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上语文第二单元“学会阅读”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8679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五上语文第二单元“学会阅读”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五上语文第二单元“学会阅读”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五上语文第二单元“学会阅读”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五上语文第二单元“学会阅读”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五上语文第二单元“学会阅读”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师版)知识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学习目标集中注意力,学习不回读的阅读方法。扩大视域,尽可能连词成句的读文章。结合文章段落特点,抓住关键语句迅速地把握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读,并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单元概览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和冀中的地道战四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搭石描写了一幅幅与搭石有关的乡村画面,呈现出淳朴美好的乡情和民风;将相和讲述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

2、,由不和”到“和”的过程;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通过比较等方法介绍了多种事物的运动速度;冀中的地道战介绍冀中军民如何利用地道战粉碎敌人的“大扫荡”。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本单元学习的相关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还提示学生在阅读时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整个单元为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实践运用的机会。阅读要素这个单元安排了两项语文要素的学习训练:一、结合具体事例体会人物特点。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通过具体事件突出物特点的。如将相和一文中,通过“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件事,体现出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识大体、顾大局的特点。搭石 则通过搭

3、石,赞美了朴素的民风。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则通过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了比猎豹速度更快的事物,突出了这些事物“快”的特点。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要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带着问题读,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对于不懂的词语先不管它,一口气读下去;边读边想,捕捉有用的信息;不断练习。这样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才能提高效率。拓展提升阅读技巧点拨: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类别判断标志作用(答题规范)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事物,常含的词语有:比如、例如、譬如、据说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的例子,具

4、体有力的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列数字必须要呈现具体的数字(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比、度数等)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等一系列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作比较将说明对象与另一个相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句中常含有“比” “而”“相对于”“也”“较相比”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的特征(道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打比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形象说明,常含的词语有“像”“仿佛”“如”“犹如”这句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容更形象易懂、生动有

5、趣。下定义表述上使用“是”“这就是”叫(作)”的判断句式这句话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分类别一种(方面、类)是另一种(方面、类)是”“(一)(二)(三)(四)”这句话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分门别类(分为类),条理清晰地说明。作诠释对事物做大概的介绍,常含的词语有“因为” “由于”“这是由造成的”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易于理解。摹状貌对事物进行细致地描摹这句话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摹了事物的特征。列图表用表格、图片、照片等方式进行说明这句话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明了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引资料引用故事

6、、神话传说、名人名言、诗句、新闻报道、轶闻趣事等各类资料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对象,增强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引用诗句:该诗句的引用,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学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故乡的石板路上留着串串回忆的脚印。请阅读文章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溜溜的石板路龚盛辉家乡有条石板路,弯弯曲曲、溜溜儿滑的石板路。那是我童年的路。石板路上那一块块石板,四四方方,光滑如镜,呈深蓝色,似一块块硕大玛瑙(no)打磨而成,像晴朗无云的日子从头顶剪裁下来的一片片蓝天。这些“玛瑙”“蓝

7、天”,从山那边铺进山里,铺向辽阔田园,铺过潺潺河溪,铺进村庄每一条小巷,然后又铺到山外。这条石板路,是始建于宋朝的古驿道。石板是从附近山上采下的片石,原本很坚硬、很粗糙。是在经历了人们一千多年的踩踏打磨,经过了一千多年风雨侵蚀,经受了十几个世纪历史风云的长久浸润,才渐渐变得镜一般光滑,才开始呈现玛瑙的成色,才有了现在蓝天般的纯净。石板路玛瑙般深邃(su)的光泽里,折射着我童年的欢乐。我的童年与石板路曾是这般亲近。两三岁时,在这条石板路上,我牵着外公的衣襟去放鹅,肥壮的鹅在前边摇摇晃晃,跟在后边的我也摇摇晃晃。五六岁,我开始放牛,大水牛走在石板路上,我骑在大水牛宽厚的背上。七岁那年,母亲给我缝了

