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 语文 年级:五年级上册版本: 统编版 知识清单第 一 单元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清单NO.1 重点字词句整理本单元字词句考点本单元的字词句整体上不难,本环节将会从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形近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搭配以及重点句子等方面进行盘点,求精求简,以便能够快速掌。这个单元,我们主要掌握以下知识:1.文本中的四字词语理解及拓展积累。1白鹭【美中不足】不足:不够。大体虽然很好,但还是有使人不满 意的地方。例句:这个苹果看上去很诱人,美中不足的是底部有一个黑黑的小虫眼,就像小姑娘的下巴长了一颗小黑痣。 4珍珠鸟【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和傲慢的神态。例句:这只大公鸡 走起
2、路来昂首挺胸,神气士足。【不动声色】动:变动。声:言谈。色:脸色。不让感情、想 法从说话声音、语气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形容轻而 易举,不费力气。例句:他不动声色,静静地坐在那儿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AABB式词语:指指点点 拖拖拉拉 吞吞吐吐 哭哭啼啼ABAC式词语:又细又亮 飞来飞去 蹦来蹦去 谢天谢地 亦步亦趋 又哭又闹 表神情的词语:神气十足 神采奕奕 炯炯有神 大惊失色 表示颜色的词语:雪白 粉红 青色 草绿与鸟有关的四字词语:鸟语花香 笨鸟先飞 惊弓之鸟 鸟尽弓藏 百鸟朝凤 展翅高飞褒义词语:神采奕奕 炯炯有神 神气十足 知书达理 助人为乐 救死扶伤 贬义词语:又哭又闹
3、指指点点 拖拖拉拉 肥头大耳 油光满面 摇头晃脑 “ 又”式词语:舒适又温暖 尖细又娇嫩新鲜又爽口漂亮又大方“又 又”式词语:又细又亮 又白又胖 又高又大2.文本中的会写词语。色素 适宜 白鹤 嫌弃 朱鹭 嵌在 镜匣 望哨 恩惠 气韵 精巧 配合 身段 寻常 忘却 清晨 孤独 安稳 悠然 黄昏 半亩 播种 浇水 吩咐 茅亭 爱慕 矮小 体面 深夜 懂得 箩筐 糕饼 沉浸 缠绕 泡茶 捡起 桂花 茶叶木兰花 形象化 老婆婆 玻璃框 流线型 美中不足 3.形近字辨析:价(价钱) 僻(僻静) 航(航天) 箩(箩筐) 捧(捧着) 尤(尤其)阶(台阶) 辟(开辟) 杭(杭州) 萝(菠萝) 棒(棒球) 龙
4、(黄龙)框(相框) 哨(望哨) 吩(吩咐) 浇(浇水) 熟(熟悉) 述(描述)筐(箩筐) 稍(稍微) 扮(打扮) 挠(挠头) 热(火热) 迷(迷人)4.多音字积累:散sn(散文诗)sn(分散)便pin(便宜)bin(方便) 笼 ln(鸟笼)ln(笼罩)5.近义词、反义词掌握:近义词:精巧精致 配合匹配 生硬僵硬 悠然悠闲 适宜恰当 寻常平常 孤独孤单 嗜好爱好 清澄清澈 可惜遗憾 居然竟然 爱慕羡慕 吩咐嘱咐 答应回答 便宜低廉 盛开开放 姿态姿势 尤其特别 赶紧赶快 舒适舒服 享受享用 陪伴陪同 挨近靠近 浸泡反义词:精巧粗糙 生硬柔和 寻常特别 孤独热闹 悠然忙乱 安稳动摇 清澄污浊 难得
5、轻易 盛开凋落 成熟青涩 爱慕厌恶 体面寒碜 信赖怀疑 完整残缺 美中不足十全十美 香飘十里臭气熏天6.词语搭配背诵:(精巧)的诗 (粉红)的朱鹭 (雪白)的蓑毛 (迷人)的香气(新鲜)的桂花 (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 (优美)的歌 (简易)的笼子 (蓬松)的球儿 (茂盛)的吊兰 (好奇)的眼睛 (滚圆)的身子 (美好)的境界 (深幽)的丛林 (颤动)的笔尖 (细腻)的绒毛 (高高)地挂在枝头 (矮矮)地长在地上 (不动声色)地写(深深)地印在心上(指指点点)地告诉 (仔细)地寻找 (使劲)地摇(生气)地叫 (淘气)地陪伴 (神气十足)地站 (友好)地啄7.句子积累理解:排比句:那雪白的蓑
6、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 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比喻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反问句:人们说它是在望哨, 可它真是在望哨吗?NO.2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阅读考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阅读文章时,学生可尝试从不一样的出发点去思考,可以是针对文章的整体或局部的,也可以是针对写作角度的,还可以是针对生活实际的。经过思考,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寻求解答方法。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
7、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文章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关注的是如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借助事物,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主要特点和借助具体的事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对比的作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和进行对比,强调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首尾呼应的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密,内容更加完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3.分析事物的主要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描写,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往往是喜爱,热爱,赞美,赞扬,赞颂,敬佩之情)4.借助具体的事件,体会
