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4722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1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前预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前预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学号:_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部编版七上第1-12课。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北京人是中国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

2、在中国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下列叙述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过着群居生活B能够人工取火C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D会保存火种2据考古发现,在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这说明他们()A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B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D政治上实行禅让制3浙江河姆渡人和陕西半坡居民遗址都坐落在大河流域,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重要的原因是()A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B水土资源丰富、适宜农业生产C河道适宜航行、交通便利D地形复杂险要、战略位置重要4比较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正确的一项是()河姆渡遗址半坡遗

3、址A所在地区陕西西安浙江余姚B距今年代约6000年前约7000年前C住所特征干栏式半地穴式D生产方式采集、渔猎农耕为主AABBCCDD5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A民族认同B华夷有别C祖先唯一D国家统一6传说黄帝以后,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关于他们“禅让”的故事,古书中有不少记载。通过这些记载可以了解()A中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B研究禅让制的第一手史料C当时有才能就能成为首领D长江流域选举首领的方式7所谓分封,就是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或古代先王圣贤后裔等,分别授予一定范

4、围的土地和人民,去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诸侯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朝觐述职、随王祭祀等义务,以起到捍卫王室、以藩屏周的作用。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分封制使周朝加强了中央集权B分封的目的是笼络宗亲,奖赏功臣C诸侯需要尽到自己的义务D分封制的实行加速了周王室衰弱8“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从材料描述中不能得出关于分封制实施的()A朝代B原因C分封对象D影响9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上。所记内容涵盖祭祀、农业生

5、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这说明甲骨文()A记录了商代人的社会生活B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C均以隶书的字体进行呈现D是了解夏朝社会的主要依据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表格中的甲骨文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幸古代的手铐、脚铐圉关人的监狱劓用刀把鼻子割掉伐用戈把头砍掉A商朝的奴隶众多B商朝经济发达C商朝的刑罚残酷D商朝文化繁荣1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春秋五霸之首。”“他”是()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王嬴政12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也随之效仿,这种情况反映的问题是()A经济得到

6、发展B进行政治改革C青铜广泛使用D王室衰微诸侯做大13下图所示工程位于A华北平原B成都平原C东北平原D岭南地区14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达24万。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更是坑杀所俘赵军40多万。由此可见,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是()A武器先进B战术高超C战况惨烈D兵种增多15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者爱人B因材施教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16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

7、,颇有儒家真谛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BCD17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是()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B受先进思想的影响C爆发秦末农民起义D统一六国的需要18秦朝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这强调了秦统一文字A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B完全消除各地言语差异C激起各地文人激烈反抗D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往来19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商纣王周厉王秦始皇政策对外征伐

8、,修筑豪华宫殿,征收繁重的赋税,实施酷刑暴虐成性,奢侈专横;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对农民征收沉重赋税,大规模的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A实行残暴统治B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民族压迫D加强文化专制20秦朝时“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秦朝时死刑种类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们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这表明秦朝()A统治残暴B重视国家建设C战乱不断D重视军事发展21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春秋战国

9、B秦西汉C东周秦D西汉东汉22下图选自某书的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是()第二章消灭项羽,建立汉朝第三章确立典章,设立制度第四章休养生息,发展经济A汉文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23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A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B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C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24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他是()A蒙恬B霍去病C班超D甘英25据统计,西汉初期研究儒家经典的高级官员仅占5%,到

10、西汉中期这一比例升高到45.1%,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B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C官吏素质的提高D“文景之治”统治局面的出现第卷二、辨析题(共1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生活年代约7000年前约6000年前活动区域浙江余姚(长江流域)陕西西安(黄河流域)使用工具磨制工具,骨耜磨制工具,石铲、石刀原始农业水稻粟原始畜牧业水牛、猪、狗猪、狗、羊、牛、鸡原始手工业制作陶器制作彩陶原始建筑业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1、1)河姆渡遗址比半坡遗址出现的时间稍早。()(2分)(2)半坡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2分)(3)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出现在大河流域。()(2分)(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2分)(5)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2分)三、综合题(本题共4题,共40分)27中国古代先进技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图片所示文物是司母戊鼎,鼎呈长方形,长110厘米、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

