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五校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4249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五校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辽宁五校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辽宁五校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辽宁五校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辽宁五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要深入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我们就把建筑物与产生它的社会历史环境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惊奇地发现一个新世界,看到建筑艺术在某些方面有其它艺术不能比拟的文化意义。相比于其他一些造型艺术门类而言,建筑与生活的关系显然密切、广泛得多。大部分造型艺术作品都只与人类精神生活的某一方面发生联系,但建筑却几乎与人类的全部生活即从最初级的物质生活到最精微的精神生活都发生联系。这只要看看建筑类型的多样性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人类的一切生活生产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政

2、治、宗教、教育、医疗、交通、体育总之,生老病死的一切,没有一样能离得开建筑。建筑既然建立在如此广阔的生活土壤之上,就必然会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要多方面、多层次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最广泛地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美的追求,这一特性,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必然性。建筑拥有丰富的艺术语言,使建筑拥有了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可能性。建筑艺术本性的表现性与抽象性,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直接给人以诸如轻灵或凝重、宁静或骚动、冲和或繁丽、朴质或富丽、淡泊或威严、清丽或庄重等明晰的感受,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火花,决定了建筑体现文化的有效性。建筑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与文化整体的

3、同构对应关系,它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的映射。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自浅而深,有同形、同态、同构等层级。同形就是与生活中某一对象的表面形相上的对应,同态是与一群对象的存在势态上的对应,同构是与文化整体的深层结构上的对应。明清北京和北京宫殿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高度发展的专制集权意识和后期儒学一整套宗法礼制观念,皇权是一切社会生活的中心,这些观念,几乎已成了当时的一种全民式的群体心态。中国古典建筑非常强调与大自然的亲切融洽,绝对禁忌违背大自然的固有逻辑,人工的地貌处理和建筑只是顺乎自然之势的美和艺术的加工,体现了中国人的天人观念和道家哲学的影响。欧洲的园林则大异其趣,要“强迫自然服从匀

4、称的法则”,体现了欧洲人的自然观,更强调人对大自然的征服。为什么说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达到同构对应的高度呢?绘画由画家个人完成,创作的自由度几乎是无限的,在作品中,充分挥洒着画家的性格,人们可以通过画面窥探到画家的独特个性及人品,所以对于画家个人的研究在绘画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艺术家却没有这种好运气,始终要受到各种条件的严格限制,集体创作的方式更不容许任何一个人随心所欲。建筑的创作者和产权所有者通常也不同一,前者要受到后者的很大制约。这些,再加上建筑艺术本质上的抽象性,使得建筑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表现某一位艺术家的独特个性,而在于映射某一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群体心态。建筑艺术家个人必须把自己融

5、合在这一体现为“文化圈”的群体心态当中,他的工作就在于使这种群体心态表现得更加完美。已经有人对于文化的结构层次作了许多研究。文化的表层是物,即人类一切劳动包括艺术劳动的物化形态:中层是心物结合,体现为各种规范制度、法律法式或法则以及艺术创作方法等:深层的即心,即属于这一文化整体的社会群体心态,包括群体的伦理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宗教感情、审美趣味,它离物较远,却是在精神的物化过程中决定物的根本。在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中层向着表层发挥作用的时候,存在肴两种情形。一种情形如绘画,在表达画家独特个性的意义上,具有很大优势,但在涵括文化深层群体心态这一方面,就每一单独的作品而言,却不免要受

6、到作者的思想、个性的局限和干扰,发生某种变形和取舍,而具有个别性、偶然性和暂时性的因素,不能得到更充分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对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画家群所创作的作品群的总体综合,才能把握到文化深层的气息。另一种情形如建筑,正好相反,创作者个人的身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入广阔的社会和时间背景之中而几至消失,中层的干扰较少,与个体相关的个别性、偶然性和暂时性让位给了群体的整体性、必然性和永恒性,在反映整体文化深层的意义上,具有更为本质更为概括的优势。这一事实,加上建筑艺术本质上的抽象性品质,意味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已经超出了同形对应,而是与文化整体的深层同构对应。建筑艺术与文化整体的同构对应这一特性,决定

7、了建筑体现文化的深刻性。所以,雨果在描述巴黎圣母院这座伟大建筑时动情地说:“这个人,这个建筑家,这个无名氏,在这些没有任何作者名字的巨著中消失了,而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固了集中了。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说过:“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这文化而兴盛衰亡。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同样也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四千余年,一气呵成。”(节选自萧默建筑意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造型艺术与人类的精神生活发生

