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6章共6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58731 上传时间:2024-09-0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6章共6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6章共6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6章共6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6章共6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6章共6套单元测试卷汇编(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6章共6套单元测试卷汇编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考试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 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8 分 )1.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B.人的大拇指指甲宽约为1dmC.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m D.健康人的脉搏,1s跳动75次左右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因为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我国生产的歼敌20隐形战斗机具有良好的隐身功能是因为其吸收超声波的能力强C.两只相同的白炽灯串联起来接入家庭电路比单独

2、使用其中一只灯更亮D.龟兔赛跑乌龟胜,是因为全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大3.火车在下午5点30分从福州站出发,于第二天上午8点20分到达上海站则火车运行( )分钟A.900B.1000C.890D.9104.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霜叶红于二月花B.一江春水向东流C.一行白鹭上青天D.孤帆一片日边来5.刘翔在多哈亚运会上,以13秒15成功卫冕,并打破自己保持的13秒27的亚运会110m栏亚洲记录,可以说是跑得非常之快,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他总是没有离开小小的电视屏幕,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电视屏幕B.摄像机C.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D.电视观众本身6.你身体上接

3、近50mm长度的部位是( )A.脚掌的长度B.手掌的长度C.小手指长度D.小腿的长度7.甲乙两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当于地面(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8.如图所示,小华坐在甲火车某节车厢的窗旁突然,小华发现窗外车道上的火车乙向西运动起来,于火车甲、乙可能的运动状态的猜测中不可能的是( )A.乙车静止,甲车向西运动 B.甲车静止,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均向东运动,但甲车更快D.甲、乙均向西运动,但乙车更快9.如图四种测量工具是我们初中阶段常见、常用

4、的,其中,测量的基本思路与其余三个不同的是( )A.B.C.D.10.小明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上的房屋B.路边的花草和树木C.他身旁的座椅D.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1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12.如图所示中为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 )A.刻度尺A:3.80cm,刻度尺B:3.80cmB.刻度尺A:3.80cm,刻度尺B:2.8cmC.刻度尺A:2.80cm,刻度尺B:2.80cmD.刻度

5、尺A:2.80cm,刻度尺B:2.8cm13.期中测试中,关于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高度约为80cm B.老师监考巡视时的平均速度是10m/sC.考场内的室温大约为30C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1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D.5s7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二、多选题(共 5

6、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15.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16.分析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的对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孩子们认为地面前进了是以汽车为参照物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运动的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D.以上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17.请根据图中情景,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可能向左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18.关于速

7、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19.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同D.经过5秒钟,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三、填空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12 分 )20.小明周末到无锡去玩,从青阳乘车全程30km,汽车运行时间60分钟,则汽车运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km/当汽车驶离公交站台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

8、,公交站台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21.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一个方向走,甲的速度是3米/秒,乙的速度是9千米/小时,他们走了两分钟后,相距_米,_在前22.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_(填上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_四、解答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7 分 ,共 14 分 )23.给你一本物理课本和一把刻度尺,你如何测出每张纸的厚度?写出实验方法24.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为13.091S则他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6km/,则哪个速度比较快?五、实验探

9、究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9 分 ,共 36 分 )25.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速度与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运动路程s/m汽车A0.10.20.30.4汽车B0.20.40.81.2运动时间t/s汽车A1234汽车B0.5123(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如图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2)根据数据分析,汽车A的平均速度_B的平均速度(“”)2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

10、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_测量时间,以_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填“大”或“小”)(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填“变大”“不变”“变小”)(5)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27.测量是物理实验的核心环节,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接触到大量的测量工具,请你举出除刻度尺以外的三

11、个测量工具并指出它的作用28.某同学不小心掉了半块饼干在地上,5min后发现饼干上聚集了许多蚂蚁那么5min前这些蚂蚁离饼干的最远距离为多少呢?确定这个最远距离的关键是测出蚂蚁的爬行速度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估测蚂蚁的爬行速度,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探究方案和记录数据:组别实验探究方案平均速度V(cm/s)1用面包吸引蚂蚁,是它在二纸槽之间运动1.202让沾有墨水的蚂蚁在纸槽内运动0.303让直玻璃管内的蚂蚁向另一端运动1.044让蚂蚁在盛有粉笔灰的纸槽内运动0.455让蚂蚁在塑料吸管内爬行,同时点燃蚂蚁身后的塑料吸管2.40(1)在表中各小组最后测得的蚂蚁爬行速度各不相同,产生此

12、现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_(2)5min前蚂蚁离开饼干的最远距离是多少?计算说明答案1.A2.D3.C4.A5.A6.C7.D8.A9.A10.C11.D12.D13.A14.A15.ACD16.AC17.BD18.BCD19.BCD20.30运动21.60甲22.km/323.量出整本物理课本的厚度(最好不要包含封面和封尾,因为这两张会比较厚),然后除以纸的张数得到每张纸的厚度24.刘翔的速度是30.24km/,摩托车的速度快25.0.1s25.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变大振幅振幅大转换法26.实验步骤: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固定振动部分的尺长一定,用大小不同的力使尺子振动,并用刻度尺分别测量钢尺

