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52324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学习任务一:日积月累(17分)1. 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阅读书籍,了解别样人生。在藤野先生中,鲁迅用“油光可jin( )”“标致极了”等词把清国留学生不思进取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回忆我的母亲里,朱德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chu( )劳动、任( )(A.rnB.rn)劳任怨的伟大母亲形象;美丽的颜色中,不论是zo( )热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天,居里夫人始终追寻着“镭”2. 古诗文名句填空(1)老骥伏枥,_。(曹操龟虽寿)(2)攀条折其荣,_。(古诗十九首)(3)_,归雁入胡天。

2、(王维使至塞上)(4)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5)钱塘湖春行中,诗人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6)古诗词中,作者常常借树抒怀。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_”,诗人由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怀想,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王绩野望中的“_,_”,诗人借树营造萧瑟静谧的气氛,抒发惆怅孤寂的情怀;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_?_”,诗人在问答中借树的刚劲,对堂弟寄予了无限期望。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古就有以官职相称的说法,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就是这种称呼。B.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与朱

3、元思书一文中,描绘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写出了自己面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C. 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和“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年号。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崔颢的黄鹤楼押ou韵。学习任务二:名著阅读(6分)4. 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同学们就“红”字的内涵展开了讨论,请根据书中的具体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将其补充完整。甲:我认为,“红”不再是颜色,而是一种精神象征,象征着革命热情,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奋力拼搏。在第五篇长征中,我不

4、但看到红军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赴汤蹈火飞夺泸定桥,还看到他们_。乙:我理解为“红”是一种_的精神。你看,书中“红小鬼”们不管行军多疲乏,也不觉得苦,一碰到人们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5. 向斯诺学习写故事。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目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同红色农民谈话通过红色大门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真正的”红军遭白匪追逐 彭德怀印象造反者 为什么当红军第四篇一个共产党的由来 游击战术在长沙的日子 红军战士的生活苏维埃运动 (有删节)学习任务三:新闻

5、速读(11分)宝马雕车香满路,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记者 陈玉杰 吴婷公路成网、高铁飞驰、轻轨穿梭、邮路畅通十年来,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金东建设蹄疾步稳。条条大道,连通南北、纵贯东西。大路通四方,天堑变通途,金东构筑了发展大格局,铺就起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交通建设大变迁,见证了金东十年的沧海桑田。火车开进塘雅,葡萄进了杭州市民的菜篮子第一次变化,是1932年浙赣铁路塘雅段通车,塘雅这片土地上第一次响起火车的轰鸣。“记得小时候,我们塘雅车站满满当当都是人,大伙儿都要从这里坐火车出门。”塘雅镇竹园村党支部书记范荣建年轻时曾在车站做过十余年的装卸工。他说,当时节假日列车上人满为患,就连厕所和行李架

6、上都挤满了人。有数据记载,1984年塘雅火车站旅客流量达6.9万人次,货运达33297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促进了竹园村乃至整个塘雅镇的发展。“当时我们村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银行、税务所、邮电所、供销社、食品商店应有尽有,被称为小香港。”范荣建指着残存的当时建筑,骄傲又遗憾地说。火车让村里富起来了,也拉近了村庄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后来,经塘雅镇政府沟通,葡萄销售旺季列车停靠时间由原来的3分钟延长到6分钟,还专门增挂了两节车厢专供果农卖葡萄,为塘雅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火车,塘雅葡萄销往各地,尤其受到杭州市民的喜爱。1990年,浙赣铁路金华段复线建设全部完成,老火车

7、站低调退隐,塘雅昔日的繁华也在岁月中渐渐沉寂下来。改革开放以后,头脑活络的塘雅果农便发现了商机一到火车站销售葡萄。“天没亮我们就挑着葡萄去火车站了,车厢里卖不完,我们就到杭州站下车,在街头巷尾叫卖,等葡萄卖完后再坐火车回家。”果农黄根伙回忆。每年7月到9月,一支上百号人的“葡萄大军”穿梭在金华至杭州的列车上,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公路挺起脊梁铺就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第二次蜕变,是2009年金义快速路和2013年曹塘澧公路的建成通车。两条主干线路贯穿塘雅,形成“十”字框架,挺起了塘雅发展脊梁,铺就起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因路而兴,因路致富,越来越多的塘雅人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七月骄阳下,条条大道犹

