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陶庵梦忆序》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32196 上传时间:2018-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陶庵梦忆序》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陶庵梦忆序》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陶庵梦忆序》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陶庵梦忆序》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陶庵梦忆序》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A陶庵(n) 屡罄(yng) 罹(l)此B蒉(ku) 报纟希(x) 苎(zh)C藿(hu) 粝(l) 米长(zhng)D爽垲(ki) 梦呓(y) 偶拈(zhn)【解析】 A 罄:qng,B 纟希: ch,D 拈:nin。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 B始 知 首 阳 二 老 ,直 头 饿 死竹 之 始 生 ,一 寸 之 萌 耳 ) 故 旧 见 之 ,如 毒 药 猛 兽如 见 故 人 )C D翻 用 自 喜然 皆 不 足 用 ) 每 欲 引 决暴 秦 之 欲 无 厌 )【解析】 两个“故”字都

2、当“旧”字讲。3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B )导 学 号 65994380A秦人不意赵师至此。B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C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D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解析】 AB 都当“意料”讲,C 意思,D 心意。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D )导 学 号 65994381A尚视息人世B不能举火C因思昔日生长王谢D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解析】 D 是比喻,其它是借代。5下列文中运用的典故,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A黍熟黄粱 B车旅蚁穴C邯郸梦断 D卢生遗表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导 学 号

3、65994382A本文是一篇“自序” ,故作者要简括地回顾著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张岱尽管在落墨时情绪跌宕起伏,但对于以上这些要点仍给予了冷静的关照。B他以叙事为线索,巧妙地嵌入抒情与议论,这就使全文虚实相依,静深而又灵敏,实用而又好看。C一般认为,张岱的文章凝练得有如“唐人绝句” ,其间点染依稀,烟云灭没,给人以神思荡漾的奇趣。D此篇虽属“应用文体” ,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功力仍然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人读罢免不了要心驰神往,再三吟哦。【解析】 以抒情为线索,嵌入记叙与议论。二、语段精读阅读课文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导 学 号 65994383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

4、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当作如何消受 消受:忍受B遥思往事,忆即书之 书:写C不次岁月,异年谱也 次:按顺序排列D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别:另外的【解析】 别:区别, 不同。8下列加点词,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A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B持向佛前,一一忏悔。C不次岁月,异年谱也。D以流传后世。【解析】 古:温暖柔软,今:温和柔顺,多

5、形容女性。9对本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前三句解释写作陶庵梦忆 的原因,繁华过后心灵归于平静、空明,回忆往事,向佛忏悔。B “不次岁月” “不分门类” 则告诉读者本书内容排列无序,杂乱无章。C “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将以前的奢华生活视为梦境一场,这是国破家亡导致的虚无的人生观。D “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引用丁会威的典故,暗示自己记录的是明代旧事。【解析】 “内容排列无序,杂乱无章”错,应是告诉读者此书为随笔的体例。10翻译下列语句。(1)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译文:!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这样的贵族之家) ,很好地享受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

6、(2)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译文:!以草垫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暖柔软的生活用品相对。#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导 学 号 65994384武王使人候 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曰:“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 ”又复往,反报曰:“其#乱加矣!”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 ”武王曰:“尚未也。 ”又往,反报曰:“其乱甚矣!”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 ”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对曰:“谗慝胜良,命曰戮 ;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诽#怨,命曰刑胜。其乱至矣,不可以驾矣

7、。 ”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鲔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 ”胶鬲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 ”武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 ”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

8、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 ”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武王怪之,周公曰:“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又以其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以此告王矣。 ”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因也;孔子道弥子瑕见厘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故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国虽大,民虽众,何益?(选自吕氏春秋贵因)【注】 候:侦查,刺探。 戮:暴乱。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9、)A百姓不敢诽#怨 诽:指出过失。 B武王疾#行不辍 疾:快,急速。C是令胶鬲不信#也 信:相信 D夫审#天者 审:观测【解析】 C 项, “是令胶鬲不信也 ”中的“信”如解释为“相信”意思上讲不通,因为前面武王把实情告诉了胶鬲,并让胶鬲“以是报矣” ,此处说如果甲子日不能到达,这就是让胶鬲没有信用。胶鬲没有信用,他的君王一定会杀死他;由语境可以知道“信”应解释为“诚信,讲诚信”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 /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 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B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

10、也/其主必杀之 C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 D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 /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 /胶鬲不信也其主/ 必杀之【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信也/ 胶鬲不信也 /其主必杀之 ”,首先将句子带回原文,结合文意理解大意,按照句意可知,这句话是说“我已经让胶鬲把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禀报给他的君主了,如果甲子日不能到达,这就是让胶鬲没有信用。胶鬲没有信用,他的君主一定会杀死他” ;然后寻找断句的标志,本句可以抓句末语气词“矣” “也” ,句式“是也” 。13下列对原文有

