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1-2单元(新疆专用)(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9138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1-2单元(新疆专用)(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1-2单元(新疆专用)(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1-2单元(新疆专用)(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1-2单元(新疆专用)(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1-2单元(新疆专用)(原卷+全解全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原卷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2页。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3.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5难度系数:075。一、积累(共23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12分)“茶以春为贵,春贵在其时。”前天收到母亲从乡下捎来的新茶。拈一撮放入玻璃杯中,缓缓地将沸水冲下,茶叶在杯中沉浮、_,颇有亭亭玉立之姿。其汤色嫩绿、明亮、清澈,抿一口,在口中酝酿出鲜爽甘香,沁人心脾。离清明还有两天,这该是明前茶了。明前茶堪称“茶中美人”,茶树经过

2、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此时_的新芽品质好、茶气足、色翠香幽,所含微量元素含量达到峰值,为一年中品质最佳。因为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发芽数量有限,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茶叶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北宋诗人林逋在烹北苑茶有怀中把春茶誉为“世间绝品”。清人陆次云也说:“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股太和之气镶(xing)在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这便是明前茶的妙处。清明前后,正是采茶的好时节。记得每年三月,母亲都要邀约姊(z)妹去山里采茶。天刚蒙蒙亮,山径里笼着一层薄(b)烟。憔瘁的母亲就腰系茶篓,头戴斗笠,迎着淅沥的春雨,行走在常去侍(sh)弄的茶园的路上。山里空

3、气湿润清新,茶树长年经云雾_,茁壮青翠,使人老远就能嗅到其_出的清香。1请用楷书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3分)茶以春为贵,春贵在其时。2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镶(xing)B薄(b)C姊(z)D侍(sh)3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亭亭B酝酿C憔瘁D淅沥4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扩展生长湿润发散B舒展萌生浸润弥散C扩展萌生湿润发散D舒展生长浸润弥散5下面各项对文学文化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极富真情实感。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

4、艺术家”称号的作家。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其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C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D在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则称为歌,现代一般把它们统称为诗歌。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6古诗文默写。(8分)让我们跟着古人走进丰富多彩的古诗世界,有描写景物的佳句,有真挚悠悠的诗情。曹操以“ , ”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王湾船行江中,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 , ”的诗句,对偶精妙,情

5、绪饱满;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用“ , ”表达天涯游子的孤独惆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用“ ? ”表达思乡之情。二、活动(共19 分)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9分)7. 同学们出一期黑板报,除了“同学风采”“友谊名言”“交友之道”等栏目之外,还粘贴了一组图片准备再建一个栏目,请你给这一栏目拟写一个小标题。(2分)标题:_ 8. 同学们收集到的关于友情的古诗词中,有一项不妥,请指出来并说明理由。(4分)A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我选 项,理由: 。9. 七年级(1)班

6、将于11月20日下午5点,举办“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为了让同学们会交友、广交友、交益友,消除社恐心理,班级决定邀请校团委爱心驿站李老师作为嘉宾,为大家作报告。班主任请你电话邀请李老师,你将怎么说?(3分)鲁迅的作品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象征。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作品,借此我们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10分)10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中的是()(2分)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11朝花夕拾里一些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相应的人物。(2分)【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乙】这是一个

7、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12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6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1)以上语段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的原因是 。(3分)(2)上面的选段中要求“我”背的书是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 的心情。(3分)三、阅读(共48分)(一)古代诗歌阅读(3分)13下列对诗歌峨眉山月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峨眉山月歌

8、【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A首句写峨眉山头的半轮明月,点出此次远游正在秋天之时。B次句的“入”“流”描写出月影映入江中,又随江流去之景。C第三句的“夜发”,交代了从清溪到三峡的月夜行船之事。D第四句表达了诗人未能送别月夜远行的朋友的惋惜之情。(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世说新语二则【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谢虎子尝上屋熏鼠。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闻

9、人道“痴人有作此者”,戏笑之,时道此非复一过。太傅既了己之不知,因其言次,语胡儿曰:“世人以此谤中郎,亦言我共作此。”胡儿懊热,一月日闭斋不出。太傅虚托引己之过,以相开悟,可谓德教。【注释】谢虎子:谢据。胡儿:谢朗,谢据之子。非复:不只,不是。一过:一次。己: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此指谢朗。中郎:指谢据,他在兄弟中排名第二。懊热:烦闷,烦躁。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泛指小辈B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C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闻:闻名D因其言次因:趁着1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太傅既了己之不知A知之

