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及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可打印】

上传人:基**** 文档编号:25114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34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及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可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及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可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及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可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及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可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及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可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目 录第一单元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2长征胜利万岁5大战中的插曲53别了,“不列颠尼亚”9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9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15第一单元综合测试22第二单元365论语十二章36大学之道42人皆有不忍人之心476老子四章53五石之瓠597兼爱66第二单元综合测试72第三单元87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879复活(节选)9210老人与海(节选)9711百年孤独(节选)102第三单元综合测试107第四单元综合测试122 第一单元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巩固与提升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2、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拥有显著的制度优势、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科技实力、广阔的市场空间、强劲的发展韧性,具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成为世界

3、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就,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从历史通向未来,将中

4、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程一脉贯通。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材于李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要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精神就是以

5、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强大的物质基础,也要求我们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但它必须与时代融合才能为现时代的人们所接受。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紧密结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中国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唯有人民才能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力

6、量之源。实现中国梦,需要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需要充分发挥全体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追梦需要勇气,圆梦需要行动。我们既要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蹚过深水区去追梦,也要诚实劳动、开拓创新,以实干兴邦,以实干圆梦。(取材于朱可辛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一百年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实现了复兴目标。B.制度优势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有利条件之一。C.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取得伟大历史成就,已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D.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标志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

7、格局。答案:B解析:A项,原文为“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C项,原文为“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D项,原文是“要乘势而上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实现中国梦的条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之一。B.当前的物质基础是由实现中国梦必须团结的人民群众创造的。C.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D.实现中国梦一定要传承改革开放40多年不懈奋斗的实干精神。答案:C解析:原文在材料二第3段,“中国精神就是时代精神”。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文内容,简要概括中华民族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8、强起来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能以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态度奋斗。坚持实干精神。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

9、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的组成部分。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别具匠心才思敏捷异彩纷呈弥足珍贵B.别具匠心才华横溢奇光异彩不可或缺C.十分独特才华横溢异彩纷呈不可或缺D.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奇光异彩弥足珍贵答案:C解析:“别具匠心

10、”,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十分独特”,强调独有的,特别的。句中用于修饰“门类”,强调篆刻这种门类的独特,所以第一处应选“十分独特”。“才思敏捷”,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才华充分显露出来,多指文艺方面。句中用于修饰“艺术家”,“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强调了艺术家的才华,而非其思维敏捷,所以第二处应选“才华横溢”。“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纷纷呈现。“奇光异彩”,奇特瑰丽的光芒和色彩。句中用于修饰“流派风格”,所以第三处应选“异彩纷呈”。“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句

11、中用于修饰“组成部分”,表达篆刻艺术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它的不可缺少,所以第四处应选“不可或缺”。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答案:D解析: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介词误用造成主语缺失,应删去“由于”或“使”,排除A项;二

12、是“承揽”与“技艺”搭配不当,根据语境应将“承揽”改为“传承”,排除B、C两项。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答案:B解析:文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是对前面内容“完美的升华”的进一步解释说明。A项,“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是对前面“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的原因进行解释;B项,“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

13、表扬”是对前面内容“回报”的进一步解释;C项,属于转移话题;D项,“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2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课后巩固与提升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军号申志远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行进在草地上,远远的,一个人走在前头,他的影子在天际线下,是一个小黑点,后面,很远很远的地方,是打着军旗行进的红军。从茨坪出发,过湘江,一直走到这一眼看不到边的草地,陆青一直都走在这支队伍的前头,他是号手,军号一响,红军战士就要向前冲锋。陆青19岁,曾经是茨坪的一个喇叭匠,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老表们都叫他“喇叭青”。那年,镇上来了红军,他跟了私塾的教书先生一起

14、投了红军。政委问他:“娃子,你会干啥?”“我会吹喇叭。”“吹喇叭?那去当号兵吧!”政委一句话,喇叭换成军号,从此,陆青成了号兵。军号是德国的,铜的,铮亮铮亮的,能照见号兵的脸。一吹,声音特别嘹亮,十里八里都能听见。军号的主人叫阿贵,每天号不离手。阿贵是广东人,读过学堂,从南昌起义开始,一路吹到井冈山。号谱虽然复杂,但对喇叭匠陆青来说不是难事,很快就学会了。阿贵把军号用一个牛皮套套着,拴了一大块红绸子,时刻带在身边。号兵陆青跟屁虫似的追着阿贵,想着有一天自己成为这军号的主人。有一天,阿贵说:“喇叭青,我要是牺牲了,你得继续吹,吹到革命胜利”陆青回答:“我想要军号,可不想你死,我们要一起吹着军号去

