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史+世界史共6个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中国古代史开放型材料题专题练习题汇编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融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如果按历史进程划分丝绸之路的时代,那么从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便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这一时代,丝绸之路的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丝绸之路2.0时代包含了中国的明清时期。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标志
2、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特点是:陆海并重,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摘编自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丝绸之路“三个时代”的理解。(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2.中原文化史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部简写的中国文化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原文化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河南一带)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形态。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说,在中国文化的诸区域构成中,中原文化占有独特的位置。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它与
3、中国文化建立的直接关联,中华文化5000多年的文明史,基本上是围绕中原地区逐步展开的历史,它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摘编自刘成纪等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根据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学者侯建新在中世纪与欧洲文明元规则一文中提出了文明“元规则”(meta-rules)这一重要概念。他认为“元规则”指:某种特定文明的首要、起始和关键的规则,被社会广泛认同并被明确定义,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以至渗入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它们是决定规则的规则。文明元规则的内涵高度稳定
4、,外在表现形式随着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借鉴而变换,更随着时代和空间变换而变换,有时看上去甚至面目全非,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种文明都保留着其独有的原始特征。根据材料,提炼出一项中华文明的“元规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4.人物评价:王莽观点和评价出处葬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捧史(佐助长官的属员),赏赐芭钱悉以事士,愈为俭约。东汉班固汉书任已而不师古(效法古代),泰氏(泰朝)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南朝沈约宋书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王莽最为大胆的改革是对
5、当时重大经济问题的正面挑战,王莽下令禁止私人拥有大块土地。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王莽依照周礼设计了一套披着复古外衣的改造蓝图,主要内容有王田奴婢政策等,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又无法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孟祥才秦汉史王莽的经济政策无论如何是在追求平均主义。由于以往土地、奴婢的自由买卖,造成大土地所有者对农民的压迫。哀帝时期(此时王莽已经控制朝政)实行“限田”。日鹤间和幸始皇常的遗产:秦汉帝国王莽打击侵陵小农的豪强势力,这是与多数士族大姓的利益相冲突的。各地士族大姓都纷纷率领宗族子弟起而反叛,王政权终困而覆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王莽自幼勤学,拜名儒为师,与饱学英俊之士交游,
6、事母及寡嫂极孝,从而赢得极好声誉。进入政治舞台后,王莽愈加恭谨,拉拢在朝的官僚及在野之名士。林剑鸣等秦汉简史王莽过于迷信儒家经典,将理想当成现实,确定了完全脱离实际的过高目标。他既缺乏合理的改革方案,也没有推行到底的决心,很快以失败告终。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阅读材料,概括出其中包含的评价王莽的三个视角,并任选一个视角,结合史实予以说明。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崔巨伦姐弟的父母早逝,崔家拟将其姐姐崔徽华下嫁,崔巨伦的姑母崔宾媛闻而悲感曰:“吾兄盛德,不幸早逝,岂令此女屈事卑族!”崔巨伦在给姑母崔宾媛的墓志铭中写道:崔宾媛十八岁嫁给李叔胤,婚后为人“御己卑冲,接事撝顺”,“逮
7、事王姑封氏(李叔胤的奶奶),肃恭妇道,朝夕匪懈,遍蒙爱念”。“事长谦柔,临下庄敬,闺门无间”“聪明多艺,女工妙绝”。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崔宾媛的父亲崔辩死于平城,葬事之后的守丧,“夫人孝慕绝人,毁几至灭”,经此悲伤哀慕,“甫及终礼,玄发改素”。太和二十一年(497年),肩负支撑崔氏门户重任的崔逸(崔宾媛的长弟)去世,再次打击了崔宾媛,她“蔬食再周,面垢三稔”。丈夫李叔胤担任太守时,崔宾媛助夫“有力焉”。崔宾媛四十五岁时,丈夫李叔胤去世。几年后长子李弼出仕,崔宾媛一家到洛阳生活,“度日匝旬”。神龟元年(518年),崔宾媛发病,临终嘱托“命以时殡,勿加文彩,送终礼仪,必存俭约”,519年1
8、月11日,崔宾媛“薨于洛阳东安里”。摘编自罗新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魏收魏书(四库全书本)等以上材料记载了崔宾媛的一生,也是北魏时代某些历史场景的再现。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概况。时期概况西周形成中国最早的冠服制度,服饰的材料、颜色、纹饰均与身份地位挂钩,体现出尊卑等级。贵族在不同的场合下,穿的衣服也各不相同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各民族的服制多样,与西周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窄袖短衣的胡服传入中原地区。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
9、的服制改革,是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服制变革秦汉服制归于统一。随着染织、刺绣、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服饰的装饰丰富,丝织品的色彩艳丽魏晋南北朝胡服流行,其窄袖紧身、圆领的特点也被汉民族的服饰所吸收。孝文帝改革,一度改穿汉服。南方的士人为彰显个性,往往袒胸露臂,披发跣足隋唐服饰色彩艳丽,重装饰,女子着装开放。胡服与外国服饰流行宋代着装趋于拘谨保守,色彩不再艳丽,风格上倾向于质朴、洁净、自然、淡雅元服制混乱,汉服与胡服既并行不悖又相互融合明服制沿袭唐制,禁胡服。明中叶以后,服饰的材料、质地与样式均追求奢华艳丽,重装饰。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清强制推行剃发易服,强迫汉人改穿满族样式的服装摘编自邓凌虹中国古代服