8、如银色的玉带,把人流载进“七彩田园”、载进“木版年画基地”、载进“奇石文化村”、载进一个个风景如画的乡村景区,同时又让塘雅的火龙果、葡萄、奇石、田园风光插上翅膀,飞出塘雅,飞向外地。当前,G235金义中央大道正在火热建设中,力争明年10月底建成通车。这条被誉为“金华第一路”“不收费的高速公路”的明星道路,将给塘雅带来怎样的发展,值得期待!轻轨飞驰穿梭,开启未来新生活第三次蝶变,则是今年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的通车,全市唯一的轨道交通“大本营”车辆段落户塘雅。与其他轻轨途经乡镇不同的是,塘雅还承建了轨道交通车辆段,肩负着金华市整个市域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停放、运用整备、定期检修以及日常维修的重担。“塘雅

9、车辆段兼具了停车场功能,维修保养市域范围内目前仅规划这一处。”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人士表示。独此一家,别无他处,意义和重要性由此可见。更值得一提的是,未来,车辆段上方将出现五六十万平方米的上盖物业。从塘雅车辆段鸟瞰效果图来看,高楼林立,繁花似锦,就是一个长条形的现代化都市街区,几乎看不到轨道和车辆。维保、停车等功能都隐藏在了未来之城的下方。几年后,塘雅将如东京、纽约、香港等国际都市人流如梭的地铁上盖物业一样,崛起一个绿色低碳、智慧共享、舒适宜居的未来社区之城。这个体量庞大的综合体“航母”,在带来轨道交通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将让塘雅更具国际都市范。(有删改)6. 快速阅读这篇新闻作品,还原下面这

10、张新闻写作提纲。每处不超过20字。新闻写作提纲三次变化具体变化变化结果第一次(1)_村里富起来,拉近村庄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第二次2009年金义快速路和2013年曹塘澧公路的建成通车。(2)_第三次(3)_(4)_7. 新闻作品的体裁很多,有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请快速阅读上面这篇文章,判断它与以下教材中的文章体裁最接近的是哪一项?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理由。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B“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C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D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8. 2012年-2022年,是不平凡的十年。请你以“非凡十年”为话题,向你的家人进行采访,你会提出怎

11、样的问题呢?请确定对象,拟定两个合适的问题。采访对象:_采访问题:(1)_(2)_9. 在新闻作品之后,记者们往往会写下“记者手记”,请你也来当一回小记者,补写这篇新闻作品的“记者手记”。50字左右。小贴士:记者手记也称之为记者札记,是指记者在完成新闻稿件后对新闻事件或者新闻当事人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主要体现记者所思所想的个人意志。记者手记:_学习任务四:品味山水(20分)(一)(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田家王淮(宋)流水绕柴门,门前小径村。(1) ,桑野散鸡豚。午灶黄粱熟, (2)田翁无少事,闲坐弄诸孙。注释:王淮,字季海,金华城区人。南宋名相。10. 第一首诗田家对仗工整,请把下

12、面两句诗的选项填入相应位置。A.春缸白酒浑 B.棘篱喧鸟雀(1) (2) 11. 这首诗最后一句写到“闲”,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末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也有一个“闲”字,这两个“闲”一样吗?请你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二)(10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水经注江水)【注释】迳:经过。信宿;连宿两夜,两个晚上。1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 绝谳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绝C. 虽乘奔御风 虽途径信宿D. 故渔者歌曰 黄牛如故13. 用“/”给下面这句话断句。(限断两处。)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14.

