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比较异同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59482 上传时间:2024-10-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比较异同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比较异同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比较异同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比较异同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比较异同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世界现代史比较异同类材料分析专题练习题汇编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是两个重要的国际关系体系。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和平,重新调整战后国际关系,并且通过多次国际会议逐渐形成的国际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着二战的爆发而崩溃,同样雅尔塔体系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破灭。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中心是在欧洲,它体现的主要是一战后帝国主义的意志,主要是调和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对德国索取巨额赔款,限制军备发展,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雅尔塔体系则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主导的,主要是调和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2、对待战败国则更为英明地采取了民主化改革,对于全世界的和平发展亦有积极的贡献。尽管两个体系有着较为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但他们毕竟是反思战争,也创制了诸多国际合作组织与国际合作制度。摘编自王金港试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异同材料二鉴于过去国联软弱无力的状况,二战后期,盟国各方都出现了建立强有力的国际组织的呼声,中国赞成新国际组织拥有更大的权力。除了对侵略国实施惩罚,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如在亚洲,美国对日本实施单独占领并进行了民主化改造。大国是国际秩序的主导者,中美英苏国家加上传统欧洲大国法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安理会有权做出全体会员国都必须遵守的强制性决议。在联合国制

3、宪讨论中,中国不顾西方大国的反对坚持为弱小民族代言,力主非自治领土及托管领土须走向自治与独立。联合国所提出的自治和自决原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面貌的改变,促进了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国在建立战后新秩序方面比较独特的贡献是,积极扶持周边国家如朝鲜、越南等国的抗日力量并努力推动其他国家承认它们在战后取得独立。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和二战后两个国际体系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影响。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在思考:“我们现在的这种落后状况,并不是像一般发达国

4、家的理论和意识形态所解释的那样,是我们的文化不行、制度不行,甚至人种不行。”按照他们算的账,300年的殖民化,欧洲本土总共移出1/4人口,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占的殖民地面积最大,移出人口也最多,大约 1/3,其中最贫穷也最善战的苏格兰转移出去一半。结果就是欧洲人占领了其他的四个大洲,人口和资源的紧张关系由此彻底改善,资源环境空前宽松。这个殖民化过程带来了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产生了一套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经验,这个经验是我们现在习惯接受的“现代化”的实质。 欧洲的市场社会主义、福利政策,以及后来的福利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也与此有关,这客观上形成

5、西方话语环境中的“现代化”经验,使人不得不思考,这一经验是不是一个科学的东西。摘编自温铁军西方现代化的真相材料二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中共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 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

6、类文明新形态。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的现代化经验和温铁军揭示的西方现代化的真相,简析西方的现代化经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异同。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21年美国制造业产品进口占进口商品的比例超过60%,同一时期的出口商品中初级食品和初级原材料比例高达85%。188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农业生产总值。1914年,美国制造业进口贸易比重下降到47%,原材料出口贸易占比下降到40%,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贸易占比增长到48%。1913年美国主要出口产品为原棉,占比高达22.5%,其次是机械,占比为8.0

7、%。1938年,美国主要出口商品变为机械,棉织品出口下降到仅1.9%。摘编自王红梅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作用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材料二: 1913年和1936年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表单位(%)进口出口1913年1936年1913年1936年原料5.313.429.135.8机器制成品40.444.212.216.3半制成品26.722.338.723.2摘编自董智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材料三:1957年4月1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此后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在广州各举行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1999年春第85届广交会,有4家民营企业首次参加,2005年秋第

8、98届有4619家民营企业参展,所占比例达到36.57%,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广交会第一大参展主体。早期广交会主要是中国的出口产品,以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增加了进口展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口产品逐步过渡到智能化、信息化、高端化、品牌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2023年第133届广交会有226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全球47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更是与来自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进行交易的平台。摘编自胡光霁19561965年中国出口商品交

