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早读手册(浓缩课本)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3887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早读手册(浓缩课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早读手册(浓缩课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早读手册(浓缩课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早读手册(浓缩课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早读手册(浓缩课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家长或小组长签字:1._2._3_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蜡烛熔化、水蒸发等。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蜡烛燃烧、铜绿受热分解等。本质特征: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等。4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对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低。5药品的取用(1)“三不”

2、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 (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用药品时,液体取 12 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6常见仪器的用途仪器 用途 注意事项试管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量筒 量度液体体积 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集气瓶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不能加热胶头滴管 用于吸取和滴

3、加少量液体 用过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滴瓶 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漏斗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去;在装上滤纸后也可用作过滤器,用于分离液体与固体的混合物用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漏斗应置于漏斗架上,漏斗下端管尖要紧靠容器内壁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 防止烧损和腐蚀玻璃棒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7.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2)给物质加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试管内的固体,试管口略

4、向下倾斜。8仪器的连接(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的橡胶塞: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3)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橡胶塞和容器口不可用水润湿。9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连接好仪器后,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10仪器的洗涤: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家长或小组长签字:1._

5、2._3_1空气(1)空气的组成成分(按体积计算 ):氮气约 78%、氧气约 21%、稀有气体约 0.94%、二氧化碳约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 0.03%。(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氧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氮气:制造硝酸和氮肥 ,作保护气,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和电光源。(3)空气的污染:污染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防治:加强大气质量监测;使用新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等。2氧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 ,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3)碳

6、、硫、铁与氧气的反应反应物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注意碳、氧气 发出白光,放热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 燃 应从上到下缓慢伸入铁、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铁氧气 四氧化三 点 燃 铁 铁丝绕成螺旋状,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沙硫、氧气 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硫氧气 二氧化硫 点 燃 集气瓶底放少量水,吸收气体 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4)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 氧 化 锰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 热 二 氧 化 锰 加 热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或常温下固液混合型。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检验:

7、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加药品;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对准药品处加热;收集气体;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3概念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例如:空气、海水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铁等。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缓慢氧化进行很慢,不易察觉,放热不发光。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催化剂(触媒)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变。其核心是

8、“一变两不变”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家长或小组长签字:1._2._3_一、分子与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单个的分子无法体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质量很小,体积也很小;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二、物质的微观构成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如铜、铁等由原子构成,水、二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氯化钠、氧化镁等由离子构成。2原子的构成:

9、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构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原子不显电性。(2)同种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4)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某 原 子 的 实 际 质 量碳 12原 子 实 际 质 量 1123离子: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的带电粒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阳离子,其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阴离子,其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是含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一类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由 Na 和 Cl 构成,氧化

10、镁由 Mg2 和 O 2 构成。三、物质的宏观组成1元素的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质子数。2元素分类及特点(1)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 ,形成阳离子;(2)非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H 、He、B 例外),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3)稀有气体元素其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8(He 为 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金属元素是铝。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一些饮用水等商

11、标上注明的钙、铁、锌等常指元素。4元素周期表: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共七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每周期开头一般是金属元素,再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呈现周期性变化。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家长或小组长签字:1._2._3_一、自然界的水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的分布:海洋约占 96.5%,淡水约占 2.53%,可用淡水约占淡水总量的 30.4%,大部分不可用。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 ,人均水量少。2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2)防止水体污染。3水污染来源:(1)工业“三废”( 废渣、废液、废气);(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4消除水污染:(1)工

12、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提倡零排放;(3)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5水的净化方法:沉淀法静 置 沉 淀 自 然 静 置 , 使 大 颗 粒 固体 沉 降 。吸 附 沉 淀 加 入 明 矾 等 吸 附 悬浮 物 。 )过滤法:除去不溶性固体物质。蒸馏法: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6过滤: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滤纸的三层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7硬水与软水(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如:江水等。(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

13、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如:蒸馏水等。(3)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泡沫较多的是软水。(4)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8电解水(1)水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2)电解水实验现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同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3)电解水实验气体(正氧负氢 )的检验: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气体量少,可能发出爆鸣声) ,是氢气。(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氧气。 通 电 (5)电解水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 生成了氢气和氧

14、气;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9氢气(1)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是最轻的气体。(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氢气氧气 水。 点 燃 注意:不纯的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要验纯) 。(3)氢气用途:作高能燃料、充灌探空气球、生产盐酸、冶炼金属。10纯净物的分类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氢气、氧气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高锰酸钾、水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例如:水、二氧化碳等。二、化学用语1熟练记忆下列元素符号(1)120 号元素符号:氢 H 氦 He 锂 Li 铍 Be 硼 B 碳 C 氮 N