12、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出中国青铜铸造的工艺。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当时冶炼的坩埚一般可熔铜12.5公斤,一次铸成如此巨大的青铜器需要60多只坩埚同时并用,200多人同时协作。材料二古代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当时蜀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不仅从物力和财力上,而且从人力上也不可能完成大型的水利工程;秦通过商鞅变法迅速成为兵马强壮的封建国家,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为进一步巩固巴蜀的稳定,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济上修筑栈道,移民巴蜀,垦荒种田,兴修水利,于是前256年都江堰应运而生秦昭襄王时代是秦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决

13、胜时代。翦伯赞说,昭襄王末年,“秦对六国的斗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是非常精辟的论断。(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朝青铜器铸造的基本情况。(4分)(2)根据材料二,总结促成“都江堰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4分)(3)根据所学和材料,归纳都江堰工程建成后的重大历史意义。(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材料二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墓葬名称墓主身份墓道数墓道长(米)面积(口)(m2)附属设施金村V号墓周天子176.2148.6车马坑2固围村M1魏王2125756?胡庄韩王陵韩王2?95424座陪

14、葬坑邯郸二号陵赵王270*1600陪葬坑陪葬墓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材料三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进行了长期的征战。(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2分)(2)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解读图表信息,材料二表格中数据反映出当时周王室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材料三中的“一些强大的诸侯”以什么名义进行征战?请写出两位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4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地方的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实施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材料二公

15、元前209年他们走到大泽乡,两位头领号召大家说,我们因雨误期,即使去戍边,大多数人也会去死。“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上下五千年材料三秦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秦朝的刑法残酷,人民动不动要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1)结合材料一,指出秦朝实施了怎样的地方行政制度。(2分)(2)材料二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这一事件有何重要意义?(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4分)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秦完成统一后,当时其统治范围为“东至海暨(j,到)朝鲜,西起临洮、羌中,南

16、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实行什么样的体制才能有效管辖这辽阔的国土汉代诸侯王在王国内有充分的统治权,他们不仅拥有行政权,还拥有财权和兵权,甚至在某些方面“僭(jin,超越)于天子”,俨然如一个独立王国。摘编自王云度奏汉时期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关系的探索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针对材料所述问题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2分)(2)材料二中的“新货币”指的是汉武帝时期所铸造的什么货币?回想秦始皇时,他曾以秦国的

17、哪一货币作为统一的货币?(4分)(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了秦朝在文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图二建议的提出者是谁?(4分)(4)以上材料和问题的探究体现了秦汉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会使用天然火。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会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山顶洞人,选择B项;过着群居生活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排除A项;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排除C项;会保存火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2C【解析】由材料“据考古发现,在距

18、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现象说明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C项正确;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排除B项;禅让制是在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在历史上代表着禅让制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3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半坡人是我国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河姆渡人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因此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19、B项正确;自然环境与农作物种植无关,排除A项;河道适宜航行、交通便利,地形复杂险要、战略位置重要都不是农作物栽培的重要原因,排除C、D项。故选B项。4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是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栽培人工水稻。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因此,表格中的住所特征正确,C项正确;河姆渡遗址在浙江余姚,半坡遗址在陕西西安,排除A项;河姆渡人是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半坡人是距今6000多年生

20、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人类,排除B项;河姆渡人、半坡人都以农耕为主,排除D项。故选C项。5A【解析】根据材料“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可知,材料认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黄帝,这种观点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为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提供了心理支持,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观点是民族认同,“华夷有别”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观点是民族认同,“祖先唯一”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民族认同感有助于国家统一,但材料主旨是体现民族认同,没有强调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6A【解析】在继黄帝之后的原始社会末期,我国黄河流域