10、饰文化发展中的沿袭与变革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都城集政治、文化礼仪、军事指挥与经济管理等功能为一体,其地位可谓“国之大者”。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都城。王朝都城所在区域王朝都城所在区域夏朝阳城河南登封隋唐长安陕西西安商朝亳殷河南郑州河南安阳北宋东京河南开封西周镐京陕西西安西夏兴庆宁夏银川东周洛邑河南洛阳金朝会宁燕京黑龙江阿城北京秦朝咸阳陕西咸阳元朝大都北京西汉长安陕西西安明朝南京北京江苏南京北京东汉洛阳河南洛阳清朝北京北京吴国、东晋南朝建康江苏南京根据材
11、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都城”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代在都督、刺史等正官升迁或有故暂缺之际,往往临时派员代理,主持州、府之务。即通常所谓的“知州府事”。宋朝建立后,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在统一战争中,“凡诸郡入版图,率命朝臣出守,曰权知(暂代)州事”。行之既久,大藩镇多授文臣,乃始尽正其衔,明曰知某府、某军州事也。后来,知州制完全取代刺史制。咸平二年(999年)闰三月,官僚朱台符上奏,他在奏文中说:刺史、县令,亲民之官,有民人焉,有社稷焉,盖三代之诸侯也。故汉宣帝曰:”与我共治者,惟良二千石乎!光武亦曰:“
12、朗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民受其弊。”诚重之也。顷者,不除刺史,止以知州代之,其差委也,上自仆射、尚书,下至京官、奉职,率多轻授,未尽当任。摘编自李昌宪略论宋代知州制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你如何看待朱台符的上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插图材料二:这个道:“我们也有些侥幸:拿这二十两银子买猪羊去。如今到了乾方集上,先吃几壶酒儿。把东西开个花帐儿,落他二三两银子,买件绵衣(棉衣)过寒,却不是好?”【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九回材料三: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
13、香继世之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tang,皇家府库)钱粮,采办杂料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清】曹雪芹等红楼梦第四回选取两则或以上材料,自行拟定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表述清楚,史论结合)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对比表时间中国欧洲14世纪1368年,明朝建立;1370年,开始海禁;明太祖朱元璋度丞相;明成祖朱棣设内阁意大利开始文艺复兴运动15世纪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文艺复兴运动继续开展;新航路成功开辟16世纪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17世纪1644年,清军
14、入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材料二:如果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以欧洲作为标准,明王朝并没有什么长进。伊沛霞剑桥中国插图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秦至元朝时期,是陆上丝绸之路占主导,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对抗、交流、融合的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以及政府开明的对外政策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有利于边疆经济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明清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
15、占主导,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的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造船航海等科技的突破,中国综合国力处于领先地位,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发展了海外贸易,加强了与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传播了中华文明,但明清时期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僵化与观念的落后,中国错失了融入世界的机会。进入21世纪,陆海并重,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时期。国际社会朝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全球治理的多种问题显现。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构想。它弘扬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古代丝绸之
16、路的一次伟大超越。综上所述,无论是陆上丝路的车马时代,还是海上丝路的航船时代,一直到今天陆海空综合交通时代,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友好,合作交流的精神,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三个时代”分别指秦至元朝时期是丝绸之路的1.0时代、明清时期是丝绸之路2.0时代、21世纪丝路进入3.0时代。然后围绕这三个时代展开分析即可。关于各时期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概念、背景、影响等方面分析,即秦至元朝时期,是陆上丝绸之路占主导,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对抗、交流、融合的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以及政府开明的对外政策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保障。
17、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有利于边疆经济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明清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占主导,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的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造船航海等科技的突破,中国综合国力处于领先地位,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丝绸之路发展了海外贸易,加强了与世界的经济文化联系,传播了中华文明,但明清时期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僵化与观念的落后,中国错失了融入世界的机会。进入21世纪,陆海并重,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时期。国际社会朝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全球治理的多种问
