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2356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开卷)一、选择题1.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A. 血缘关系B. 地缘关系C. 业缘关系D. 法律关系2.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表明了( )A.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B.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C.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D. 离开社会个人仍能过得幸福3.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山东省千千万万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到党委政府的防疫战中,下沉基层,走社入户,协助开展精密排查,服务公众,为打好

2、这场防控硬战聚智献力。志愿者的行为( )是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是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A B. C. D. 4.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启示我们要( )养成亲社会行,传递社会正能量 热心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A. B. C. D. 5. 暑假期间,八年级学生小李先后参加了科技夏令营、研学旅行等活动,并结识了许多朋友。活动结束后,他们通过上网聊天,遇到问题,在网上相互讨论。这说明( )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方便了人际交往网络彻底改

3、变了中学生的交流方式A. B. C. D. 6. 对下面漫画哪里逃理解正确的是(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网络的应用能杜绝一切腐败行为通过网络形式进行监督,是行使监督权的唯一有效途径A. B. C. D. 7.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迅猛,网络直播课堂、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网络招聘、网络导航、网络支付等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但是,在网络中也存在发布虚假信息、侵犯个人隐私、实施网络诈骗等不良现象甚至违法行为。所以,我们青少年参与网络生活要( )合理运用网络,丰富我们的生活 任意运用网络,谋取个人私利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络行为 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媒介素养A. B. C.

4、 D. 8. 某校开展了“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你认为下列活动能体现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小明通过网络参加了志愿者活动的报名活动 小新通过网络转发了她看到的一则募捐信小红通过网络对开展诚信考试倡议进行响应 小于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反诈骗的做法A. B. C. D. 9. 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包括( )A. 道德B. 道德和法律C. 道德、法律、承诺D. 道德、纪律、法律10.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A. 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行为B. 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

5、制人们的自由C. 我国的法律不够完备D. 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社会规则11. 10月230,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一游客突然下车,非法闯入白虎展区。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全力施救下,闯入者幸免于难,后被警方带走。这类事件启示我们( )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维护秩序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是随心所欲,不受限制的自由 社会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A. B. C. D. 12. 2018年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数据显示,由公交车司乘冲突引发的刑事案件中,超五成存在乘客攻击司机的情况。鉴于此,作为乘客应该()A. 修改交通法规,保障乘车安全B. 依法惩处扰乱公共交通的乘客C. 遵守治安法规,维护公共

6、秩序D. 悦纳自我,善于听取他人意见13. 以欣赏的眼光看人,人人都有优点和长处。下列对欣赏他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艺术家才会欣赏他人B. 只有漂亮的外貌才值得大家欣赏C. 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并给予积极的评价D. 欣赏他人就是盲目崇拜,迷失自我14. 下侧教学楼道的”温馨提示”告诉我们,尊重他人要做到( )A. 耐心帮助他人B. 平等对待他人C. 懂得欣赏他人D. 学会换位思考15. 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请人帮助说“劳驾”,请人指点说“赐教”,求人谅解说“包涵”等。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 )A. 欣赏他人B. 换位思考C. 文明有礼D.

7、 乐善好施16. 古人云“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促进国家昌盛礼仪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以礼相待就能获得成功A. B. C. D. 17. 2021年11月,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涉民生类案件被执行人进行了集中曝光,这些失信被执行人在坐飞机、列车软卧、高铁等高消费行为方面会受到限制。这警示我们( )A. 不要对人轻易许诺B. 善于运用诚信智慧C. 恪守诚实尊重隐私D. 珍惜个人诚信记录18. 某超市老板有急事外出,走时没来得及关店门,等他回到店里,发现钱箱里的2000多元钱不仅一分没少,还多出一些。原来,进

