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根火柴,王愿坚,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学习小说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 2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3学习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作者介绍:王愿坚(19291991),山东诸城人,是在部队里成长起来的当代作家。他所写短篇小说多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生活。著作有王愿坚小说选、普通劳动者、粮食的故事等等。于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更是家喻户晓。,阅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涉及哪些人物?,无名战士、卢进勇、后卫连指导员、战士们,复述故事:,1、从卢进勇角度 2、从无名战士角度,分析情节:,本文主要围绕着什么来写,用一个字概括。,火,情节:,围绕这一个“
2、火”字又可以把情节分为几个环节?,结合人物和情节之间的联系,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5):卢进勇和部队需火柴,第二部分(6-22):无名战士献火柴,第三部分(23-26):卢进勇送火柴和部队用火柴,小结小说通过记叙无名战士不惜牺牲生命保存、转交七根火柴的感人事迹,歌颂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思考:,为什么以“七根火柴”为标题?,火柴是这篇小说的线索,火柴体现了无名战士无私奉献的品质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把文中写到“火”和“火柴”的语句找出来,指出二者关系和作用:,写“火”是为写“火柴” ;,写“火柴”是为写“无名战士” ;,写“无名战士”是为表现主题 ;,讨论:,这篇小
3、说的主人公是谁?,归纳:小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因为从无名战士身上体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卢进勇在故事情节中起着穿针引线的联系作用。,课文回顾,第一部分(1-5):卢进勇和部队需火柴,第二部分(6-22):无名战士献火柴,第三部分(23-26):卢进勇送火柴和部队用火柴,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 长征,剧终,第二课时,课文回顾,第一部分(1-5):卢进勇和部队需火柴,第二部分(6-22):无名战士献火柴,第三部分(23-26):卢进勇送火柴和部队用火柴,本节课任务:,、环境
4、描写及其作用,、人物形象分析,本文的环境描写主要表现在对草地气候的描写上。,请概括环境描写的特点,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烘托“火”的无比珍贵,为无名战士出场作铺垫,烘托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顽强的品质,、人物形象分析,无名战士见到卢进勇后有哪些表现?,呼唤战友,拒绝帮助,托付火柴,提问:无名战士怎么出场的?为什么这么写?,提问:文章是怎样写无名战士把火柴托付给卢进勇让他把火柴带给部队?,提问:卢进勇把面团让给无名战士说明了什么?,先写其声,突出声音的低微,暗示无名战士身体的衰竭。再从无名战士的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写他的垂危的状况,为下面写无名战士托付火柴作铺垫。说明无名战士为了保护七根火柴
5、把生死置之度外,显得格外悲壮感人。,无名战士怎么出场的?为什么这么写?,文中“托付”火柴这个情节包含四个部分。 (1)是“指火柴” ,表达急切心情。 (2)是“看火柴”:与阴冷环境、湿透的衣服形成对照,把火柴同党联系在一起,表现对党的一片赤诚。 (3)是“数火柴”:清楚的交代,认真的态度,庄重的神情。 (4)“交火柴”:交代后的无比欣慰,郑重的托付,殷切的期望。,文章是怎样写无名战士把火柴托付给卢进勇让他把火柴带给部队?,、人物形象分析,提问:文中无名战士的话“记住,这,这是,大家的!”是他临终前说的一句话,你怎样理解?,归纳:既表明无名战士生命垂危,也表明话语意义的严肃和郑重。表现无名战士高
6、度的政治觉悟和不可动摇的革命信念。,、人物形象分析,提问:无名战士牺牲了,为什么卢进勇“眼睛模糊了”又“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模糊”和“清晰”矛盾吗?,归纳:不矛盾。“模糊”写卢进勇对战友牺牲的悲痛心情;“清晰”是点明卢进勇心里已经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人物形象分析,提问:第三部分写了无名战士托付的火柴的巨大意义,作者如何具体表现火柴的意义呢?,归纳:火柴交付给卢进勇后,卢进勇走得特别快,说明无名战士的崇高精神给了他巨大鼓舞和力量。接着写篝火,点明火柴给部队带来生机和活力。暗示了火柴的巨大意义,从侧面赞颂无名战士的精神。最后写卢进勇郑重转交火柴,以异样声调数火柴的细节,显示了火柴的不同寻常和重大价值,重现无名战士的崇高形象。,、人物形象分析,提问:无名战士真的没有名字吗?作者为何不写出来?,无私奉献、团结友爱、忠心耿耿,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制作:肖海涛,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