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6536 上传时间:2024-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泰安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泰安市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在2023年的央视中秋晚会上,首演的原创作品九州以“流行十戏腔”的跨界融合手法收获关注与好评。该作品将流行音乐元素、戏曲腔调与传统川剧巧妙融合,传递出中华儿女同宗同源、血脉相承的爱国情怀,不仅在艺术层面实现了再突破,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树立了新的典范。近年来,国风音乐深受大众喜爱,以万疆为代表,“流行十戏腔”掀起潮流。该曲推出当年即被媒体评选为“年度十大BGM”,被相关平台评选为“年度歌曲”。作品发行至今持续保持着极高的传唱度,在各大音乐平台,乃至在不少

2、基层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中,已经成为曝光率最高的经典曲目之一,尤其在学生之间广泛传唱,可谓影响广泛。“流行十戏腔”的风靡,一方面反映了在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大众审美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独特的东方美学重新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音乐人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越来越多音乐人的创作自觉。虽然深受西方音乐理论、创作技法的影响,但是现当代中国音乐人积极求变,不断突破,积极挖掘创编素材,跨越中国传统、西方古典与现代音乐的界限,拓宽创作思路,探索中国作曲体系的现代化路径,“流行十戏腔”应运而生。流行与戏腔通过跨界融合,提升了中国原创音乐的价值内涵,体现了中华优秀

3、传统音乐文化面向当今时代音乐审美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这一转型为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视角。“流行+戏腔”自20世纪90年代就悄然走进大众视野,前门情思大碗茶说唱脸谱等红遍大街小卷。新世纪以来,故乡是北京霍元甲梨花颂新贵妃醉酒北京一夜等陆续推出,通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地方卫视的跨年演唱会等大型演出活动走向大众,逐渐成为中国原创音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一艺术现象的兴起离不开中国音乐人对作曲技法的突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挖掘。中国戏曲文化作为千年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为作曲家们提供了深厚的养分。通过现代化的作曲技法以及唱腔设计,将传统与现代交织,使受众得以情感共鸣,作品传唱度较高。戏曲艺术原本蕴含着广

4、泛综合的艺术要素,包括文学、音乐、舞蹈、关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具备综合性与包容性的主要艺术特征。其音乐素材源自民间,融聚了代代相传的共同记忆与集体智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戏曲即便流传千百年,仍能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衍生出“流行十戏腔”这一独具特色的复合性新型艺术范式。这种戏与歌的融合迥异于通俗的流行歌曲,超越了“口水歌”的局限,突显了其艺术性。中国传统美学理念认为,人声歌唱比器乐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容易唤起受众的理解与共鸣,以歌词为载体,既能“传情”也可“达意”。“流行十戏腔”通过创新唱腔设计,充分发挥了声乐演唱中的发声、咬字、气息、装饰音等技术技巧,栩栩如生地刻画音

5、乐形象;在演唱中注重字与声、声与情的相互关系,清晰准确地传达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使得高雅音乐与大众生活紧密相连。同时,作曲家以“旋律美”为价值归宿,在创作过程中把控适于传唱的音域,使作品在保持高雅的同时也具有易于传唱的特点,从而取得了深入人心的推广效果。这使得受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唱并传唱。“流行+戏腔”的创新传承不仅激活了国民内心的民族文化基因,也为传统戏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此类题材的作品不仅具备高雅音乐领域的艺术水准,也在大众娱乐领域具备了广泛的传播价值。此外,在美育教育方面,这类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前门情思大碗茶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梨花颂等作品已被纳入中小学音乐教材,

6、成为课程内容。通过音乐教育的熏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领略中华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国家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流行+戏腔”音乐作品的涌现与风靡,标志着中国原创音乐的一种新潮流。这种音乐形式将传统戏腔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弥合传统与现代,凸显东方音乐美学思想,多维度呈现了国风音乐“守正创新”的理念。这一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在音乐界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路径,使得中国原创音乐在国际音乐舞台上有了更加自信的表达方式。(摘编自陈凯“流行+戏腔”让中国原创音乐更自信)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流行十戏腔”是将