8、店消费的顾客都主动付了款,有的还留下了纸条说明。从中我们感受到( )消费者践行了诚信的价值观 诚信能够传递社会正能量以诚相待能够增进社会互信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A. B. C. D. 19. 贾某在高铁上吸烟,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贾某被处以500元的罚款。贾某的违法行为属于( )A. 行政违法行为B. 刑事违法行为C. 民事违法行为D. 严重违法行为20. 下图是小李在学习法律过程中所作的“违法与犯罪关系”图示。依据图示,你认为小李对违法与犯罪关系的理解是( )A. 违法与犯罪界限分明,但有些难以分辨B. 无论违法还是犯罪,都应承担法律责任C. 有一些违法是犯罪,有一些犯罪是违法D. 违法不

9、一定犯罪,但犯罪肯定会违法21. 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是( )A. 民事违法行为B. 行政违法行为C. 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D. 刑事违法行为22.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同学从最开始的坏习惯发展成不良行为,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悔恨。这警示我们( )A. 不良行必然导致犯罪B. 远离网络就能远离犯罪C. 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D. 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23. 小余的爸爸被公司拖欠数月工资,他爸爸讨要工资可采取的正确方式有( )采取诉讼的方式维权将公司的物品搬走抵工资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组织其他员工堵住公司大门A. B. C. D. 24. 学习了远离犯罪这一单元,泸州市某

10、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围绕“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其中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同学甲: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同学乙: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学丙:违法就是犯罪,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学丁: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A. B. C. D. 二、非选择题25. 从借助大数据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远程课堂帮助山村孩子迈过“数字鸿沟”;从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到“互联网+”催生创新创业热潮;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布局网信事业蓬勃发展给亿万人民带来更多安全感。网络给我们的社会进步带

11、来了哪些积极影响?26. 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群体日益扩大,个别国人有随意拍照、乱刻乱画、不讲秩序等不文明旅游行为。这些行为成为反映国人道德素质的一面镜子,有损我国“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如何维护礼仪之邦的形象?27. 学生刘某原来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网友后,就经常旷课,到网吧打游戏,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与网友拦路抢劫多次,最终判处有期徒刑。面对刘某惨痛的教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重蹈刘某的覆辙?28. 某市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属

12、于什么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行为?29. 【无规则,不自由】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规则”这一话题展开了交流。小林:“十字路口,尽管人多车杂,但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道路也就畅通无阻。”“2019年11月1日,淄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条例为文明行为立规矩、树导向、定红线,给不文明者设立了一道规则边界。”小华说,“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分析情境,完成问题:(1)小华说:“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请谈谈你对小华这一观点的认识。(2)小华说:“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你感觉我们应怎样做?30. 情境

13、一 小明在早晨的新闻节目看到这样的镜头:某公司员工为了请假,慌称“我中招了核酸检测阳性”发在单位的微信群,并PS了一张“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报告单,后被逐级上报卫生防疫部门和公安部门。经公安机关调查,该员工因散布谣言、谎报疫情,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1)从违反法律和危害程度讲,员工行为分别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情境二 小明在放学回家路上,被几个年龄大几岁的人拦住搜身,被抢去身上仅有的10元钱,他们还要小明第二天带50元钱交给他们。(2)请你为小明摆脱困境提三条具体可行的建议。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一)一、选择题1. 人的身份

14、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A. 血缘关系B. 地缘关系C. 业缘关系D. 法律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B: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理位置为联结纽带,由于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活动而交往产生的人际关系。如同乡关系、邻里关系。题干中,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属于地缘关系,B正确;ACD:题干未涉及血缘关系、 业缘关系、 法律关系,ACD排除;故本题选B。2.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表明了( )A.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B.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

15、会的发展C.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D. 离开社会个人仍能过得幸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ABC:材料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劳动,也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结成怎样的社会关系,人们就怎样劳动创造,人们也就怎样存在和发展。这是在重点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C说法正确,AB不够全面,与题不符;D:由教材内容可知,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山东省千千万万的青年志愿者参

16、与到党委政府的防疫战中,下沉基层,走社入户,协助开展精密排查,服务公众,为打好这场防控硬战聚智献力。志愿者的行为( )是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是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的相关知识。:志愿者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参与抗疫活动,这是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体现了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亲社会行为会获得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故符合题意;:服务奉献社会不属于法定义务,故错误;故本题选C。4. “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启示我们要( )养成亲社会行为,传递社会正能量 热心帮助他