8、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物怎么样),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赞美)之情。补充:这个单元的阅读文章中,经常会出现“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和“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我们大致了解一下就行。(1) 先抑后扬:通俗点来讲,就是先写这个“物”怎么普通,怎么不好,然后写它好的一面,就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先抑后扬,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让文章更加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所描写之物形象更加鲜明。(2) 借物喻人:往往在文章的结尾,会由所描写的事物,联想到人的某一种品格。这样的表现手法,可以让文章立意更加深远,表情达意更加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5.比喻的作用:这里
9、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拟人的作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拟人化,赋予了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品质词汇积累:不畏严寒,顽强高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坚持不懈,朴实无华,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等。情感词汇积累:热爱,喜爱,赞美,歌颂,敬佩,钦佩等。8.这个单元的文章,也经常会考感悟类,启发类题型,这也是扣分重灾区,大家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练习。体会思想感情+主观题常见题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要求我们透彻地理解整篇文章,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中受到教育或启发
10、。怎样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一、紧扣题目来体会;二、抓住关键句来体会;1.找直接抒情的句子,比如结尾部分会出现一些富有哲理的话,就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借助描写的人、事、物进行体会。(1)写人文章往往为了表达人物的思想、精神、品质等,可以从文章中圈画几个能表达和概括的词语,注意多角度,就算是类似的词语,也可以多写几个。通过事例,塑造了一个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XX的赞美,敬佩,钦佩,崇敬,感恩,感激,怀念,爱戴,尊敬等。朴实,善良,真诚、勤劳,热心,勇毅,坚强不屈,刚正不阿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渴望,眷念,惆怅,忧愁,惋惜,思念,惭愧,内疚,悲痛,遗憾等。建议大家可以积累一些
11、有关精神、品质、情感的词语。(2)写事文章,主要的表达目的是情感或者道理,一般文章的结尾会点明中心和主旨,可以适当摘录,结合自己的语言主旨答案,尽量考虑周全。文章讲述了一件事,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文章记叙了一件事,说明了的道理。(3)写景的文章多半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祖国,对家乡,对童年的热爱或者怀念。本文描述了的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热爱,赞美;沉醉山水,寄情山水,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旷达乐观等。(4)寓言、童话简短的文字,深刻的寓意。多半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一定是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需要好好领悟。本文通过故事,告诉了我们道理。寓言的特点:鲜明的教育性;强烈的讽刺性;故
12、事情节的虚构性;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等。常见的主观题题型:1.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 读完这篇文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3. 读了这篇文章,谈谈你的阅读体会。4. 阅读全文,作者通过本文想要表达什么?5. 读了本文,你对文章中“XX”的表现(行为),你有什么感想呢?(理解文章中心+联系生活实际)如果有联系生活实际,一定要结合实际!我发现孩子们总是自动忽略“联系生活实际”这几个字,不知道是真的没看到呢,还是因为联系不了,所以直接忽视。这个就类似我们写读后感,重点在于谈“感受”和联系生活实际。比如碰到联系生活实
13、际,我们可以这样开头:“在我们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我想到了有一次”这样的开头就是在提示阅卷老师,下面的答案开始联系生活实际了。文章内容+生活实际+自己感受。缺一不可!注意,无论是写启示,还是体会,见解等,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般情况下,“从文章中来,回到文章中去”,你的观点要来源于文章作者的中心思想,大部分情况下是要和作者的观点和情感保持一致,就是在文章中找出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进行回答。当然,我们并不是大段大段的抄写原文,要加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再把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复述一遍。平时训练,建议大家可以做专题训练,把类似的题型或者相同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
14、行系统练习。等到快要临近考试了,可以单独做几篇阅读练手。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考点:1.白鹭白鹭作家郭沫若善于发现美、鉴赏美、评价美, 用生动、形象、简洁和富于感情的语言,营造了气韵 生动、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动的音乐,艺术地 再现了白鹭不同角度的美,给读者无限美好的艺术享 受。2.落花生落花生课文通过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谈论 花生的好处,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 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 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 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3.桂花雨桂花雨课文通过描写作者回忆在家乡摇桂花的 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