8、联系,建筑与生活的关系更广泛,它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联系。这决定了建筑类型的多样性。B. 建筑的产生有广阔的生活土壤,人类的一切活动没有一样能离得开建筑。这使得建筑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C.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即同形、同态、同构;文化的三个结构层次,即表层是物、中层是心物结合、深层是心。二者体现在建筑上是对应关系。D. 建筑艺术本质上的抽象性品质,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能映射某一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群体心态,并能与文化整体的深层同构对应。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宗明义,然后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建筑艺术的特

9、点和与众不同的文化意义。B.文章在展开论述时,多处运用比较手法,用以凸显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不同。C. 第四段将中国建筑与欧洲园林对比,是为了证明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有所不同。D. 文末引用中西方名家对建筑艺术的评价,再次重申建筑艺术与文化的密切关系。3. 作者在文中提出中国古典建筑体现了中国人的天人观念和道家哲学的影响,以下各项不能作为此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A.“园林巧于因借景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明计成园冶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各抱地势,勾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C.“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

10、乘马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归有光项脊轩志4.文中写到“建筑艺术在某些方面有其它艺术不能比拟的文化意义”,建筑有哪些文化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4分)5. 作者在论述建筑与文化的“同构对应”关系时,将绘画与建筑进行了对比,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二者有哪些不同(4分)。(二)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大厨相裕亭盐区,大户人家的厨子,也分三六九等。上等的厨子,肩不担水,手不沾面,甚至油盐酱醋都无需去碰一下,照样吃香的、喝辣的,受伙计们推崇,东家敬重。刚入道的小厨子,就稀松可怜了!他们要在大厨、二厨们的眼皮底下,规

11、规矩矩地打三年的“下手”,担水,劈柴,洗菜,拾煤饼子,帮大厨子们提靴子、递毛巾、捧烟袋,以及掏耳朵、挠脚癣的活儿,样样都要抢着干才行,何时能熬到站在锅边煮粥、蒸馒头,那就有了盼头了!没准某一天的一锅小米粥熬得稠、煮得香,或是哪一笼屋馒头蒸得又白又软又有咬头,让东家的老爷、太太、大小姐们吃得可口了,一句话把你要到身边去,专供其做小灶,你的地位立马就不一样了。刘贵,泰和洋行大掌柜杨鸿泰家的大厨子,一个白白胖胖的小老头,看似貌不惊人,可他凭着一手祖传的煮鸡蛋的绝活,一步一步攀升到大厨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几十年,深得杨家几代人的喜欢。每天清晨,杨家厨房里大锅熬粥、小锅滚汤,伙计们一派忙碌的时候, 大厨刘

12、贵会准时来到厨房。但,此时的大厨刘贵,并不是去炒菜做饭。早晨的大锅饭,用不着他大厨上手。他单手握一把“咕嘟嘟”响的水烟袋,一身休闲的素装打扮,如同无事人一样,锅前锅后地瞧瞧看看, 就算是给伙计们鼓舞了。偶尔,发现地上有滚落的豆子,或是水池里有拣漏了的几片青菜叶儿,他会不声不响地弯腰拣起来,无需去责备哪个,伙计们见了,自然也就脸红了。因为,东家把厨房里的事情交给他打理,他刘贵就相当于杨家的主人一样, 做伙计的哪个见了他不敬畏三分呢。随后,等刘贵在旁边的耳房里坐下,小伙计们就会把一壶早就准备好的热茶给他捧上。那时间,耳房里的炉火已被小伙计们燃旺,旁边有一只狗头样大小的小铜锅,擦洗得明光锃亮。刘贵就

13、是用那把小铜锅来煮鸡蛋,而且是一边喝茶,一边添肴木炭、仔细的观察肴炉火,极有耐心地为东家煮肴一锅“咕嘟嘟”直翻热浪的鸡蛋。其间,若是炉火过大、过旺,他就在旁边的小瓷盆里拣几块鹅卵石,把火苗压下去:过一阵子,火菌弱了,再把石块拣出来,添几块木炭,目的是让小铜锅里的水反复沸腾着。据说,那样煮出来的鸡蛋,既筋道, 又香, 又有嚼头。回头,老爷房里派丫鬟来取鸡蛋时,刘贵还要用一条羊肚白的毛巾,先裹上几块尚存余温的石块,与那刚出锅的热鸡蛋一起包了去,以维持鸡蛋不冷、香味不散。整个煮鸡蛋、包鸡蛋的过程,刘贵从不让别人上手,甚至不让外人知道他购鸡蛋、煮鸡蛋的诀窍。天长日久,伙计们自然要嫉妒他!一天,有个小伙