17、人,关心社会发展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题文中观点的意思是喜欢群居而厌恶独处,相互扶助而又相互独立,这是人之常情中所乐意的,启示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传递社会正能量;热心帮助爱人,关心社会发展,故说法正确;: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文主旨养成亲社会行为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A。5. 暑假期间,八年级学生小李先后参加了科技夏令营、研学旅行等活动,并结识了许多朋友。活动结束后,他们通过上网聊天,遇到问题,在网上相互讨论。这说明( )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方便

18、了人际交往网络彻底改变了中学生的交流方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八年级学生小李利用网络交友,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等,表明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网络打破时空限制,方便了人际交往,故说法正确;:“彻底改变”观点绝对化,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 对下面漫画哪里逃理解正确的是(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网络的应用能杜绝一切腐败行为通过网络形式进行监督,是行使监督权的唯一有效途径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漫画反映的是通过网络

19、举报腐败的行为,这拓宽了民主渠道,能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是正确的,的说法太绝对,都是错误的,故选A。7.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迅猛,网络直播课堂、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网络招聘、网络导航、网络支付等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但是,在网络中也存在发布虚假信息、侵犯个人隐私、实施网络诈骗等不良现象甚至违法行为。所以,我们青少年参与网络生活要( )合理运用网络,丰富我们的生活 任意运用网络,谋取个人私利加强网络监管,规范网络行为 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媒介素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善用新媒体。:依据教材知识分析材料得知,网络内容有利有弊,是把双刃剑。这启

20、示我们在网络生活中要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媒介素养,合理运用网络,内容要健康积极,传递情感正能量,应该对视频平台加强监管,促便其承担社会责任,引导社会舆论正能量,是正确的;:错误,要遵守网络规则,不能任意运用网络,谋取个人私利;:不是从青少年角度说的,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 某校开展了“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你认为下列活动能体现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小明通过网络参加了志愿者活动的报名活动 小新通过网络转发了她看到的一则募捐信小红通过网络对开展诚信考试倡议进行响应 小于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反诈骗的做法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21、本题考查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以上活动都是在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观点都正确。故选D。9. 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包括( )A. 道德B. 道德和法律C. 道德、法律、承诺D. 道德、纪律、法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社会规则的认识。ABCD:依据教材知识,在社会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故ABC不全面,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0. 在社会生活中有

22、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A. 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B. 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C. 我国的法律不够完备D. 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社会规则【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规则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社会规则,D说法正确;A:社会生活中有人不遵守规则,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不遵守规则,故A说法错误;B:规则是自由的保障,故B说法错误;C: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1. 10月230,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游览区一游客突然下车,非法闯入白虎展区。在现场

23、工作人员的全力施救下,闯入者幸免于难,后被警方带走。这类事件启示我们( )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维护秩序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是随心所欲,不受限制的自由 社会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规则。:游客的做法是无视规则的表现,启示我们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也说明了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维护秩序,所以正确;: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所以错误;: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所以错误;故本题选A。12. 2018年1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数据显示,

24、由公交车司乘冲突引发的刑事案件中,超五成存在乘客攻击司机的情况。鉴于此,作为乘客应该()A. 修改交通法规,保障乘车安全B. 依法惩处扰乱公共交通的乘客C. 遵守治安法规,维护公共秩序D. 悦纳自我,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公共秩序。C:公交车司乘冲突引发的刑事案件中,超五成存在乘客攻击司机的情况,警示我们作为乘客要树立规则意识,敬畏规则,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尊重交通法规,维护交通安全,调控情绪,控制冲动,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换位思考,依法维权,所以C正确;AB:都不是作为乘客能做的,所以AB;D:悦纳自我,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在题旨中没有体现,所以D