21、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由材料“关于他们禅让的故事,古书中有不少记载”,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A项正确;传说不是研究禅让制的第一手史料,排除B项;“当时有才能就能成为首领”说法绝对,排除C项;“禅让”是黄河流域选举首领的方式,不是长江流域选举首领的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7C【解析】题干中诸侯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朝觐述职等义务,可以看出诸侯需要尽自己的义务,C项正确;分封制使得诸侯要对周天子尽义务,但这不是中央集权,诸侯国的内部事务由其自身进行管理,排除A项;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拱卫王室,以藩屏周,不是

22、单纯地奖励功臣、笼络宗亲,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体现出实行分封制加速了周王室的衰弱,排除D项。故选C项。8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的影响是巩固了周王室,稳定当时政局,因此题干没有涉及影响,选择D项;题干说到是周朝,有朝代信息,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这是原因,痛分封对象是同姓异姓诸侯,不符合题意,排除ACB项。故选D项。9A【解析】根据材料“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上。所记内容涵盖祭祀、

23、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可知,甲骨文记录了商代人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社会生活的内容,A项正确;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排除B项;隶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排除C项;甲骨文是了解商朝社会的依据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10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结合材料表格分析可知,表格中的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刑罚残酷,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商朝的奴隶众多”,排除A项

24、;材料不能体现“商朝经济发达”,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商朝文化繁荣”,排除D项。故选C项。11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B项正确;周武王是西周开国君主,排除A项;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排除C项;秦王嬴政是秦朝的建立者,排除D项。故选B项。12D【解析】根据题干“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对周王只是表面的尊重,周王也只是保持了一个名义上的“天下共土”地位,诸侯九鼎代表了这一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向

25、封建制的转变和分封制的崩溃,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周王室的衰微,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得到发展,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周王室的衰微,无法体现进行政治改革,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周王室的衰微,无法体现青铜广泛使用,排除C项。故选D项。13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工程是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主持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造福当地百姓,B项正确;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岭南地区都与此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4C【解析】依据材料“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达24万。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更是

26、坑杀所俘赵军40多万”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规模大,战况惨烈,死伤人数多,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是武器先进,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出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是战术高超,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兵种增多”,排除D项。故选C项。15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是说,不管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D项正确;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是政治主张,因材施教是教育方法,排除ABC项。故选D项。16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因材施教,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的思想主张。社会李老师严格执

27、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法家主张法治。正确,B项正确;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这是兵家的思想主张,不是道家。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说法错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不是墨家。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17A【解析】根据题干“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和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最大好处是能调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型工程的修建,A项正确;秦朝治国思想是法家,排除B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排除C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

28、马俑修建与秦朝统一六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8A【解析】根据题干“秦朝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结合所学可知,这强调了秦统一文字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秦统一后,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工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这适应了全国统一的需要,A项正确;“完全消除各地言语差异”中“完全”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激起各地文人激烈反抗”的信息,排除C项;文字的统一促进各地的文化交流,与“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往来”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9A【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商纣

29、王、周厉王、秦始皇的政策,均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民不聊生,这种残暴统治使王朝灭亡,A项正确;周厉王实行的分封制,不是实行中央集权,排除B项;“对农民征收沉重赋税,大规模的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实行严苛的法律”,这体现的是暴政,不能体现民族压迫、文化专制,排除C、D项。故选A项。20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实行暴政,主要体现在赋税沉重、严刑苛法、刑罚严酷等,根据题意,A项正确;重视国家建设、战乱不断、重视军事发展等选择项与题意不符,分别排除B、C、D项。故选择A项。21B【解析】根据材料“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和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

30、一六国,建立秦朝,秦朝二世而亡,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夺得帝位,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B项正确;西周灭亡之后,中国的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不包含在题干中,排除A项;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分为春秋和战国,东周不包含在题干中,排除C项;东汉(25年220年),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不包含在题干中,排除D项。故选B项。22C【解析】根据题干“消灭项羽,建立汉朝”“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是汉高祖。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征战,史称“楚汉之争

31、”,最后刘邦消灭项羽,取得胜利,建立汉朝,刘邦是汉高祖。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C项正确;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巩固了西汉的大一统,但与“消灭项羽,建立汉朝”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23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些措施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C项正确;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是军事方面,与题干经济方面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的繁荣”,排除D项。故选C项。24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

