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阅读理解 写景状物类文章6 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常考题型:1、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某个句子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3、请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答题方法: 1、通过揣摩生动的词句,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2、从修辞手法、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等角度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答题的格式: 1、“(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一词用得很妙,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 2、比喻: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 3、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景/物)当成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
2、(特点),表达了(情感)。 4、夸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 5、排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鲜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 6、反复: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 7、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 8、动/静态描写:运用了动/静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情感)。 需要注意的地方: 实际的考试中,我们常常碰到既是写人写景、又运用了修辞的句子,分析时就要综合考虑。既要分析其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也要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其描写特点,更要揭示句子所表达的
3、言外之意与情感。考点训练:(一) 田鼠 田鼠离不开田,只要有田,吃喝不愁。可人类不愿意自巴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被偷走。因鼠呢,自有对策,它们个个都是您筑高手,像挖掘机一样,走到哪里挖到哪里。它们最喜欢在地下通道、树根、岩石下面的经隙中做窝。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特点:地势高,防水淹,既隐蔽又凉爽。 田鼠住在这样的大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夏天忙着怀孕、产崽、分窝。这时候地里的庄稼还没成熟,窝里的口粮越吃越少,有时为了节省粮食,田鼠会故意少吃或不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实在饿急眼了,它们就偷果子,管它是熟还是生。 秋天到了,所有的作物都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田鼠见到这样的景象,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它们召
4、集全体成员开会,然后组成偷粮小分队,分头行动,为漫长的冬天储备粮食。它们日夜在大豆地里忙碌,把长得饱满健壮的豆子挑出来,然后装在“袋子”里,尽管两鹏被撑得鼓鼓意意的很难受,但它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地做着毛贼。 这些小毛贼,一个月下来,能偷五六十斤粮食。你以为田鼠偷这么多粮食,是为了冬眠?不是的,它可不冬眠,即使满天飘大雪,它们仍然会出洞活动。 田鼠在偷粮食时,一般都是齐心协力联合作战。不过,当它们的成员多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得不那么团结了,因鼠们靠着丰厚的储存,吃得好、睡得好,小田鼠也个个腺肥体壮,数量越来越庞大。这时,田鼠就会出现肝脏退化和神经错乱等症状,有时甚至会自相残杀。这种现象在生
5、物学上叫作“种内斗争”,看着挺残酷,但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这些偷养的小毛贼,是农业、牧业、林业的大害。还好,猫头鹰、狐狸、猫都是它们的天敌。光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季就能捕食1000只田鼠,等于保护了一吨粮食。 1、下列对短文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B./ / D./ 2、阅读文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田鼠喜欢在地势低、防水淹、阳光充足的地方做窝。B. 田鼠的点心很多,各种谷物、瓜子、水果,反正人爱吃什么,它们就爱吃什么。C. 田鼠会为了有更多的粮食来过冬,而故意少吃或不吃。D. 田鼠在偷粮食时,为了防止自己的战利品被夺去,一般都是单枪匹马地作战。 3
6、、第6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如果把画线部分中的“到一定程度”去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你怎样理解“种内斗争”对“田鼠种群的生存是相当有利的”? (二) 秋思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甲) 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乙) 上了一层花毯,那茸茸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注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
7、、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一方红毡。此时,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喧闹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样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
8、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枣,这其中浓缩了造物者多少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味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有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
9、要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的充实。我站在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创造人生。 1、请你在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字。 2、作者是抓住吕梁山景色 的特征来描写的。 3、第2自然段中的“坡坡洼
10、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和“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两种说法矛盾吗?请你作出分析。 4、第自然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很多,请找出一个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用“ ”画出来,并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这其中浓缩了造物者多少的心血”中的“造物者”指什么? 6、本文对“大自然的秋色”展开了生动的描绘,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与“秋”相关的古诗词。 (三) 感悟春天 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渐渐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
11、进入了初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着。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对春的感慨。就连北宋理学家程题也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