7、流行音乐元素与戏曲元素巧妙融合而产生的新型歌曲,它与通俗的流行歌曲相比,具有更强的艺术性。B.为建设文化强国,中国音乐人积极探索歌曲新唱法,终于从戏曲艺术中获得灵感,创作了万疆九州等优秀音乐作品。C.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和包容性,其综合、包容了文学、舞蹈、美术、杂技等许多艺术的元素,自然能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D.说唱脸谱梨花颂等作品被纳入中小学音乐教材,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流行+戏腔”这种艺术表达方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疆成功在前,九州轰动于后,使“流行+戏腔”类作品风靡,日渐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并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开辟了新途径。B.中国原创音乐

8、的价值内涵得以提升,得益于音乐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和弘扬以及将流行与戏腔跨界融合的艺术范式的大胆创新。C为了使“流行十戏腔”作品易于传唱,从而取得深人人心的效果,音乐人在创作过程中必定要控制好音域,不使过难的唱腔出现在音乐当中。D.“流行+戏腔”的音乐形式,能凸显东方音乐美学思想,已经取得显著成就,故而可以作为中国原创音乐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的自信的表达方式。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有的歌手没有钻研过戏曲唱法,毫无戏曲功底,却以戏曲腔调去唱流行歌曲,还冠冤堂皇地将其冠以“国风”的标签。B.近期流传的定军山可谓“流行+戏腔”的杰作,歌手对其内容的

9、诠释十分到位,让听众产生了英姿飒爽之感。C.李政宽创作的武家坡2021,不仅使流行与戏腔巧妙融合,而且改写了传统戏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D.好姐姐一曲,以从头到尾贯穿着的现代的流行鼓点感,与昆曲的婉转细腻相结合,既典雅又易唱,让人听了心醉神迷。4.下列对“流行+戏腔”风靡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流行+戏腔”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有着相当好的受众基础。B.“流行+戏腔”契合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大众审美观,深受听众喜欢。C.“流行+戏腔”的作品是中国音乐人精心创作的,不同于一般“口水歌”。D.“流行+戏腔”的作品在保持高雅的同时,又有着非常易于传唱的特

10、点。5.请简要分析本文与鲁迅的拿来主义在文体、主要的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上的不同。(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霜华柏木铺 左中美“归路苦悠悠,行人欲白头。泉声偏聒枕,虫语自鸣秋。金尽囊余被,孤灯月满楼。壮心搔不著,时起问更筹。”这是清乾隆年间贡生、保山人氏宁毓贤的柏木铺旅舍诗。柏木铺位于漾濞县城隔江对面的飞凤山东侧,是古西南丝纲之路上的一处古驿村庄,离城约只三里,但因有飞凤山东翼相隔.不闻城中市声。依诗中“归路苦悠悠”之叹,诗人想是从远方归来,沿着古道一路西行,意欲回去保山故里。一日长路之后,走到了古驿柏木铺,当夜便在此间歇息。本来,一日长路的辛

11、劳应会让诗人在古驿的旅店中酣然入眠,犬吠不觉,而事实上诗人却不能入眠,且因不能入眠而嫌村下泉声聒枕,怪秋虫夜鸣唧唧。这一切的因由,近看或是那一句“金尽囊余被”的窘涩;若是放远了看,漫洇在整首诗中的深浓愁绪,皆起因于“壮心搔不著”。一个读书人,总不免踌躇满志,却怎奈世事多艰。这是一趟失意的归程,夜里曲幽的泉声和虫声让人觉得聒噪,窗外的满目月华,却尽显室内那灯之清冷。长夜难寐,诗人于是一次次起来问更。归路还远,待天亮起程,还要继续路上新天的漫漫路途,或许是经了一夜歇息,精力恢复;又或许是清展时光,看日出东方,万山清明;当然,更或许是因为人生得意,意气风发,与柏木铺旅舍的幽苦气息不同,同是清代人的腾