32、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等人出击匈奴,其中霍去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B项正确;蒙恬是秦朝时期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的名将,排除A项;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排除C项;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道路,排除D项。故选B项。25A【解析】根据题干“西汉初期研究儒家经典的高级官员仅占5%,到西汉中期这一比例升高到45.1%”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采用道家思想治理国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33、影响深远。A项正确;西汉初年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排除B项;官吏素质的提高,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文景之治”统治局面的出现,与材料没有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26(1)A(2分)(2)B(2分)(3)A(2分)(4)C(2分)(5)A(2分)【解析】(1)根据材料中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可知,河姆渡遗址比半坡遗址出现的时间稍早。表述可以从材料中得出,所以填A。(2)根据材料中半坡遗址所在区域是“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可知,半坡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而非长江流域。表述违背了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填B。(3)根据材料中“活动区域”一栏中“浙江余姚(长

34、江流域)”“陕西西安(黄河流域)”等信息可知,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出现在大河流域。表述可以从材料中得出,所以填A。(4)材料反映了河姆渡遗址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但没有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表述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所以填C。(5)根据材料中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中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和原始建筑业等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表述可以从材料中得出,所以填A。27(1)基本情况:能够制作大型青铜器;铸造业组织管理水平高;青铜器工艺高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任选两点,每点2分,4分)(2)主

35、要原因:商鞅变法后秦国具有强大的实力;秦昭襄王采取得一系列促进属地发展的措施;秦昭襄王的支持。(任选两点,每点2分,4分)(3)历史意义:改善蜀地经济发展;为秦的统一提供物质保障;今天仍在发挥巨大作用。(2分)【解析】(1)基本情况:根据材料一“反映出中国青铜铸造的工艺。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和所学知识可知,商朝青铜器铸造的基本情况为能够制作大型青铜器;铸造业组织管理水平高;青铜器工艺高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秦通过商鞅变法迅速成为兵马强壮的封建国家”、“秦昭襄王为进一步巩固巴蜀的稳定,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秦昭襄王时代是秦国发展史

36、上最重要的决胜时代”和所学知识可知,促成“都江堰应运而生”的主要原因为商鞅变法后秦国具有强大的实力;秦昭襄王采取得一系列促进属地发展的措施;秦昭襄王的支持;(3)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古代蜀地非涝即旱”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水利工程本身对当地的作用以及对秦朝统一六国的影响。所以,归纳都江堰工程建成后的重大历史意义为改善蜀地经济发展;为秦的统一提供物质保障;今天仍在发挥巨大作用。28(1)分封制。(2分)(2)周王室地位下降。(2分)(3)尊王攘夷。(2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2分)【解析】(1)根据“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

37、权力。”可得出是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制是指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2)从材料中诸侯的墓道与设施的数量长度等信息可得出,诸侯墓室规格不逊色于周天子,说明周王室地位下降。(3)根据所学可得出是尊王攘夷;结合所学五霸主要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任意一位。29(1)郡县制。(2分)(2)陈胜、吴广起义。(2分)意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掀起了反抗秦朝的序幕)。(2分)(3)原因:秦朝实行暴政。(2分)启发:国家治理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

38、者失天下。(言之有理即可)(2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地方的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实施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在地方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2)根据材料二“公元前209年他们走到大泽乡,两位头领号召大家说,我们因雨误期,即使去戍边,大多数人也会去死。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最后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3)综合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朝的速亡告诉我们国家治理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

39、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言之有理即可)30(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2分)(2)货币:五铢钱。(2分)秦始皇:圆形方孔半两钱。(2分)(3)措施:统一文字。(2分)人物:董仲舒。(2分)(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解析】(1)秦始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汉武帝:针对诸侯王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的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以此将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再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

40、甚至除国。(2)新货币:“新货币的发行”指的是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因此新货币是五铢钱;秦始皇: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废除了六国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同行。(3)措施:根据图一可知,图中显示的是七国文字的统一,秦始皇为消除文字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了小篆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人物: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4)根据材料和上述问题可知,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建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因此,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