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5775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一 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_,则近道矣。(礼记大学之道)(2)春秋时期郑国处在秦、晋、楚环伺之下,类似于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所描述的“_ ,_,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局面。(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特别强调古今人对于生命发生感怀的原因本质上毫无二致的语句是“_ ,_。”2.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1)请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与逻辑关系选出对横线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 )。(3分)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 ,乡土文化中微妙的配搭可以说是天工,而非人力,

2、虽则文化是人为的。_,那就是如果环境变了,人并不能做主动的有计划的适应,只能如孙末楠所说的盲目地经过错误与试验的公式来找新的办法。乡土社会环境不很变,因之文化变迁的速率也慢,人们有时间可以从容地做盲目的试验,错误所引起的损失不会是致命的。_,其实一直到目前,像美国那样发达的文化里,那样复杂的社会里,居然还有这样大的势力在反对计划经济。_。出起乱子来,却非同小可了。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时,人类不能不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了。这时发现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造下的动机。_ 。这种不自觉的印合,有它的弊病但是这时候要维持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精神是

3、有危险的了但是这种印合并不是自觉的,并不是计划的这里我们把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用以别于“欲望”在工业革命的早期,思想家还可以把社会秩序交给“冥冥中那只看不见的手”A. B. C. D. (2)小嘉老师在元宵节收到学生小明发来的微信祝福,他发现短短数行,虽然风格古雅,但也多有用词不确的地方。请选出下列用词正确的一项( )。(2分)吾师膝下:值此甲辰元日,万家灯火。仰观朗月,念吾师教泽绵长,谨奉短札,聊书数语,以宣诚心:愿吾师龙行龘龘、生活、前程朤朤,事业燚燚。门生小明即颂教安!A.吾师膝下 B. 甲辰元日 C. 前程朤朤 D. 门生小明即颂教安二 阅读 70分(一)阅

4、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2016年,歌手赵雷的一首成都,让成都红遍全国的大街小巷,2021年山东曹县成为了“宇宙中心”,2023年爆火剧狂飙掀起“江门”热潮。又有全国网友争先“进淄赶烤”,繁花重现上海黄河路的辉煌。没想到,2023年末,又出了一个“尔滨现象”。系统观察“网红城市”诞生以及城市热点事件中城市形象的塑造特征,可以提炼出中国城市形象网络传播十大原理。(一)人人都有摄像机的时代,大城、小城都有走红的可能。折叠的现实世界,被互联网拉平、被摄像头聚焦、被所有人看见。每个城市拥有公正而平等的机会,被10亿人观赏其景观、了解其文化、传播其形象,点亮网络世界的“高光时刻”。(二)“走红”

5、是偶然的,“走红”也是有规律的。一是流量以大众情绪的“靶心”为转移。一是流量的螺旋在复古与新潮之间交织。一是流量容易指数型增长,但也遵循“守恒定律”。流量爆发的时间极为短暂,而且容易指数型增长,但是可持续性不长。换句话说,流量就是人们的注意力,想要连续创造话题,禁锢流量是不可能的。因此,当获得流量时,一座城市应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特色,以吸引“灵魂契合”的拥趸。(三)城市传播既是流量的博弈,更是一场创意的革命。令人耳目一新的城市传播创意是永恒的流量密码。这就是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创意先导原理。爆红的内容一定是“新”的,新近的人物事件、新奇的表达方式、新鲜的切入视角无论如何,总要有一些超出人想象的内容,

6、才能在繁杂的网络内容中脱颖而出。在这场城市的创意革命中,两种变量不容忽视:一是在创意的表现形式中,技术的参与越来越强;二是创意的主体与技术同步下沉,从传统机构泛化为全民共创。(四)流行音乐、短视频、影视剧、综艺和节庆节目,是城市走红的主要渠道。无论是随手拍摄的短视频,还是精心制作的音乐、影视剧、综艺和节庆节目,只要能击中公众情绪的靶心,都有瞬间爆火的可能,而作为公众生活载体的城市也会随之被点亮。(五)城市形象富有亲和力的B面,往往比严肃的A面更受欢迎。城市的“出圈”,离不开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城市的传播策略应深入日常生活的瞬间,让城市的形象更加真实、生动和贴近人心。(六)很多城市“走红”依赖“网