12、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即使是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拿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
13、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
14、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1、 读第1自然段,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2、第4自然段画“ ”句子中的“这”具体指的是 。 3、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 4、通读全文,仔细体会,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5、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道:“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请你根据下面提示的角度,再写一写你积累的诗句。春花: 春雨: (四) 黄河源向往已久的黄河源头就要到了。马踏着松软的草地,向山顶爬去。也许你想象中的五千多来的高山一定是非常险峻的吧,可是这里却是缓缓的斜坡。越往
15、上走,就越觉得好像来到了天上一样。白云一会儿在蓝蓝的天上飘舞,一会儿又在半山腰里游荡。山上的羊群裹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真难分辨出哪是羊群,哪是白云。记得小时候,我任性地向大人们要东西时,他们往往开玩笑说:“天上的星星,你要不要?”而这会儿,我就在云雾中,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神秘的小星星了。一股泉水越来越细,河道竞像我们小时候在渠边挖的小水沟,一块块小石头就像摆在棋盘中的棋子。啊,令人向往的黄河源竟是这样有趣。我不禁跳下马来,找了一块石头,搭起了万里黄河“第一桥”。又走了几十步。在云雾传绕的一大片山坡上出现了数十处清泉。泉眼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像珍珠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泉边长着野花。几十条细
16、流沿着布满奇花异草的缓坡向一起汇去啊!这就是黄河源头吗?捧起水,洗洗脸吧!这是多么值得纪念的呀!喝一口黄河的水吧,它是那么清,那么甜。我们几个还兴奋地打起了“永仗”,让源头之水洒遍全身。蓝天,白云,鲜艳的花,清澈的水,源头的奇景真使人迷恋。我顺着小溪,向远处望去,好像看到水越汇越多,越流越大,流过草地,绕过高山,越过平原,终于汇成奔腾的黄河,奔过五千多千米,流入大海。1、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 )珍奇的不多见的花草。(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从山顶往下看的。B.一大片山坡上的几十条细流汇成了黄河源头。C.“我就在云雾中,好像一伸
17、手就能摘到神秘的小星星了。”这句话说明“我”摘星星的愿望实现了D.作者描写了黄河源头五千多米的高山非常险。3、体会句子表达的心情,把句子描写得更生动、具体。向往已久的黄河源头就要到了, 。 4、短文中说:“啊,令人向往的黄河源竟是这样有趣。”下列体现了黄河源有趣的句子是( )。(多选)A.黄河源的河道像一条小水沟,小石头像摆在棋盘中的棋子。B.有数十处清泉,泉眼在不停地冒出水泡。C.“我们”兴奋地打“水仗”。D.黄河奔腾,流入大海。5、用“ ”画出文中对景物进行动态描写的一个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五) 黄河魂壶口瀑布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来到壶口,我一下子惊呆了。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确确气
18、势,仿佛要把我给吞没了。我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它们翻滚着、输提者、相挤着、据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如同百米冲刺一般,它们各不相让,非要在壶口“冲线”的一刹那,争个你低我高。来了!来了1呼啸着、拥挤着冲锋在前的惊涛,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壶口。就在前面的一排巨滚刚刚冲来的一瞬间,后面的一排早已接踵而至。雷霆万钧的冲击力,足以所向技事,那紧随其后的更是势不可当。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轰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前呼后拥的于万条巨龙,齐刷刷地跌进深渊震耳欲聋的雷声还在轰鸣,紧接着撼天动地的霹雳又已炸
19、响。跌落深渊的巨龙,拼命挣扎者、蜿蜒者,企围跃出深渊。可跟踪而至的后来者,又以泰山压顶之势猛冲下来。在山呼海啸般的轰鸣中,无数的断鳞残甲,化作腥风血雨,从深渊中升腾,如同一股强劲的龙卷风,冲天而起,扶摇直上仁立在壶口瀑布前,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目睹瞬息万变的奇观,耳闻震耳欲聋的表鸣,我深深地被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为她那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为她那前赴后继的献身壮举所感染,为她那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所激动我的整个身心已经融化进壶口瀑布中去了。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您博大的胸怀,您的精神,您的气概,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而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
20、的集中体现!我真希望时间凝固在这里,让我在这里待上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好让我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养。1、整体感知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浏览地点所见所闻壶口瀑布 浪涛轰鸣、炸响,从深渊中升腾 2、本文结尾写道“好让我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想一想:作者要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哪些营养?联系文章内容,分条表述。(1) (2) (3) 3、第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是作者由 联想到的。第自然段中,作者耳闻目睹之后,想到了 。同样是展开想象,两者有什么不同? 4、一位同学读到第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时,写下了下面的课堂笔记,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说明理由。作者把巨浪想象成巨龙,写
21、出了瀑布的气势,但是“跌”字与龙的形象不符,改成“飞”字更加合适。 (六) 朝花夕拾(节选)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
22、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A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
23、文段列举两个句子进行分析。 2、B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请把一系列动词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3、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A、B两段中,“乐”体现在哪里? 4、请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A、B段文字的内容。作者写这两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1、A解析:概括文章的层次结构,可从几个方面进行划分:关注过渡句;关注表示顺序的词语;关注表示时间和空间变换的词句;关注文章(段落)的结构。阅读全文,把各段的意思进行概括和梳理,可以得出第1、2段介绍的是田鼠建房子,第3至5段介绍的是田鼠的生活习性,第6段总结田鼠的危害以及天敌。所以选项是A正确答案。2、B解析:阅读文章时
24、,对应各项内容,从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判断对错。通过比对,可知选项B正确。3、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猫头鹰等田鼠的天敌对农业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解析:认真分析这句话,找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再体会其作用。4、“到一定程度”是指达到能容忍的最高限度,具体到多少,这要根据田鼠的具体生存环境来判定,生存环境不同,“到一定程度”也就不同;去掉了,就不够准确,无从判定“多”的程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解析:联系上下文,分析特定表达的作用。仔细品读这句话,对比去掉加点部分以后的表达效果,便知道如果去掉“到一定程度”就不知道这个“多”是有标准的要达到一定程度,才
