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4341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自弗朗哥莫菜蒂在2000年提出“远读”这一概念后,许多学者展开讨论,并不断丰富其定义。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其核心原则之一都是倡导不必仔细阅读个别文本,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汇总和分析大量数据来理解文本,探索作品之间的共性,总结文学现象或规律,常借助图表等视觉化技术呈现研究结果。与“远读”概念相对应的是“细读”,即仔细、深入地分析文本,包括揣摩语言结构、段落与句子,甚至研究单词的含义,追求深层理解,是文学研究中传统和常用的研究方法。许多学者认为数字化方法

2、不利于文学分析,因为只有通过细读才能感受到文字的细微差别与复杂性。莫莱蒂本人也承认采用“远读”的方法难以避免地会将复杂的内容抽象化、简单化,但理解文学不能仅通过研究特定文本完成,细读无法揭示文学的本质。文学研究中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日益广泛,“远读”的诞生与演变和人文学科数字化转型密切相关。“远读”引发了无数讨论,这些争论进而拓展至文学研究的意义、目的、理论和实践等诸多方面.普里莫拉克等人在远读二十年:对文学研究数字转向的思考中研究了“远读”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他们表示,“远读”这种方法对文学研究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这一新的研究方法推动了文学研究重点的改变。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文本的所有单词及其变

3、形都能被检索和分析,从而捕捉细读无法掌握的微妙细节,帮助研究人员打破局限,关注到更多相对不显著的特征。特拉斯认为,“远读”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让研究人员能以“鸟瞰”的视角研究文学作品;并扩展可以提出的研究问题的类型。它与细读并列存在,没有孰优孰劣,二者只是不同的方法,共同为文学研究提供合适的研究工具。沃里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认为,与传统方法相比,“远读”本质上并无好坏之分,它只是允许研究人员以不同的方式解读文本。例如,通过“远读”的方式,研究人员一次性能分析的文本数量远远多于细读,还能以宏观的视角分析某个时期完整的文学作品,或研究某位作家的全部作品。沃里克补充说,以研究某位作家的全部作品为

4、例,要理解“远读”这种大规模算法所产生的结果,研究人员需要事先了解该作家或该时期作品的背景知识,这种信息只有通过细读具体文本才能获得,否则研究人员将无法理解“远读”结果的细微差别。因此“远读”与细读可以互为补充,回答更多此前文学研究领域无法解答的问题。数字人文是对人文学科方法论的补充,计算方法不能取代解释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数字人文必须批判性地处理数据驱动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在文学研究领域内也是如此。比奥乔蒂在文学研究中的远读:探索理论中的方法论中提到,“远读”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它是文学研究中第一个没有文学理论支持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关于“远读”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术语都源自文学理论,

5、然而文学理论的基础观点都认为文学文本只能通过“阐释”的方式来理解,更偏向诠释学范畴。但“远读”更多地属于符号学的范围,目的并非解读文本,因此“远读”需要的理论方法要改变文学的解读层次,应从文本内容的“阐释”转变为更为宏观层面的“解释”。“阐释”是基于文本、人物、事实的思考结果,由价值驱动,具有主观性,而“解释”是通过假设与模型的方式,将数据与理论相结合得到的结果,全过程不依赖主观判断。“远读”还有一个突出的争议之处,即具有潜在的西方中心主义和英语霸权问题。普里莫拉克等人在文章中提到,当学者采用“远读”这种计算机辅助方法展开研究时,必然会遇到语言问题。目前的文本分析工具的多语言分析能力不足,许多

6、小语种的文本分析工具仍有待开发,因此,“远读”分析只能在有限的文学文本中进行并形成理论。除此之外,“远读”所使用的数据库大多数以英文为主要语言,大部分实践也以英语为中介。普里莫拉克等人认为,不管是分析工具还是数据库语言都应该超越英语的核心语言区,否则采用“远读”方法的世界文学研究将永远被禁锢在不平等、单一的框架之中。特拉斯提出了学者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她认为,目前已经有很多数字人文资源备受瞩目,“远读”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如此。但她表示,数字媒体和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同样也会面临挑战,如现代版权意识与知识付费体系发展日益完善,反而导致在访问书籍、文本、语料库等资源上存在不便。“远读”方法对