15、氧 O 氟 F 氖 Ne 钠 Na镁 Mg 铝 Al 硅 Si 磷 P 硫 S 氯 Cl 氩 Ar 钾 K 钙 Ca(2)常见元素符号:铁 Fe 汞 Hg 锌 Zn 碘 I 氟 F 铜 Cu 银 Ag 锰 Mn 金 Au 铂 Pt 钡 Ba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1)一价钾钠银氢铵氟,二价钙镁钡和锌,正三价铝氧负二 ,铜一二来铁二三,碳硅二四要记全,硫显负二正四六,负三正五氮和磷,氯价通常显负一,还有正价一五七,锰显正价二四六,最高价数也是七。(2)金正非负,单质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3会书写下列离子氧离子 O2 氟离子 F 氯离子 Cl 硫离子

16、 S2 氢离子 H 钾离子 K 钠离子 Na 镁离子 Mg2 铝离子 Al3 钙离子 Ca2 铁离子 Fe3 亚铁离子 Fe2 铵根离子 NH4 硫酸根离子 SO42 碳酸根离子 CO32 硝酸根离子 NO3 氢氧根离子 OH 高锰酸根离子 MnO4 锰酸根离子 MnO42 氯酸根离子 ClO34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的,化学式只有一个。(3)化学式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微观: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4)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分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原子。5

17、会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气 H2 氧气 O2 氮气 N2 氯气 Cl2 臭氧 O3 磷 P 硫 S 碳 C 氦气 He 氩气 Ar 氖气 Ne 铁 Fe 镁 Mg 铜 Cu 铝 Al 钠 Na 水 H2O 二氧化碳 CO2 二氧化硫 SO2 氧化镁 MgO 四氧化三铁 Fe3O4 氧化铁 Fe2O3 氧化亚铁 FeO 二氧化锰 MnO2 五氧化二磷 P2O5 氧化铜 CuO 氨气 NH3 高锰酸钾 KMnO4 氯酸钾 KClO3 锰酸钾 K2MnO4 氯化钾 KCl 硫酸铜 CuSO4 碳酸钠 Na2CO3 碳酸钙 CaCO3 氢氧化钙 Ca(OH)2 氢氧化钠 NaOH 硫酸 H2SO4,

18、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家长或小组长签字:1._2._3_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作质量守恒定律。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这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 )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指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不变”的是指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可能改变”的是指分子的数目。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

19、据,不随便臆造化学式与化学反应。(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5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2)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6会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1)氧气与非金属单质发生的化学反应( 氢气、木炭、硫磺、红磷)2H 2O 2 2H2O (化合反应)= = = = =点 燃 CO 2 CO2 (化合反应 )= = = = =点 燃 SO 2 SO2 ( 化合反应)= = = = =点 燃 4P5O 2 2P2O5 ( 化合反应)= = = = =点 燃 (2)氧气与金属单质发生的化学反应( 镁、铁、汞)2MgO 2 2MgO (化合反应)= = = = =点

20、燃 3Fe2O 2 Fe3O4 (化合反应)= = = = =点 燃 2HgO 2 2HgO (化合反应)= = = = =点 燃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2H 2O2 2H2OO 2 ( 分解反应)= = = = =MnO2 2KClO 3 2KCl 3O2 (分解反应)= = = = = MnO22KMnO 4 K2MnO4MnO 2O 2 (分解反应) = = = = = (4)其他产生氧气的反应电解水:2H 2O 2H2O 2 (分解反应)= = = = =通 电 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 2HgO 2 (分解反应)= = = = = (5)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2H 2O 2

21、2H2O(化合反应) 还原性:= = = = =点 燃 H2CuO CuH 2O = = = = = (6)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FeCuSO 4=CuFeSO 4(7)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Na 2CO32HCl =2NaClH 2OCO 2 (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2NaOHCuSO 4=Na2SO4Cu(OH) 2,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家长或小组长签字:1._2._3_一、金刚石、石墨、C 601碳的单质金刚石:立体网状结构,非常坚固;加工后有夺目光泽;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不导电;用途是刻划玻璃,作钻头、钻石等。石墨:片层状结构,片层间易滑动;有金属光泽;是