15、见毛委员!”湘江之役,白匪用了飞机大炮,红军的浮桥被打断,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号兵阿贵在湘江渡口吹响了冲锋号,一颗炸弹在江边爆炸,号声戛然而止,阿贵的脑袋被弹片削掉了,一团血雾喷过来,鲜血浸透了红绸,血喷了陆青一脸。他拾起军号,用尽平生的气力吹响,他的脸和军号、军旗都融在湘江猩红的血色中,号声呜咽,号声嘹亮红军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成功突围。以后,这军号跟了陆青,跟着主力红军,一路走来。松潘草原的天气,一会儿一变,刚刚是万里晴空,一下子就暴雨如注。陆青行进在草地上,任雨水浇过头顶。他把军号塞进背包,打开背上破旧的油纸雨伞,冒雨前行。雨雾中的陆青感到特别疲惫,他走不动了。雷鸣电闪中,他仿佛看到了阿

16、贵在和他说军号的事暴雨过后,草原上弥漫着雨雾,天边还出现了一道彩虹。陆青又饿又乏,放眼回望,军旗变成了一个小点。前方,是一块绿色的草坪,过了草坪就是一大片灌木丛。陆青喝光水壶中最后一口水,扔掉了被雨打烂的油纸伞,擦了擦军号,整理了一下背包,踏上了绿色的草坪。一脚下去,陆青感觉自己飞了起来,而后整个身子迅速地沉下去,仿佛大地里伸出一只手在拽他,他挣扎着,越挣扎陷得越深。陆青试图扔掉身上的背包,可是根本摘不下来,就这样,他一点一点被绿色的泥浆包围。时间似乎静止了,他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陆青半个身子没在沼泽里,他脑子是清醒的,用尽最后的力量,他吹响了军号,号声嘹亮,号声呜咽吹号加速了陆青的下沉,很快,

17、淤泥没了他的脖子。陆青想,战友们呢,能听到号声吗?一瞬间,他的眼睛模糊了,他清晰地看到了阿贵,张开双臂从红色的湘江走来。他睁不开眼睛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脚踏在一块石头上,他用左臂高高地举起军号,他要让战友们看到军号红军队伍走到这里,正是晚霞满天的时候。一望无垠的草地上,只见陆青的手在高高地擎起,军号紧握在他的手里,像个路标,红绸子在风中飘舞政委和红军战士们向着军号敬了军礼,绕过这片死沼,向远方,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选自北方文学2018年第4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很有画面感,很好地刻画了红军长征队伍的状态。从“衣衫褴褛”可见队伍行军之久,

18、缺衣少食,疲惫不堪。B.小说着重刻画了军号手陆青的形象,他一直走在队伍的前头,对革命有着坚定的信念。这一形象体现了整个红军队伍的精神状态。C.陆青与阿贵两位军号手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视军号为生命,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用军号鼓舞士气,最后都壮烈牺牲。D.小说结尾写道:“政委和红军战士们向着军号敬了军礼,绕过这片死沼,向远方,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这暗示了军号手陆青牺牲的意义。答案:A解析:从“衣衫褴褛”可见队伍行军之久,遭受了很多艰难困苦。“疲惫不堪”理解不正确。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前半部分交代了陆青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号兵的经历,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19、、故事情节更加合理,同时使行文跌宕起伏,更具可读性。B.阿贵与陆青两人尽管有着不同的出身经历,但是对军号的珍视和对号兵责任的恪守却惊人地相似,两人也都有着同样高贵的精神追求。C.陆青在距离大部队很远的前方引路,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造成自己最终深陷沼泽而无人救援的后果,作者在对其褒扬中也暗含批判。D.小说结尾处“向远方,向红霞灿烂的地方走去”,富有象征意义,预示着革命队伍走向光明和胜利,言简意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答案:C解析:C项,“个人英雄主义”“暗含批判”理解偏颇。3.文中两次写到“号声”,试分析二者的内涵有何异同。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描写了号声的响亮、凄切,烘托了悲壮的气氛。(2

20、)不同点:前者写出了陆青对战斗的惨烈及阿贵牺牲的悲愤之情,同时饱含了鼓舞战友奋勇向前、全力突围的奋发昂扬之意。后者写出了陆青身陷绝境之际竭尽全力提醒战友避开沼泽的急切,同时表达了陆青不能再继续战斗的不甘和遗憾。4.小说以军号为题,有哪些作用?试结合全文,分条作答。参考答案:“军号”是军魂的象征,是主人公的生命所在、精神所系,承载着陆青的顽强精神、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怀,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军号”具有线索作用,小说处处围绕“军号”展开故事情节,有助于文章结构的集中;“军号”意味着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前进方向的指引,从阿贵到陆青,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有助于文章主题的揭示。解析:“军号”是文章叙事的线索