7、资料有大量需求,就会更为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使用“远读”方法分析的文本主要集中在19世纪文学,而非现代文学。(摘编自练志闲数字技术拓宽文学研究新方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远读”是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主张不必仔细阅读个别文本,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理解文本,总结文学现象或规律。B.作者认为细读能感受到文字的细微差别与复杂性,数字化工具能捕捉细读无法掌握的微妙细节,两者只是研究方法不同。C.作为人文学科一部分的数字人文,是人文学科方法论的补充,只能批判性地处理数据驱动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D.材料中“除此之外”的“此”,指的是当学者采用“远读”这种计算机辅助

8、方法展开研究时,必然会遇到语言问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多学者认为数字化方法不利于文学分析,莫莱蒂则认为理解文学不能仅通过研究特定文本完成,细读无法揭示文学的本质。B.数字化工具的广泛应用推动“远读”的诞生,“远读”引发的争论拓展至文学研究的意义、目的、理论和实践等诸多领域。C.乔蒂认为“远读”应从文本内容的“阐释”转变为更宏观层面的“解释”,“阐释”具有主观性,而“解释”更具有客观性。D.特拉斯认为数字媒体技术带来的优势也会面临新的挑战,所以使用“远读”方法分析的文本主要集中在19世纪文学。3.下列选项,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不符合“远读”特点的一项是(3分)

9、A.某学者在系统地阅读了20部爱情小说后,发现一套“二元对立”原则,把男女主角和男女配角组织成树型对称结构。B.某学者通过“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中的“只好”,解读出顾客对孔乙己的冷漠和无视。C.某学者以哈姆雷特和红楼梦为例,利用图表等模型化工具,直观地展示了人物心理特点及其在情节中的价值。D.某学者用大数据对“卧听”事象的施者、受者、时间、空间、流动进程等方面层层考察,步步深入“卧听的诗意世界”。4.在数字技术时代,如何更好地促进“远读”这一研究方法的发展?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5.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介绍“远读”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

10、(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年画里的爷蒋建伟徐徐展开一幅豫东乡村的年画,只一眼,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年爷正站在村口。然后,他朝着我们这些远道回家的人哈哈一笑,说一声“俺娃回老家过年来啦”,知冷又知热,像火又像炭。这一声,喊出了思念,叫酸了鼻子,打湿了眼睛,好像一个完完整整的年关又被我们背回来了。因为有了年,有了鸡毛蒜皮的闲事、小事,所以才有了年爷。年爷没有固定的某个人,一两代中间出一个,年长,有威望,十里八乡,做人坦荡,甭管什么麻烦事,他们都能一头钻进去,生旦净末丑一番,判他个谁输谁赢,要么是弄个皮葫芦的结果,张三、李四各打五十大板,狗皮袜子没反正。年爷上了年纪,老了,而我

11、们这些个做晚辈的,谁都不想再走年爷的老路,种一辈子的庄稼地。我们通常正月里出远门,腊月二十几才回,抛家离子,打工挣钱,没日没夜,忙忙碌碌,谁不一定会天天想谁,但谁和谁都有想念谁的时候,孩子想我们了会叫“爸爸”,或者“妈妈”,年爷想我们了只会哭,哭,哭唉,除了哭,有什么办法呢?年爷们有“三绝”:逮野兔子,撒大网子,赶大车子,样样绝活儿。小孩子贪年,因为有花炮;年轻人贪年,图个有吃喝;而年爷们呢,则前面的两样儿都不想,大半个腊月正月,不论晴天雨天,年爷都在反复做着这三件事情。倘若晴天,他们常常会扛着自己的网具,唤上卧在墙角吐舌头的黑狗黄狗,三五结伴,野外布猎。这时节,一望无际的是麦苗,齐也算不上齐

12、,人的鞋面子高,苗有叶无茎,随便你踩。野兔子缺粮,肚子发慌,整天在田野里四下乱窜,容易上当,不逮它逮谁?我们远远地站着,看年爷捡了一个靠近沟沿的斜坡儿,悄悄布下了天罗地网,而后自己又跑到别的一个沟沿,让自己和黑狗黄狗一起等待猎物的出现,这样一直到发现目标,黑狗开始疯狂穷追,黄狗则在一圈一圈打着外围,年爷什么都不管,一手拿着一根半截木棍儿,一手半捂着嘴巴胡乱地吼叫,边吼边跑终于,黑狗黄狗放过了野兔子,闪向两边,野兔子呢也不谦让,捡了个方向就往前跑去,“啪”,突然一声巨响,网倒兔亡,吓死了!年爷神机妙算,白捡了一个便宜。雨天就更有趣了,雨打河水鱼更欢,正是撒大网子捕鱼的好时候。年爷两手把网,猫着腰