25、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3. 以欣赏的眼光看人,人人都有优点和长处。下列对欣赏他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艺术家才会欣赏他人B. 只有漂亮的外貌才值得大家欣赏C. 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并给予积极的评价D. 欣赏他人就是盲目崇拜,迷失自我【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欣赏他人的认识,根据所学,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并给予积极的评价,AB“只有”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C观点正确;D“就是”观点绝对化,是对欣赏的错误理解,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C。14. 下侧教学楼道的”温馨提示”告诉我们,尊重他人要做到( )A. 耐心帮助他人B. 平等对待

26、他人C. 懂得欣赏他人D. 学会换位思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ABC:都不符合材料换位思考寓意的主旨,故排除;D:教学楼里不大声说话,强调的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其他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5. 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请人帮助说“劳驾”,请人指点说“赐教”,求人谅解说“包涵”等。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 )A. 欣赏他人B. 换位思考C. 文明有礼D. 乐善好施【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明有礼的认识。欣赏他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换位思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根据所学,中

27、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请人指点,要说赐教;请人批评说指教;麻烦别人说打扰;得到帮助说谢谢,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文明有礼,C正确。乐善好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16. 古人云“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促进国家昌盛礼仪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以礼相待就能获得成功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题干中“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意思是国家崇尚礼仪国家就能昌盛,家庭崇尚礼仪家庭就可兴大业,一个人

28、崇尚礼仪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在心中崇尚礼仪就可以使心灵安泰。突出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国家昌盛。正确;:诚信是民法的基本原则,错误;:就能,说法绝对,错误;故本题选A。17. 2021年11月,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涉民生类案件被执行人进行了集中曝光,这些失信被执行人在坐飞机、列车软卧、高铁等高消费行为方面会受到限制。这警示我们( )A. 不要对人轻易许诺B. 善于运用诚信智慧C. 恪守诚实尊重隐私D. 珍惜个人诚信记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践行诚信。D: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失信

29、被执行人在坐飞机、列车软卧、高铁等高消费行为方面会受到限制,说明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故D正确;ABC:说法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故本题选D。18. 某超市老板有急事外出,走时没来得及关店门,等他回到店里,发现钱箱里的2000多元钱不仅一分没少,还多出一些。原来,进店消费的顾客都主动付了款,有的还留下了纸条说明。从中我们感受到( )消费者践行了诚信的价值观 诚信能够传递社会正能量以诚相待能够增进社会互信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诚实守信。:进店消费的顾客都主动付了款,有的还留下了纸条说明。这表明消费者践行了诚信的价值观,也

30、说明了诚信能够传递社会正能量,以诚相待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建设和谐社会,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强调诚信对企业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9. 贾某在高铁上吸烟,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贾某被处以500元的罚款。贾某的违法行为属于( )A. 行政违法行为B. 刑事违法行为C. 民事违法行为D. 严重违法行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A:贾某因在高铁上吸烟,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被处以500元罚款可知,其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受到了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A正确;BCD:材料未涉及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故

31、本题选A。20. 下图是小李在学习法律过程中所作的“违法与犯罪关系”图示。依据图示,你认为小李对违法与犯罪关系的理解是( )A. 违法与犯罪界限分明,但有些难以分辨B. 无论违法还是犯罪,都应承担法律责任C. 有一些违法是犯罪,有一些犯罪是违法D. 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肯定会违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违法与犯罪关系。由图可以看出犯罪的一定是违法了,有部分违法不一定是犯罪,D正确。21. 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是( )A. 民事违法行为B. 行政违法行为C. 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D. 刑事违法行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犯罪。D: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具有

32、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犯罪行为又称为刑事违法行为,故D说法正确;AB: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故AB应排除;C: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但不一定是犯罪,故C排除;故本题选D。22.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同学从最开始的坏习惯发展成不良行为,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悔恨。这警示我们( )A. 不良行为必然导致犯罪B. 远离网络就能远离犯罪C. 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D. 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预防犯罪。D:题文中,许多青少年走向犯罪的原因在于交友不慎,有不良行为,不思悔改。警示我们预防违法犯罪,要杜绝