11、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武王多次派人刺探殷商国内的暴乱情况,但每次都没贸然出兵,直到知道殷商百姓敢怒不敢言时,才决定对殷商用兵。B在殷商邪恶当权、贤德出逃,行军计划被胶鬲获知而使殷商有准备的情况下,周武王不战而胜商纣,根本在于善于顺应人心。C武王进入殷都后拜见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后来赴约时却没有见到那个人。周公旦巧妙的猜度解释,消除了武王的疑惑。D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善于顺应,依凭外物的人就会所向无敌,在这样的人面前,那些即使国土广大、人民众多的统治者,也会被打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 项,并非不战而胜。原文有“至殷,因战,大克之”之句;虽然也有

12、“适令武王不耕而获”的句子,是作者评论的话。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译文:!这样看来,武王本来就知道纣王是无法与自己为敌了。善于运用敌方的力量,哪有什么敌手呢!#(2)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译文:!他人(武王)做的是人们所希望的事情,自己 (纣王)做的却是人们所厌恶的事情,事先摆好阵势又有什么用处呢?#(3)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译文:!至于约定了日期却不如期赴约,说了话却不守信用,这是殷商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参考译文:周武王派人刺探殷商的动静,那人回到岐周禀报说:“殷商大概要出现混

13、乱了。 ”武王说:“它的混乱达到什么程度?”那人回答说。 “邪恶的人胜过了忠良的人。 ”武王说;“混乱还没有达到极点。 ”那人又去刺探,回来禀报说:“它的混乱程度加重了。 ”武王说:“达到什么程度?”那人回答说:“贤德的人都出逃了。 ”武王说:“混乱还没有达到极点。 ”那人又去刺探,回来禀报说:“它的混乱很厉害了!”武王说:“达到什么程度?”那人回答说:“老百姓都不敢讲怨恨不满的话了。 ”武王说:“啊!”赶快把这种情况告诉太公望,太公望回答说:“邪恶的人胜过了忠良的人,叫做暴乱;贤德的人出逃,叫做崩溃;老百姓不敢讲怨恨不满的话,叫做刑法太苛刻。它的混乱达到极点了,已经无以复加了。 ”因此挑选了

14、战车三百辆,勇士三千名,朝会诸侯时以甲子日为期兵至牧野,而纣王被擒获了。这样看来,武王本来就知道纣王无法与自己为敌,善于利用敌方的力量,还有什么敌手呢?武王伐纣到了鲔水,殷商派胶鬲刺探周国军队的情况,武王会见了他。胶鬲说:“您将要到哪里去?不要欺骗我。 ”武王说:“不欺骗你,我将要到殷去。 ”胶鬲说:“哪一天到达?”武王说:“将在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你拿这话去禀报吧!”胶鬲走了。天下起雨来,日夜不停。武王加速行军,不停止前进。军官们都劝谏说:“士兵们很疲惫,请让他们休息休息。 ”武王说:“我已经让胶鬲把甲子日到达殷都郊外禀报给他的君主了,如果甲子日不能到达,这就是让胶鬲没有信用。胶鬲没有信用,

15、他的君主一定会杀死他。我加速行军是为了救胶鬲的命啊。”武王果然在甲子日到达了殷都的郊外,殷商已经先摆好阵势了。武王到达以后,就开始交战,结果把殷商打得大败。这就是武王的仁义。他人(武王) 做的是人们所希望的事情,自己 (纣王)做的却是人们所厌恶的事情,事先摆好阵势又有什么用处呢?正好让武王不战而获胜。武王进入殷都,听说有个德高望重的人,武王就去拜见他,问他殷商之所以灭亡的原因。那个德高望重的人回答说:“您如果想要知道,那就请定于明天日中之时。 ”武王和周公旦第二天提前去了,却没有见到那个人,武王感到很奇怪,周公说, “我已经知道他的意思了。这是个君子啊。他本来就采取不亲近自己君主的态度,现在又

16、要把自己君主的坏处告诉您,他不忍心这样做。至于约定了日期却不如期赴约,说了话却不守信用,这是殷商之所以灭亡的原因。他已经用这种方式把殷商灭亡的原因告诉您了。 ”观测天象的人,观察众星运行的情况就能知道四季,是因为有所凭借;推算历法的人,观看月亮运行的情况就能知道晦日、朔日,是因为有所凭借;禹到裸体国去,裸体进去,出来以后再穿衣服,是为了顺应那里的习俗;墨子见楚王,穿上华丽衣服,吹起笙,是为了迎合楚王的爱好;孔子通过弥子瑕去见厘夫人,是为了借此实行自己的主张;汤、武王遇上混乱的世道,面对贫苦的人民,发扬自己的道义,成就了自己的功业,是因为顺应、依凭外物的缘故。所以善于顺应、依凭外物,就能成功,专