8、一个书包,也为我做了一对小水桶,让我每天放学后沿着这条石板路到村外的水井去担水。十岁不到,我就开始上山砍柴,常常天黑才回家。这时,石板路一点儿不黑,它在黑夜里泛着幽幽的光,要是遇上月明星稀的好日子,还能从石板上依稀看见天上的星星和月亮。石板路承载着人们生活的快乐。夏天,赤脚走在石板路上,一股清凉从脚底直漫到头顶。中午,疲惫至极的身躯往石板路上一躺,舒适得如同睡在水床上,不久便沉入梦乡。在田间劳作累了,往石板路上一坐,浑身的酸痛立马消失不见。吃饭时,乡亲们都端着碗坐到门前的石板上,相互瞧瞧碗里装的什么,然后你往我碗里夹些肉、我送你几筷子菜,相互交换,共同分享。而最感惬意的还是晚上,大家在村巷里盘

9、腿而坐,摇着手中的大蒲扇,听那些拉二胡的拉二胡,吹笛的吹笛,唱戏的唱戏,很是热闹,好不逍遥,直乐到暑气消尽,才入室酣睡,一觉天光。到了冬天,我们孩子们就用碎砖瓦在石板路上划出一个个格子、一张张棋盘,玩跳屋子游戏,下六子棋,或是打陀螺、踢毽子、滚铁环、捉老鹰时光如水,童年的村庄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那弯弯曲曲、溜溜儿滑的石板路,却一直铺在我的心里。(文章有删改)【批注1】请带着“为什么说家乡的石板路是我童年的路”这个问题阅读文章。(语文要素: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批注2】“潺(chn)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但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也不影响我们理解文章,不用回读。(语文要素:学习

10、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批注3】随着“我”的长大,“我”与石板路发生了许多故事。【批注4】在石板路上进行的游戏可真多啊!1快速默读第段,概括“我”与石板路是如何亲近的。 2阅读文章第段,说说其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以及你的阅读感受。 3集中注意力,阅读全文,不回读,说说第段“可是那弯弯曲曲、溜溜儿滑的石板路,却一直铺在我的心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答案】1两三岁时牵着外公的衣襟走在石板路上去放鹅;五六岁时骑着大水牛走在石板路上;七岁时每天放学后沿着石板路到村外的水井去担水;十岁不到上山砍柴,天黑走石板路回家。 2描绘了吃饭时乡亲们之间你来我往,互相分享

11、美食的场景以及夜晚乡亲们娱乐的场景。通过这些场景的描述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以及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感情。 3作者通过回忆家乡的石板路,表达了对童年生活和故乡的怀念,也赞扬了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情感。【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概括。结合文章第自然段内容,文中写“我”与石板路亲近的句子是“两三岁时,在这条石板路上,我牵着外公的衣襟去放鹅,肥壮的鹅在前边摇摇晃晃,跟在后边的我也摇摇晃晃。五六岁,我开始放牛,大水牛走在石板路上,我骑在大水牛宽厚的背上。七岁那年,母亲给我缝了一个书包,也为我做了一对小水桶,让我每天放学后沿着这条石板路到村外的水井去担水。十岁不到,我就开始上山砍柴,常常天黑才回家。这时,

12、石板路一点儿不黑,它在黑夜里泛着幽幽的光,要是遇上月明星稀的好日子,还能从石板上依稀看见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根据句子中的主要信息“两三岁”“五六岁”“七岁”“十岁不到”,概括出“我”如何与石板路亲近的事情。2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概括和赏析。结合文章第自然段句子“吃饭时,乡亲们都端着碗坐到门前的石板上,相互瞧瞧碗里装的什么,然后你往我碗里夹些肉、我送你几筷子菜,相互交换,共同分享”可知,这个段落主要描绘了乡亲们吃饭时互相分享的情景。通过第段句子“而最感惬意的还是晚上,大家在村巷里盘腿而坐,摇着手中的大蒲扇,听那些拉二胡的拉二胡,吹笛的吹笛,唱戏的唱戏,很是热闹,好不逍遥”可知,这个段落还描写了乡