14、计在二厨子的怂恿下,通过老爷房里的一个小丫鬟,在杨老爷杨鸿泰面前“咬耳朵”,说大厨子刘贵是个贼,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大厨子无日不偷、无时不偷、无物不偷,每晚回家时,必包一兜子东西拎上。杨老爷一听,有些吃惊!在杨老爷看来,刘贵是个极其忠厚的人。他家里几代人都在他们杨家做事。他怎么能背叛主子呢?扪心自问,他刘家吃的、用的,包括盐河口那片青砖灰的小套院,哪一样不是老爷赏给他的?可以说,他们刘家的根,早就扎在他们杨府里了。杨老爷不肯相信丫鬟的谗言。但,人世间的事情,不怕你不信,就怕你在心里留下抹不去的烙印。杨老爷自从听了丫鬟的“学舌”,他还真的留意起大厨子刘贵来。一日,晚间。杨家厨房里就要关灯上锁的时候

15、,杨老爷带着小姨太到前面大厅,摆一张小方桌,搬两把椅子,借门厅的灯光,看似在下棋,实则是想堵住大厨,看个虚实。可巧,那天晚上,大厨的手中,果真拎了一包鼓囊囊的东西,路过门厅时,杨老爷打老远就看到了,可等刘贵走到跟前时,杨老爷没有抬头,他似乎是很入神的样子,跟小姨太对坐着。刘贵也没有慌张,只是把左手的东西,换到右手去,强装着笑脸,跟老爷、小姨太打着招呼,说:“这么晚了,老爷、太太还没歇着?”杨老爷没有搭理他。小姨太倒是回过脸来,瞭了刘贵一眼,但小姨太很快也把目光转到棋盘上了。刘贵就那么无事人一样,面带着谦和的笑容,从杨老爷身边过去了。可就在刘贵要迈出大门时,忽听杨老爷背后问他一句:“刘贵,老家来

16、客了?”刘贵猛一愣怔,一步门里、一步门外地回老爷话,说:“没,没!”在杨老爷看来,你刘贵的家人们都在他杨府里做事,一天三顿饭,他家里都不用开火,你还用得着晚上再偷点什么回去吗?刘贵被杨老爷那样一问,当然听出杨老爷话中有话,当即停下来,不敢再往外走了。没想到,杨老爷却不想让他当场出丑,扬一下手中正捏着的一粒棋子,看都没看刘贵一眼,说:“去吧,你去吧!”刘贵没再说什么,就那么默默地退下了。第二天清晨,大厨刘贵破例给杨老爷亲自送来煮鸡蛋,并邀请杨老爷务必到他的寒舍去,看一下他喂养的几只母鸡。当杨老爷得知他每天清晨所吃的热鸡蛋,是大厨刘贵熟费苦心地挑选着带虫口的大枣、百果、人参以及山核桃、青蚂蚱来做鸡

17、饲料时,杨老爷大笔一挥,批给刘贵为杨府提供鸡蛋的每只母鸡,每天以一两白银的价格去配饲料。后人传说,杨鸿泰家的这种供养母鸡生蛋的代价,一直持续到他们杨家清末时家道败落。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段“没准某一天的一锅小米粥熬得稠”,说明大户人家做活的伙计得以翻身的偶然性。B. 大户人家的厨子分三六九等,地位、待遇的不同,使二厨子和伙计们心生嫉妒,诬陷刘贵偷东西。C.刘贵“拎了一包鼓囊囊的东西”,又“强装着笑脸”,东家感觉怪异,但不予揭穿,体现东家宽厚品性。D. 刘贵兢兢业业,在大厨位置上稳坐多年,遭人挑拨,差点被东家老爷误会,多亏他及时告知真相才得以脱险。7

