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54497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一单元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一单元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一单元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一单元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习作、语文园地组成。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2.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2、。【教学重点】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分清内容的主次,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教学课时】 12课时 第一课 北京的春节【课 题】北京的春节【教学内容】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内容。【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讲授法结

3、合【教学准备】与文章有关的歌曲、诗词、文章【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醋、饺、拌”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更新、鞭炮”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能分清文章详略。3.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朗读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日有所诵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1“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再熟

4、悉不过了。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关于春节的来历: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3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儿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课件2】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3)想一想: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检查反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3】(1)出示词语,读一读。腊月 展览 风 空竹 口琴 新 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

5、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 断 除非 光景 万不得已 必定 截然不同 燃放 拜年 寺院 轿车 元宵 张灯结彩 一律 彩绘 广告 外(2) 出示词语,观察特点。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提示:后面的字是轻声。读得又轻又短。3.体会“京味儿”的语言特点。【出示课件6】(1)出示词语,读一读。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提示:儿化音。后面的“儿”只做卷舌的动作,音不要读出来就可以了。(2)出示句子,读一读。a.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

6、空竹、口琴等。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提示:闲在:清闲自在。这是北京方言。3.初读课文,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三、厘清结构,分清详略。1.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提示: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一个多月的时间。汇报交流时间风俗习惯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初六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听戏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

7、宵正月十九春节结束2.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1)默读思考,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2)集体交流。提示: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板书标出,板书:详写)3.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1)自由练读。(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四、展示1.春节对联展示。2.描写春节的古诗词积累、文章对比。二 次 备 课手写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1) 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8、.深入理解详写部分,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2.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3.拓展阅读文段,对比舒乙、斯妤笔下的春节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日有所诵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2.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二、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1.腊八【出示课件10】(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

9、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2.除夕【出示课件1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除夕真热闹”?(1) 从人们活动的角度。(2) 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3正月初一体会北京淳朴的民风。4.元宵【出示课件13】(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2)出示句子:“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5.课文有些部分写得详细,有些部分

10、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详略得当,让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三、自我感悟,对比升华1.本文怎样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呢?【出示课件15】提示: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吃糖、穿新衣、逛庙会、买玩具。2.对比感受: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教师小结:几千年来,春节的习俗一直跟随时代的脚步在演变,但不变的是热闹、团圆、喜庆的气氛。四、学习“阅读链接”,感受名家笔下的春节的不同提示:老舍写过年是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给我们展示的是老北京的民风民俗的画卷。五、谈谈今年的“年味”。二 次 备 课手写【板书设计】 1北京的春节腊月 小年 除夕初一 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时间)忙乱 热闹 喜

11、庆 团圆【课后反思】(手写) 第二课:腊八粥【课 题】腊八粥【教学内容】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二课【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腊、粥、腻、栗”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馋”的形象特点。3.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把握详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5.学习课文细腻描写腊八粥的部分,照样子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教学重点】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2.说说

12、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难点】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教学准备】美食图片【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腊、粥、腻、栗”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3.学习课文细腻描写腊八粥的部分,照样子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教学重点】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2.说说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教学难点】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教学过程】日有所诵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碗碗热气

13、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出示课件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 -1988年),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他主张“美在生命”,中篇小说边城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沈从文的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出示课件3】1.学生自读

14、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1)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2)解释词语。【出示课件5】搅和:混合;掺杂。糊涂: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也指事物混乱不清。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出示课件6】1.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提示: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

15、融融。(板书:等粥 喝粥)2.交流讨论:文章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等粥写得十分详细,分别写了八儿在等粥的过程中的变化。四、精读赏析,激发灵性分析第一部分:【出示课件7】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提示: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抓住“甜甜的腻腻的”“合并拢”“叹气”“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等词分析。2.作者在文章开篇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提示:第一句就采用了排比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接着看到熬煮腊八粥的状态“叹