13、亲们夜晚娱乐的情景。通过这个段落中的“相互交换,共同分享”“惬意”“逍遥”可知,乡亲们相处得很好,他们的生活也很美好。3本题考查的是主旨情感。联系第段“时光如水,童年的村庄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那弯弯曲曲、溜溜儿滑的石板路,却一直铺在我的心里”可知,家乡的石板路已经消失,但在“我”心里却永远存在,“我”对家乡的石板路充满了怀念。二、甜甜在网上看到了一篇体现中国人民建筑智慧的文章。请阅读下面文章并完成问题。紫禁城琉璃瓦的智慧周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紫禁城,有着无数吸引公众向往的能力,而其中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就是金碧辉煌壮丽无比的琉璃瓦顶。琉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

14、工艺品,古人也叫它“五色石”。我国古人早在西周时期就具有琉璃制作技术,而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烧造建筑琉璃的制品,并逐渐应用到了皇家宫殿和庙宇建筑中。在明清时更是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应用。紫禁城屋顶上的琉璃瓦的使用,有着多方面的科学性。首先,琉璃瓦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防水性是琉璃瓦的重要特性,也是琉璃瓦取代普通陶瓦的主要原因。记砚铜雀台瓦有这样一段关于琉璃瓦的描述:“相州魏武帝故都,所见铜雀台。其瓦初用铅丹,杂胡桃油捣治火之,取其不渗,雨过干耳。”这说明当时对琉璃瓦的使用,正是利用其不渗水、雨后干燥快、不会增加瓦顶重量等优点。琉璃瓦表面施釉,不会吸水,因而不会增加屋顶的重量,从而保护了建筑的安全。其次

15、,琉璃瓦有利于保持建筑恒温。紫禁城的建筑冬暖夏凉,有着多种措施,而琉璃瓦的使用,则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琉璃瓦属于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其除了具有较好的强度外,还具有热阻大、导热系数小的特性。琉璃瓦的上述特性有利于反射夏天的太阳光,亦有利于阻隔冬天的寒气渗入,因而有利于保持建筑内部的恒温。再次,琉璃瓦有利于防止瓦件风化。与普通陶瓦不同,琉璃瓦不存在风化的问题,能够长久保持完好。其主要原因在于瓦的胎体表面有釉面层。由于釉面层本身光滑且不吸水,当雨水落到釉面瓦上时,一方面,釉面层的封闭性使得空气中的水分无法渗入胎体;另一方面,琉璃瓦表面光滑,且在屋顶上有着明显的排水坡度,因而水流能够顺着瓦面迅速排

16、向地面:基于以上两种因素,瓦件很快保持了干燥,因而不会渗水,避免了风化的产生。最后,琉璃瓦有利于屋面保持洁净。紫禁城的琉璃瓦顶通常是明亮而又洁净的。在紫禁城的屋顶上,很少看见有鸟粪,其主要原因在于琉璃瓦本身的光滑、明亮及鲜艳的色彩。紫禁城的琉璃瓦有着明亮的光泽,并且多为鲜艳的黄色,而大面积的鲜艳色彩对鸟类而言会产生较强的刺激效果,使得鸟儿避而远之。紫禁城屋顶采用琉璃瓦,不仅具有科学性,还能丰富建筑立面效果,突出建筑的功能。我国古建筑专家林徽因女士认为,“本来轮廓已极优美的(古建筑)屋宇,再加以琉璃色彩的宏丽,那建筑的冠冕(min)便几无瑕疵可指”,可充分说明琉璃瓦的装饰功能。从功能上讲,紫禁城

17、里的琉璃瓦多用黄色,而在古代,黄色正是皇权的体现。可以说,琉璃瓦也反映了我国古建筑丰富的艺术和文化。(文章有删改)【批注1】看到标题,你都产生了哪些疑问呢?请把问题简要记下来,并带着问题读文章。(语文要素: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批注2】“施釉”中的“釉”是一个生僻字,但它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可以不回读。(语文要素: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批注3】你留意到“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这些顺序词了吗?关注它们能帮助你理清文章的层次。(语文要素: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批注4】原来琉璃瓦的作用这么大啊!4快速阅读文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第段主要说明了有关 和 的内容。5读完第段,思考