13、,瞪着眼,死盯住水面,忽然奋力一撒,慌忙收回,一次次的收获总是沉甸甸的。撒到鱼并不算什么本事,次次不落空、一次比一次撒得多才是本事,年爷的本事就是他的那一双眼睛,会根据波纹察水观鱼,只要一下,就知道了河水里面的鱼到底有多少。我们小的时候常常跟在年爷的屁股后头,一来学诀窍,二来等他们撒鱼结束之际讨些过年的碎鱼吃,而结果总是不能如愿。年爷每一次都这样教训我们,小屁孩子学也学不会,我到现在已经学了五十多年了,还只是学到一点皮毛,哼,就你们这些个猪脑子?所以,年爷的第二个“绝”至今是个谜。“赶大车子”最绝,车是架子车,上面围席裹了,算是顶棚子,模仿了旧时的太平车,拉车的是两头叫驴子,公的,脾气暴躁,时

14、常有劲不往一块使,恰恰年爷就是那赶车的人。对付它们,年爷使的是慢性子,用自己的慢磨掉驴子的暴,稍稍一快,鞭子就下来了,一顿两顿三顿,叫驴子果然怕了,一怕就不得不学乖了。后来,只要年爷随便咳嗽一下,叫驴子立马打哆嗦,原来所有的坏毛病荡然无存了,正月里走亲戚的路上,有年爷的时候路就特别顺,日子也特别顺,我们从自己小小的胸腔发出这样的感叹:“年爷,了不起!”所以,我们一盼吃兔肉,二盼喝鱼汤,三盼坐车子,每天每晚,想得心烦。可大人说,“大年三十晚上逮了个兔子,有它没它,照样过年”,这等屁话,不听也罢;大人又说,“年爷撒来的鱼太碎了,端不上桌面,怕人家没准会笑掉大牙,嫌咱们家小里小气的”,想大鱼想疯了,

15、等年过去了,我们的日子到底还过不过?大人还说:“走亲戚赶大车子应找个腿脚麻利的,最好是年轻人,年爷的脾气肉,赶起大车来,比老整长跑还要慢。”我们在心里“嗤”了一声,谁不知道年轻人呀,倘若中午贪了杯,下午你就不怕连人带车都给你们赶到某一条野沟里?我知道,大人们是在嫌年爷老,但他们都忘了年爷也有年轻的时候,都忘了年爷有过的“三绝”,究竟是从哪阵子学来的。年爷回忆道,大人们的小时候,苦啊,整天搞运动,三年闹饥荒,村里的树都没有皮,一个小孩四个爪,一张嘴巴一条命,把他们一个一个养活不容易呀年爷说着说着哭了,我们听着听着笑了。出门在外,盖房盖楼,没日没夜,打工挣钱,渐渐明白了年爷话里有话。生活生活,就是

16、一个人一辈子在生“活着”的气。种庄稼,收五谷,不认命,不服输,吃好喝好就是福,人模狗样就是气。后来的情形是,我们就开始想念老家和爹娘、孩子的消息了对,这个最亲的消息,就是我们日思夜想的年,年年吉祥、岁岁团圆的年呢!我们忽然发现,年画里的爷并不是原来的爷,他是我们小时候的大人,大人就是我们的新的年爷。我们何尝不是年爷眼里的年呢?(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爷看到远道回家的人,说一声“俺娃回老家过年来啦”,写出了年爷对远方归来人的欢迎,有思念,也有苦涩。B.孩子们想要跟年爷学捉鱼,年爷却说“哼,就你们这些个猪脑子”,说明年爷嫌他们笨,教训他们,不愿意教他们。

17、C.大人们对年爷的牢骚“年爷撒来的鱼太碎了,端不上桌面”等,表面上写大人们的嫌弃,实际写出了时代的隔阂。D.“年爷说着说着哭了,我们听着听着笑了”,说明我们少不更事,听不出年爷话中的辛酸,只觉得有趣好笑。7.下面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写年爷处理事情,语言通俗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增添了阅读趣味。B.句子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年爷高超的捕鱼技巧,逼真形象。C.句子写出了孩子们对年爷由衷的赞叹,也为大人们不认可年爷做了铺垫。D.句子承接上文,说明年爷的“三绝”与艰难生活有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痕迹8.文章第三段中“逮野兔子”部分写得妙趣横生,请结合文本简要赏

18、析。(4分)9.如何理解“年画里的爷”和“年爷眼里的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僖公二十二年冬十有一月,已巳,朔。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节选自公羊传)材料二:“宋公及