12、冲举人尹艺的发柏木铺则显得气势开阔,意绪昂扬:“戎旦征人早,桥头日已红。点苍千岭雪,漾濞一江风。隔岸炊烟合,前村野水通。数声何处雁?飞入五云中。”想着那也是一个秋天,只是时令应该是幕秋了。早起的诗人从古驿出发,却发现日头比他这赶路的人还要早,已然照到了村下小河的桥上。苍山众峰高处此时已披上了白衣,村下沿着峡谷间的淡濞江吹来的秋风带来点点凉意。隔着小河的对岸村中,炊烟袅袅,丝丝缕绫。不知何处有数声雁鸣传来,待细觅身影,却早已飞入了高处的层层云彩问。朝阳,炊烟,雁阵,云彩,更加上点苍千岭雪。从这里早发柏木铺的诗人尹艺,看其自誉为“征人”,应当是一次离家远行,且极有可能是一次赴考。由诗中早起赶路所见

13、的开阔、清朗的风景画面里,见出的是诗人的万里意气、满怀壮志。那飞入五云中的雁阵,更是诗人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憧憬。诗书作有凭,来日望登高;愿作大鹏游,一飞冲霄汉。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过柏木铺后,“循南坡而西向上有寺东向,当坡嘴中悬,是为舍茶寺,就而饭。”据记,这舍茶寺便是后来多见于诗文的大觉寺,一个“悬”字,显出其所处地势之险陡。寺在秀岭坡上,有门楼名为“放雪楼”,历代以来过往此处的文人士子常多有题诗。曾任云南提督学政的清人吴自肃有登放雪楼诗:“柏木高悬一孤寺,登楼遥望客踌躇。虚心竹许栽千个,碍眼松须伐数株。自有云光供吐纳,莫教雪影起模糊。当前面目还他好,拟作庐山笑腐儒。” 诗中一个“悬”字,一

14、个“孤”字,再一次见出此山之陡、此道之艰、此寺之险。想那时,提督学政大人沿着徐霞客走过的古道一路行来。以其当日之身份,前日里想是住在漾濞古城作了一两日的巡察停留,夜间住在古城临江的客舍里。次日离城早行,经柏木铺,上秀岭坡,辛苦行至大坡高处的大觉寺,登楼放眼远望,不禁满怀踌躇。虚心竹和碍眼松是近前的所见,云光和雪影是远处的风景,而眼前所见所感,莫不是作者内心之照、人生之境。据说上世纪30年代末为抗战修筑填缅公路时,大觉寺因修路的需要挪了一个位置。有了公路后,古道上的人马行客渐渐往公路而去,大觉寺由此慢慢淡出了行人的视野。山下的柏木铺亦如是。隔着村下的石月亮河,滇缅公路从相隔数百米的对面斜斜向上而

15、去。在两株并排而生、枝柯相连的数百年的古榕树下,徐霞客和众多曾行经此地的诗人早已融入村庄的往事,千年来行经此地的叮咚马帮化作了村庄的记忆。村中那座“绣冷连云”石坊是重建的,坊下十余米的古榕树下,石板古道上还留有旧年的印迹。想是因为村口那两株遮天蔽日的古榕树,因为树下那行过千年马帮的石板古道,古驿村庄柏木铺有着一种端然且幽然的气息。明明距县城那样近,却完全隔绝了外界的嚷嚷声息,就连隔河对面滇缅公路上每天往来不息的车流,似乎也不能影响到它的静宁。而另一方面,明明是这样古老、清宁的村庄,近切地守着一方原初的山水,它却又并不自塞,榕树下的古道向着两端远远伸开,便连接起丝路千年的悠悠往事,连通向星汉灿烂

16、的大地远方。以一条古道为笔,记录下它的久远往事;以一方山水作纸,书写着它的四季轮回。被东侧的石月亮河和西侧的飞凤山河从两侧轻轻环抱的古村柏木铺,数十户人家倚坡而居。村庄高处有武侯祠,村庄脚下二河相汇处有文昌阁。古村柏木铺安静清幽,小桥流水,古道人家;马帮远去,古树依然。在两株古榕树下不远处,有人家像旧时那样靠路旁经营着小卖店。人进了村,沿着古道一路走到树下,看眼前石坊流水、马帮行客,千年的往事伴着山风,扑面而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柏木铺因离城三里且有飞凤山东翼的遮蔽,所以悠然静谧,不受城市喧闹干扰。B.作卷设想宁毓贤回乡途中在柏木铺住了一夜,这一