18、.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段写每天清晨厨房忙碌的场面,画面感强,同时运用外貌、动作、细节等手法,刻画生动,使大厨形象如在眼前。B.第段描写煮鸡蛋的过程,从锅具的精当到火候的掌控,再到刘贵的专注,从细节上极力渲染煮鸡蛋过程的复杂。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第4页/共8页C.“但,人世间的事情,不怕你不信,就怕你在心里留下抹不去的烙印。”如同说书人的点评,评价人性人情,引起下文。D. 第段之后是“捉贼”情节,是小说的高潮部分,情节摇摆,步步惊心,令读者替刘贵捏一把汗,读来引人入胜。8. 关于相裕亭的小说,有人评价“笔下人物成为人性集中的关照物,又没有抛弃中国传统小

19、说叙事技巧的精髓”,请结合文本赏析本文运用了哪些叙事技巧。(6分)9.小说最后一段:“后人传说,杨鸿泰家的这种供养母鸡生蛋的代价,一直持续到他们杨家清末时家道败落。”这个结尾似乎可有可无,可不可以删掉,请做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文本一: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鄞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甓邺持

20、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侯生曰:“公子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有删改)文本二: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

21、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授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窈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 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 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

22、之用。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 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节选自明代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有删改)注侯生,即侯嬴,战国时期魏国人。家贫,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如姬,魏王妃子,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三年欲求报其父仇

23、都没有实现,最终信陵君使客斩其仇头,实现了她的夙愿。10.文本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魏王恐A使人B止C晋鄙D留军E壁F邺G持两端H以观望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盖,车盖,与“倾盖如故”的“盖”、孔雀东南飞“枝枝相覆盖”中的“盖”不同。B.约,置办,与“博观约取”和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中的“约”意思不同。C. 矫,假托,“矫魏王令”,意思是假托魏王命令,类似用法还有“矫诏”“矫旨”“矫制”。D. 乘,趁着,与登泰山记“自京师乘风雪”、氓“乘彼垝

24、垣”中的“乘”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如以肉投虎,但“与赵俱死”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B. 综观两个文本,信陵君能在秦国严正警告的背景下挺身救赵,归根结底是平原君“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C.文本二开篇“未足以”三字,用得颇具匠心,它说明作者对信陵君救赵既不是全面肯定,也并非全面否定,而是要进行客观的分析。D. 文本二对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行为进行指责,并给他提出了具体建议,认为他应该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恳切地劝说魏王出兵救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25、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独不怜公子姊邪?(4分)(2)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4分)14.文本二诛“信陵君之心”,认为信陵君“知有婚姻”,却忽略了其他,请细读文本二并简要分析信陵君忽略了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516题。金缕雨梁启超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倚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

26、,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注: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归图,其时国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东渡,是年光绪帝病死。差池双剪:燕尾如剪。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差池:不齐的样子。“十二曲阑”即十二楼。这里喻指光绪皇帝的囚禁处。光绪此时已被慈禧太后囚禁在瀛台。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句用“瀚海飘流燕”突起,暗示作者飘泊扶桑、流离苦辛的身世遭遇。以此总领全词,既点明自己的身份,也为全词定下了基调。B.“乍归来”几句,抒写作者归来深觉风景

27、已殊,清王朝国事日非,腐朽不堪,使得他对自己的旧家庭院已经无法辨认,痛苦万分。C.“算兴亡、已惯司空见”,以反语抒发“奇愁”。对于国家民族的兴亡、保皇立宪的成败,他怎会司空见惯呢?话甚淡而情实深。D. 过片不写人恋故巢,而用拟人化手法写“故巢似与人留恋”,将恋巢之情表现得更深一层,即便这故巢已是“欲黏还坠,落泥片片”。16.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云:“凡写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这首词正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请就评价语中“不许一语道破”和“性情之厚”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以排山倒海之势,极写蜀道上水石相激、山谷震响的场面的句子是:_,_。(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叙写了自己的田园之乐,其中用“_,_”两句写了自己手拄拐杖,休息、远望的闲适之态。(3)小刚在写中国酒器研究刍议的论文中,研究了中国酒器与文人诗文的关系,他在文章中提到苏轼在不同的诗文中也写了与酒器有关的诗句,如:“_”和“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2小题,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人工智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但_A_。图灵奖得主、多伦多大学教授杰弗里辛顿认为,目前的人工智能已经可

29、以通过学习掌握“欺骗”人类的方式,“一旦人工智能具备了欺骗的能力,就有了控制人类的能力,这样的超级智能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在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到来之前,人工智能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人”。我们不应该假设机器是公正的,因为机器可能会试图改变人类的行为。更准确地说,是机器的所有者想要改变其他人的行为。综上,随着人工智能的本事越来越大,人工智能的“对齐”问题浮上水面。所谓“对齐”, 即人工智能系统的目标要和人类的价值观与利益“对齐”,保持一致。_B_?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过程中要重视安全风险,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以可验证的方式建立人工智能安全开