7、红打卡地”,不过“网红打卡地”的出现不一定能造就“网红城市”。近年来,网红打卡式旅游、特种兵式旅游受到年轻人群体青睐。许多不为大众所知的城市和景点,因短视频传播成为“打卡点”。新鲜感、分享欲、满足感三者同时被感知,“网红打卡式”的行为越发受到当代年轻人的追捧。但要想让这些游客成为忠实的粉丝并持续关注,城市需要有更深层次的吸引力和魅力。要成为网红城市,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形象塑造、旅游设施建设、特色文化推广、服务水平提升等多个维度。(七)平台算法和共情传播,干预“网红城市”的塑造进程。用户对于一座陌生城市的印象,往往来自社交媒体上用户生成的内容(UGC)。城市形象的建构,比往常任何时刻都依赖于平台的

8、建构与传播。如今,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和短视频平台的个性化算法推荐机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平权”属性,传播的内容更具短平快、碎片化和社交属性。平台算法的赋权推动了原本“边缘化”、平时不太受关注的小城市走到“台前”。(八)不管好评差评,城市的“走红”往往从地方政府回应关切开始。以真诚的态度面对问题,精准快速寻求解决之道,才能获得各方的信任和支持。过去,城市对于恶评的反应是消极的、逃避的、畏惧的。一些城市“走红”后因害怕差评而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措施,例如遮掩问题、限制游客等。响应效率、对城市文化的运用、卓越的城市治理能力,这是当前地方政府推动城市传播的“三大抓手”。旅游胜地和宜居之城的内在逻辑

9、有所相通,市民满意的城市必然吸引游客,而游客满意的城市必然符合市民对居住的需求。需要地方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携手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治理水平。(九)地方政府系统的行动,在一定情况下能放大城市传播的流量。地方政府系统的行动,包括前期因地制宜设计“城市IP”,流量来临后的情感治理,让市民参与进来的“醋味叙事”,以及市场监督管理的托底,这些是城市传播的流量放大镜。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城市当做品牌来运作,为城市传播的流量提供更多的话题和内容。(十) 。随着“网红效应”递减,流量必然会“过期”,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如何承接住“高流量”,放大其“长尾效应”,并变现为城市文旅产业长期发展的“高留量”

10、,一直是讨论的焦点。除了文化软实力之外,天然的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是为游客服务的基础,这也将影响流量长尾效应的持续释放。(摘编自南方周末“社交红利”时期的中国城市形象传播趋势报告一文)3.根据上文第段内容,请准确填写横线上的语句: 。(2分)4.班会课上,同学们热议所在城市创建“网红城市”问题,各抒己见,其中不存在逻辑谬误的是( )。(2分)A.只有大家一道努力,才能创设宜居宜游的城市,只有成了宜居宜游的城市,才有成为网红的条件。B.各地都已经掀起了打造网红城市的热潮,因此我们自然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而动,岂能落后于人?C.自古以来,我们的传统观念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以一个好的城市或者乡村何愁没

11、有人来看呢?D.我认为不宜创建什么网红城市,社会学专家们已经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上纷纷发表反对意见了。5.下面结论无法根据上文内容推断得出的一项是( )。(2分)A.在没有手机的年代里,一些地方很难有机会为人所知,更不要说走红了。B.城市形象的宣传策略,可以选择由“阳春白雪”逐渐转移到“下里巴人”。C.满足各地游客旅游需求的城市当然能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与发展需求。D.城市传播的流量有赖于互联网算法和平台,同样也仰赖地方政府的行动。6.根据下面表格中案例的主要信息,填写可以佐证 “中国城市形象网络传播十大原理”中某原理的序号;并拟写一个案例为序号(五)揭示的原理提供证据支撑。(4分)案例序号西安