10、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1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白雪纷纷何所似”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待君久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B可以为师矣(论语)C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D地,积块耳(杞人忧天)17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B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C谢太傅从谢朗一再的嘲笑中明白,谢朗并不知道父亲谢据做过“熏老鼠”这种事。D谢太傅严厉地批评了谢朗对父亲的不敬,

11、导致谢朗烦躁的一个月不出门。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谢虎子尝上屋熏鼠。(三)现代文阅读(2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材料一】如今,无论是人头攒动的数字科技馆、虚拟科技馆、科普剧场,还是科学家在短视频中用铁锅演示中国天眼,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把吃剩的碎骨头还原成模型来普及古生物学,其背后是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让公众走近科学的用心良苦和积极调动资源创新科普手段的不懈努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卡脑子比卡脖子更可怕。”“地球好比一架飞机,一个物种好比飞机上的一颗螺丝钉,丢失一颗螺丝钉,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接连不断

12、地减少,那这架飞机就不再安全。”在“2022科学跨年之夜”的演讲中,诸如此类的触动人心的金句,让更多人意识到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让更多科学家和科普活动得到宣传,有利于更多人理解科学,崇尚科学,践行科学,投身科学。【材料二】一段时间以来,短视频平台掀起了一股科普热,不少专家学者化身科普主播,以短视频为媒介,激发网友探索科学的热情。科普类视频的走红反映了几个趋势。首先,信息传播从文字扩大到视频,拓宽了知识传播的路径。其次,人们看视频从追求娱乐转为追求知识,说明相当多的人并非“娱乐至死”,而是希望提升自我,学会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又提高生活质量。面对这种情况

13、,传播知识的人,无论是主播,还是作者,都至关重要。正如作品翻译需要“信达雅”一样,科学传播也需要“准易趣”。“准”就是对科学知识的解读和诠释是准确的,至少要符合目前主流科学界的认知和观点;“易”就是让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被人理解,让人能听明白,能弄懂;“趣”就是生动活泼,同时具有文学性、高雅性。【材料三】“用短视频来学习。”随着不少网络平台涉足“泛知识”类短视频领域,这一赛道日益拥挤,竞争趋于白热化。当各方正围绕着“泛知识”类短视频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此增长点的短板也开始显现。其一就是内容同质化,同一话题看下来,我们会发现很多博主实际上只是“搬运工”,观点雷同,只是换了一个人说出来而已

14、。其二,在盈利的压力之下,有的“泛知识”类短视频存在粗制滥造、跟风追随的现象,甚至走向了缺乏科学依据的猎奇,这与用户的期待有较大落差。“泛知识”类短视频的方向也许是正确的,但是能否成功,能否具有可持续性,关键要看内容是否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如果没有让受众满意的“含金量”,那么可能又是昙花一现,匆匆收场。19下列表述中,与材料一、材料二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科学家在短视频中用铁锅演示中国天眼,用扫帚模拟宇宙射线,把吃剩的碎骨头还原成模型来普及古生物学,体现了积极调动资源创新科普手段的不懈努力。B只有让更多科学家和科普活动得到宣传,才能让更多人理解科学,崇尚科学,践行科学,投身科学。C

15、信息传播从文字扩大到视频,拓宽了知识传播的路径。D相当多的人看视频并非追求娱乐,而是希望提升自我,学会一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20下列对科学传播的“准易趣”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准”就是对科学知识的解读和诠释是准确的,至少要符合目前主流科学界的认知和观点。B“易”就是让深奥的科学知识容易被人理解,让人能听明白,能弄懂。C“趣”就是生动活泼,同时具有文学性、高雅性,由此产生强大的吸引力。D科学传播的“准易趣”与作品翻译的“信达雅”意思相同。21“泛知识”类短视频的短板是什么?它想要持续发展,关键是什么?(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茉莉白落梅我对茉莉的喜爱,源于儿时的

16、记忆。外婆的庭院,种了一些花木,春桃秋菊,夏荷冬梅,当然,还有她最喜爱的茉莉。茉莉花季很长,从暮春开到深秋,这些时日,茉莉花就那样悠然绽放,不曾间断。外婆种植的茉莉茎短而粗,稳稳地挺起枝叶和花朵。花瓣层层分明,润如玉,白如绢,轻如纱。白花在绿叶的映衬下,似碧玉上的颗颗明珠,如夜空悬挂的点点繁星。每至晨昏,茉莉的淡淡幽香,飘过黛瓦白墙弥漫至整个村庄。犹记得,外婆晨起打扫完庭院,则提篮采摘茉莉,泡上一盏茉莉香茗,坐于亭前石几上。穿针引线,串起的茉莉手链,给自家小姑娘佩戴,若有多余,则送与邻人。那些个夏天,外婆每日头上都簪着一支茉莉,尽管如此,依旧遮掩不住她不断新生的白发。乡间老妪,本没有戴花的习惯