15、生活 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4.珍珠鸟珍珠鸟课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悉 心照料、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告诉 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人和动物 之间只要相互信赖,就能和谐共处。NO.3 语文园地盘点本单元语文园地考点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内容丰富,是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总结,亦是升华。语文园地历来是考试的重点区域,必须精细掌握。本环节将会从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进行剖析,求精求细,以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1.交流平台解读与拓展。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和总结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考点1:借助具体的事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
16、么人做了什么/事物怎么样),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赞美)之情。考点2:先抑后扬及借物喻人。先抑后扬:通俗点来讲,就是先写这个“物”怎么普通,怎么不好,然后写它好的一面,就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先抑后扬,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让文章更加精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所描写之物形象更加鲜明。借物喻人:往往在文章的结尾,会由所描写的事物,联想到人的某一种品格。这样的表现手法,可以让文章立意更加深远,表情达意更加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考点3:体会思想感情+主观题常见题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要求我们透彻地理解整篇文章,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中受到教育或启发。怎样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呢?一、
17、紧扣题目来体会;二、抓住关键句来体会;2.词句段运用解析与运用。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解析:先写事物本身的特点+写与它比较的事物的特点+将所描写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能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考点1: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句子。答:(1)白杨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枝干挺拔,充满向上的力量,并不似藤萝那般依附于高墙。(2)蜡烛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像鲜花那样美丽芬芳,也不像玩具那样好玩有趣,可它会在漆黑的夜里为我们带来光明。考点2:对比的作用/表达效果/好处。答: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和进行对比,强调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
18、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解析:像“开辟、姿态、温和”这样有多个意思的词属于多义词。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多不同的含义。开辟:开垦;开创,建立。姿态:姿势、样子;态度、气度。温和:形容气候: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形容性格:他谦和儒雅,性情很温和。还可以练习:骄傲、简单、精神、清新、生机、新鲜、意思、自然、大方、眉目、意识等。眉目:这个女孩眉目清秀;这件事总算有了眉目。意识:我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他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晕了过去。体面: 体统,身份,面子;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相貌或样子)好看。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好吃懒
19、做是不体面的事。 他长得挺体面的,可这种在高铁上强行霸座的行为真难看!NO.4 考点及必背知识点拨本单元必背知识考点考点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盘点与解析,我们可以明确感知到本单元的考试重点,以下是本单元的考点提示以及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的内容,同学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以便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1.考点提示。考点1.背诵白鹭,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白鹭作者:郭沫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20、,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考点2.背诵语文园地“日积月累”蝉。蝉唐虞世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