14、【甲】文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面写出了水的特点;【乙】文中“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面写出了水的特点。15. 【甲】【乙】两文的结尾处出现了渔者或者行者的歌谣,请联系文意,探究这样写的妙处。16. 校园风景美如画。请用书信形式为明年将进入七年级的学弟学妹描绘校园风光。要求抓住景物特征,条理清晰,语言通畅,150字左右。(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七年级的学弟学妹:你们好!很高兴我们能够成为校友,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吧! 你们的学姐/学长2022年11月1日学习任务五:向名家学写作(63分)(一)(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我的母亲(节选)邹韬奋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

15、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朦胧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徽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幢幢往来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大概是元宵吧,这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着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那

16、时我的父亲还在和祖父同住,过着“少爷”的生活;父亲有十来个弟兄,有好几个都结了婚,所以这大家族里看着这么多的孩子。母亲也做了这大家族里的一分子。她十五岁就出嫁,十六岁那年养我,这个时候才十七八岁。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我生平所见过的女子,我的母亲是最美的一个,就是当时伏在母亲背上的我,也能觉到在那个大客厅里许多妇女里面:没有一个及得到母亲的可爱。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感觉,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

17、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母亲喜欢看小说,那些旧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A)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和在上面看到穷的景象一样地不明白其所以然。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我六岁的时候,由父亲自己为我“发蒙”,读

18、的是三字经,第一天上的课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点儿莫名其妙!一个人坐在一个小客厅的炕床上“朗诵”了半天,苦不堪言!母亲觉得非请一位“西席”老夫子,总教不好,所以家里虽一贫如洗,情愿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请一位老夫子。说来可笑第一个请来的这位老夫子,每月柬修只须四块大洋(当然供膳宿)。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教师的每月束修已加到十二元,算增加了三倍。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

19、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B)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于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

20、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工来做,所以很忙。我在七八岁时,看见母亲那样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觉不安。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但是小孩子深夜不好好的睡,是要受

21、到大人的责备的,就说是要起来陪陪母亲,一定也要被申斥几句,万不会被准许的(这至少是当时我的心理),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成分。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才坐了一会儿,又被母亲赶上床去睡觉,她说小孩子不好好的睡,起来干什么!现在我的母亲不

22、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段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一九三六年一月十日深夜17. 【事件梳理】回忆性散文通过对典型事件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本文回忆了母亲很多事情。请你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事件。(每件不超过15字)(1)_(2)_(3)_(4)_18. 【语言批注】精彩的细节描写能为人物添彩,质朴无华的句子同样饱含深情。请从A、B两个划线句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完成批注。我选( ),批注:_19. 【材料辨别】有读者认为文章重在刻画母亲的形象,因此第段中写父亲的文字和请老师的内容可以删去。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20. 【写法探究】小组同学对回

23、忆性散文的写作方法进行探究交流,请你补全下面的对话。小语:名家文章是写作最好例子。藤野先生中写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等多个事件,让读者很快感受到藤野先生的伟大形象,朱德我的母亲也写了关于母亲的一些事情,从中我学到了(1)_的好方法。小文:作为回忆性散文,要关注语言表达的特点。比如朱德我的母亲中“母亲是个好劳动”直接点明了母亲勤劳、能吃苦的性格品质;本文第段的最后两句,突出了母亲善于讲故事,善于影响别人,感情特别丰富。我们写作时也可多运用(2)_的语句。小语:回忆性散文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3)_,像藤野先生,明线写藤野先生,暗线写鲁迅自己的思想发展,心路历程。本文第段在回忆儿时的事情时

24、,最后句写了现在“我”的感受。小文:我要好好读读这些文章,学习他们写作方法,也来写一篇回忆性散文。21. “向名家学写作”成果展示。于鲁迅而言,藤野先生不仅是鲁迅的老师,更是一个让他怦然醒悟的引路人;朱德的母亲一生俭朴,热爱劳动,教给朱德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是朱德走向革命道路的引路人;张桂梅是孩子口中慈爱又严厉的“张妈妈”,她是孩子们走出山区,回报社会的引路人。回忆你成长历程,以“我的引路人”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500字。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学习任务一:日积月累(17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阅