18、题显现。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构想。它弘扬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一次伟大超越。最后总结,无论是陆上丝路的车马时代,还是海上丝路的航船时代,一直到今天陆海空综合交通时代,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友好,合作交流的精神,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答案:示例一看法:材料认为,中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充分肯定了中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阐述:由于黄河流域泥沙淤积和气候湿润等自然条件,中原地区自古代就出现了原始农业,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农业文明,在诸多地域中较先跨入了“文
19、明的门槛”。如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等,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原地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自夏朝开始到北宋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是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夏朝、商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北宋等王朝的都城都在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是传统的农业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中原文化具有强大的辐射力,依托于先进的生产方式、军事扩张,甚至是中央政权崩解导致的移民外迁,中原文化不断向四方传播。如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中原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
20、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北方游牧民族在内迁中原的过程中,也被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所吸引,逐渐向中原文明靠拢,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元朝和清朝的建立等。另外,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逐渐形成,以黄帝、炎帝为华夏始祖的民族认同观吸引着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审视自身正统性,不断借鉴吸收中原文化,这促使中华民族不断交融,体现了中原文化强大吸引力。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为后世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礼仪典章提供了基本范本,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总之,中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示例二看法:材料认为,中
21、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中华文化是一种多元一体的文化。我们既要看到中原文化对中华文化形成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要重视其他地域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地域的,具有多元性。中原文化是一个具有空间限定的概念,只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有效,主要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形态。中原文化虽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从来不是中华民族的单一文化,而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比如,在汉民族内部,在某些历史阶段存在着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的并置甚至对立;在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还存在着北方的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另外,自宋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
22、移和王朝的更迭,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逐渐远离了黄河流域,这一地区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力渐趋减弱。综上可知,中华文化具有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特性,中原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所做出的贡献。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中华文化5000多年的文明史,基本上是围绕中原地区逐步展开的历史,它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可知,材料认为中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在我看来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
23、每一地域的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可以呈现自己的观点:材料认为,中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中华文化是一种多元一体的文化。我们既要看到中原文化对中华文化形成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要重视其他地域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结合史实阐述,结合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知识点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地域的,具有多元性。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一般而言中原文化是指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形态。但是,中原文化只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除了中原文化,我国古代还有江淮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中国文化起源于北部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文化政治
24、等中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最后,强调中华文化具有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特性,中原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所做出的贡献。其它观点及看法如,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据材料“中华文化5000多年的文明史,基本上是围绕中原地区逐步展开的历史,它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可知,材料认为中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观点实际上肯定了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因此,可以就此拟定论题:材料认为,中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充分肯