19、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苏子曰: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宋公,天子之上公。宋,先代之后,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非列国诸侯之所敢敌也。而曰“及楚人战于泓”。楚,夷狄之国;人,微者之称。以天子之上公,而当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不辩。宋裹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齐宣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牛何之?”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触,若无罪而就死地。”夫舍一牛,于德未有所损益者,而孟子与之以王。所谓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三代之所共也。而宋裹公执部子,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杀一牛犹不

20、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泓之役,身败国衄,乃欲以不重伤、不禽二毛欺诸侯。襄公能忍于部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以愚观之,宋襄公,王莽之流。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王莽以天下为可以文取也。其得丧小犬不同,其不能欺天下则同也。其不鼓不成列,不能损裹公之虐;其抱孺子而泣,不能盖王莽之篡。使莽无成则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自古失道之君,如是者多矣,死而论定,未有如宋襄公之欺于后世者也。(节选自苏轼宋襄公论)【注】 郎子:郸国国君,参加诸侯会盟时,被宋裹公杀害以供奉神庙。重伤: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引申为老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

21、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君子A杀一牛B犹不忍C而宋公D戕一国君E若犬豕F然G此而忍为之H天下孰有不忍者耶!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同“阵”,列阵,与过秦论中“陈利兵而谁何”的“陈”用法不相同。B.鼓,击鼓进军,意为进攻,与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的“鼓”词义相同。C.膰,一般指古代祭祀使用的熟肉,文中用作动词,指天子赏赐祭肉给宋国。D.当,文中是“抵挡”的意思,和蜀道难中“一夫当关”的“当”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僖公二

22、十二年十一月初一,宋国和楚国约定在泓水北面交战,宋国官员两次提醒宋襄公抓住有利时机攻打敌人,但是宋襄公都没有同意,结果宋军大败。B.宋国和楚国地位悬殊,通过“宋公”和“楚人”两个称呼就可见一斑。苏轼认为高高在上的宋国反而败给了地位低下的楚国,宋襄公的罪过是显而易见的。C.宋襄公论用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舍牛”的行为,与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不重伤、不禽二毛”的做法作比较,说明宋襄公与齐宣王本质相同。D.苏轼认为,宋襄公和王莽是同一类人。虽然他们的得失大小不一样,本性却差不多,宋襄公其实就是没获得成功的王莽,而王莽就是实现了理想目标的宋襄公。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23、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2)夫舍一牛,于德未有所损益者,而孟子与之以王。14.两则材料对宋襄公分别是如何评价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楼前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了急雨来临前的景象。B.西楼第三句是由写景转向抒情的过渡,同时又照应了题目。C.城南前两句写春雨迅猛,池塘水满,群山高低不齐,两边山路崎岖。D.

24、城南这首诗清新隽永,婉曲蕴藉,寓意深刻,与西楼风格不同。16.有人认为,曾巩这两首诗,西楼充满“情趣”,城南充满“理趣”。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元旦假期,小刚跟随家人去登泰山,一路上大雾弥漫,路滑难行,石阶几乎无法攀登,这让他想到了姚鼐在登泰山记一文中所说的“ , ”。(2)从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要做出正确判断,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 ”的态度是不可取的。(3)古诗词常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强烈情感,引发读者思考,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25、(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2023年9月5日,中国极地科考迎来历史性时刻,“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载着中国第十三次北极科考队 。这是中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该区域开展相关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填补了中国极地科考的空白,刷新了中国航海最北纪录。对此次胜利挺进到北极点的原因,“雪龙2”号科考船船长肖志民归结为四点:一是冰情条件相对好。作为一大全球冷源,北极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北极点的温度极低,海冰厚度和密集程度非常高。然而,“雪龙2”号抵达北极区域时发现,冰情条件比以往航次好一些,客观上为考察队成功抵达北极点创造了条件。二是_。“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

26、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是中国极地科考利器。三是后方给予强大支撑。在科考队行进过程中,远在祖国大后方的各相关部门及时传送海冰信息等气象信息,助力科考队合理规划行进路线,准确研判海冰情况,基本上避开了密集的海冰区域。四是科考队经验丰富、意志坚强。进入 _,特别是在北纬89度半到90度之间的航程中,科考队导航设备因超出了设计的使用纬度而失灵,他们通过加强值班,根据位置变化反复核验航行方向等多种应对措施,最终抵达北极点。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