30、发的信任体系。今年2月,中国在全球安全倡议概念中提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安全治理,表示应加强对人工智能潜在风险的预防。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优秀的大量人才,可以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领域发挥了领导作用。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19.文中第二段后半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主持人撤贝宁带领观众徜徉于_的中

31、华典籍之中,知来路,明去处。最新播出的第二季第九期,以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视角,走进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搜集9353个正篆作为字头,收列重文1163个,以五百四十部首“分别部居、据形系联”,构建出一个庞大、严谨、精妙的汉字说解体系,有着经久不衰的价值。节目讲述许慎的故事,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展现了他丰富多彩的一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殚精竭虑的中年,再到饱受眼疾所困却依然_的晚年,许慎精益求精,为说文解字投注了毕生心血。尤为难得的是,他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有不明之处则称“阙”,乃空缺之义,体现出_的精神。20.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

32、恰当的成语。(3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并列词语间的逗号改为顿号好不好,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4分)22.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中和玉相关的内容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以美玉比喻人物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形容黛玉“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写黛玉如白玉陷于泥潭,最后只能独伴青灯古殿。B.红楼梦中有大量诗词歌赋用美玉表现事物之美,如众人咏白海棠时,宝玉写到“捧心西子玉为魂”,黛玉写到“碾冰为土玉为盆”。C.以“珍、珠、瑞、环、琏”等跟“玉”有关、寓意美好的字来给贾宝玉同辈即贾珍辈男子命名,寄予着贾府长辈对子侄的美好期许和祝愿。D

33、.红楼梦中贾宝玉所佩“通灵宝玉”体现了神话色彩,作者将“玉”与“女娲补天”联系在一起,此玉是天地之神物,具有超自然之力。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现代文阅读一中指出:中外建筑家,用建筑集中了人类的智慧,展示了国家的历史、科学和艺术。语言文字运用一中提到:超级智能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人才,可以领导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语言文字运用二中提到:许慎精益求精,为说文解字投注了毕生心血,构建出一部具有经久不衰价值的汉字说解体系。钟扬在生命的高度中说:生命的高度绝不只是一种形式。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

34、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系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参考答案1. B(A,扩大范围,文中有“大部分”“某一方面”“几乎”等词语做限定。C,以偏概全,“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即同形、同态、同构”错,原文“艺术与生活的对应关系,自浅而深,有同形、同态、同构等层级”表述范围不一致,且二者也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因果失当

35、,“建筑艺术的抽象性品质”只是建筑“能映射某一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群体心态,并能与文化整体的深层同构对应”的原因之一。)2. C(曲解文意,文中“将中国建筑与欧洲园林对比”,不是“为了证明中西方对自然的态度有所不同”,而是为了证明建筑“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的映射”。)3. D(文中“中国古典建筑体现了中国人的天人观念和道家哲学”是指“人工的地貌处理和建筑只是顺乎自然之势的美和艺术的加工”, D项是“造景”而不是“借景”)4.建筑体现文化的必然性:建筑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还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最广泛地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美的追求。建筑体现文化的可能性:建筑拥有丰富的艺术语言,使建筑拥有

36、了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建筑体现文化的有效性:建筑艺术本性的表现性与抽象性,使它具有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特点,直接给人明晰的感受,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火花。建筑体现文化的深刻性:建筑艺术与文化整体是同构对应关系,它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的映射。(评分标准: 每点1分,要求有概括,有分析)5.绘画由画家个人完成,创作的自由度大,绘画表现的是画家的独特个性;建筑是集体创作,建筑艺术家的创作受到制约,不能随心所欲,建筑反映的是某一社会文化环境下的群体心态。绘画表达画家的独特个性,单独的作品不能充分表现文化的深层意义,只有通过对某一文化环境中的建筑家群所创作的作品群的总体综合,才能把握到文化深层的意义;