16、气”,闻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吃的是痛快淋漓;调动人的视觉、嗅觉。第二句则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把腊八粥的熬制过程再现出来,那情形,如在眼前,那香气,如入五腑六赃,真忍不住要尝上一口呢。3.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五、课堂作业 1、抄写课后生字。 2、试理解课后思考题。二 次 备 课【板书设计】 腊八粥等粥 喝粥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3.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

17、儿“馋”的形象特点2.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教学过程】日有所诵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二、精读赏析,分析人物形象。作者浓墨重彩地写了八儿等粥的事情,八儿是怎样等粥的?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示课件8】提示:盼粥-想粥-猜粥-看粥(板书:盼 想 猜 看)1.盼粥.(1)默读第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汇报“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眼睛

18、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提示:对粥的喜爱与盼望之情。(板书:迫不及待)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出示: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提示: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2.想粥。(1)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又改变了?提示: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

19、进尺。(2)“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提示:妈妈对八儿十分宠爱。(3)分角色朗读。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3.猜粥(1)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找出相关语句。出示:栗子会稀烂到认不清楚了把,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起来总已是面面的了!(2)自己读一读,看看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圈出来。(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奇妙)4.看粥(1)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

20、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画出相关词语。出示: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3)找出关键词和第十四自然段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4)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文题为“腊八粥”,课文在前半部分详细描述了等腊八粥的过程,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吃腊八粥的过程的呢?提示:作者用寥寥数语就粗笔勾勒出了腊八粥的好味道。运用动作描写“靠”“斜立”等词和比喻修辞方法“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突出了八儿粥吃得多、吃得饱、吃得尽兴。(板书:心满意足)三、回读赏评,交流感受。【出示课件9】1.吃了一

21、枚大枣的八儿,总算暂时堵住了八儿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2.文章中有许多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创造条件请学生制作小型作品,展现吃腊八粥的情景,可以用橡皮泥、粘土制作,也可以制作折纸作品。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二 次 备 课【板书设计】 腊八粥 沈从文 盼 迫不及待 等粥 想 苦苦等待 猜 美 妙 看 惊 异喝粥 心满意足【课后反思】(手写)第三课 古诗三首【课 题】古诗三首【教学内容】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三课【教学目标】1

22、.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素”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想象寒食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5.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并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语。熟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具、学具准备】课文范读录音、课件。【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想象寒食描绘的景物,体会作

23、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日有所诵一、知诗人,解诗题。1.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穿梭机,穿越千年来看看韩翃笔下的寒食节。2.作者简介。韩翃,唐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送别之作,寒食诗较有名。 二、明诗意,感情读。1. 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2.理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

24、风御柳斜。”(1)找出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板书:春城 飞花 东风 御柳)(2)“无处不飞花”能不能改成“处处飞花”?“飞”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提示: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而说“无处不飞花”,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3)想象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3.理解“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一幅风俗画?三、悟诗情,品意境。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思考: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间有什么联系?提示: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三、四句则是这一般景象中的

25、特殊情景。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 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所以皇宫、贵近宠臣都可以得到这份恩典。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亲贵族家里却灯火通明,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提示: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全国禁火,但皇宫里却照样点灯燃蜡,灯火通明。而且,王侯贵族家里也得到了皇上的眷顾,也点灯燃蜡。“轻烟散入五侯家”,说不定,这些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他们照样烹煮煎炸、花天酒地呢。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讽刺之意。四、课堂总结,布置背诵背诵并默写寒食。二 次 备 课【板书设计】

26、 寒食 唐韩翃一般风光:春城 飞花 东风 御柳特殊情景:日暮 蜡烛 轻烟 五候 (讽刺)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素、章、盈、脉”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3.品味诗歌语言之美、形象塑造之巧。【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日有所诵一、借助已学知识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取法于诗经和乐府,更有它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同走入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出示课件7】(板书:迢迢牵牛星)二、诵读诗歌,反复品味,探寻诗歌语言的