17、夜他想到自己经历,愁苦难眠。C.从徐霞客游记可知,大觉寺地势险陡,这种地势使提督学政吴自肃深有感触。D.柏木铺曾让许多文人骚客感怀不已,但因抗战时道路改线不得不淡出人们的视野。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中“一次次起来问更”和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异曲同工,都在细节描写中寄寓了相同的情感。B.句子语义上将柏木铺旅舍和发柏木铺两首诗联结起来,能引发人们将两首诗的意境及情感进行深度的比较。C.句子铺叙景物,画面感十分强,开阔、清朗的画面里充溢了诗人的万里意气和满怀壮志,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憧憬。D.句子中“想是”是作者对柏木铺具有端然且幽然气息原因的探寻,凸显

18、了古榕树和石板古道所独有的历史韵味。8.如今的柏木铺给读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简要概括。(5分) 9.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中提到写景抒情散文“都表现了作者眼中的自然美,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霜华柏木铺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

19、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矣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由志之,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

20、也。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过也。故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为而无孝之名也?”(节选自荀子子道)材料二: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乐正子春下堂而伤足疹而数月不出犹有优色门人问之,曰:“敢问其故?”乐正子春曰:“兽乎而问之!吾闻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君子无行咫步而忘之。余忘孝道,是以忧。”故曰,身者非其私有也,严亲之遗躬也。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

21、,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也,刑自逆此作也。(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乐正子养A下堂而伤B足C疹而数月D不出E它犹有忧色F门人G问之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弟,即“悌”,敬爱兄长,与促织中“手裁举”的“裁”都是通假字。B.修饰,在文中是动词,指有道德修养,与现代汉语中的“修饰”意思不同。C.章,通“彰”,显著,与离骚中“芳菲菲其弥章”的“章”意思相同。D.莅,本义

22、是“到、来临”,在文中意为“面对”,“莅官”指在官员面前。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没有回答鲁哀公关于孝、贞的问话,子贡认为听从就是孝、贞,所以不用回答;孔子告诉他,评价孝与贞要弄清楚服从的原因,要敢于谏诤。B.从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想拥有孝的名声,不仅要勤勉劳动,尽心尽力赡养父母,还要做到在家行为敦厚,在外结交贤人。C.曾子所认为的“孝”有丰富的内涵,就连侍奉君主忠诚、做官兢兢业业、交友诚实、作战勇敢而不畏惧死亡,也被称为孝,这对今人有很大的启发。D.吕氏春秋的作者认为,行孝就是仁、礼、义、信、强,而人的快乐是因行孝产生的;乐正子春之所以

23、面有忧色,是因其自感亏身损形、忘记孝道。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 (2)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 14.荀子和乐正子春对行孝的认识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秋夜作 李昌符数亩池塘近杜陵,秋天寂寞夜云凝。 英蓉叶上三更雨,蟋蜱声中一点灯。迹避险峨翻失路,心归闲淡不因僧。既逢上国陈诗日,长守林泉亦未能。注李昌特:晚唐诗人,仕途坎坷。上国;京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照应了题目“秋夜”,点明

24、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引出了后面的内容。B.从芙蓉叶上传来的萧萧雨声,作者知道这秋夜之雨下了足有三个时辰。C.第五句隐约透露出作者的境遇:因为躲避某种危险而迷失了前进的道路。D.本诗通过清淡的语言和朴素的描写,以景引情,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慨。16.怎样理解诗人所说的“心归闲淡”?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作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的“_”,作为“十思”之一,是在劝谏太宗游玩要有度;后面的句子“_”与此句形成了照应。(2)黄庭坚登快阁中的“_,_”两句,描绘了作者登上快阁后看到的壮阔之景,这同时也是作者宽广