25、读书籍,了解别样人生。在藤野先生中,鲁迅用“油光可jin( )”“标致极了”等词把清国留学生不思进取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回忆我的母亲里,朱德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chu( )劳动、任( )(A.rnB.rn)劳任怨的伟大母亲形象;美丽的颜色中,不论是zo( )热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天,居里夫人始终追寻着“镭”【答案】 . 鉴 . 辍 . A . 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油光可jin,写作:油光可鉴,意思是形容非常光亮润泽。注意“鉴”的正确书写。不chu,写作:不辍,意思是不停止,继续不断。注意“辍”的正确书写。任劳任怨,读音为 rn lo rn yun,意思为不怕吃苦

26、,也不怕招怨。故选A。zo热,写作燥热,指天气炎热不湿润。注意“燥”的正确书写。2. 古诗文名句填空(1)老骥伏枥,_。(曹操龟虽寿)(2)攀条折其荣,_。(古诗十九首)(3)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4)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5)钱塘湖春行中,诗人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6)古诗词中,作者常常借树抒怀。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_”,诗人由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怀想,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王绩野望中的“_,_”,诗人借树营造萧瑟静谧的气氛,抒发惆怅孤寂的情怀;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_?_”,诗人在问答中

27、借树的刚劲,对堂弟寄予了无限期望。【答案】 . 志在千里 . 将以遗所思 . 征蓬出汉塞 . 月下飞天镜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树树皆秋色 . 山山唯落晖 . 岂不罹凝寒 . 松柏有本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遗、蓬、镜、莺、暖、燕、萋、洲、唯、晖、罹、凝”等字的正确书写。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古就有以官职相称的说法,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就是这种称呼。B.

28、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描绘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写出了自己面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C. 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和“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年号。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崔颢的黄鹤楼押ou韵。【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是指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这些

29、知识要随学随记,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C.有误,“元丰”是年号,而“康乐”不是年号,指的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山水派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故选C。学习任务二:名著阅读(6分)4. 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同学们就“红”字的内涵展开了讨论,请根据书中的具体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将其补充完整。甲:我认为,“红”不再是颜色,而是一种精神象征,象征着革命热情,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奋力拼搏。在第五篇长征中,我不但看到红军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赴汤蹈火飞夺泸定桥,还看到他们_。乙:我理解为“红”是一种_的精神。你看,书中“红小鬼”们不管行军多疲乏,也不觉得苦,一碰到人们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

30、好”。【答案】 . 在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 . 积极乐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与理解。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斯诺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把枯燥的红区党组织、各种文件、会议等内容转变为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生动的文字。这段对话是同学们在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对于“红”字展开

31、的讨论,认真分析对话内容,进行作答。第1空:整句中关联词“不但还”,再联系前文“我不但看到红军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赴汤蹈火飞夺泸定桥”,说明“还看到他们”后要接的是另一个壮举,从“第第五篇长征”中筛选能体现“革命热情,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奋力拼搏”的精神的情节即可。第2空,从乙的举例“你看,书中红小鬼们不管行军多疲乏,也不觉得苦,一碰到人们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这一空是对这种精神的一个概括,所以可往“红小鬼”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方向进行组织,如坚强勇敢、充满希望等。5. 向斯诺学习写故事。就纪实作品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这一点,你从斯诺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

32、目录,结合你的阅读体会,加以阐述。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同红色农民谈话通过红色大门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真正的”红军遭白匪追逐 彭德怀印象造反者 为什么当红军第四篇一个共产党的由来 游击战术在长沙的日子 红军战士的生活苏维埃运动 (有删节)【答案】斯诺通过采访红军将领、深入红军生活、对话农民、拍摄照片等方式,搜集掌握了许多关于红色中国的真实材料;融入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客观地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他深入一线搜集资料的方式和客观的写作态度值得我们借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与体会。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