27、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第二天,第三天,好几天过去了,方德成他们不再提起那个球,但是我可惦记着,我惦记的不是那个球,是那草地,草地里的那堆东西。我真想告诉妈或者宋妈,但是话到嘴边又收回去了。今天我的功课很快地就做完了,两位数的加法真难算,又要进位,又要加点,我只有十个手指头,加得忙不过来。算术算得太苦了,我就要背一遍“我们看海去”,我想,躺在那海中的白帆船上,会被太阳照得睁不开眼,船儿在水上摇呀摇的,我一定会睡着了。“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收拾铅笔盒的时候,这样念着;我把书

28、包挂在床栏上,这样念着;我跳出了屋门坎儿,这样念着。20.请选出文中加点的“了”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A.好几天过去了。B.但是话到嘴边又收回去了。C.今天我的功课很快地就做完了。D.算术算得太苦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惦记的是草地里的那堆东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们在给一根缝衣针穿线时,越想集中注意力,越容易手抖,就越难把线穿进针眼,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性颤抖”。这种现象告诉我们,目的性越

29、强,越不容易成功。但也有人认为并不尽然。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 解析:B.“作者认为”错误;C.“只能批判性地处理数据驱动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错误;D.材料中“除此之外”的“此”指代错误。2.D解析:因果关系错误。3.B4.与“细读”相结合;完善理论基础;规避新的不平等问题;解决资源不便问题(本题共4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5.阐释概念:开头对“远读”的核心原则进行阐释;与“细读”比较:指出“远读”与“细读”的不同;引用有关学者的论述:梳理了众

30、多学者关于“远读”的研究成果(本题共6分,答对一点得 2分。意思对即可)6.B 解析:“说明年爷嫌他们笨,教训他们,不愿意教他们”错误。7.C解析:“也为大人们不认可年爷做了铺垫”错误。8.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如“兔子缺粮,肚子发慌”,生动地写出了兔子的饥饿状态;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如“年爷什么都不管,一手拿着一根半截木棍儿,一手半捂着嘴巴胡乱地吼叫,边吼边跑”,生动地刻画了年爷追逐兔子的情景;多用短句,加快叙事节奏,增强现场感:如“啪”突然一声巨响,网倒兔亡,吓死了!”兔子被捉场景如在眼前;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如“随便你踩”“白捡了一个便宜”,如话家常,读来亲切。(本

31、题共4分,答对一点得 2分,答出二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9.“年画里的爷”既泛指乡村里有威望、做事坦荡、热心公正的长辈,也象征着故土、家园。“年爷眼里的年”既指在外的游子,也象征着游子归来,家人的团圆;不管时代如何发展,生存方式如何变化,亲倩永远割舍不断,积极踏实的生活态度代代传承。(本题共6分,答对一点得 2分。意思对即可)10.C G H(本题共 3分,每涂对一处得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11.D 解析:“一夫当关”的“当”是“把守”的意思。12.C解析:“宋襄公与齐宣王本质相同”错误13.(1)楚国军队渡过泓水到北岸来,有关官吏请示宋公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时攻击他们

32、。”(本题共4分,“济”“造”“毕”各 1分,意1分)(2)舍弃一头牛,对个人的品德不会有什么影响(或:减损或提升),而孟子却用王道来赞许他。(本题共4分,“于”“损益”“与”各1分,倒装句式1分)14.材料一认为宋襄公不趁人之危,光明磊落,是一个守礼有信的仁义君主;(1分)材料二认为宋襄公是一个欺世盗名、虚伪残暴的伪君子。(2 分)(意思对即可)15.C 解析:“两边山路崎岖”错误。16.情趣:急雨将至,诗人反而挂起帘子,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1 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其内心的豪情,一个“卧”字,也尽展诗人的雍容气度(2)理趣:诗人将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

33、久相对比,(1 分)暗示了这样一个哲理:平凡的事物往往有更强的生命力。(2 分)(意思对即可)17.(1)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示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本题共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最后两空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18.第一处:“海冰信息等气象信息”中的“等”改为“和”;第二处:“合理规划行进路线,准确研判海冰情况”两分句位置互换。(本题共4分,改对一处得 2分)19.如愿抵达北极点;“雪龙 2”号破冰能力强大;极高纬度地区。(本题共6分,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0.D 解析:D 项表示感叹,其余选项表示动作或变化的完成。21.“这样念着”反复出现,突出强调,加强语义,表达了想要去看海的强烈愿望;(2 分)回环往复,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美。(1 分)(意思对即可)22.原句用了“不是是”的关联词语,先否定后肯定,突出了自己惦记的事物;用三个短句,强调的重点从“球”到“草地”,最终落脚到“那堆东西”上,语义递进,语气强烈。(本题共4 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3.参考立意:目的性过强会阻碍成功的脚步;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做事重目标,也要重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