17、,但茉莉与粉桃不同,不艳丽,不张扬。别一朵茉莉,不分年岁,只为了装点心情,还有耐人寻味的淡香。后来想起刘姥姥逛大观园时,曾说过她年轻也风流,爱戴些花儿,抹些粉儿的。而外婆亦有此番情肠。试想每个女子,都珍爱自己的容颜,愿与繁华,相守一生。幼年总听外婆说起,她本是富家小姐,也算得上是村里的大户。祖上修建的大宅院,福泽后辈,亭台楼阁,回廊水榭,蠡石成山。而庭园里,花木成荫,折花插瓶,簪花佩戴,则成了她少女时代最美的回忆。我的曾外祖父,亦每日剪裁盆树,赏鸟观鱼,甚是风雅。那些闲逸的光阴,被时代的浪潮冲散,一去不复返。外婆嫁到了邻村的农家,几片青瓦,几亩薄田,她从千金小姐,成了平凡妇。她的嫁牧,除了一双

18、红绣鞋,还有几株曾外祖父栽种的苿莉。那掀开红盖头的男子,将与她开始人生未知的故事。所幸,外公是个书生,与农田相伴,一生没有改变其乡野村夫的命运。却总在夜闹人静之时,点烛读书,而年轻的外婆,则为她袖添香。有时,泡上一盏茉莉清茶,静坐于他身边,裁衣缝衫,共守朝霞。外公一生爱酒,喜茶,亦好交朋友。每年都要取自家的粮食酿上几大坛好酒,兴起时,则邀约几个邻瓮,于庭院喝酒闲聊。乡村月色明净,茉莉花开,暗香袭人。灵巧的外婆,下厨做几道农家小菜,虽不见荤腥,却是下酒的佳肴。最为别致的一道菜,是茉莉花炒鸡蛋。白日新摘的茉莉花,用井水洗净,打上几个鸡蛋,一起烹炒,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外婆自制的茉莉花酒,茉莉花茶,

19、一时间远近闻名。镇上曾有商铺老板,慕名前来,询问秘方,被外婆回绝。其实自酿花酒、花茶只是一种心境,并无秘方,亦无须资本。自家栽种的粮食、茶叶、花木,巧妙地相容,便生了风雅。乐善好施的外婆,对平日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或天南地北的江湖艺人,总会殷勤留客。虽是粗茶淡饭,却给了风餐露宿的他们无限温情暖意。想来,外婆当年的乐施,皆是种下的善因。如今她九十高寿,前尘往事已然忘却,成了流水浮烟。那双红绣鞋也不知下落,唯留几树茉莉,年年开合,不说别离。我与外婆相处的日子,越发地短少。每年看到茉莉花开,便知我们的缘分,已薄如春梦。外婆已经不折茉莉簪头了,她两鬓的发,如茉莉那样银白。以往只觉时光太慢,我的世界,总离

20、不开那个小小村庄。而今我漂泊天涯多年,方知岁月催人老去,那些阔别已久的音容,都不再年轻。每次与外婆临别之际,她总会拉着我的手絮说几句珍重的话。她说她已朝不保夕,而我的人生,则如那一窗的茉莉,开谢了一季,还会重来。我竟无言以对,转身拭泪,任凭她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这些年,无论我身在何处,我所居住的地方,皆种植茉莉。她曾陪我走过年少时光,又随我人世迁徙,如今和我一起安于江南某个旧院。也许这不是我最终的归宿,有一天我还会遭遇流转的命运,但茉莉亦会与我清淡相守,情深意长。在许多个苍茫无依的日子里,慰我孤独寂寥。22外婆一生钟爱茉莉,请根据提示,梳理文中外婆与茉莉之间的往事。(6分)泡茉莉香茗 簪戴

21、茉莉 2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24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白花在绿叶的映衬下,似碧玉上的颗颗明珠,如夜空悬挂的点点繁星。25文中第段写到,“我竟无言以对,转身拭泪,任凭她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请结合上下文,试分析“我”流泪的原因。(4分)(2点即可)四、写作(共60分)26成长是一个过程,是由懵懂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请你回忆成长经历中让你动情的一些事,从中选择一件事,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2)表

22、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释)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2页。2.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3.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5难度系数:075。一、积累(共23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12分)“茶以春为贵,春贵在其时。”前天收到母亲从乡下捎来的新茶。拈一撮放入玻璃杯中,缓缓地将沸水冲下,茶叶在杯中沉浮、_,颇有亭亭玉立之姿。其汤色嫩绿、明亮、清澈,抿一口,在口中酝酿出鲜爽甘香,沁