33、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期间,通过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观察和描述,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正因为斯诺能够深入了解战士和群众的生活,笔下才会有形象真实的人物,才能够写出伟大的纪实作品,他的这种能够深入一线,搜集真实资料的求实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任务三:新闻速读(11分)宝马雕车香满路,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记者 陈玉杰 吴婷公路成网、高铁飞驰、轻轨穿梭、邮路畅通十年来,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金东建设蹄疾步稳。条条大道,连通南北、纵贯东西。大路通四方,天堑变通途,金东构筑了发展大格局,铺就起经

34、济腾飞的康庄大道。交通建设大变迁,见证了金东十年的沧海桑田。火车开进塘雅,葡萄进了杭州市民的菜篮子第一次变化,是1932年浙赣铁路塘雅段通车,塘雅这片土地上第一次响起火车的轰鸣。“记得小时候,我们塘雅车站满满当当都是人,大伙儿都要从这里坐火车出门。”塘雅镇竹园村党支部书记范荣建年轻时曾在车站做过十余年的装卸工。他说,当时节假日列车上人满为患,就连厕所和行李架上都挤满了人。有数据记载,1984年塘雅火车站旅客流量达6.9万人次,货运达33297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促进了竹园村乃至整个塘雅镇的发展。“当时我们村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银行、税务所、邮电所、供销社、食品商店应有尽有,被称为小

35、香港。”范荣建指着残存的当时建筑,骄傲又遗憾地说。火车让村里富起来了,也拉近了村庄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后来,经塘雅镇政府沟通,葡萄销售旺季列车停靠时间由原来的3分钟延长到6分钟,还专门增挂了两节车厢专供果农卖葡萄,为塘雅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火车,塘雅葡萄销往各地,尤其受到杭州市民的喜爱。1990年,浙赣铁路金华段复线建设全部完成,老火车站低调退隐,塘雅昔日的繁华也在岁月中渐渐沉寂下来。改革开放以后,头脑活络的塘雅果农便发现了商机一到火车站销售葡萄。“天没亮我们就挑着葡萄去火车站了,车厢里卖不完,我们就到杭州站下车,在街头巷尾叫卖,等葡萄卖完后再坐火车回家。”果农黄根伙回忆

36、。每年7月到9月,一支上百号人的“葡萄大军”穿梭在金华至杭州的列车上,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公路挺起脊梁铺就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第二次蜕变,是2009年金义快速路和2013年曹塘澧公路的建成通车。两条主干线路贯穿塘雅,形成“十”字框架,挺起了塘雅发展脊梁,铺就起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因路而兴,因路致富,越来越多的塘雅人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七月骄阳下,条条大道犹如银色的玉带,把人流载进“七彩田园”、载进“木版年画基地”、载进“奇石文化村”、载进一个个风景如画的乡村景区,同时又让塘雅的火龙果、葡萄、奇石、田园风光插上翅膀,飞出塘雅,飞向外地。当前,G235金义中央大道正在火热建设中,力争明年10月底

37、建成通车。这条被誉为“金华第一路”“不收费的高速公路”的明星道路,将给塘雅带来怎样的发展,值得期待!轻轨飞驰穿梭,开启未来新生活第三次蝶变,则是今年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的通车,全市唯一的轨道交通“大本营”车辆段落户塘雅。与其他轻轨途经乡镇不同的是,塘雅还承建了轨道交通车辆段,肩负着金华市整个市域轨道交通系统车辆停放、运用整备、定期检修以及日常维修的重担。“塘雅车辆段兼具了停车场功能,维修保养市域范围内目前仅规划这一处。”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人士表示。独此一家,别无他处,意义和重要性由此可见。更值得一提的是,未来,车辆段上方将出现五六十万平方米的上盖物业。从塘雅车辆段鸟瞰效果图来看,高楼林立,繁