25、定了中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其次,结合史实论证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这充分肯定了中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据所学可知,中华文明起源于北方的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因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等自然条件优越,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农业,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农业文明。如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裴李岗文化等,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中原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北方的长安、咸阳、洛阳、开封等地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原地区很长时间不仅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中心。中原地区不仅对其他汉族地区甚至对少数民族都产生了重要
26、的影响,古代伴随着政治动荡等原因形成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北民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北方游牧民族在内迁中原的过程中,也被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所吸引,逐渐向中原文明靠拢,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元朝和清朝的建立等。此外,中国很早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逐渐形成,慢慢地中原民族形成以黄帝、炎帝为华夏始祖的民族认同观,在民族融合影响的背景下甚至某些少数民族也以中原炎黄子孙自居。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为后世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礼仪典章提供了基本范本,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最后,强调中原文化在
27、中国文化的整体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3.答案:元规则:大一统理念大一统理念的孕育和发展大一统理念是在文明起源时期就孕育于中国社会之中,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得到演进。中华文明在起源上就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各地区文化虽各有特色,但在发展趋势上呈现统一的特点。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秦汉是巩固大一统的关键时期,在政治上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经济上实行抑制地方豪族的措施,促进经济政策统一的同时,有利于经济发展;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边疆治理上设置机构和武力打击相结合的手段,稳定
28、的边疆秩序的同时,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民族认同,这些举措是大一统理念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关系上的变现。近代社会中国在遭受国家侵略的情况下,实力衰退,地方军阀混战,长时间割据状态,但此时追求国家独立和民主的背景下,国家也成统一的趋势发展。综上而言,大一统理念一直延续至今,是中国得以长时间维系统一的元规则。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提炼出一项中华文明的“元规则”,根据材料“某种特定文明的首要、起始和关键的规则,被社会广泛认同并被明确定义,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以至渗入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国的“元规则”为大一统理念,从而确定观
29、点为大一统理念的孕育和发展。其次,围绕“元规则”进行阐释,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可从时间线索论述大一统理念的萌发和演进,同时在论述时添加史实进行证明如:中华文明在起源上就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各地区文化虽各有特色,但在发展趋势上呈现统一的特点。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秦汉是巩固大一统的关键时期,在政治上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经济上实行抑制地方豪族的措施,促进经济政策统一的同时有利于经济发展;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文明;边疆治理上设置机构和武力打击相结合的手段,稳定的边疆秩序的同时,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民族认同这些举措是大
30、一统理念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关系上的变现。近代社会中国在遭受国家侵略的情况下,实力衰退,地方军阀混战,长时间割据状态,但此时追求国家独立和民主的背景下,国家也成统一的趋势发展。最后,整理观点,回扣主题,大一统理念一直延续至今,是中国得以长时间维系统一的元规则。4.答案:三个视角:材料:王莽沽名钓誉,为自己赢得好名声;材料:王莽改制效法古代,脱离现实;材料:王莽改制的目的之一是解决土地兼并带来的问题。选答一王莽是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因父亲早死,在王氏外戚家族中势力相对较弱。为了获得政治权力,王莽可以营造自己“谦恭俭朴”“勤学博览”“礼贤下士”的形象,得到统治阶级中不少人的好感和信任,广
31、泛结交权贵和士人;同时也依靠王家的权势;最终爬上了权力的巅峰。选答二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王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例如实行王田制,禁止土地买卖,企图倒退到井田制时代(其他举例,正确亦可)。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引发农民大起义。选答三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引发农民大起义,推翻王莽政权。说明:三个选答中,选答三依据教材能充分回答,选答三的答案全部出自教材原文。因为选答三已经给学生提供了依据教材和材料得