25、会引起田鼠们的不团结。5、这是生物生存之道的自我调节,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符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二)1、(示例)(甲)披(乙)铺(丙)拼 2、热烈、浓艳(或“秋浓如酒,色艳醉人”) 3、两种说法不矛盾。作者写黄和绿,采用的是衬托的方法,更加突出了秋色的热烈、浓艳。 解析:考查对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作出评价的能力。先表明观点,再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阅读文章第自然段,可以看出作者用大量笔墨重点表现吕梁山的红色,同时又点明在这红色的世界里“偶有几株大杨树”“映出那些松柏林”,有了这些黄色和绿色的点缀,更衬出秋色的热烈、浓艳,也表现出吕梁山秋景的丰富多彩。所以本题应回答两种说法“不矛
26、盾”。4、(句子:)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表达效果:)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杨树比作金色的大扫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到来后杨树叶子一片金黄色的状态。 5、大自然的风雨、太阳、土地、蜂蝶。 6、(示例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示例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三)1、多雨、短暂、来得艰难。 解析:阅读第一自然段,从“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可知,江南的春天总是伴随着春雨,雨水较多;从“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可知,春天来得不易;从“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
27、境地”可知,春天很短暂,不经意间就过去了。作答时围绕以上几点概括即可。2、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3、在春天的怀抱里,不论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人人都能尽享春天带来的欢乐,这正是春天被所有热爱生活的人所承认和赞美的原因。4、揭示了春天是美好的,但春天短暂而易逝,我们应该加倍珍惜的道理。 人应该保持青春的活力,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奋斗和进取。解析:阅读短文,作者通过写春光的金贵,春天的美好,告诉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春天。由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不管是落花有意,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可知,对于易逝的时光,作者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告诫所有人要把握时间,
28、5、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四)1、若隐若现;奇花异草;解析:考查了词语解释。若隐若现: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奇花异草:珍奇的不多见的花草。2、B;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有误,“向山顶爬去”“越往上走”等内容可知,“我”是从山脚往山顶爬。B.正确。C.有误,“我就在云雾中,好像一伸手就能摘到神秘的小星星了”这是比喻的说法,而不是说明“我”摘星星的愿望实现了。D.有误,由“也许你想象中的五千多米的高山一定是非常险峻的吧,可是这里却是缓缓的斜坡”可知,题干说法不正确。故选B。3、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到黄河源头了;解析:考查补充句子。体会作者心情,补全的句子内容表达出作者对黄河源
29、头向往的急切心情。如:向往已久的黄河源头就要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到黄河源头了。4、AB;解析:考查找关键语句的能力。“黄河源的河道像一条小水沟,小石头像摆在棋盘中的棋子”“有数十处清泉,泉眼在不停地冒出水泡”体现了黄河源的有趣。故选AB。5、白云一会儿在蓝蓝的天上飘舞,一会儿又在半山腰里游荡。表现出了白云的姿态多样,突出了云的美。解析:考查找关键句子并进行赏析。找出文中对景物进行动态描写的一个句子,进行赏析即可。如“白云一会儿在蓝蓝的天上飘舞,一会儿又在半山腰里游荡”,表现出了白云的姿态多样,突出了云的美。(五)1、惊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壶口浪涛巨响,跌进深渊伫立在壶口瀑布前瞬息万变的奇
30、观,震耳欲聋的轰鸣2、(1)博大的胸怀(2)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3)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3、壶口瀑布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黄河母亲的胸怀、精神和气概前者是由壶口瀑布的特点展开的想象,后者是对事物展开的人格化的想象。4、不同意。“跌”字体现出了巨浪下降速度极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飞”字只能表现出下降速度快,不能凸显壶口瀑布的排山倒海之势,所以使用“跌”字更合适。解析;考查评价语言形式的能力。析使用两个字的不同表达效果,比对后作答。“跌”字在句中有“从高处飞速降落,势头不受控制”的意思,体现了巨浪下降速度之快和壶口瀑布气势之磅礴。“飞”字则只能表现出巨浪下降速度快,不能体现出壶
31、口瀑布的排山倒海之势。因此应回答“不同意”,并结合此分析说明理由。(六)1、示例: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解析:本题考查感官描写的理解。A段,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写了百草园的美景。回答时列举感官,具体结合文句,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其中一连串的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九个动词,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突出了捕鸟得乐趣。解析:本
32、题考查词语的使用效果分析。B段,雪地捕鸟,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如“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生动准确地描述了捕鸟的全过程,表达了捕鸟中得到乐趣。3、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解析: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概括。乐景、乐事。结合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
33、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分析,油蛉、蟋蟀、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分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结合B“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分析,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4、A段:百草园美景图,描写百草园的美丽、有趣。B段:雪地捕鸟图,描写冬天百草园的诱人,充满乐
34、趣。突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为下文写“三味书屋”形成对比,作铺垫。解析:本题考查文段内容概括和写作目的分析。结合“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分析,A段:百草园美景图,描写百草园的美丽、有趣。结合“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分析,B段:雪地捕鸟图,描写冬天百草园的诱人,充满乐趣。百草园的美景和冬天在百草园雪地捕鸟情景,突出了百草园的美景、乐事,令少年时的作者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