25、胸襟和雅洁情怀的生动写照。(3)小明用举例的方法给小丽讲什么是拟人修辞手法,他说:宋代诗词中有较多的把鸟拟成人的句子,例如“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我长久地、仔细地看过河水的流动,并不是,的,而是弯弯绕绕不断打着旋儿,将浮萍、草芥、枯木,甚至房屋卷进去又吐出来,也将日光、月光卷进去又吐出来,动作如此柔曼,如此笃定,我经常看得入迷。一条河流的源头,往往是在雪山,在草原,甚至在荒漠,基本都是在内地。从无到有,从细小到阔大,有可能挤在荒原,有可能流入市镇,渐渐为众人所知。一条河从源头起步,可能流不多远就干涸了,那

26、便销声匿迹了,或者融入别的河流,更加显赫,然而,也从此失去自己的轨迹。一条河只有纳入众多河流,才能不断壮大,才能行之久远。一条河只有经过大起大伏,才能获取能量,才能激流勇进。一条大河,也好,受到关注也好,它只在自己的流满里,也只需在意自己的流淌。甚至不须在意对人有没有用,有没有用不是它该考虑的,它只用考虑流淌,尽情地流淌,并壮大,并奔腾。在它成就自己的时候,自然也会成就别人。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一条河流的源头,往往是在雪山、草原、荒漠等内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27、成2022题。我们的颈雄很多肌肉包裹,低头的姿势会造成依颈推后方的肌肉被拉伸,就像一根橡皮筋被拉真,处于紧绷的状态。如果长期处于低头的姿势,导致肌肉劳损,出现颏部疼痛。长此以往会引起颈部肌肉力量下降,颈椎受力的增加导致颈椎病的高发。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长时间伏案工作,或者是长时间低头玩游戏,导致肌肉劳损,网上也流传着各种方法来缓解颈部的不适,比如说有人热衰的“吊”脖子。,因为“吊”脖子模拟的是临床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牵引,并不适用于治疗肌肉劳损。还有不少人认为,既然前面提到了,颈椎出问题,是因为长时间低头,那么我只要“反向操作”,是不是就可以保护颈椎了呢?这种做法也是不科学的。长时间保持一

28、个姿势,不论是低头看手机或者是仰头看手机,都可能会带来肌肉劳损。20.下列句子中的“我”和“那么我只要反向操作”中的“我”,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所以你们不要事事都针对我。B.张明一回到家就对妈妈说:“妈,我要不要买点菜?”C.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这样说,我不为国奉献,谁为国奉献!D.校长经常用“我明年一定要考上理想大学”来鼓励同学们。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

29、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按照“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1950年所持的观点:一台机器如果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它就具有了“深度学习”的能力。1997年5月11日,电脑依靠“深度学习”的方式首次击败了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人们惊呼科技的神奇。2023年3月20日,百度官宣“文心一言”将在三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文心一言”有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逻辑推算、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等五大能力。人们在惊呼科技发展的同时有了许多担忧。其实,在解决特定领域复杂问题时人工智能的效率千百倍甚至亿万倍于人类。但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立足于程序,而人类的

30、深度学习立足于人类的思想、想象和智慧,这些是技术永远无法触达的。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解析】“为建设文化强国,中国音乐人积极探索歌曲新唱法”“终于从戏曲艺术中获得灵感”的说法均于文无据。2.A【解析】强加因果。流行音乐的风靡,是因为在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大众审美的改变和音乐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另:“日渐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张冠李戴,“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主流”的是东方美学,不是“流行+戏腔”类作品。3.D【解析】第五段的主要观点是“流行+戏腔”现象的兴起“离不开

31、中国音乐人对作曲技法的突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挖掘”,是就作曲而言的。A、B项是分别对歌手的批评和赞许,C项的重点在于改写传统戏的主题,都不符合第五段的观点。只有 D项讲的是对传统作曲技法的突破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的挖掘。4.C【解析】错在“是中国音乐人精心创作的,不同于一般口水歌”,精心创作的作品未必就能风靡,所以本项不能成为“流行+戏腔”风靡的原因。5.文体:本文是典型的时评,是通过评述时事发表观点的文体;而拿来主义则是杂文,是针对社会现象发表看法的文艺性议论文。(2分)主要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本文是立论,从九州受关注谈起,论述“流行+戏腔”风靡的本质、价值、原因、意义;而拿