9、易会若干问题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对外贸易的异同。(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经验。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推行农业现代化是罗斯福政府的重要任务。1929年,“已经处于萧条状态的农业”收入下降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这一时期,受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苏联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19301940年,拖拉机的数量从92万台增长到156.67万台。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

10、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摘编自【美】拉尔夫德贝茨19331973:美国史(上卷)等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

11、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截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摘编自许嘉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异同。(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农业现代化进程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欧洲在冷战中的地缘政治地位非常重要,苏联为回应美国的“遏制”政策,运用能源武器与美国在欧洲展开激烈博弈。二战

12、后,苏联与西欧贸易几乎断绝,到50年代末,苏联与西欧能源贸易才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紧张局势缓和,“东西方经济联系的发展形成了物质实质,仿佛成为一种缓和的基础”。苏联与西欧贸易总额逐年增长,苏联极力推行“能源一体化”“缓和物质化”,向西欧国家提供他们紧缺的石油和天然气换取外汇,并从西欧国家进口各种工业部门所需的成套设备。对西欧国家来说,这也是有利的。另外,苏联对经互会的能源输出往往是牺牲经济利益的,其石油出口价格一直是低于当时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这使苏联掌握了支配弱小盟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力量。但是,石油经济政治化使苏联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这也酿成了苏联时期经济建设的致命弱

13、点。摘编自于春苓、杨超冷战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苏联对西欧和东欧能源外交政策的异同。(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苏联的能源外交政策。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300年的殖民化,欧洲人占领了其他四个大洲,移出14人口,大英帝国殖民地最大,移出人口最多。欧洲对殖民地的开发,其结果是欧洲人口、资源的紧张关系由此彻底改善,资源环境空前宽松。这个殖民化过程带来了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产生了一套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经验,这个经验是我们现在习惯接受的“现代化”的实质。欧洲的市场社会主义、福利政策,以及后来的福利

14、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也与此有关,这客观上形成西方话语环境中的“现代化”经验,使人不得不思考,这一经验是不是一个科学的东西。摘编自温铁军西方现代化的真相材料二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中共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

15、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摘编自中国式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的现代化经验和温铁军揭示的西方现代化的真相,简析西方的现代化经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异同。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同:均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均是通过多次国际会议逐渐确立的;均受着内外的冲击而最终走向崩溃;均对世界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异:二者调和的主要矛盾有所不同;二者的中心及所体现的意志有所不同;二者对战败国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2)变化:建立强有力的国际组织;对于侵略国的剥夺、审判与占领改造;大国的核心作用与弱小民族的权益保障;中国

16、积极参与战后秩序的缔造。影响:为战后的世界和平和稳定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二战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进程;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促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反战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解析:(1)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是两个重要的国际关系体系”得出均是世界大战的产物;根据材料一“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和平,重新调整战后国际关系,并且通过多次国际会议逐渐形成的国际体系”得出均是通过多次国际会议逐渐确立的;根据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着二战的爆发而崩溃,同样雅尔塔体系也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破灭”得出均受着内外的冲击而最终走向崩溃;

17、均对世界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不同点:根据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中心是在欧洲,它体现的主要是一战后帝国主义的意志,主要是调和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对德国索取巨额赔款,限制军备发展,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雅尔塔体系则是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主导的,主要是调和了美、苏之间的矛盾,对待战败国则更为英明地采取了民主化改革,对于全世界的和平发展亦有积极的贡献”可知二者调和的主要矛盾有所不同;二者的中心及所体现的意志有所不同;二者对战败国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2)第一小问新变化:根据材料二“二战后期,盟国各方都出现了建立强有力的国际组织的呼声,中国赞成新国际组织拥有更大的权力”得出建立强

18、有力的国际组织;根据材料二“除了对侵略国实施惩罚,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如在亚洲,美国对日本实施单独占领并进行了民主化改造”得出对于侵略国的剥夺、审判与占领改造;根据材料二“大国是国际秩序的主导者,中美英苏国家加上传统欧洲大国法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安理会有权做出全体会员国都必须遵守的强制性决议”得出大国的核心作用与弱小民族的权益保障;根据材料二“在联合国制宪讨论中,中国不顾西方大国的反对坚持为弱小民族代言,力主非自治领土及托管领土须走向自治与独立”得出中国积极参与战后秩序的缔造。第二小问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主要是为战后的世界和平和稳定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二战后民族独

