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 秦统一中国一位皇帝:秦始皇一个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四个集权措施:中央集权制、统一文字、统一车道、统一文字必背考点1:秦灭六国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人民希望过上安定生活。原因秦经过商鞅变法后,实力超过东方六国。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建立者赢政(秦始皇)都城咸阳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必背考点2:确立中央集权
2、制度中央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地方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必背考点3: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灵渠的开凿,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交通统一文字(小篆)。军事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
3、到辽东)。2.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总结归纳1、如何评价秦始皇: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意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
4、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2、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问题(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2)要注意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和主要业绩(3)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观点(4)要注意运用阶级分析法3、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何不同?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而那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其官吏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4、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1)秦亡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2)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
5、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5、泰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场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两个英雄相争:刘邦项羽必背考点1:秦的暴政
6、表现:赋税沉重(三分之二) 徭役、兵役繁重 刑罚残酷 为禁锢思想、言论,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二世更加残暴。必背考点2:陈胜、吴广起义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夏,大泽乡直接原因去渔阳戍守长城的农民在大泽乡遇雨无法按期到达,按秦律当斩。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建立政权起义军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结果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激励着后人反抗残暴统治。必背考点3:刘邦项羽领导农民起义1、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2、公元前207年,刘邦趁机先取咸阳,秦朝灭亡。
7、必背考点4;楚汉之争1、时间:公元前206前202年2、目的:为了争夺帝位(战争性质由农民起义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的斗争)。3、结果:刘邦战胜项羽,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4、刘邦获胜而项羽失败的原因: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变强。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总结归纳1、项羽和刘邦进行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战争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战争目的反抗秦的暴政帝位之争代表阶级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战争性质农民战争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相关成语: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 相关故事:鸿门宴2、秦亡
8、汉兴的原因和启示:秦亡的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三位帝王: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必背考点1:西汉的建立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天陕西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必背考点2:汉初休养生息政策1、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西汉初年,到处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饱,民不聊生。2、目
9、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3、措施:(1)“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重视农业生产。(2)释放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鼓励耕织。(3)轻徭薄赋(实行“什五税一”)。4、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逐渐稳定下来。必背考点3:“文景之治”(道家思想,无为而治)【重点】原因: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措施: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减轻刑罚: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节俭: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结果: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
10、了很大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个大一统:汉武帝大一统一个重要经济措施:盐铁官营一个集权措施:推恩令两位主要将领:卫青、霍去病必背考点1: “大一统”局面一方面是指国家的大统一,另一方面是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大一统的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必背考点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常考】:政治上采纳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设立刺史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经济
11、上把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总结归纳1、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2、如何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西汉国力最为强盛。他破格任用贤良之人,进行改革,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巩固了大一统,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但是,汉武帝后期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奢侈浪费,重用酷吏,导致社会动荡,农民暴动。汉武帝颁布罪已诏,知错就改,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汉武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3、人们为什么总把“秦皇汉
12、武”并称?(1)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2)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3)“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4、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对儒学的态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始皇“焚书坑儒”不同点方式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采用法家的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进行粗暴破坏结果促进了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的兴盛。结果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其灭亡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实质都是思想文化上的专制政策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个中兴:光武中兴一场起义:黄巾起义必背考点1:东汉建立(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
13、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2)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刘秀即光武帝。必背考点2:“光武中兴”(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1.措施: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2.影响: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必背考点3:黄巾起义原因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直接原因灾荒连年,社会动荡概括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爆发。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特点有组织、有准备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
14、蹶不振。(黄巾起义是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总结归纳比较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和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不同点时间公元前209年公元184年领导人陈胜、吴广张角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主要原因秦的暴政:赋税、徭役沉重,刑罚残酷,统治黑暗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相同点都属于农民起义,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黑暗统治,但结果都失败了第14课 沟通向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条商路:丝绸之路两位使者:张骞、班超三次出使: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出使西域必背考点
15、1:【常考】张骞通西域【张骞凿空】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联络大月氏(zh),共同夹击匈奴时间公元前138年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时间公元前119年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必背考点3:丝绸之路【常考】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背景汉武帝时,张骞两次通西域你,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商品中国的丝绸、漆器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
16、域各国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还有多种乐器和歌舞等输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路线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作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必背考点4:对西域的管理【常考】:1、 西域都护的设置:时间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职责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标志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东
17、汉明帝时,班超出使西域;97年派甘英出使大3秦(罗马帝国),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总结归纳我们应该学习张骞的哪些优秀的品质?张骞的优秀品质:意志坚强,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个发明:造纸术两位东汉名医:张仲景和华佗一个历史巨著:史记两个宗教:道教、佛教必背考点1:造纸术的发明 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中国对世
18、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 必背考点2: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名医) 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华 佗:(1)擅长外科手术、针灸(2)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必背考点3:史学 历史巨著史记作者司马迁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评价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成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文学成就: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名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必背考点4
19、:宗教:道教和佛教 道教(国产):东汉后期产生于我国本土的宗教。创立者:张角、张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佛教(进口):原产地: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时间:公元前6世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建造的白马寺中国第一间佛教寺院。教义:(1)要求人们忍耐、顺从。 (2)主张众生平等 总结归纳1、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说说百姓信奉佛教的原因? 佛教要求人们忍耐、顺从,使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加之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这推动了佛教在中国传播。 佛教的影响: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建筑、雕刻、
20、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统一;(2)经济发展;(3)各民族共同创造;(4)中外交往頻繁。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 秦国秦朝,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而秦朝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由秦始皇建立的一个统一的朝代。3、在秦朝开创的各种制度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其最本质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4、县制并不是秦始皇首创,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出现;秦始皇将县制发展为郡县制并推行全国,秦朝推行的郡县制是由商鞅变法开创的县制演变而来的。5、秦始皇开
21、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贯穿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始终,沿用了20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6、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根源为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思想。7、秦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并使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中国文明史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8、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是吸取了秦亡教训。9、秦末农民战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第二阶段指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推翻秦王朝的统治。10、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 汉武帝“大一统”不叫“大统一”统一仅止国土,大一统则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多个方面。(
22、2) 秦始皇统一后,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做为标准货币。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3)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对儒学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但二者的本质相同,即均为文化专制的手段。它们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4) 关于治国思想,秦朝采用的是法家思想西汉初年采用的是道家思想,汉武帝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则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易考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列表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统治措施的异同。易错点:11、重要历史名词书写:张骞、西域都护府、民族交融(不要写成“民族融合”,更不能写成“民族合并”12、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而非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