32、来主义则是驳立结合,先驳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再立拿来主义。本文大量运用例证法,举了万疆梨花颂等多个事例;而拿来主义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鲁迅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等作喻,形象地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中外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4分)6. A【解析】原文“离城约只三里”,说明距离不远,但并没有提到这个距离和柏木铺不受城市干扰有关联。“所以”强加因果。7.A【解析】两者暗含的情感是明显不同的,这篇文章的情感是失意之人急切想要回家的情感,而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的情感则是急切要回家的喜悦之情。8.古老、清宁,保持原初的风貌,却并不闭塞。有着悠久、显赫的历史却并不喧嚣和张扬。(两点5分,意思对

33、即可)9.作者既直接描写了眼中的柏木铺美景,也借助几首诗歌展开丰富的想象,虚写了柏木铺的景象,多角度展现了柏木铺的自然美。作者在引用诗句时大多分析了诗人的人生境遇,表达了对他们人生意绪、情怀、境界的理解,借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作者记述了柏木铺的文化遗迹、历史变迁和如今风貌,在此基础上表达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每点3分)10. CEF 【解析】“足”作“伤”的宾语较为合适,不然“伤”就没有宾语。所以第一处应断在 C 处。“瘳而数月”语意不完整,且“不出”和“犹”无法相连。所以第二处应断在E处。“忧色”是“有”的宾语,至此句意已完整,所以第三处应断在F 处。11. D【解析】莅,在文中意

34、为“到”。“莅官”指到官任职。12. D【解析】关系混淆。错在“行孝就是仁、礼、义、信、强”,原文说“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可知“孝”是仁、礼、义、信、强的核心和关键,与几者并不等同。13.(1)估计是他自己态度不恭敬吧?言语不谦逊吧? 脸色不温顺吧? (“意”“逊”“色”各 1分,句意1分)(2)父母去世之后,自己行为要谨慎,不能留给父母坏的名声,这就可以叫作善始善终了。(“没”“敬行其身”“遗”各1分,句意1分) 14.荀子认为行孝要明白听从与不听从的道理,要非常恭敬、忠诚守信、端正忠厚地、小心地实行它;乐正子春认为行孝要保护好自

35、己的身体,因为身体是父母留给孩子的。(一点1分,两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兄长,这是人的较小的德行;对上顺从,对下忠厚,这是人的中等的德行;顺从大道而不顺从君主,顺从道义而不顺从父亲,这是人的最大的德行。孝子不听从命令的原因有三:听从命令,父母就有危险,不听从命令,父母就安全;听从命令,父母就受到耻辱,不听从命令,父母就光荣;听从命令,就是行如禽兽,不听从命令,就是有道德修养。明白了听从和不听从的道理,而能够端庄有礼、忠诚守信、端正忠厚地来小心地实行它,就可以称作最大的孝顺了。鲁哀公询问孔子说:“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是孝顺吗?臣子听从国君的命令,是忠贞吗?”问了三遍,

36、孔子不回答。孔子快步出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子贡。子贡说:“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是孝顺;臣子听从国君的命令,是忠贞。先生有什么好回答的呢?”孔子说:“真是小孩子啊!端木赐(子贡的名)你不懂啊。从前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有四个谏诤之臣,疆域就不会削减;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有三个谏诤之臣,那么国家就不会有危险;拥有百辆兵车的家族有两个谏诤之臣,宗庙就不会毁灭。父亲有谏诤的儿子,就不会做不合礼的事情;士有谏诤的朋友,就不会做不合道义的事情。所以儿子听从父亲,怎么能说是孝顺呢?臣子服从君主,怎能说是忠贞呢?弄明白他们服从的原因才能叫作孝顺、叫作忠贞。”子路询问孔子说:“这里有个人,早起晚睡,耕耘栽种,手脚上都磨