18、带着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快速往下默读文章,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6简要概括文章主要介绍了紫禁城琉璃瓦的哪些智慧?7说说文中第段画线句的作用。紫禁城屋顶采用琉璃瓦,不仅具有科学性,还能丰富建筑立面效果,突出建筑的功能。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在这种干燥(co)的土壤上,草是无法生长的。B在灯光的照耀下,这座宫殿(din)显得更加金碧辉煌。C瓦罐(w)里装的高汤和新鲜的蔬菜,正在被煴火炖煮。9读句子,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用“”标注)(1)偶尔见到一座朴素的小教堂倒也不错,巴黎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精彩夺目)的大教堂。(2)这家工艺品店(装饰装扮)得非常朴素雅致,吸

19、引了许多爱好者前往参观选购。【答案】4紫禁城的琉璃瓦 琉璃的定义 琉璃技术的发展史 5紫禁城屋顶上琉璃瓦的使用都有哪些科学性? 6提升建筑安全防止瓦件风化利于屋面保持洁净 7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承接了上文对琉璃瓦科学性的介绍,又开启了下文对琉璃瓦的建筑装饰功能及作用的介绍。 8A 9(1)金碧辉煌(2)装饰【解析】4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题目“紫禁城琉璃瓦的智慧”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紫禁城的琉璃瓦;第2段的“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工艺品,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可知第2段主要说明了有关琉璃的定义,从第2段的“我国古人早在西周时期就具有琉璃制作技术,而在西

20、汉时期就出现了烧造建筑琉璃的制品,并逐渐应用到了皇家宫殿和庙宇建筑中。在明清时更是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应用。”可知第2段还说明了琉璃的历史。5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2段主要是比较详细说琉璃的定义和历史,最后还告诉读者琉璃瓦的使用,有着多方面的科学性。从而引出下文,故可以带着“紫禁城屋顶上琉璃瓦的使用都有哪些科学性?”这个问题快速往下默读文章,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6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第3段的“首先,琉璃瓦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可知紫禁城琉璃瓦的智慧有: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从第4段的“其次,琉璃瓦有利于保持建筑恒温。”可知紫禁城琉璃瓦的智慧有:有利于保持建筑恒温;从第5段

21、的“再次,琉璃瓦有利于防止瓦件风化。”可知紫禁城琉璃瓦的智慧有:有利于防止瓦件风化;从第6段的“最后,琉璃瓦有利于屋面保持洁净。”可知紫禁城琉璃瓦的智慧有:有利于屋面保持洁净。7本题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文段的第3到第6段分别从琉璃瓦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有利于保持建筑恒温,有利于防止瓦件风化和有利于屋面保持洁净四个作用展开说明使用琉璃瓦具有科学性,第7段的“从功能上讲,紫禁城里的琉璃瓦多用黄色,而在古代,黄色正是皇权的体现。可以说,琉璃瓦也反映了我国古建筑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也告诉读者琉璃瓦能丰富立面效果。句子“紫禁城屋顶采用琉璃瓦,不仅具有科学性,还能丰富建筑立面效果,突出建筑的功能。”承接上

22、文“使用琉璃瓦具有科学系”,也引出下文“反映了我国古建筑丰富的艺术和文化”。故这个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8本题考查字音。A干燥(co) zo;故选A。9本题考查词语搭配。(1)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精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根据语境,偶尔见到一座朴素的小教堂倒也不错,巴黎到处都是装饰华丽的大教堂。故选“金碧辉煌”(2)装饰 :修饰,点缀,装点。装扮:修饰装扮出来的样子根据语境,这家工艺品店修饰得非常朴素雅致,吸引了许多爱好者前往参观选购。故选“装饰”。三、阅读理解阅历与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

23、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阅历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