12、“摔碗酒”纯粹、热情,一股侠客气息扑面而来;潮汕“英歌舞”奔放、原始,节庆的欢腾热闹尽显其中;天津跳水大爷豁达乐观,蓬勃的生命气息浸染屏幕前的观众。( )河南卫视水下拍摄26小时让“洛神舞”再现,使观众受到古典文化肃穆美的震撼;并运用5G+AR技术再现唐宫夜宴。( )(五)(五)7.从“成都”到“淄博”再到“尔滨”,各个有年代感的城市在网络时代火起来了。它们成为网红城市的一个原因是拥有一些网红打卡地。如果红楼梦里的“金陵”城也要过一把“网红城市”的瘾,你会选择小说中哪一个地方做“网红打卡地”呢?请为你选择的这个“网红打卡地”写一段100字以内的宣传推广词。(6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3、。(15分)带一朵云下山谢宝光起雾了,深秋的一场大雾。一侧是山谷,一侧是危峭的崖壁,中巴车在松阳的盘山公路上小心翼翼地扭动腰身。我在最后一排座位上眯着眼,疲倦的身躯随着车轮一路颠簸,半醒半梦间,耳朵里出入着不绝如缕的交谈声。睁开眼,窗外一派混沌,群山峡谷消失在了大雾中,浩浩星球坍缩为方寸之地。山路逶迤,悄悄地篡改着海拔。临崖一侧云雾浮动,幽绿的山谷成了白色深渊。路旁一闪而过的树影中,有金箔的银杏、斑斓的乌桕,还有张灯结彩的柿子树,给予山外来客最隆重的礼遇。天灰着,雨下着,下得节制而慵懒,有一滴没一滴,只是微微打湿了道路和房子。雨沾在皮肤上,微凉而不透骨。细雨妖娆的线条,在一盏盏路灯晕染下纤毫毕

14、现。窄巷里,十多个人的队伍洪峰似的漫涌过去。我尽可能放慢步子,慢得不经意溢出了人群,成为被遗忘的一滴。慢而却步,停在一间打铁铺门口,听铁一下一下打在铁上,声音清脆悠扬,因为频率的极端单调,又近似于无。要慢慢地听,从容地听,与落寞的打铁匠同频共振,体味活着的至简与荒诞,哪怕仅是一小会儿。铁匠名叫亮亮,是门头招牌告诉我的。门里对应的人,却与名字落差极大。一袭暗蓝工装,未满花甲却已满头银发,老花镜搭在鼻尖,直透镜片的目光定在一个拇指套大小的铁环上。左手执镊,右手握锤,敲着打着,一下一下,叮叮当当,无聊机械地重复。一套动作,重复了一生,就不再只是手艺,而是抵近了艺术之境。所谓艺术,不就是以极致的无聊空

15、洞抗衡残喘的命途吗?墙上挂满了他的作品,菜刀、镰刀、锄头他说自己十四岁起学徒打铁,电光石火间,四十四载一晃而过,其间也曾为师传艺,收徒六位,苦于生计无望,无一不踉跄出逃,另择他业。说话间,铁片敲打成环,他用镊子夹起瞧了瞧,仍有瑕疵,复而垂目打磨,叮叮当当说来简直残忍,不过三五分钟,我便仓促读完了一名铁匠的一生。阅读是相互的。逗留松阳的两日,让我印象深的还有雨雾中的一次夜访。夜访对象是南京大学的一位80后青年教授。他在松阳的身份,是一家文创商店的创办人,店铺开在深山崖顶上的陈家铺村。他的“今有光”文创店,与另一家祖籍南京的先锋书店,可以并称为陈家铺产业引进的“文艺双子星座”。在海拔八百多米的高山