17、凭个人的力量,就会失败。善于顺应,依凭外物的人所向无敌。在这样的人面前,国土即使广大,人民即使众多,又有什么益处? 四、高考热点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导 学 号 65994560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_,_,_,_,_,_,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答案】 !#16端午节是我

18、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请根据下面的图示把端午节的有关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60 个字。 ( A )导 学 号 65994561【答案】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常以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形式,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导 学 号 65994385海岸侵蚀是由于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后退和海滩下蚀的地质现象,导致海岸侵蚀的原因虽然有很多,!_#。例如:沿岸采沙直接减少了海岸陆域面积,沿岸开采地下水使地基产生沉降,而开采珊瑚

19、礁、采伐红树林等活动则使海岸失去庇护。!_#,我国则是侵蚀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防治海岸侵蚀时,一些欧美国家在重要的岸段划有预警线,!_#。而在我国不少的旅游海岸,别墅和娱乐设施直接建在沙滩上,这就极易酿成灾祸。【答案】 !但是人类活动是重要原因。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海岸侵蚀现象。在预警线内不得修筑人工建筑。#五、读写创新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新闻晨报2002 年 9 月 25 日我国城市出现“特色危机” 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一些原来颇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正被模样一致的新建筑淹没,千城一面,抄袭趋同,我国城市发展中已出现“特色危

20、机,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认为,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个性是城市的生命。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就失去了城市发展的根基。城市需要个性,那么,其他事物呢,人呢?请以“个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只要紧扣话题,选什么题材都可以。文体不限,编述故事,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题目自拟,不得少于 800 字。【写作指向】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实际上是万事万物赖以存在的前提,没有个性的人或事物其存在价值便值得怀疑。个性是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标签,因此,避免雷同,反对克隆、机械模仿,提倡创新开拓是倡导个性的深层要求

21、。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辩证地看,倡导表现个性,不等于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不要存异求同。如果将追求个性与人类的群生共荣对立起来,那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在题材开拓上,可以谈青年人的个性,可以谈时代的个性,可以记叙一件特别个性化的事件,也可以畅抒衷情,为新时代的新个性大唱赞歌。还要注意的是,既是叙写、感怀、议论个性,文章的语言就得体现个性,有棱有角,气象峥嵘。【佳作赏读】我有个性,所以我快乐我觉得个性应该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纯真的个性,拥有个性,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个性是温室里娇羞的花朵,它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它会在不经意间被消磨殆尽,等到我

22、们都像静静溪流中光润圆滑的卵石时,我们都会为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棱角而倍感惋惜。然而我们并不是只能等待流水冲刷自己的石头,我们可以轻松地保护自己的个性,让它在最恰当的时候绽放出最光彩的花蕾。我有个性,所以我快乐。我会拦腰切断苹果给自己发现一颗小星星的快乐;我会丢开参考答案另辟捷径给自己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快乐;我会在别人为考试而紧张的时候给自己疯跑而放松心情的快乐;我会把头发剪得很短给自己清爽潇洒的快乐有人总说:“别人,我要”干嘛要看别人呢,干嘛要在乎别人怎样评价自己呢?生命是自己的,个性是自己的,快乐统统是自己的。与其整日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为什么不站到属于自己的阳光下呢?及时给自己充能嘛!我们不能

23、像天上的星星,彼此惊讶于依赖别的星球而放光芒,却忽略了自己所能发出的光和热。我有个性,所以我快乐。我排斥影响我独立思考的因素而给自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我不理会别人的小声议论而给自己阳光心情的快乐,我努力地不与他人攀比而给自己自信的快乐我觉得我有个性并不是张狂和骄傲,更不是自负的表现,当自己因为随大流而磨灭了最可贵的个性时,我会困惑:“我,还是我吗?”那个为了不引起争议而掩盖个性的我,那个没有了个人魅力的我,那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我。我们需要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需要一些发现个性魅力的东西。我有个性,所以我快乐。少了担扰,少了慌乱,多了自然,多了轻松,为什么不试试呢?【名师点评】 从标题看,作者是将个性视为快乐之源的。作者一方面认为“拥有个性,是很自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又指出“个性是温室里娇羞的花朵,它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它会在不经意间被消磨殆尽” 。这种表达,体现了一种思维的张力。作者不主张整日活在别人的阴影下, “努力地不与他人攀比而给自己自信的快乐” 。文章节奏较明快,语言也不乏生动,例如:“等到我们都像静静溪流中光润圆滑的卵石时,我们都会为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棱角而倍感惋惜” ,比喻就很有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