37、出了老茧,来瞻养他的双亲,然而却没有孝顺的名声,为什么呢?”孔子说:“估计是他自己态度不恭敬吧?言语不谦逊吧?脸色不温顺吧?仲由(子路的名)你记住,即使有国士的力量,也不能自己举起自己,不是因为没有力量,是情势不允许啊。所以回到家中而行为不端正,是自己的罪过;出门而名声不显扬,是朋友的罪过。所以君子在家就行为敦厚,出门在外就结交贤人,怎么会没有孝顺的名声呢?”材料二:掌握一种方法而所有的好事都会出现,所有的坏事都能除去,天下人都会顺从,大概只有行孝道吧!曾子说:“人的身体是父母所给予的。使用父母给予的身体,怎么能不恭敬呢?平时不庄重,是不孝;侍奉君主不忠诚,是不孝;做官不慎重地对待,是不孝;交

38、友不诚实,是不孝;作战不勇敢,是不孝。上面五种情况不能做到,灾祸就会到达亲人的身上,怎么敢不谨慎呢?”乐正子春下堂时伤了脚,脚好了几个月也不出门,脸上还有忧愁的神情,门人问他,说:“冒昧地问一下这是什么缘故?”乐正子春说:“你们问得好啊!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不亏损自己的身体,不毁坏自己的形貌,这可以称作孝顺了。君子一举一动都不忘孝道。我忘记了孝道,因此忧愁。”所以说,身体不是自己私有的,而是父母留给我们的。父母去世之后,自己行为要谨慎,不能留给父母坏的名声,这就可以叫作善始善终了。所谓仁,就是以此为仁;所谓礼,就是按此去做;所谓义,就是以此为宜;所谓信,就是以此为信;所谓强,就是以此为强。快乐是

39、因实行孝道而产生的,刑罚是因违逆孝道而到来的。15.B【解析】错在“这秋夜之雨下了足有三个时辰”。诗中“三更雨”指三更时分的雨,“三更”指时间点,不是指时间长度。16.诗人“心归闲淡”,是说自己内心闲适自在,不再有过多的思虑。诗人“心归闲淡”,是躲避危险而迷失前进之路的无奈之举,并未像僧人一样超越世俗。诗人内心深处其实并不闲淡,他希望在京城呈献诗文,寻机会出仕为官。诗的尾联直接点明了他的不甘沉沦之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7.(1)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可以尽豫游之乐(2分)(2)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2分) (3)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啼鸟还知如

40、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听杜宇声声 劝人不如归去/雁儿略住 听我些儿事/殷勤自与行人语 不似流莺取次飞(2分,此题为开放性试题)18.一往无前 无人问津 (每处1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得分)19.原句用了四个“在”,强调了河流源头的不同位置;改句则没有这样的效果。(2分)原句所用的“甚至”在强调之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意味,“基本”则是对前面所述的总结;改句无此意味,且层次关系单一。(2分)原句中每一个地点独立成句,构成排比句,具有音韵美,而改句则是单调的陈述语气。(1分)20. C【解析】材料中“我”使用的第一人称泛指所有人。A、B项指自己一方。C项,泛指所有人。D项,指不含说话人在内的其他人

41、。21.肌肉很容易疲劳 实际上这个方法是错误的 仰头看手机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2.我们的颈椎被很多肌肉包裹,低头的姿势会使颈椎后方的肌肉被拉伸,就像一根橡皮筋被拉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成分残缺,在“颈椎”“很多肌肉”之间加上“被”;句式杂糅,删除“造成”。4分)23.【立意指导】作文材料由两段组成。第一段材料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彰显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凸显了深度学习的积极作用。同时这段材料中“惊呼科技的神奇”“在惊呼科技发展的同时有了许多担忧”,体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态度的变化。引发我们思考该怎样面对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第二段将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和人类的深度学习进行比较,指出人工智能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这也是对前文“许多担忧”的一种呼应。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面作文材料以“深度学习”为核心话题,既展现了其发展的成果,也提出了人们的担忧,还比较了其区别。参考立意: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端正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人类的思想和智慧是深度学习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三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