37、而建筑,创作者个人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广阔的社会和时间背景之中,作品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必然性和永恒性,能反映整体文化深层的意义,与文化整体深层同构对应。(评分标准: 每点2分)6. B 原因不全。“使二厨子和伙计们心生嫉妒,诬陷刘贵偷东西”,原因还有刘贵煮鸡蛋的绝招密不外传。原文:“整个煮鸡蛋、包鸡蛋的过程,刘贵从不让别人上手,甚至不让外人知道他购鸡蛋、煮鸡蛋的诀窍。天长日久,伙计们自然要嫉妒他!”7. D “第(8)段之后是“捉贼”情节,是小说的高潮部分”错。第(8)至(13)段是高潮部分。第(14)(15)段是结局,第(16) 段是尾声。8. 层层铺垫: 大户人家的厨子分三六九等,小说对大厨

38、和伙计的地位、分工等极尽铺垫蓄势,写大厨刘贵的排场、伙计们的眼红嫉妒,为二厨子和伙计陷害刘贵做足了铺垫,情节合理。伏笔照应:写大厨刘贵购鸡蛋、煮鸡蛋、包鸡蛋等过程都不让别人上手,不让人知道,每天回家又都拎一包东西,为交代他煞费苦心挑选饲料打了伏笔,使得情节合理。结尾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结尾揭示刘贵每天拎的一包东西实际上是喂鸡的特选饲料,不是偷主人家的东西,二厨子和伙计的陷害落空。前面的情节层层暗示刘贵似乎是在偷东西,结尾如此,是意料之外;前后文比照,其实也在情理之中。结局圆满(大团圆结局):结局真相大白,好人得到好报,符合读者期待,满足了读者的阅读心理。第三人称视角叙事: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

39、角,介绍背景、习俗,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全知全能,又点到为止。(评分标准:答满三点即可,技法1分,分析1分。如果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9. 观点一: 不可删掉。因为:从情节上看,上一段写杨老爷得知真相,并特批高价养鸡,由此可知刘贵以后在杨家一定会顺风顺水,最后一段明确交代,情节更完整。从人物形象上看,刘贵忠厚不欺、尽职尽责得好报;杨鸿泰善待刘贵,符合杨老爷之前的一贯作风,也符合洋行大掌柜财大气粗的家庭背景和时代背景。从主题的角度看,宣扬俗世人情,善良忠厚、不欺不诈,人生才得长远持久。从读者的角度看,“后人传说”,余韵悠长,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观点二:可以删掉。因为:从情节上看,上一段写

40、杨老爷得知真相,并特批高价养鸡,由此可知刘贵以后在杨家一定会顺风顺水,最后一段不用再做交代。从人物形象上看,刘贵忠厚不欺、尽职尽责得好报;杨鸿泰善待刘贵,符合杨老爷之前的一贯作风,删掉不影响人物形象塑造。从主题的角度看,宣扬俗世人情,善良忠厚、不欺不诈,好人得好报。主题可以想见,不用赘述。从读者的角度看,“每天以一两白银的价格去配饲料”,以此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评分标准:每点2分,3点6分,解说合理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10. ADG11. A本句中的“盖”与“倾盖如故”中的“盖”意思相同。12. B“平原君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错,综观两个文本,信

41、陵君是为了姻亲挺身救赵。13.(1)您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表现在哪里呢?况且您即使瞧不起我,难道您就不怜爱您的姐姐吗?(评分标准:主谓倒装、“纵”、“独”1分,句意1分)(2)窃取魏国的兵符去解除魏国的祸患,借一国的军队来分散六国的灾祸,为什么不可以呢?(评分标准:“纾”“分”“奚”各1分,句意1分)14.忽略了魏王,信陵君只知道有姻亲关系而不知有魏王。忽略了赵王和赵国,在信陵君心中,赵王与赵国的重要性还抵不上一个平原君。忽略了魏国赖以巩固国家的军队的真正用途,信陵君只用军队来供一个姻亲使用。(评分标准: 答出一点1分,三点3分)参考译文:文本一: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麓王的异母弟弟。

42、魏安麓王二十年,秦昭王进兵包围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部队援救赵国。秦王派使者警告魏王说:“我攻打赵国,朝夕之间将可攻下,诸侯(有)敢于援救(赵国)的,(待我)攻占赵国之后,一定调动军队先去攻打他。”魏王恐惧,派人制止晋鄙,使军队留在邺城筑垒,持两端观望双方(的形势)。平原君的使者车马相连地往魏国,(平原君)责备魏公子说:“赵胜(我)自愿地掌附(公子)并结为婚姻的原因,是(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节义,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现在邯郸城朝夕之间将要归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您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表现在哪里呢?况且您即使