16、古村里,盘踞着这样两个与环境格格不入的门店,出售书籍和文创产品,确实营造了一种稍显荒诞的视觉美学效果。那晚在陈家铺,仅两杯米酒下肚便醉成一摊烂泥,昏然睡去,晚上九时许,酒醒之后再无睡意,决定出去走走。云夕民宿外,是层层跌落的山谷,灯光映出林间一条瘦瘦的小路。环视盘踞崖际的村落,只有不多的几盏灯还亮着,教授的灯便是其中之一。淋着细雨,信步走到那间古民居改造的文创店边,一盏蓝色聚光灯在巷口石板上描出两行字“大地之书,翻到此刻”。沉睡的山村里,此刻谁在漫步,教授的灯便为谁而亮。教授在店里孤零零坐着,目微垂,有点失神,是那种宾客散尽重归己身的状态。隔着窗打量了他好一会儿,我才进去。进门喊了他一声教授,

17、他十分诧异地望向径自步入的陌生人影。使他诧异的不仅是深夜有人到访,更是有人喊出了他在深山之外的身份。这天夜里,有近两个小时,我们像末日荒原里两个仅存的灵长类一样相互好奇地打探。我问他,在山里待着乏味吗?他说不会,山河虽远,总能遇到些有意思的人。我说,比如呢?他用力地端详着我,说,比如你。我的“意思”大概是米酒和这深夜的雨雾共同调制出来的。他的店里确实来过一些声名显赫的有意思的人,比如于坚和韩东。于坚曾经坐在我此刻坐着的椅子上,打量教授和他身后满屋子的瓶瓶罐罐。教授说,这里每一个杯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原创设计。教授脸上荡漾着骄傲的涟漪,很显然,他对那些杯子的兴趣要远远大过对于坚、韩东的诗歌的兴趣。作

18、为一名非文学青年,他大概只愿做自己生命的忠实读者。对了,他说店名“今有光”是请诗人北岛取的。哦,北岛。此刻处深山之偏、江湖之远,默念这两个汉字,有一阵被往事洗劫的恍惚。我问这店名有何寓意。他说不知道。我喜欢他的“不知道”。“不知道”里头藏着他率真的任性。据说门店装修时,有人叉腰一番指点,给他罗列了一堆建议,妄图干涉庭院的设计格局,比如要求屋檐下放置一架打谷机。而他并不觉得那样有意思。在山里,他只想重新做回一个任性的小孩,一切得按自己的意思来。他说自己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隔绝无益的外在,“我这一生,只想取悦自己”。在他为了取悦自己而遍寻高校美术生设计的千余件作品中,一只白色的“云杯”吸引了

19、我的目光。此杯设计极简,壁沿镶着一朵指头大的“白云”,杯底则装了三个弹簧。云杯三足鼎立,轻手一碰便摇晃起来,那朵“白云”也随之左右飘舞。他说,很多人奔着松阳的云山雾海而来,却难免有时天不作美,扫兴而归。那就带一只“云杯”下山吧,杯中有云,聊有慰藉。教授的任性,一点也不孤冷。(选自散文2023年第7期,有删减)8.第段画线语句在语言表达上颇具特色,请赏析其效果。(3分)9.第段独句成段,请分析其在构思上的作用。(3分)10.请分析本文塑造铁匠和教授形象的用意。(4分)11.本文多次提到“有意思”这个短语,请联系全文内容,结合这个短语的含义,对本文的主题思想加以评析。(5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

20、完成1214题。(8分)歌风台(明)祝允明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大风飞云亦壮哉。韩彭英卢相继死,寄命寺人髀股间,未央志气拉飒摧。相望千年余,安能为之哀。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注释】祝允明:明代书法家,号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掉臂:自在行游貌。芒砀:芒山、砀山的合称。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南,与河南省永城县接界。韩彭英卢: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皆造反而死。寺人髀股: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髀:大腿,音b。刘邦曾居宫中不出,樊哙闯入见刘邦以宦官腿为枕躺着。未央:宫殿名。