19、立和解放运动的进程;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促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反战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2.答案:(1)经验:西方的现代化经验是西方产业资本形成和扩张的过程。真相:西方现代化是建立在其殖民扩张基础上的。简析:西方经验不是简单的产业资本形成和扩张的过程。西方通过历次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从殖民地获取了现代化所需的原始资本、市场、原料。在此之上出现了西方工业化、形成了西方的福利社会和福利国家。殖民使西方掌握了世界霸权,出现西方中心论,形成了西方话语中的现代化模式。(2)相同:工业化,建立起现代技术生产力;形成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不同:基础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中

20、国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西方是建立在殖民主义之上。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西方是侵略扩张道路。性质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方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结果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西方则是建立西方霸权,形成西方中心论,造成世界动荡和第三世界的贫穷落后。解析:(1)经验:根据材料“这个殖民化过程带来了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可分析出西方的现代化经验是西方产业资本形成和扩张的过程。真相:根据材料“这个殖民化过程带来了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可分析出西方现

21、代化是建立在其殖民扩张基础上的。简析:根据材料“产业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产生了一套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经验”“欧洲的市场社会主义、福利政策,以及后来的福利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可分析出西方经验不是简单的产业资本形成和扩张的过程。结合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可知,西方通过历次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从殖民地获取了现代化所需的原始资本、市场、原料。在此之上出现了西方工业化、形成了西方的福利社会和福利国家。殖民使西方掌握了世界霸权,出现西方中心论,形成了西方话语中的现代化模式。(2)相同:结合一五计划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可分析出工业化,建立起现代技术生产力;根据材料“福利社会主义和福利

22、国家”可分析出形成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不同: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异同可以从基础不同、道路不同等角度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在基础不同方面,根据材料“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中共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可分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中国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大英帝国殖民地最大,移出人口最多。欧洲对殖民地的开发,其结果是欧洲人口、资源的紧张关系由此彻底改善,资源环境空前宽松”可分析出西方是建立在殖民主义之上。在道路不同方面,根据材料“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

23、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可分析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根据材料“产业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可分析出西方是侵略扩张道路。3.答案:(1)同:机器制成品出口比重均上升;都与本国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异:中国原料出口比重上升,美国下降;中国机器制成品进口比重比较稳定,美国下降;美国机器制成品出口比重增长快于中国。(2)趋势;逐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进出口双向交易转变;交易产品不断优化升级;交易途径日益多元化。影响:促进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为全球贸易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互利共赢的全球贸易新局面。(3)历史经验

24、: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主权;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贸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视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等。解析:(1)同:根据材料“1913年和1936年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表”“1913年美国主要出口产品为原棉,占比高达22.5%,其次是机械,占比为8.0%。1938年,美国主要出口商品变为机械,棉织品出口下降到仅1.9%。”可知,机器制成品出口比重均上升,同时都与本国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 异:根据材料“1913年和1936年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表”“1914年,美国制造业进口贸易比重下降到47%,原材料出口贸易占比下降到40%,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贸易占比增长到48%。”可知,中国

25、原料出口比重上升,美国下降;根据材料“1914年,美国制造业进口贸易比重下降到47%,原材料出口贸易占比下降到40%,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贸易占比增长到48%。”“1913年和1936年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表”可知,中国机器制成品进口比重比较稳定,美国下降;美国机器制成品出口比重增长快于中国。(2)趋势;根据材料“1957年4月1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此后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在广州各举行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逐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根据材料“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增加了进口展区。”可知,向

26、进出口双向交易转变;根据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口产品逐步过渡到智能化、信息化、高端化、品牌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可知,交易产品不断优化升级,且交易途径日益多元化。 影响:根据材料“2023年第133届广交会有226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全球47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更是与来自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进行交易的平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为全球贸易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推动全球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互利共赢的全球贸易新局面。(3)历史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坚持独立自主