13、振动的幅度大小,同时听声音的大小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次数振幅(填写“大”、“中”、“小”)响度(填写“大”、“中”、“小”)12327.解:利用声音的产生原因,影响声音的响度、音调因素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如下: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发生现象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音叉、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鼓、小锤、纸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将纸撕成纸屑撒在鼓面上,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发声,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木梳、纸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将纸片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木梳木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28. 解:探究减弱噪声的一条途径:在声源出减弱噪声(1)实验

14、器材:声源(如收音机等)、海绵、泡沫塑料、细线或胶带纸;(2)实验过程:打开收音机,分别用海绵和泡沫塑料包裹该收音机,比较两种情况下听到声音响度的区别;(3)两种材料的厚度,包裹收音机的方式,收音机的音量(响度),听者到收音机的距离等应保持相同;然后比较用海绵和泡沫塑料包裹该收音机的响度不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考试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1.夏季为了节能,本市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一般不得低于( )A.15CB.20CC.26CD.35C2.今春,黄冈市遭遇50年

15、不遇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省内气象部门动用火箭、高炮,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以下有关人工降雨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或碘化银做催化剂B.人工降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会凝华成小冰晶C.人工降雨不受天气影响D.小冰晶下落时与空气摩擦熔化成水珠掉下来3.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固的是( )A.露B.雾C.冰D.霜4.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格均匀刻度线,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水银柱液面在20格处;当玻璃泡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在70格处,通过计算可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 )A.0.5C;5020CB.

16、0.5C;0100CC.2C;20200CD.2C;40180C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湿衣服变干 B.放在放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C.冬天,水结成冰 D.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6.在下列现象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正确且在物态变化过程中要放热的是( )A.冬天口中哈出的“白雾”汽化 B.衣橱中放的樟脑丸逐渐变少熔化C.撒在地面上的水逐渐消失汽化 D.寒冷的冬天,河面结冰凝固7.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制成的第一个空气温度计的示意图,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的水柱将(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8.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舞台上

17、我们看到的白雾是干冰融化后的水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升华为气体跑掉了C.冬天,洗澡时发现浴室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汽化而形成的水蒸气D.夏季早晨草叶上挂满了露珠,冬天却看到草叶上薄薄一层霜,霜是由露凝固而成9.关于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正确的是( )A.大气压强越小,液体沸点越高B.大气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C.高山上,用普通锅烧水,水沸腾时温度远远高于100CD.液体的沸点不受大气压强的影响10.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将乙插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插在开口装有酒精的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都指示20C,那么( )A.甲不准确

18、B.乙不准确C.丙不准确D.都不准确11.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12.小强在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口,往往向水面吹气,这是因为( )A.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有制冷作用B.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开水变凉C.向水吹出的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D.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的作用13.关于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仅

19、是长短不同而已B.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C.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动,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14.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 )A.T=t+273B.t=T+273C.t=T273D.T=273t15.黔西南州地处云贵高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一年四季均会出现大雾天气,大雾的形成属于( )A.汽化B.液化C.凝固D.升华二、多选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16.在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0C的水比0C的冰温度高

20、B.使用体温计时,先把温度计的液体甩回玻璃泡内C.使用常用液体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D.使用常用液体温度计测液体温度,将温度计插入被测液体中便可迅速读数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这是一种汽化现象18.对下列各种现象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雾是地面的冰块升华而形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D.冰是水凝华而形成的19.下列做法利用物

21、态变化吸热的是(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C.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窑里放几桶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橡皮筋被拉长后,分子之间只有引力B.建筑工地上,汽车驶过时尘土飞扬,这是一种扩散现象C.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升高D.在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三、填空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12 分 )21.山区的夏天,常常一场雨过后,薄雾缭绕,让人心旷神怡“薄雾”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高山上敞开锅盖烧水,水的沸点_(

22、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00C22.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棉布包起来被湿棉布包起来的温度计由于水的蒸发导致温度较低,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若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_(选填“高”或“低”)23.“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的_观点请帮助他俩

23、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1)实验器材:_;(2)实验方法:_;(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_四、解答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12 分 )24.图甲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1)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水的内部产生_、上升到水面破裂的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2)图乙是实验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请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时间/min0223456789温度/C909294969799999999(3)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4)从数据记录表中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C25.用笔划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属于哪种物

24、态变化连起来,并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吸热或放热情况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 汽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吃棒冰解热 液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 )烧开水时冒“白气”升华( )冬天早晨草上有霜 凝固( )五、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9 分 ,共 36 分 )26.小英学习液体蒸发知识以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一个“比较酒精与水蒸发快慢”的小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1)在吸管的中间插入一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把大头针的两端搭在两个纸杯的边沿并使吸管保持水平平衡(2)在这两纸杯中分别倒入少许质量相等的酒精与水,取两片相同的纸巾分别浸入酒精与水中;待杯中酒精与水全部被纸巾吸收后,取

25、出湿纸巾分别挂在吸管的两端(如图乙所示),两节纸巾的位置直到吸管恢复平衡(3)当酒精与水开始蒸发时仔细观察吸管,如果吸管哪段上翘,就说明哪段的液体蒸发得更_(选填“快”或“慢”)【交流与评估】(4)放在吸管两端的湿纸巾,其摊开的面积必须_(选填“相同”或“不同”)27.如图1是小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1)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_(2)当水温上升到90C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C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图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C水的沸腾特点是_;_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3)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0510152535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