38、花似锦,就是一个长条形的现代化都市街区,几乎看不到轨道和车辆。维保、停车等功能都隐藏在了未来之城的下方。几年后,塘雅将如东京、纽约、香港等国际都市人流如梭的地铁上盖物业一样,崛起一个绿色低碳、智慧共享、舒适宜居的未来社区之城。这个体量庞大的综合体“航母”,在带来轨道交通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将让塘雅更具国际都市范。(有删改)6. 快速阅读这篇新闻作品,还原下面这张新闻写作提纲。每处不超过20字。新闻写作提纲三次变化具体变化变化结果第一次(1)_村里富起来,拉近村庄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第二次2009年金义快速路和2013年曹塘澧公路建成通车。(2)_第三次(3)_(4)_7. 新闻作品的体裁很多,有消

39、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请快速阅读上面这篇文章,判断它与以下教材中的文章体裁最接近的是哪一项?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理由。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B“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C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D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8. 2012年-2022年,是不平凡的十年。请你以“非凡十年”为话题,向你的家人进行采访,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呢?请确定对象,拟定两个合适的问题。采访对象:_采访问题:(1)_(2)_9. 在新闻作品之后,记者们往往会写下“记者手记”,请你也来当一回小记者,补写这篇新闻作品的“记者手记”。50字左右。小贴士:记者手记也称之为记者札记,是指记者

40、在完成新闻稿件后对新闻事件或者新闻当事人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主要体现记者所思所想的个人意志。记者手记:_【答案】6. . 1932年浙赣铁路塘雅段通车。 . 铺就起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 . 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通车,车辆段落户塘雅。 . 便利生活,让塘雅更具国际都市范。 7. C,这是一篇通讯。本文采用了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了新闻事实,选择“金东十年的交通建设大变迁”这个纵剖面,从火车到金义快速路和曹塘澧公路,再到轻轨,交代得很完整,让读者感受到金东十年的巨变。 8. . 采访爷爷。 . 爷爷,你觉得我们家这十年有哪些变化? . 爷爷,你能给我讲讲你这十年的最大感受? 9. 塘雅是金东的一

41、镇,却浓缩了10年来金东交通的巨变。一条条铁轨,一条条公路,一列列轻轨,都是发展强劲的见证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炼概括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相关材料,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即可。(1)结合第段“第一次变化,是1932年浙赣铁路塘雅段通车”可概括为“1932年浙赣铁路塘雅段通车”。(2)结合第段“第二次蜕变,是2009年金义快速路和2013年曹塘澧公路的建成通车。两条主干线路贯穿塘雅,形成十字框架,挺起了塘雅发展脊梁,铺就起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可概括为“铺就起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3)结合第段“第三次蝶变,则是今年

42、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的通车,全市唯一的轨道交通大本营车辆段落户塘雅”可概括为“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通车,车辆段落户塘雅”。(4)结合第段“几年后,塘雅将如东京、纽约、香港等国际都市人流如梭的地铁上盖物业一样,崛起一个绿色低碳、智慧共享、舒适宜居的未来社区之城。这个体量庞大的综合体航母,在带来轨道交通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将让塘雅更具国际都市范”可概括出“便利生活,让塘雅更具国际都市范”。【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新闻作品体裁的辨析。新闻作品的体裁很多,有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及时、客观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胜利渡长江这件事。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报道

43、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属于消息。B.“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记叙了中国运动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获得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情景。文章重点描写了吕伟跳水的三个动作,展现了生动的画面。属于新闻特写。C.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完整地记叙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舰载机歼-15首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运用了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翔实而生动地报道了这件事。属于通讯。D.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人民日报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发表的文章,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发表此文,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惊醒世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文章主要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属于新闻评论。本文采用了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了新闻事实,选择“金东十年的交通建设大变迁”这个纵剖面,从火车到金义快速路和曹塘澧公路,再到轻轨,交代得很完整,让读者感受到金东十年的巨变。属于通讯。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采访问题。根据采访对象合理设计问题,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示例:采访对象:爸爸。采访问题:1、爸爸,您认为这十年间咱们家变化最大是什么?2、对于家中的变化您有什么感受和期望呢?【9题详解】本题考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