23、人心脾。离清明还有两天,这该是明前茶了。明前茶堪称“茶中美人”,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此时_的新芽品质好、茶气足、色翠香幽,所含微量元素含量达到峰值,为一年中品质最佳。因为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发芽数量有限,能达到采摘标准的茶叶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北宋诗人林逋在烹北苑茶有怀中把春茶誉为“世间绝品”。清人陆次云也说:“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股太和之气镶(xing)在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这便是明前茶的妙处。清明前后,正是采茶的好时节。记得每年三月,母亲都要邀约姊(z)妹去山里采茶。天刚蒙蒙亮,山径里笼着一层薄(b)烟。憔瘁的母亲就腰系茶

24、篓,头戴斗笠,迎着淅沥的春雨,行走在常去侍(sh)弄的茶园的路上。山里空气湿润清新,茶树长年经云雾_,茁壮青翠,使人老远就能嗅到其_出的清香。1请用楷书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3分)茶以春为贵,春贵在其时。2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镶(xing)B薄(b)C姊(z)D侍(sh)3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亭亭B酝酿C憔瘁D淅沥4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扩展生长湿润发散B舒展萌生浸润弥散C扩展萌生湿润发散D舒展生长浸润弥散【答案】1. 茶以春为贵,春贵在其时。2B 3C 4B 【解析】1. 本题考查字形。注意抄写正确、规范、工整。注意

25、“茶、春、贵”的书写。2本题考查字音。B.薄(b)烟bo;故选B。3本题考查字形。C.憔瘁憔悴;故选C。4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扩展:扩大发展。舒展:伸展。结合语境可知,形容茶叶在热水中伸展,填“舒展”更合适;第二空:生长:出生成长;长大。萌生:开始产生。结合语境可知,形容新茶开始生长,填“萌生”更合适;第三空:湿润:潮湿而润泽。浸润:浸濡,滋润。结合语境可知,形容茶树受云雾的滋润,填“浸润”更合适;第四空:弥散:扩散;布满。发散:(光线、声音、气味等)向四周散开。结合语境可知,形容茶树散发的清香,填“弥散”更合适;故选B。5下面各项对文学文化常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自清的

26、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极富真情实感。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其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C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曾被誉为“抒情诗之王”。D在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则称为歌,现代一般把它们统称为诗歌。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答案】A【解析】A.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老舍而不是朱自清。故选A。6古

27、诗文默写。(8分)让我们跟着古人走进丰富多彩的古诗世界,有描写景物的佳句,有真挚悠悠的诗情。曹操以“ , ”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王湾船行江中,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 , ”的诗句,对偶精妙,情绪饱满;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用“ , ”表达天涯游子的孤独惆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用“ ? ”表达思乡之情。【答案】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解析】考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澹、竦峙、阔

28、、悬、涯、雁”等字词容易写错。二、活动(共19 分)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9分)7. 同学们出一期黑板报,除了“同学风采”“友谊名言”“交友之道”等栏目之外,还粘贴了一组图片准备再建一个栏目,请你给这一栏目拟写一个小标题。(2分)标题:_ 8. 同学们收集到的关于友情的古诗词中,有一项不妥,请指出来并说明理由。(4分)A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我选 项,理由: 。9. 七年级(1)班将于11月20日下午5点,举办“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为了让同学们会交友、广交友、交益友,

29、消除社恐心理,班级决定邀请校团委爱心驿站李老师作为嘉宾,为大家作报告。班主任请你电话邀请李老师,你将怎么说?(3分)【答案】7. 围绕交友主题概括图片信息四字词语即可。示例:交友故事,交友典故等。8. 选B 因为这两句诗表达的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亲人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友情无关,所以不妥。9. 开放型试题。需要有称呼,说明讲座目的、时间、地点,用商量语气。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1)班的学生,我们想邀请您在11月20下午5点来到我们班级开讲座,辅导如何会交友、广交友、交益友,请问:您有时间吗?”【解析】7. 本题考查标题拟写。本题在拟写标题时应理解成语的含义,找出其共性拟写标题。

30、负荆请罪:廉颇由于蔺相如位居其上,心怀不满,后来明白蔺相如的苦心后,身背荆条上门请罪,两人结成了生死之交,成为交友典故;桃园结义: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为交友典故;割袍断义: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和华歆原本是同窗好友,两人一同在园中锄地种菜,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达官贵人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影响继续读书