43、瞧不起我,难道您就不怜爱您的姐姐吗?”公子为这件事忧虑,多次请求魏王(出兵)。魏王怕秦国,终于没有听公子(的劝谏)。公子自己估计终究不能说服魏王,于是约请宾客,准备车骑百余辆,想带着宾客前往抗击秦军,与赵国共存亡。(信陵君)路过夷门,见到侯生,侯生说:“公子想到同秦军去拼死,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侯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而如姬最受魏王的宠幸,(每天)出入魏王的卧室,以她的条件能将这东西偷出来。”公子听从了他的计策,请求如姬(相助)。如姬果然盗得晋鄙的兵符给了公子。到了邺城,(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取代晋鄙。于是得到精选的士兵八万人,进兵攻击秦军。秦兵解围而

44、去,于是解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文本二:评论历史的人把窃取魏王的兵符作为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从这一点上谴责信陵君,理由还不够充分。援救赵国,也就是援救魏国,援救一个国家,也就是援救六个国家。窃取魏国的兵符去解除魏国的祸患,借一国的军队来分散六国的灾祸,为什么不可以呢?既然这样那么信陵君真的无罪吗?我说:“也不是这样。”我所指责的,是信陵君的内心。信陵君,不过是一名公子而已。魏国还有国王啊。赵国不向魏王求救,却反复地向信陵君请求救援,这是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啊。平原君用婚姻关系刺激信陵君,而信陵君内心也因为婚姻关系,想尽快救援赵国。这是信陵君只知道有婚姻关系,不知道有魏王啊。信陵君的

45、窃取兵符,不是为了魏国啊,也不是为了六国啊,只是为了赵国啊。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不过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假如灾祸不发生在赵国,而在其他国家,那么信陵君也不会去救援。又假如赵国没有平原君,或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姻亲,即使赵国被灭亡,信陵君也一定不会去救援。这样看来,赵王与赵国的重要,还抵不上一个公子平原君。而魏国赖以巩固国家的军队,只用来供信陵君一个姻亲使用。我认为,信陵君如果为自己考虑,何如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恳切地劝说魏王出兵,假如魏王不同意,就以自己想与秦军作战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一定会悔悟了;侯生给信陵君出谋窃取兵符,何如面见魏王,劝说他援救赵国,魏王如果不答应,就以他想

46、为信陵君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一定会悔悟吧:如姬如有意要报答信陵君,何如趁魏王空闲的时候,白天黑夜地劝说他援救赵国,魏王如果不答应,就用自己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也一定会悔悟了。这样做,信陵君既不有负于魏国,也不辜负赵国:侯生与如姬二人既不有负于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想办法呢?信陵君心目中只知道与他有着婚姻关系的赵国,而不知道有魏王。这么一来,那么魏围只有一个孤立的魏王罢了。15. B“自己的旧家庭院”错。是喻指国家。16.“不许一语道破”:词人没有一语道破其情,通篇运用比兴(或答“象征、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手法,以燕自喻,亦物亦人,“故巢”即残

47、破的国家,把自己的家国之恨、故君之恋表现得形象、婉转而又贴切。“性情之厚”:即指词人抒发了复杂的思想情感。主要情感有:离乡漂泊的苦情;殷勤救国的爱国之情;国家残破的痛惜之情;自己苦心一片,却始终不被当政者谅解的痛苦之情;不见(光绪)皇帝、“故巢”难补的憾恨与惋惜;对国家命运不可挽回、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怨恨;对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专权误国的怨恨。(评分标准: 对手法的确认和解读2分,对情感的概括分析,每点2分,答满两点即可)17.(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3)一尊还酹江月举匏樽以相属(此题两句顺序无先后要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也可)18. A: 也

48、引发了安全方面的担忧(或争议)B:如何做到“对齐”?(如何让人工智能与人类“对齐”?)(评分标准: 每句2分,A句关联“安全”, B句关联“对齐”,意思对即可)19.(1)第句,修改为:中国在全球安全倡议概念中提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安全治理的意见(2)第句,修改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大量优秀的人才(3)第句,修改为:可以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领域发挥领导作用(评分标准: 改对一处2分)20.浩如烟海矢志不渝实事求是(评分标准:每空1分,如有其它答案,合理也可给分)21.不好。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而用逗号作为分隔,将词语变为几个短句,使停顿时间变长。逗号加强了语气,既凸显动作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