27、,维护国家主权;积极主动参与全球贸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视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等角度进行说明。4.答案:(1)同:政府主导;重视基础设施改善;重视农业发展可持续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苏联经验的影响。(答出两点即可)异:美国以私营农场为主体,中国以各级农业集体化组织为主体;美国以农业机械化为重要突破口,中国以改良作物品种为主要抓手;美国重视技术推广,中国重视自主研究。(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背景: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矛盾的激化;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完善;石油农业和电力技术的成熟;西进运动等对农村生态的破坏。(答出三点即可)中国:新民主主义

28、革命胜利(封建剥削制度被推翻)人地矛盾尖锐;周边局势紧张(遭到西方列强包围、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代风尚的形成。(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意义:美国: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为工业的复苏提供了原料、市场;推动了国土开发;积累了农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答出两点即可)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人口快速增长;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为国际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答出两点即可)(3)启示:在充分尊重市场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自身具体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科学种田;注重生态保护,切勿透支地力;加强国际合作,共筑人类粮食安全屏障。(答出一点,两点,其他答案言

29、之有理亦可)解析:(1)第一小问同,根据材料一“推行农业现代化是罗斯福政府的重要任务”与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可知,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一“19301940年,拖拉机的数量从92万台增长到156.67万台。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与材料二“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可知,重视基础设施改善;根据材料一“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与材料二“1973年,他

30、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可知,重视农业发展可持续性;根据材料一“在这一时期,受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苏联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苏联经验的影响。第二小问异,根据材料一“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以私营农场为主体,中国以各级农业集体化组织为主体;根据材料一“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与材料二“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

31、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可知,美国以农业机械化为重要突破口,中国以改良作物品种为主要抓手;根据材料一“19301940年,拖拉机的数量从92万台增长到156.67万台。”与“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可知,美国重视技术推广,中国重视自主研究。(2)第一小问背景,从美国与中国角度分析。从美国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一“1929年,已经处于萧条状态的农业收入下降到令人震惊的程度。”“在这一时期,受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苏联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

32、“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与“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背景: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矛盾的激化;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完善;石油农业和电力技术的成熟;西进运动等对农村生态的破坏。从中国角度看,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964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与“19

33、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可知中国当时的背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封建剥削制度被推翻)人地矛盾尖锐;周边局势紧张(遭到西方列强包围、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时代风尚的形成。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一“1930年,用上电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而这一比例到1940年、1945年和1948年分别为34%、50%和近90%。”与“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意义: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为工业的复苏提供了原料、市场;推动了国土开发;积累

34、了农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中国的角度看意义,根据材料二“1964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截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与“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是: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人口快速增长;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为国际减贫事业作出了贡献。(3)根据材料二“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可知,从自身具体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并且加大科技投入,倡导

35、科学种田;根据材料一“罗斯福政府还设立了土壤侵蚀局,成立了一支自然资源保护团来防止肥力衰竭和土壤侵蚀。”可知,注重生态保护,切勿透支地力;根据材料二“截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可知,加强国际合作,共筑人类粮食安全屏障;根据材料一“在这一时期,受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苏联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美国政府给予农场主大量补贴以供其购买机械”可知,在充分尊重市场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5.答案:(1)同:立足于国家利益;与美国争夺欧洲;能源政治化。异:对西欧:注重经济利益;对东欧:突出政治利益。(2)评析:冷战背景下,能源成为苏联外交的手段,使其服务于国家利益