31、,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这个故事表达了管宁对于朋友品行和志向的严格要求,因华歆贪慕虚荣的举动,管宁毅然与其割席断交,以示决绝。为交友典故;伯牙绝弦: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表现了两人的友谊深厚,为交友典故;由此可知,四个成语,四幅图画皆与“交友典故”有关,据此可拟写标题即可。8. 本题考查诗文理解。A.这句诗表达的是人生中真正能够了解自己、成为知心朋友的人是非常稀少的。诗人通过

32、“屈指能有几”这样的表述,强调了知心朋友的难得与珍贵。这句诗直接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心朋友的渴望,与“友情”的主题紧密相关。B.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它表达的是诗人在重阳佳节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一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而非指远方的朋友或知己,此诗句与“亲情”有关,与“友情”的主题不符。C.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它表达了真正的友情是不受地理距离限制的,即使相隔万里,也如同邻居一样亲近。诗人用“相知无远近”来强调友情的深厚和超越空间的特性,而“万里尚为邻”则进一步将这种超越性具象化,展现了友情的

33、美好与力量。这句诗同样与“友情”的主题紧密相连。D.这句诗虽然表面上看似在描绘一幅离别的画面友人乘坐的帆船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碧空尽头,只剩下长江水流向天边,但其中蕴含着深深的友情与不舍。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限感慨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同样可以与“友情”主题相关;据此可知,应选择B项,这句诗写出作者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享受快乐时光的场景,是表达亲情的,与“友情”无关。9.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语言表达基本要求:要有礼貌称呼,语气要委婉真诚,所要表达的内容要清晰有条理。结合材料的要求作答。以七(1)班要举办“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班会作

34、为邀请理由,邀请校团委爱心驿站李老师作为嘉宾,为大家作报告,注意明确时间和地点。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七年级(1)班的一名学生。我们班将于11月20日下午5点举办“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班会。为了让同学们会交友、广交友、交益友,消除社恐心理,我们班想邀请您作为嘉宾为大家作报告。您方便来参加吗?鲁迅的作品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象征。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作品,借此我们可以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10分)10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中的是()(2分)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11朝花夕拾里一些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相应的

35、人物。(2分)【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12阅读以下选段,回答问题。(6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1)以上语段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的原因是 。(3分)(2)上面的选段中要求“我”背的书是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 的心情。(3分)【答案】10A 11长妈妈(或

36、“阿长”) 范爱农 12五猖会 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 鉴略 被父亲强迫背书后的扫兴,无奈和痛苦【解析】10本题考查名著常识。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A.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故选A。1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结合【甲】句可知,语段出自阿长与,“她”是长妈妈(阿长)。长妈妈(阿长)是鲁迅的保姆,她是一个勤劳、善良、开朗、纯朴的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旧时代农村妇女,给幼年的鲁迅以极大关爱的劳动妇女;结合【乙】句可知,语段出自范爱农,“他”是范爱农。范爱农是鲁迅先

37、生的同乡好友,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12(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与名著内容。结合选段内容可知,以上语段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的原因就是“我”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据此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结合语段中“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可知,这四句是鉴略中的话,故上面的选段中要求“我”背的书是鉴略;文中的五猖会是

38、一个迎种赛会,“我”十分想去看,但父亲却强迫“我”背签略,并且说“给我读热。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故而“我”的心情十分痛苦和失望,“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就是表达了“我”被父亲强迫背书后的扫兴而痛苦无奈的心情。三、阅读(共48分)(一)古代诗歌阅读(3分)13下列对诗歌峨眉山月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A首句写峨眉山头的半轮明月,点出此次远游正在秋天之时。B次句的“入”“流”描写出月影映入江中,又随江流去之景。C第三句的“夜发”,交代了从清溪到三峡的月夜行船之事。D第四句表达了诗人未能送别月夜远

39、行的朋友的惋惜之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D.本诗是诗人自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朋友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而不是朋友月夜远行。故选D。(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世说新语二则【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谢虎子尝上屋熏鼠。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戏笑之,时道此非复一过。太傅既了己之不知,因其言次,语胡儿曰:“世人以此谤中郎,

40、亦言我共作此。”胡儿懊热,一月日闭斋不出。太傅虚托引己之过,以相开悟,可谓德教。【注释】谢虎子:谢据。胡儿:谢朗,谢据之子。非复:不只,不是。一过:一次。己: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此指谢朗。中郎:指谢据,他在兄弟中排名第二。懊热:烦闷,烦躁。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泛指小辈B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C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闻:闻名D因其言次因:趁着1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太傅既了己之不知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C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杞人忧天)1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白雪纷纷何所似”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待君久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B可以为师矣(论语)C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D地,积块耳(杞人忧天)17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B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C谢太傅从谢朗一再的嘲笑中明白,谢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