24、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 对于生活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

25、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现实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10联系上下文,写出些列词语的大意。阅历: 相辅相成: 1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在读本文时,你用到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呢,请你写下来。

26、12下列对“阅历”的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就会丰富B经验和教训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它只是阅历的基础D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才能形成阅历13作者围绕“阅历与读书”这个话题,分别从( )、( )、( )、( )几个方面来阐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14读第段,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答案】10指经历 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在文中是指阅历与读书二者缺一不可。 11(1)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2)尽量连词成句的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3)借助关键词句

27、12A 13阅历对读书很重要 阅历会对读书产生影响的原因 如何丰富阅历 阅历和读书的关系 14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分析】10本题主要考查解释词语。阅历:(动)亲身经验过。(名)由经历得来的知识。相辅相成: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在文中是指阅历与读书二者缺一不可。11本题主要考查对提高阅读方法的掌握。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可以较快地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我们要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句,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我们要不断练习,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时我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不影响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先跳过去。12本题考

28、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A有误。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中可知,“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说法太绝对。B正确。从“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可知,经验和教训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说法正确。C正确。从“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认知”可知,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它只是阅

29、历的基础说法正确。D正确。从“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 对于生活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可知,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才能形成阅历说法正确。1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从“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阅历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可知,作者围绕“阅历与读书”

30、这个话题,分别从阅历对读书很重要、阅历会对读书产生影响的原因、如何丰富阅历、阅历和读书的关系几个方面来阐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14本题主要考查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从“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可知,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因此,本段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四、阅读。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收)集资料,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

31、“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

32、着(坚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 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15我 分钟读完这篇短文,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学习了 、 、还有 的阅读方法。16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17在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18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淘汰 交口称赞 19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2)划横线的句子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读了此文,你想到了本学期的哪

33、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答案】1510 略读 跳读 速读 16收柔和 振动坚 17、。 18去掉坏的留下好的,去掉不合适的留下合适 异口同声地称赞 19因为中国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更有无数革命志士为她的振兴而艰苦卓绝的斗争。 表达了宋庆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祖国未来充满着信心和希望。 20读了此文,让我想到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它让我明白了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要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以此为动力发奋学习,报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将来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解析】15本题考查阅读方法与策略。常用的阅读方法有:略读法、精读法、指读法、

34、视读法、扫读法、默读法。基础的快速阅读法包括跳读、略读和扫读。在我们读书的时候,根据阅读的目标、阅读材料的难度、以及时间和精力等情况,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的方法。高级的快速阅读法是视读法。视读法打破我们传统的一眼看一两个字的阅读习惯,经过训练,充分发挥我们的视觉能力,做到一眼看一个句子成分、一个意思成分、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段落的阅读方法。16本题考查近义词和同音字的辨析。收:接到,接受。收集:收拢,对象是现成的事物。搜:寻求,搜索。搜集:搜寻,对象是须到处寻找的事物。根据语义“认真”“做了充分准备”应选“搜”,划去“收”。温和:(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柔

35、和:柔软,温和。根据语境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语调仍亲切,应选“温和”,划去“柔和”;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震动:轰动,激动。根据语义“中国有一天将震惊全世界!”应选“震动”,划去“振动”;坚苦:坚毅刻苦。艰苦:艰难困苦。“艰苦”适合形容斗争十分艰辛,应选“艰”,划去“坚”。17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是并列关系的词语,故词语之间用顿号分隔,“富饶的物产”一句话说完,其后用句号。18本题考查词语解释。从第段美国学生说的“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可知,美国学生认为称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已经没落,被历史所遗弃,人类的希望应该在欧洲,在美洲,在美国。“淘汰”的“淘”是“筛选、挑选”的意思,“汰”指的是“去除差的、不符合要求的”的意思,故词语的意思是:留下好的,去掉不合适的。从第段的“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可知,大家认同宋庆龄的话,称赞宋庆龄。“交口称赞”的“交口”是“异口同声”的意思,故词语的意思是:众人异口同声赞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五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