22、天然存在的最软的矿物之一;能导电;用途是作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C60:足球状分子结构;超导性;用途是作超导体等。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主要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木炭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特点;具有吸附性。2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随着温度升高,其化学活泼性大大增强。(1)稳定性: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可燃性:CO 2 CO2= = = = =点 燃 2CO 2 2CO= = = = =点 燃 (3)还原性:C2CuO 2CuCO 2= = = = =高 温 CCO 2 2CO= = = = =高 温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失去全部氧或者失去部分氧的反

23、应。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1CO 2 的实验室制法: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注意:(1)不能用浓盐酸,因其挥发出 HCl 气体,使 CO2 不纯;(2)不能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因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3)不能用 Na2CO3 固体粉末代替石灰石 ,因其与盐酸反应太快 ,不利于气体的收集。2反应原理:CaCO 32HCl= =CaCl2H 2OCO 23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需加热型。(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因 CO2 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4CO 2 的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其变浑浊,则该气体是 CO2。5CO

24、 2 的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则 CO2 已集满。6具体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3) 向长颈漏斗中倒入稀盐酸;(4) 收集气体并验满。7二氧化碳与氧气实验室制法的比较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aCO3 2HCl=CaCl2H 2OCO 22KMnO4 = = = = = K2MnO4MnO 2O 22KClO3 2= = = = =MnO2 KCl3O 22H2O2 2H2= = = = =MnO2 OO 2发生装置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 法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其变浑浊,则

25、该气体是 CO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为 O2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则CO2 已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 则 O2 已集满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2)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CO 2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与水反应:H 2OCO 2=H2CO3(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与石灰水反应:Ca(OH) 2CO 2=CaCO3H 2O(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二氧化碳的用途:作灭火剂;干冰作制冷剂;作温室肥料;作化工原料。 (4)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造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含义

26、:大气中的 CO2 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防治方法: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开发使用清洁能源。2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稍小。(2)化学性质:可燃性:2COO 2 2CO2。= = = = =点 燃 还原性:COCuO CuCO 2。= = = = = 毒性:CO 易与人体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 O2 难以与之结合,从而使人缺氧中毒。(3)一氧化碳的用途:作气体燃料;作冶金还原剂。,

27、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家长或小组长签字:1._2._3_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1)定义: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 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其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 或空气);(3) 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三者之一即可)。灭火器材:(1)水基型灭火器: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引起的一般性火灾。(2)干粉灭火器:除用于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3)液态 CO2 灭火器: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

28、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二、燃料和热量(一)化石燃料1煤是古代植物埋入地壳中,经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成分主要含 C(少量 H、O 、N、S)。性质:煤经干馏(化学变化)后,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 (H2、CH 4、CO 和其他气体等)等。煤的用途:重要能源、重要化工原料(工业的粮食) 。2石油是古代动植物埋入地壳中,经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成分主要含 C、H(少量O、N、S)。性质:石油经蒸馏(物理变化 )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等。石油的用途:重要能源、重要化工原料(工业的血液) 。3天然气是古代动植物埋入地壳中,经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成分为 CH4。性质:可燃性。(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

29、化1.热量变化:(1)吸热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吸收热量的反应。(2)放热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放出热量的反应。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1)充分燃烧的条件:要提供足够多的氧气;燃料与空气 (或氧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2)燃烧不充分的后果:产生热量少,浪费资源;产生 CO 等物质,污染空气。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1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的污染(1)产生 SO2、NO 2 等有害气体,形成酸雨;(2)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以及不充分燃烧产生的大量 CO;(3)产生大量的浮尘。2防治措施(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燃料要脱硫处理;(2)燃烧

30、后的气体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3开发使用新能源(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1氢气氢气的制取:(1)工业上:可由分解水制得( 目前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2)实验室:ZnH 2SO4=ZnSO4H 2。氢气的性质:(1)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同状态下密度最小; (2)可燃性。氢气的用途:作气体燃料。氢气的优点:(1)热值大;(2)燃烧产物为水,对环境无任何污染;(3)制取原料为水,原料来源广。2乙醇(酒精:C 2H5OH)制取:高粱、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经发酵、蒸馏制得。乙醇(酒精) 的性质:(1)无色透明有酒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2)可燃性。乙醇(酒精) 的用途:(1)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的燃料;(2)可配制车用乙醇汽油。乙醇(酒精) 的优点:(1)属清洁能源,减少汽车有害尾气的排放;(2)属可再生能源,节省石油资源;(3)促进农业上粮食作物的生产。3其他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人教版 > 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