36、和外交战略;便于控制东欧国家,但加剧苏联与东欧国家矛盾冲突;有利于获得外汇,促进国家工业化;但导致了经济结构畸形。解析:(1)同:根据材料“向西欧国家提供他们紧缺的石油和天然气换取外汇,并从西欧国家进口各种工业部门所需的成套设备”“苏联对经互会的能源输出往往是牺牲经济利益的,其石油出口价格一直是低于当时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这使苏联掌握了支配弱小盟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力量”可知,苏联对西欧和东欧的能源外交的出发点立足于国家利益;根据材料“苏联为回应美国的遏制政策,运用能源武器与美国在欧洲展开激烈博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冷战时期,苏联的能源外交目的是与美国争夺欧洲;根据材料“东西方经济联

37、系的发展形成了物质实质,仿佛成为一种缓和的基础”“使苏联掌握了支配弱小盟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力量”可知,能源政治化。异:对西欧:根据材料“向西欧国家提供他们紧缺的石油和天然气换取外汇,并从西欧国家进口各种工业部门所需的成套设备”可知,苏联西欧的能源外交注重经济利益;对东欧:根据材料“这使苏联掌握了支配弱小盟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力量”可知,苏联对东欧国家的能源外交突出政治利益。(2)评析:根据材料“苏联为回应美国的遏制政策,运用能源武器与美国在欧洲展开激烈博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背景下,能源成为苏联外交的手段,使其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外交战略;根据材料“苏联对经互会的能源输出往往是牺牲经济利益的,

38、其石油出口价格一直是低于当时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这使苏联掌握了支配弱小盟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力量”可知,便于苏联控制东欧国家,但加剧苏联与东欧国家矛盾冲突;根据材料“石油经济政治化使苏联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这也酿成了苏联时期经济建设的致命弱点。”“向西欧国家提供他们紧缺的石油和天然气换取外汇,并从西欧国家进口各种工业部门所需的成套设备”可知,有利于获得外汇,促进国家工业化、但导致了经济结构畸形。6.答案:(1)经验:西方的现代化经验是西方产业资本形成和扩张的过程。真相:西方现代化是建立在其殖民扩张基础上的。简析:西方经验不是简单的产业资本形成和扩张的过程。西方通过历次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

39、民体系,从殖民地获取了现代化所需的原始资本、市场、原料。在此之上出现了西方工业化、形成了西方的福利社会和福利国家。殖民使西方掌握了世界霸权,出现西方中心论,形成了西方话语中的现代化模式。(2)相同:工业化,建立起现代技术生产力;形成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不同:基础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中国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西方是建立在殖民主义之上。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西方是侵略扩张道路。性质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方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结果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西方则是建立西方霸权,形成

40、西方中心论,造成世界动荡和第三世界的贫穷落后。解析:(1)经验:根据材料“这个殖民化过程带来了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可分析出西方的现代化经验是西方产业资本形成和扩张的过程。真相:根据材料“这个殖民化过程带来了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可分析出西方现代化是建立在其殖民扩张基础上的。简析:根据材料“产业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产生了一套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经验”“欧洲的市场社会主义、福利政策,以及后来的福利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可分析出西方经验不是简单的产业资本形成和扩张的过程。结合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可知,西方通过历次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

41、,从殖民地获取了现代化所需的原始资本、市场、原料。在此之上出现了西方工业化、形成了西方的福利社会和福利国家。殖民使西方掌握了世界霸权,出现西方中心论,形成了西方话语中的现代化模式。(2)相同:结合一五计划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可分析出工业化,建立起现代技术生产力;根据材料“福利社会主义和福利国家”可分析出形成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不同:基础不同:根据材料“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中共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可分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中国长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大英帝国殖民地最大,移出人口最多。欧洲对殖民地的开发,其结果是欧洲人口、

42、资源的紧张关系由此彻底改善,资源环境空前宽松”可分析出西方是建立在殖民主义之上。道路不同:根据材料“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可分析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根据材料“产业资本的扩张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求”可分析出西方是侵略扩张道路。性质不同:根据材料“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分析出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据材料“产生了一套资本形成、资本扩张的经验”可分析出西方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结果不同:根据材料“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分析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西方现代化的建设历程可分析出西方则是建立西方霸权,形成西方中心论,造成世界动荡和第三世界的贫穷落后。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