33、不良行为,故D正确;A:“必然”观点绝对化,故排除A;B:“就能”观点绝对化,是错误,故排除B;C:严重违法行为才是犯罪,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故排除C;故本题选D。23. 小余的爸爸被公司拖欠数月工资,他爸爸讨要工资可采取的正确方式有( )采取诉讼的方式维权将公司的物品搬走抵工资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组织其他员工堵住公司大门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小余的爸爸被公司拖欠数月工资,这侵犯了小余爸爸的权利,他可以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也可以采取诉讼的方式维权,正确;:将公司的物品搬走抵工资、

34、组织其他员工堵住公司大门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不可取,错误;故本题选B。24. 学习了远离犯罪这一单元,泸州市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围绕“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其中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同学甲: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同学乙: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学丙:违法就是犯罪,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学丁: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认识,根据所学,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发展下去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

35、路,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观点正确;观点错误,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必定违法;观点错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所以正确答案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识到,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其中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犯罪,所以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必定犯罪。二、非选择题25. 从借助大数据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远程课堂帮助山村孩子迈过“数字鸿沟”;从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到“互联网+”催生创新创业热潮;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布局网信事业蓬勃发展给

36、亿万人民带来更多安全感。网络给我们的社会进步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答案】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26. 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群体日益扩大,个别国人有随意拍照、乱刻乱画、不讲秩序等不文明旅游行为。这些行为成为反映国人道德素质的一面镜子,有损我国“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如何维护礼仪之邦的形象?【答案】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37、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理、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27. 学生刘某原来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认识了一些网友后,就经常旷课,到网吧打游戏,吸烟、酗酒,多次勒索同学,受到学校处分;并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筹集赌资,与网友拦路抢劫多次,最终判处有期徒刑。面对刘某惨痛的教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重蹈刘某的覆辙?【答案】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

38、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解析】【分析】考点考查:预防违法犯罪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公民,需要运用预防违法犯罪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刘某从沾染不良习气到一般违法行为,又发展到犯罪 联系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预防违法犯罪的做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8. 某市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什么行为?我

39、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行为?【答案】属于亲社会的行为;亲社会的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解析】【分析】考点考查:亲社会行为表现,养成亲社会行为途径;能力审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主体为青少年,需要调用未成年人保护有关知识分析,可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第一小问关键词:“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可联系亲社会

40、行为;第二小问考查养成亲社会行为途径,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9. 【无规则,不自由】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规则”这一话题展开了交流。小林:“十字路口,尽管人多车杂,但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道路也就畅通无阻。”“2019年11月1日,淄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条例为文明行为立规矩、树导向、定红线,给不文明者设立了一道规则边界。”小华说,“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分析情境,完成问题:(1)小华说:“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请谈谈你对小华这一观点的认识。(2)小华说:“生活中,我们

41、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你感觉我们应怎样做?【答案】(1)小华观点正确。他的观点体现出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我们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解析】【分析】考点考查:自由与规则关系、自觉遵守规则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读题,提

42、炼辩题。观点:没有规则约束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确。论据: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论据: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边界。论据: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的知识,可结合教材知识进行作答。30. 情境一 小明在早晨的新闻节目看到这样的镜头:某公司员工为了请假,慌称“我中招了核酸检测阳性”发在单位的微信群,并PS了一张“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报告单,后被逐级上报卫生防疫部门和公安部门。经公安机关调查,该员工因散布谣言、谎报疫情,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1)从违反法律和危害程度讲,员工行为分别

43、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情境二 小明在放学回家路上,被几个年龄大几岁的人拦住搜身,被抢去身上仅有的10元钱,他们还要小明第二天带50元钱交给他们。(2)请你为小明摆脱困境提三条具体可行的建议。【答案】(1)员工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其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2)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解析】【分析】考点考查:违法行为、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能力考查: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个人,需要运用违法行为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员工因散布谣言、谎报疫情,被警方依法处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500元受到的是行政处罚,是行政违法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个人,需要运用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明被抢去身上仅有的10元钱,他们还要小明第二天带50元钱交给他们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