21、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高帝七年建,常为朝见之处。拉飒:如杂乱芜秽之物。项王韩侯:项王:项羽;韩侯:韩信。12出版社编辑准备为收录本诗的作品集拟制一个名称,你认为下列不妥当的是( )。(1分)A.明清古体诗选粹 B.吴中四才子律绝 C.枝山歌行菁华录 D.明人咏史诗大全13下面对于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刘邦能够轻松取得如大风飞云般伟大的帝业,关键在于用人与杀伐。B.随着开国将帅们一个个地死去,留下的人奴颜婢膝,当初志气不再。C.借刘邦大风歌和汉初人物史事,深沉感慨,尽情抒发兴亡之感。D.这首诗歌从古人写到今人,由前朝写到今世,风格沉郁,语言顿挫。14.请联系诗歌内

22、容与注释,鉴赏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20分)释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有三兄并髫龀而亡。父恐祸及显,三岁便度为沙弥,居家数年,病笃欲死,因以送还寺,信宿便差,不肯复归。十岁遭父忧。叔父以其母寡独不立,逼使还俗。显曰:“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远尘离俗,故入道耳。”叔父善其言乃止。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以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发自长安。西渡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显任缘委命直过险难。有顷,至葱岭。岭冬夏积雪,山路艰危壁立千仞。昔有人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所。又蹑悬緪过

23、河数十余处,皆汉之张骞、甘父所不至也。次度小雪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噤战不能前。语显曰:“吾其死矣,卿可前去,勿得俱殒。”言绝而卒。显抚之泣曰:“本图不果命也,奈何复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凡所经历三十余国。将至天竺。逢一道人,年可九十,容服粗素,而神气俊远。显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显问曰:“向耆年是谁耶?”答云:“头陀迦叶大弟子也。”显方大惋恨,更追至山所,有横石塞于室口,遂不得入。显流涕而去。后至中天竺。显留三年,学梵语梵书。方躬自书写。于是持经像,寄附商客,到师子国。显同旅十余,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常怀悲慨。停二年,附商人大舶循海而还,复随他商东适广州。举帆二十余日,夜忽大风

24、,合舶震惧。众咸议曰:“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不可以一人故,令一众俱亡。”共欲推之。法显檀越厉声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当见杀!”后至荆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六。众咸恸惜。(选自五代梁释慧皎高僧传,有删改。)【注释】髫龀:年幼。髫:音tio,龀:音chn。沙弥:初出家的男性佛教徒。緪:粗绳索,音n。甘父:胡人,奉汉武帝命,扈从张骞出使大月氏。头陀迦叶:头陀:僧人。迦叶:指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师子国: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檀越:施主,佛道对布施者的敬称。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信宿便差 差( ) (2)遇寒风暴起 暴( )16.结合文意,为下列

25、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常慨经律舛阙 ( )A.艰困散佚 B.违逆阙如 C.错乱缺失 D. 迷失不顺(2)坐载此沙门使我等狼狈 ( )A.安坐 B.徒然 C. 恰巧 D.由于17.第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四 顾 茫 茫 莫 测 所 之 唯 视 日 以 准 东 西 望 人 骨 以 标 行 路 耳18.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法显檀越厉声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门亦应下我,不尔便当见杀!”19.上文第段介绍法显叔父想让法显还俗尽责,但是最终作罢,是因为: 。(3分)20.世人称誉法显是早于唐代玄奘的天竺取经第一人,玄奘历经千辛万苦

26、,取得经文,大唐西域记“论赞”称玄奘在印度“亲承梵学”,但“无忘返迹”,“逾葱岭之危磴,越沙碛之险路”,回到故国。法显与玄奘的经历、成果和精神相似,请结合上文具体内容,对此加以评析。(5分)(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1分)材料一:王君静安将刊其所为人间词,诒书告余曰,“知我词者莫如子,叙之亦莫如子宜。”余与君处十年矣,比年以来,君颇以词自娱。余虽不能词,然喜读词。每夜漏始下,一灯荧然,玩古人之作,未尝不与君共,君成一阕,易一字,未尝不以讯余。既而暌离,苟有所作,未尝不邮以示余也。然则余于君之词,又乌可以无言乎?夫自南宋以后,斯道之不振久矣。元明及国初诸老,非无警句也,然不免乎局促者,