32、满分的条件,所以选答一和选答二答案开放,许多得分点在材料和教材中均无,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这道题要求学生要清楚自己掌握知识的状况,在选答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解析:据材料1“莽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材料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材料6“从而得极好声誉。进入政治舞台后,王莽愈加恭谨,拉拢在朝的官僚及在野之名士”可知,王莽沽名钓誉,为自己得了好名声。若选择本视角,则主要结合王莽的身世背景、王莽沽名钓誉的行为、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可进行说明如下,王莽是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因父亲早死,在王氏外戚家族中势力相对较弱。为了获得政治权力,王莽可以营
33、造自己“谦恭俭朴”勤学博览“礼贤下士”的形象,得到统治阶级中不少人的好感和信任,广泛结交权贵和士人;同时也依靠王家的权势; 最终爬上了权力的巅峰。据材料2“师古而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材料7“王莽过于迷信儒家经典,将理想当成现实,确定了完全脱离实际的过高目标”和材料8“王莽依照周礼设计了一套披着复古外衣的改造蓝图,主要内容有王田奴婢政策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又无法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可知,王莽的改革盲目效法古代,脱离现实,最终失败。若选择本视角,则主要结合王莽改革的背景、内容和结果进行说明。可进行说明如下: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王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34、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例如实行王田制,禁止土地买卖,企图倒退到井田制时代(其他举例,正确亦可)。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引发农民大起义。据材料4王莽下令禁止私人拥有大块土地、 材料“打击侵陵小农的豪强势力,这是与多数士族大姓的利益相冲突的”、材料8“主要内容有王田奴婢政策等”、材料9“王莽的经济政策无论如何是在追求平均主义。由于以往土地、 奴婢的自由买卖,造成大土地所有者对农民的压迫”可知,王莽改革在经济上的目的是解决土地兼并导致的大土地所有制带来的问题。如选择本视角,则主要结合西汉后期土地兼并的情况、土地兼并造成的影响、王莽针对土地兼并的改革措施、王莽改革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
35、。可进行说明如下: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引发农民大起义,推翻王莽政权。5.答案:示例1:传统道德观下的女子楷模崔宾媛是北魏时代的高门贵族女子,十八岁嫁李叔胤为妻,519年“薨于洛阳东安里”。由墓志铭中的记载“聪明多艺”“女工妙绝”可知,崔宾媛聪明手巧,擅长女工。由墓志铭中的记载“接事撝顺”“肃恭妇道”“事长谦柔”“闺门无间”“有力焉”“李弼出仕”可知,崔宾媛嫁入夫家后,伺候长辈尽显孝顺恭敬,妯娌相处十分和睦,协助丈夫颇有成效,且教子有方。从这些信息可
36、以看出崔宾媛是一位受到儒家传统文化浸染的封建女子,具有一个古代传统女性优秀品德的女子。崔宾媛在遭遇青年丧父、丧弟,中年丧夫后,依然坚韧地生活,她也得到晚辈的尊重,她的一生从而被记录在她的墓志铭中。(言之成理即可)示例2:北魏儒家教化浓厚崔宾媛是北魏时代的高门贵族女子,十八岁嫁李叔胤为妻,519年“薨于洛阳东安里”。由墓志铭中的记载“接事撝顺”“肃恭妇道”“事长谦柔”“闺门无间”“有力焉”“李弼出仕”可知,崔宾媛嫁入夫家后,伺候长辈尽显孝顺恭敬,妯娌相处十分和睦,协助丈夫颇有成效,且教子有方。从这些可以看出崔宾媛是一位受到儒家传统文化浸染的封建女子,具有一个古代传统女性优秀品德的女子。在北魏之所
37、以会出现崔宾媛这样的女性,同北魏一直重视儒家思想、进行汉化改革有关。特别是孝文帝的改革顺应民族交融趋势,重视儒家文化,使洛阳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着众多的类似崔宾媛的女子。北魏的统一和汉化改革,促使儒家思想在北方流行,崔宾媛的一生,正是时代的见证和时代的产物。(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仅供阅卷参考,若从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基层治理(乡里制)、门第观念、孝文帝改革、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摧残等角度来阐述,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以崔宾媛的生平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
38、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6.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折射出时代精神风貌。阐述:魏晋时期,三教并行,玄学兴起,儒家礼法受到很大冲击,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他们追求个性与精神上的自由。在服饰方面,士人们往往追求洒脱自然,出现了袒胸露臂、披发跣足的现象,这折射出当时洒脱自然的时代精神风貌。宋代理学兴起,强调伦理道德等外在规范,同时也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在服饰风格方面,趋于保守和拘谨,同时也更加淡雅自然,这折射了理学熏陶下偏于理性和内敛的时代精神风貌。总之,时代精神风貌是影响服饰文化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也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示例二论题: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与
39、服饰文化发展相互促进。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杂居,交往交流频繁,民族交融趋势明显。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改穿胡服。这一改革使华夏族吸收了游牧民族的若干习俗,推动了胡服的流行及胡汉服饰的融合,促进了民族进一步交融。北魏时期,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孝文帝进行封建化改革,禁胡服,改穿汉服。这一改革措施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加快了鲜卑民族的汉代和封建化过程,进一步推动了北方的民族交融。总之,民族交融推动了胡汉服饰文化的交融,胡汉服饰文化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仔细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服饰风格
40、存在差异,这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风貌不同,由此可以拟定论题“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折射出时代精神风貌”。然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服饰文化进行阐述,如魏晋时期,三教并行,玄学兴起,儒家礼法受到很大冲击,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他们追求个性与精神上的自由。在服饰方面,士人们往往追求洒脱自然,出现了袒胸露臂、披发跣足的现象,这折射出当时洒脱自然的时代精神风貌;宋代理学兴起,强调伦理道德等外在规范,同时也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在服饰风格方面,趋于保守和拘谨,同时也更加淡雅自然,这折射了理学熏陶下偏于理性和内敛的时代精神风貌等等,言之有理即可。最后,对阐述部分进行总结,点明