27、音韵之美。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纤纤擢素手 (xin) 札札弄机杼 (zh) 泣涕零如雨(q t)盈盈一水间 (jin) 脉脉不得语 (m) 三、探究诗歌内容,品味相思之情。1请学生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故事,初步感受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情感:伤感 哀怨2 带着伤感、哀怨的感情,再读诗歌,体会一下,诗歌是借助了哪些语句来传递这份相思的伤感与哀怨呢?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泣”的本义是眼泪,特指无声流泪或低

28、声地哭。“涕”也是眼泪。“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女泪。这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2)脉脉不得语。“脉脉”,是凝视的样子,后来形容默默用眼神表达情意,形容含有感情,默默表露的样子。只是深情地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出话来。(3)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札札”是拟声词,是形容织布机工作时的响声。有一种静谧中的杂乱之感。而“弄”这个字,是玩弄、摆弄、抚弄的意思。一个动词就泄漏了此时织女的心境,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的样子。札札机杼乱人心,最是织女愁肠时。(4)迢迢牵牛星。“迢迢”指遥远的地方。牵牛星在遥远的地方,这遥远的距离使得

29、人内心起相思。(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银河清澈且水不深,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又能有多远呢?(6)盈盈一水间。仅仅是一水之隔。何谈遥远一说呢!“盈盈”既能表现水波的晶莹、又能表现女子的魅力,还可以想象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令人回味无穷。四、感受语言之美。1.找出诗歌中的叠字,读一读,和同学交流感受。这些叠词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境。2拓展延伸,加深叠字理解。使用叠字有很多好处,如:写景状物,生动形象,细致真切。感情表达,绵密曲折,深切感人。气势连贯,音节优美,增强节奏。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诗歌。二 次 备 课【板书设计】迢迢牵牛星古诗

30、十九首 情感:伤感 哀怨叠字:深深的话,浅浅的说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栖、鸦”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3.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并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教学过程】日有所诵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离开家乡,在异地求学生活。而一个人孤独的在热闹的中秋佳节又会是怎样的心情?今天,让我们走近十五夜望月,感同身受当时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吧!一

31、、走近作者,品味诗歌。1王建,字仲初,许州人。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出示课件14】(板书:王建)二、通过翻译诗歌,进一步了解诗歌的含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三、诗歌赏析。1.体会“树栖鸦”三个字的特点。“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状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2.可不可以把“落”改为“在”?为什么?不可以。“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

32、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3.本诗最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是哪一句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为这句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5.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四、读出“望月”之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露从今夜白,月是

33、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课堂小结。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2.布置作业。(1)背诵并抄写十五夜望月。(2)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并加以背诵,完成课后习题二 次 备 课【板书设计】十五夜望月王建意象: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月)情感:秋思:望月思远、想念好友【课后反思】(手写)第五课 藏戏【课 题】藏戏【教学内容】部编教材(下

34、册)第4课内容。【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2.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3.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介绍一种艺术样式的特色。【教学重点】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说学习课文开头形象概括藏戏特色的写法,照样子介绍一种艺术样式的特色。【教学方法】自学法【教学时间】 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各种戏剧片段【教学过程】日有所诵一、揭题谈话,引入新课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

35、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这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出示课件3】1. 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2. 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落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三、自主研读第4-7自然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1自由读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提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四、自主研读第8-18自然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1.自主学习:( )的面具;( )的舞台;( )的演唱风格。2.集体

36、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1)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2)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3)演唱:不受时间限制。(板书:演唱:不受时间限制。)3.思考:作者在描写藏戏的特色时,哪个部分写得详细,哪个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面具的描写最为详尽,舞台和演唱方面的特点描写较简略,这样写详略得当,能更加突出藏戏最具特色的方面。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1)再读第8-18自然段,请你试着用文中的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2)指名读第1-3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3)读一读文章开头的三个自然段,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用反问句的形式先声夺人,强调藏戏带着面具演

37、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同时,也为本文将着力描述面具的颜色、形状及作用埋下伏笔。5.出示句子: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最初的藏戏没有剧本,全靠师父言传身教,全靠在戏班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逐步加工提高,使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藏戏得以保留和发展,成为藏文化的活化石。五、课堂总结,学习写法。请仿照文章的开头写一种你熟悉的艺术形式。二 次 备 课【板书设计】藏戏形成:传奇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特色: 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演唱:不受时间限制。【课后反思】(手写) 口语交际习作一【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内容】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内容。【教学目标】1.借鉴