27、气困于雕琢也;嘉、道以后之词,非不谐美也,然无救于浅薄者,意竭于摹拟也。君之于词,于五代喜李后主、冯正中,于北宋喜永叔、子瞻、少游、美成,于南宋除稼轩、白石外,所嗜盖鲜,尤痛诋梦窗、玉田。谓梦窗砌字,玉田垒句,一雕琢,一敷衍。其病不同,而同归于浅薄,六百年来词之不振,实自此始。其持论如此。及读君自所为词,则诚往复幽咽,动摇人心,快而能沈,直而能曲,不屑屑于言词之末,而名句间出,殆往往度越前人。至其言近而指远,意决而辞婉,自永叔以后,殆未有工如君者也。君始为词时,亦不自意其至此,而卒至此者,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若夫观物之微,托兴之深,则又君诗词之特色,求之古代作者,罕有伦比。呜呼,不胜古人,不

28、足以与古人并,君其知之矣。世有疑余言者乎?则何不取古人之词,于君词比类而观之也。光绪丙午三月,山阴樊志厚叙。(选自王国维人间词甲稿序)材料二:去岁夏,王君静安集其所为词,得六十余阕,名曰人间词甲稿,余既叙而行之矣。今冬复汇所作词为乙稿,丐余为之叙,余敢辞,乃称曰: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余与静安,均夙持此论。静安之为词,真能以意境胜。(选自王国维人间词乙稿序,有删改)【注释】人间词甲稿序与人间词乙稿序,署名均为樊志厚,然据学者考证,实际上,皆是王国维自作。

29、人间词甲稿序写于1906年,人间词乙稿序写于1907年。材料一第段中的冯正中,为五代词人冯延巳,美成,为北宋词人周邦彦,白石,为南宋词人姜夔,梦窗,为南宋词人吴文英,玉田,为宋末元初词人张炎。21.请选择最合适的虚词填入材料二的方框中( )。(1分)A.之 B.其 C.而 D.则22下列语句均摘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请选出对词的分析视角与上面两则材料不同的一项( )。(2分)A.明季国初诸老之论词,大似袁简斋(袁枚)之论诗,其失也纤小而轻薄。竹垞(朱彝尊)以降之论词者,大似沈归愚,其失也枯槁而庸陋。B.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文学之事,于此二者,不可缺一。然词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

30、。无内美而但有修能,则白石耳。C.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D.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23.材料一中称赞王国维所作的词“往往度越前人”,请联系两则材料具体内容,分析其理由。(3分)24.材料二指出王国维所作词的特色是“能以意境胜”,这也是王国维拿来衡量前代词人水平高下的标准。请结合材料二第段的内容,选择高中学习过的一首词作,运用“意境”标准对此加以评析。(5分)三 写作 70分25原汁原味是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吗?请写一篇文章,谈

31、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 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知所先后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2.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1)(3分)C (2)(2分)D二 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3.(2分)流量是把双刃剑,“长尾”比“长红”更有价值。4.(2分)A5.(2分)C6.(4分)(二)(三) 案例:四川理塘县推出的形象大使丁真,淳朴健康阳光纯真男孩形象令人对陌生的理塘产生亲切感。7.(6分)答题示例:金陵城的大观园是一座能够全方位满足你游观和文化需求的园

