对传统手艺的当代命运的思考。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手艺” ,二是“好处” 。解答此类试题要考虑人物、结构、主题等方面的内容。题目为“手艺” ,表现了老罗头对自己手艺的热爱与坚守,凸显了

33、老罗头手艺人的形象;故事情节围绕“手艺”展开, “手艺”统领全文,所以从结构上看, “手艺”有线索的作用;小说通过写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手艺”的没落,引发人们对传统手艺命运的思考,题目有暗示主题的作用。7.D (“传统媒体阅读是深度阅读,而新媒体阅读是碎片化的轻阅读 ”错误, “深度阅读”和“轻阅读”是阅读的方式不同,不是媒介的不同。)8.C (A 项, “要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就只能举办各类阅读活动”错误,说法绝对,阅读活动是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的重要方式之一,不能说成唯一的方式。B 项,张冠李戴, “书屋的建设、实体书店的发展”说明的是全社会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和阅读氛围的浓厚。D 项,以偏概全,

34、“使得我国全民阅读顺利实现”错误,全民阅读顺利实现的条件很多,新媒体只是其中之一。)9轻阅读体现了阅读心境的解放,满足了内心的需要,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深度阅读能提升阅读质量,是一种研究性的阅读。 (答对一点给 3 分)10C (解析:文段中“言”是标志词,后文“四方见” “京师不见”是用近似对偶的句式对比列举了两种情况,故“四方见”与“京师不见”中间应断开。据此断定选 C。)11B(“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 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 )12C (“设譬引喻”错;异兽事件并没有提到“听从他的意见”)13(1)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

35、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得分点:“制”“籴” “纾”各 1 分,大意 2 分)(2)我先前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能立即做不吉祥的事呢?(得分点:“即行” “寂” “遽”各 1 分,大意 2 分)参考译文: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的样子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 ,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甲科,这年他刚二十岁。他生性不喜欢华靡, “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

36、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 ”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通判。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逐渐侵吞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 ”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

37、样,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后来,) 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这时,交趾贡纳一种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退还他们的所献之物。 ”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说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或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司马光说:“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所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 ”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仁宗身体不好,可国家的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天下的人都很忧虑却没有谁敢说话。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在并州

38、听说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到这时,司马光又当面对皇上说:“我过去在并州做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果断笃行。 ”皇帝深思了很久,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 ”司马光说:“我说这个,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皇上如此开明,竟然接受了。 ”皇上说:“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 ”司马光退朝后没有听说有诏令,就又上书说:“我先前所说,心想立即就会施行,现在却没听到什么,这中间一定有小人说陛下正当壮年,怎么能立即做不吉祥的事呢?那些小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只是想在仓猝之间,拉拢他们所看重的和友善的。 定策国老 门

39、生天子之祸,能说得完吗?”皇帝大为感动,说:“将司马光的上书送到中书省。 ”司马光见到韩琦等说:“诸公趁早商定,他日宫中半夜传出信札,把某人作为继承人,全国的人不敢违背。 ”韩琦等双手作揖说:“不敢不尽力。 ”不久,下诏让英宗负责宗正事务,英宗一再推辞,不肯答应,于是被立为皇子,英宗又说自己有病不肯入宫。司马光说:“皇子推辞富贵,已经快一个月了,可见他比一般人贤明得多。然而,对父亲的召唤不答应,君王征召却不肯应征,希望以臣下的道义来责备皇子,想必他一定会入宫。 ”英宗果然接受了征召。14.B (“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 ”理解错误,该句既有登高临远的豪迈之情,也流露出世无同道(知音)的孤独之感。

40、 )15.抒发了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之情。 “独” “与谁同赏” ,流露出孤独失意之情。表现了词人年纪虽大却依然想要恢复中原的壮志。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两句中的“天涯想”就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词人空有恢复中原之志,却无人支持,被迫离职隐居,终究“空惆怅” 。鼓励身边的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词人激励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 “莫学衰翁样” 。(答出一点给 3 分,其中“思想情感”2 分, “结合词句简要分析”1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诗歌鉴赏首句“缥缈” ,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目中的“绝顶小亭”来写的。 “

41、笑谈”句,可见其豪放旷达,纵情山水,年老而不衰。 “与谁”二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因为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朝中几已无人了。作者“笑谈”的豪情一下转向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惆怅。下片“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两句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这里以“老去情怀”反衬“天涯想”的爱国心切,矢志不渝,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整个时局,毕竟不是个人的壮志豪情所能改变的,自觉回天无力,所以有“空惆怅”之句,一个“空”字把前面的一切想望都勾销了,

42、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心境,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但他又不甘如此,所以结句又劝勉随从小辈, “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说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我这衰老之人的模样。是示人,也是律己。16(1)任重而道远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17.B(从前文来看,应先说“时代性” ,再说“民族性” ,排除 A、D;从语意来看,强调“传统文化” ,因此“在传统文化身上”应放在“表现”前作状语,排除 C。 )18.C( 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符合语境。物换星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指节令变化,时间推移。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侧重

43、思想观念不肯改变,与前面“与时俱进”相对照,符合语境。固执己见: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失。侧重停留的时间很短,符合语境。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和影响等。余风遗文:传流下来的习气和文章。根据语境, “受拒”的应是“风气”和“影响” ,故用“余风遗响” 。 )19.D(画线句的语病主要是:语序不当, “一个”应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前面;搭配不当, “确认其时代风貌” “明辨期历史地位”均出现搭配不当,可调整为“明辨其时代风貌” “确认其历史地位” 。 )20(1)抛

44、砖引玉金玉良言 (2)略尽绵薄不遗余力( 竭尽全力) (3)殷切期望衷心希望解析:“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词,用在这里明褒实贬;“略尽绵薄”是自谦之词,用以评价老师,不得体;“殷切期望”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不得体。21.解析:解答这道题,应注重分析示意图中各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及相关节点具有的特点等。这是一幅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的流程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参保省的角度看,是参保人员先到参保地经办机构办理备案,然后备案信息会依次上传到参保省平台、部平台;从就医省的角度看,如果参保者持社保卡异地入院治疗,在其出院时医疗信息会通过就医省平台、部平台传到参保地,参保者按规定进行结算即可。参考答案:参保地经办机构将参保人员的信息备案后传至参保省平台,再由省平台传至部平台,形成全国联网;患者持社保卡异地入院治疗,出院时其医疗费用信息经由就医省平台、部平台传回参保地,然后按规定结算。22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对子女最好的教育是放手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正确对待财富(财富如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不为物役;慈善的力量;富而有仁,善莫大焉;比物质更高贵的是精神(精神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