41、论题,但不要重复论题。或者以“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与服饰文化发展相互促进”为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族交融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如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的服制改革,改穿胡服;孝文帝进行封建化改革,禁胡服,改穿汉服等等。最后,概括总结即可。7.答案:示例一论题:明清时期北京上升为全国政治中心。北京位于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交接地带。汉唐时期北京是中原政权的边陲重镇。五代到北宋时期,契丹族建立辽国,改幽州为南京,作为向南发展的基地,女真族建立金朝后,南京一般又被称为燕京,成为金朝后期的统治中心。元朝建立后,改燕京为大都,从此成为统一国家的都城。元朝、清朝定都北京,主
42、要是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背景下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北京从汉唐时期的东北重镇成长为统一国家的政治中心,使草原、东北地区和中原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更加密切,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示例二论题: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体现了“大一统”的理念。中国古代都城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以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为主体的农业地区和西北内陆草原绿洲为主的游牧地区,决定了西安、洛阳、北京是最佳选择。秦汉隋唐时代交流的主要区域在西北,都城选择以西安、洛阳为主,宋元明清交流的主要地区在北方和东北,都城选择以北京为主。中国古代都城选址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
43、续发展,不断增强大一统意识。总之,中国古代都城选址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勾勒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脉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他可以论述的角度:中国古代都城的最佳选址;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规律;经济重心分布影响都城选址,中国古代都城与交通的关系等)解析: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解读材料,材料主要以表格形式呈现了古代中国部分朝代都城情况。题干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都城”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可以选择北京,形成论题:明清时期北京上升为全国政治中心。其次根据所拟论题进行阐述,从北京兴起、发展历史、作为都城的影响等角度阐释。如北京位于
44、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单元的交接地带。汉唐时期北京是中原政权的边陲重镇。五代到北宋时期,契丹族建立辽国,改幽州为南京,作为向南发展的基地,女真族建立金朝后,南京一般又被称为燕京,成为金朝后期的统治中心。元朝建立后,改燕京为大都,从此成为统一国家的都城。元朝、清朝定都北京,主要是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背景下发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后总结:北京从汉唐时期的东北重镇成长为统一国家的政治中心,使草原、东北地区和中原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更加密切,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也可以选择其他角度,如总体上看,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体现了“大一统”的理念。然
45、后根据表格内容及所学知识,从定都所在地以及定都于此的原因、影响等角度阐述,中国古代都城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以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为主体的农业地区和西北内陆草原绿洲为主的游牧地区,决定了西安、洛阳、北京是最佳选择。秦汉隋唐时代交流的主要区域在西北,都城选择以西安、洛阳为主,宋元明清交流的主要地区在北方和东北,都城选择以北京为主。中国古代都城选址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大一统意识。最后总结:总之,中国古代都城选址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勾勒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脉络,对后世影响深远。8.答案:问题: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或如何治
46、理地方等,言之有理即可)态度:示例1:观点:反对朱台符上奏中的观点。说明: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社会分裂动荡,中央政府难以掌控全国局势。削弱藩镇势力是实现国家和平稳定与国家统一、发展的首要课题。在都督、刺史空缺后,由中央政府派遣“知州府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探索。宋朝继承这一做法,并在全国推广,大大削弱了地方官员的权力,而地方割据的关键在于权广且重,知州制度切中时弊,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政局稳定,使宋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朱台符无视知州制形成的特定背景,及其取得的成果,盲目推崇古代体制,于国家不利。示例2:观点:支持朱台符上奏中的观点。说明:唐朝实行知州制有其特定
47、的背景,即面对藩镇割据,中央无力控制地方的形势,让中央官员临时代理空缺的都督、刺史,这确实有利于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宋在统一战争中继续采用这一制度也有益于完成统一大业,但这并非常规的地方管理体制。地方官的职责不仅是镇守一方,更是民之衣食父母,担当领导民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之重任,这就要求地方官对所辖地方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甚至是情感的投入,各地地方官尽职尽责治理发展好地方,皇帝控制下的整个国家才能实现稳定与发展。把地方的权力削弱了,地方官员治理地方的抱负也就难以施展,地方官难有作为。同时,由中央派遣的地方官员,缺乏地方治理经验,更难以胜任。所以,朱台符反映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尽快把地方管理体制转入正轨。(注: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根据材料“唐代在都督、刺史等正官升迁或有故暂缺之际,往往临时派员代理,主持州、府之务。宋朝建立后,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后来,知州制完全取代刺史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时让中央官员临时代理空缺的都督、刺史,宋代这一制度继续实行和发展,知州制正式形成。根据材料“官僚朱台符上奏,刺史、县令,亲民之官不除刺史,止以知州代之,其差委也,未尽当任”,可知官僚朱台符认为郡县长官的作用重要,不应该采取由中央官员临时代理的做法。综合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地方官制,也即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或如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