32、林。亭台楼阁,山石花木,往前迈出的每一步都需要下定决心告别前一步的美景,怡红院、潇湘馆里流传的木石传说令你心驰神往。“大观园”,人间的“幻境”。(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8.(3分)答题示例:“扭动”的比拟表达,“篡改”的词语移用,准确描写了大巴车爬上陡峭山路,雾气中不断升高过程中的感受,鲜活生动且颇具趣味;“金箔”“斑斓”“张灯结彩”“给予礼遇”贴合高山古村文创产业,透露出作者云山雾海之旅的兴奋、愉悦。9.(3分)答题示例:本文的“相互”“阅读”指的是“我”与山村中人物的相互认识和理解。本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认识了一位山村中落寞的铁匠,引出下文与深山中先锋书店教授老板的

33、对话,这句话和二人在深山中相识与相互理解相呼应。单句成段,显示文脉。10.(4分)答题示例:铁匠与教授,身份不同,职业不同,一个是手工作坊匠人,一个是文创书店的创办人;但是二人都深居在山村里,铁匠一生从事打铁的活儿,教授则在深山里开书店,与先锋诗人们结交。从二人身上,均寄托着作者对于甘于寂寞、任性率真品格的赞美,以及对于“无益外在”的反思。11.(5分)答题示例:“有意思”在文中具有“有个性,有趣味,有深意”等意味。比如能够被山中铁匠和文创书店吸引的“我”;而在书店里放置打谷机的想法没有“意思”,是摆放打谷机与书店的整体文艺格调不符。整篇散文体现了“有意思”的追求:即便在深山中,即便是手工业和

34、文创产业,依然要对自己的艺术和心灵有所坚持,对于文化有所坚守。(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12(1分)B13(2分)C14.(5分)答题示例:两句的意思是诗人要乘坐小舟去凭吊一下项羽和韩信的祠堂。刘邦成功后杀掉了造反的开国元勋,躲在宫里与太监厮混,雄风志气丧失。诗人凭吊完记念刘邦事业的歌风台,再去凭吊被刘邦打败的项羽和韩信。此二句,意蕴含蓄而深远:帝业的成败在于既在于善于用人,也在于励精图治,应当认真总结那些王朝竞争失败者的教训。(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0分)15.(2分)(1)差( 同“瘥 chi”,病愈 ) (2)暴( 突然 )16.(2分)(1)C (2

35、)D17.(3分)四 顾 茫 茫 /莫 测 所 之 /唯 视 日 以 准 东 西 /望 人 骨 以 标 行 路 耳18.(5分)答案示例:法显的施主以严厉的声音呵斥那些商人:“你们如果要把这个和尚扔下船,那也应当我把一起扔下去,不这样的话,你们现在就先杀了我。”19.(3分)答案示例:法显认为自己出家本不是因为有父母亲,而是自己想要远离尘俗;叔父虽希望法显还俗尽责奉亲,但发现其对佛教信仰坚定,说法在理。20.(5分)答题示例:法显和玄奘都是从长安出发,途经沙漠、雪山,经过三十多国,最终到达天竺,后又历经艰险回国;其成果是在天竺学习梵文,取回经书佛像。法显为了解决经书讹误缺失的问题,不惜冒着巨大

36、的风险远赴天竺,学成后又坚定返国,其意志坚定,精神伟岸。法显和玄奘的取经故事启发今天的学子:在学习和事业上树立远大志向,并为此不懈奋斗,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21.(1分)B 22(2分) C23.(3分)答题示例:六百年来,词风不振,原因在于用词堆砌雕琢却失之于浅薄。而王国维则深情感人,写物细腻,寄托深远;从欧阳修以来,王国维作词言近旨远,最为工巧。24.(5分)答题示例:所谓“意境”指的是以外在的意象境界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构造意境水平的高下,决定了词水平的高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将梦中老去十年的诗人与停留在去世时样貌的亡妻悲欣交集的相会场景,与现实中明月短松构造的亡妻埋葬地凄凉场景,虚实对照,映衬烘托,构造了沉重悲戚的意境,真实而深情地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可见苏轼不愧为王国维所推崇喜爱的词家高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