38、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3.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4.编成一本风俗集。【教学重点】描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教学难点】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通过网络、亲朋好友了解民俗文化,每人至少准备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民俗进行介绍,或者调查本地的民俗活动。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不同的风俗活动。2.尝

39、试介绍自己经历的一种风俗活动,重点介绍经历和感受。3.初步知道介绍风俗活动的介绍方式和注意事项。【教学重点】描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教学难点】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教学过程】日有所诵【出示课件1】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2分钟)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板书:家乡的风俗)二、初步去了解不同的民俗活动,知道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民俗,感受民俗活动的多样

40、性。(板书:多样性)1.“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教师出示图片,简要介绍不同地方的风俗。【出示课件2】师:中国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中国不仅仅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别致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被人们代代相传。而且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传说,很多美好的传说,直到现在,仍深受大家的欢迎。2.结合ppt图片简要介绍以下传统民俗:【出示课件3】这些呢,都是中国传统民俗,端午吃粽子,重阳插茱萸,还有最让你们开心的就是过大年,对不对,过年不仅仅会有新衣服、好吃的东西,而且还有红包收!老师都很羡慕你们。3.鼓励学生说说通过老师的介绍,自己对哪种民俗最感兴趣?也可以请学生介绍

41、一下自己的亲身感受。或者说一说自己家乡的风俗。4.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课前准备,小组交流讨论:你为大家介绍的家乡的风俗是什么?它会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你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是什么?【出示课件4】5.表达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后,派代表到全班面前进行展示,对于一种或者两种感兴趣的民俗活动进行介绍,要求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并且谈谈自己的想法。三、教师点评并且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介绍,详略以及介绍方式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学习如何明白哪里需要具体介绍,哪里需要简单说说。同时在学生的介绍中了解更多的民俗特色。(板书:详略得当)注意事项:简要介绍民俗的名字、由来、寓意、民俗内容。重点介绍自己的感受和经

42、历的细节情况。请同学尝试写写自己介绍的民俗活动。二 次 备 课【板书设计】 家乡的民风民俗名字、由来、寓意、民俗内容详略得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写作环节,体会介绍一种民俗活动时候的技巧。2.通过写作的方法,加深对于民俗活动的体验和了解。 3.能够合作设计一本民俗集。【教学重点】有条理介绍一种民俗活动【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写作【教学过程】 日有所诵一、复习上节课,导入新课。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2. 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二、请学生根据上节课所了解的民俗活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活动,编写写作提纲。(5-10分钟)1鼓励学生编写提纲。请大家注意

43、选取材料,详略得当。所以,大家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习作提纲。【出示课件5】习作提纲的要求:(1)你要介绍的民俗是什么?(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方面加以介绍?(3)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将要进行具体介绍。(4)根据其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教师:列提纲的作用就像是搭建房子的整个框架,先把轮廓搭建起来,再填充细节。这样写文章就方便多了。(板书:编写提纲)2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编写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教师可以请各组说说编写提纲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进行针对性讲解和指导。 三、尝试完成民俗的写作草稿,并且进行互评、修改。(10分钟)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提纲,完成作文草稿。2.

44、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找问题、评价。3.品评写得好的文章,并且教师集中讲解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修改、完善。4.写作注意事项:不少于400字;最好集中一种民俗活动介绍;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详略得当,不能像是记流水账。四、完善草稿,正式誊写。(5分钟)五、鼓励学生完成民俗集的编写部分。建议将不同民俗收集在一起,主要介绍民俗名字、由来、内容。也可以贴上活动的场景照片。二 次 备 课【板书设计】家乡的风俗多样性详略得当编写提纲【课后反思】(手写)语文园地一 【课 题】语文园地一【教学内容】部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1.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有什么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六年级下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