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专题05狼作家作品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
2、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蒲松龄自题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集。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文体知识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志怪,就是记录怪异。志怪小说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
3、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创作背景从聊斋系列来看,他的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的一面,官僚,土豪劣绅欺压百姓,所以在这里也可以将狼理解成是那些混蛋的化身。蒲松龄从20岁始至40岁基本成书,后又继续创作至暮年,历时40年完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近500篇,内容皆搜抉奇怪,其中多狐鬼花妖与神仙故事,虽涉荒幻而断制谨严。旨在针砭时弊,劝善惩恶,移风易俗,抒写孤愤。其素材多取自于现实生活以及轶闻传说与个人感受。如写明末清初战乱的韩方、鬼隶、乱离、野狗、张氏妇等篇以及为抚慰落魄书生与孤身塾师的绿衣女、小谢篇等。 聊斋志
4、异广泛继承了古代神话、传说,汉魏六朝的史传、志怪,唐代传奇与宋元明各代白话小说创作的集大成者。蒲松龄以狐鬼花妖神仙怪异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和手段,“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鲁迅语);兼采六朝志怪与唐代传奇之长,“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博取史传文学、白话小说及戏曲文学等艺术技巧,将文言小说创作推向了最后一座高峰。 从作品内涵看,聊斋志异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很宽泛。一介布衣寒儒蒲松龄不仅关注着上自皇帝下至地方官的吏治腐败,贪暴不仁,而且也关心着社会各阶层与世风、民瘼。他尤不能容忍的是自己深受其害的科场不公与考官昏庸,其中还寄托了他向往美好人生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原文呈现一屠晚归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字音字形缀(zhu) 窘(jing) 苫蔽(shnb) 弛(ch) 眈(dn)黠(xi) 瞑(mng) 暇(xi)
6、 隧(su) 尻(ko 寐(mi) 苫(shn)蔽成丘 积薪(xn) 奔倚(y)) 少(sho)时顷(qng)刻 变诈(zh)词语汇释(一)重点词语止:仅,只。缀:连接、紧跟。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从:跟从。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窘:处境困迫,为难。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顾:看,视。积薪:堆积柴草。苫蔽:覆盖、遮盖。弛:解除,卸下。眈眈:注视的样子。少时:一会儿。径去:径直离开。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久之:时间长了。瞑:闭上眼睛。意: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暴:突然。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尻:屁股。久之:假装
7、睡觉。假寐:闭上眼睛。意:神情、态度。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黠:狡猾。顷刻:一会儿。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耳:罢了。(二)古今异义1去 (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 : 到某地方2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3耳(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4股(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屁股5盖(盖以诱敌)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6弛(弛担持刀)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7薪(场主积薪其中)古义:柴草今义:工资8暴(屠暴起)古义:突然今义:强大(三)一词多义1意: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 企图意暇甚 神情醉翁之意不在酒 情趣2敌: 恐前后受其敌 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盖以诱敌 敌方3前: 狼不敢前 向前 恐前后受其敌 前面4止: 止有剩骨。 通“只”一狼得骨止 停止5积薪:场主积薪其中 堆积柴草转视积薪后 堆积在那里的柴草(四)词的活用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2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3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用苫4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5恐前后受其敌:名词做动词,攻击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7止增笑耳:动词作名词,笑料(五)虚词用法(1)之代词,它,指狼。例句:又数刀毙之。助词,的。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例句:久之。
9、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代词,代狼。例句:复投之。(2)以介词,把。例句:投以骨。介词,用。例句:以刀劈狼首。介词,来。例句: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介词,用来。例句:盖以诱敌。(3)其1恐前后受其敌。(指狼)2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3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4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户)6屠自后断其股。(指狼)(4)乃1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2乃悟前狼假寐:才。(5)之1久之:调节音节,无意义。2亦毙之:代词,指它。3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特殊句式1省略句一狼仍从:“从”后省略了代指屠户的宾语“之”,应为“一狼仍从之”顾野
10、有麦场:省略主语“屠”,应为“屠顾野有麦场”一狼洞其中:洞后省略了介词“于”,应为“一狼洞于其中”2倒装句投以骨:介词结构后置兼省略宾语“之”,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全文翻译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
11、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重点提示1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故
12、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怎样概括?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并走向结局的全过程。2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叙述故事:屠户卖肉晚归,两狼跟踪而来(遇狼)屠户投骨,狼依旧紧跟不舍(惧狼)屠户倚薪对抗狼(御狼)狼施诡计,被屠户识破,击毙两狼(毙狼)。发表议论:议狼。3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屠惧”。“投以骨”。4狼得骨头后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残。5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
13、出狼的什么本性?“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于死地。“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实则暗施毒计,表现出其狡诈本性。6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缀行甚远”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而对屠户“奔倚”“持刀”,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盖以诱敌”,一狼则绕到背后,“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见它们的狡猾。可是狼毕竟是动物,虽然屠户持刀相向,狼被屠户开始的软弱所迷惑,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睡,而且两狼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
14、,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多诈中透出了愚蠢,正像结尾中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7面对狼的阴险狡诈,屠户表现出怎样的勇敢和机智?“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8作者是如何刻画机智勇敢的屠户这一形象的?作者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屠户形象,但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屠户在看到有两只狼盯住了自己,且跟从了好长一段路时,内心充满了惊慌与恐惧;他不愿意惹是生非,于是,“投以骨”“复投之”,一再妥协退让,企图以此消灾。但狼步步紧逼。屠户在“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的情况下感到十分窘迫。此时,屠户对狼的本性有了新的认识,对
15、狼不抱有任何幻想了,于是选好有利地势,“弛担持刀”,决心拿起武器同狼搏斗。最后,他抓准时机,主动出击,消灭了狼。从妥协退让到被迫御狼,再到主动出击,屠户的勇敢性格逐渐显露出来,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的机警与智慧。在“骨尽”而狼“仍从”的境况下,屠户终于看清了狼贪婪的本性。他首先占据有利地势,拿起屠刀准备出击。在只有一只狼在眼前“目似瞑”的一刹那,“屠暴起”,勇敢地杀了它。杀了这只狼后,屠户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转视积薪后”,又将企图从背后偷袭的另一只狼杀死。勇敢为智慧增添了亮色,智慧加重了勇敢取胜的砝码。两方面有机结合,使屠户最终战胜了恶狼,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赞颂了人的智慧与勇敢。9为什么说“禽兽之
16、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被制服的命运。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却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这正是蒲松龄的这则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10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从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
17、恶势力。课文主题这篇文言小说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主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才能取得胜利。理解默写1狼中写屠户归途中遇到狼的情形的句子是: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狼中写屠户初遇狼的行为的句子是:屠惧,投以骨。3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狼不敢前,耽耽相向。5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狼
18、中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7狼中屠户再投给狼骨头,狼的反应是: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8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9狼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0狼中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的句子是: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1狼中写屠户与狼的斗争有了转机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12狼中屠户看狼一直尾随其后,因惧怕前后受敌,他采取的办法是: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13狼中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的蔑视和朝讽,对人的机智勇敢的赞美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佳句展示关于狼的成语、谚语、俗语。成语: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嚎,狼吞虎咽歇后语:狼吃狼冷不防俗语:披着羊皮的狼;前怕狼,后怕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