21、,是军魂的体现。可从串联故事、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等方面多角度分析。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的胜利,是无产阶级的理想和信念所()的革命精神的胜利。创造奇迹的红军将士并不是三头六臂的超人,。然而当他们集合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为民族解放、为共产主义忘我奋斗的时候,也就有了压倒一切困难的超人的力量。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争史上通常意义的“战役”,而是征途漫漫,险象环生,()两年之久不停息的苦斗。红军武器低劣,衣食匮乏,靠着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万众一心,(),打败了数倍甚

22、至数十倍于己的强敌,战胜了人间罕见的艰险,避免了任何旧军队在同样处境下根本无法避免的溃灭结局,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个奇迹雄辩地证明了一个真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是巨大的精神力量。一支队伍()抱定了科学的政治理想,抱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从而取得不可战胜的特殊优势。5.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激发经过同心同德一旦B.激励经过同仇敌忾只有C.激发历时同仇敌忾一旦D.激励历时同心同德只有答案:C解析:“激发”,刺激使奋发。“激励”,激发鼓励。从前后搭配看,应选“激发”。“经过”,动词,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历时”,动词,(事情)经过时日。从语境看,应选“历时”。“同心同

23、德”,思想、行动一致。“同仇敌忾”,全体一致地仇恨敌人。选“同仇敌忾”更合适。“一旦”,副词,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只有”,连词,表示唯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或“方”呼应)。从语境看,应选“一旦”。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答案示例:他们只是中华民族普普通通的儿女其威力必定是无穷的解析:第处,根据前文“创造奇迹的红军将士并不是三头六臂的超人”,可知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他们只是普通人。第处要照应前文的两个“抱定”和下文“取得不可战胜的特殊优势”,填写一个展开性语句即可。7.下列语句中的双引号与文中“行军”“战役”的双引

24、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B.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C.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D.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答案:B解析:文中两处双引号表示强调。A项,表示否定;B项,表示强调;C项,表示引用;D项,表示特殊含义。3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后巩固与提升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

25、天眼”燃尽追记“时代楷模”南仁东陈芳董瑞丰刘宏宇“天眼”之父南仁东,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天眼”看似一口“大锅”,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

26、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1993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

27、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

28、好,就对不起国家。”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沙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

29、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

30、,“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空。”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选自新华网,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对人类有效接收外太空讯息的干扰越来越大,根

31、据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的建议,南仁东提出“天眼”项目研发主张。B.与美国“凤凰”相比,“天眼”巡天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可接收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而“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C.“天眼”结构庞大,精密度高,项目工序繁杂,在选址、论证、立项、建设过程中,南仁东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亲自把关,以避免出现任何瑕疵。D.文章围绕“时代楷模”这一主题,依托“天眼”项目的研发展开叙述,旨在凸显南仁东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勇攀高峰。答案:B解析:“而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错误。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32、一项是()A.开头部分通过阐述“天眼”对于天文学研究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表达对南仁东勇于献身科学的无比崇敬之情。B.“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是南仁东追求理想的真实写照,诗化的语言为充满艰辛的科学研究赋予了浪漫和温情。C.文中多处引用南仁东的原话和他人的评价,既有利于刻画南仁东朴实而伟大的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D.文章按“天眼”的研发建设过程划分写作板块,依次串联起三个小标题,内容上构成递进关系,使文章一步步走向深入。答案:D解析:从三个小标题看,文章是按照南仁东的精神品质来划分写作板块的。3.南仁东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参考答案:心系国家

33、,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潜心科研,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心无旁骛,执着追求科学梦想。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为科学事业献身。严肃认真,治学严谨,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二、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手机支付、高铁站安检、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脸,AI(人工智能)导购就能根据用户画像向你精准推荐个性化的服饰搭配。一些地方还在执法监督、政务服务、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挂号、“刷脸”办理个税等都已成为现实。()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

34、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户个人隐私就有可能处于“裸奔”状态。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的当下,必须,多管齐下,充分重视并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但在现实的信息收集环节中,还是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没有达到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人脸识别环节,更是缺少清晰的标准与界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与时俱进司空见惯方兴未艾未雨绸缪B.与时俱进屡见不鲜如日中天防患未然C.

35、突飞猛进司空见惯如日中天防患未然D.突飞猛进屡见不鲜方兴未艾未雨绸缪答案:D解析:“与时俱进”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形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很快,应用“突飞猛进”。“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屡见不鲜”形容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形容刷脸很常见,应用“屡见不鲜”。“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如日中天”指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根据前面“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应用“方兴未艾”。“未雨绸缪”指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

36、。根据前文“如果有可能”,应用“未雨绸缪”。5.在文中括号内填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然而,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B.但是,人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C.因而,人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D.诚然,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答案:A解析:上段说“刷脸”带来的便利,本段说信息采集与安全问题,故应以表转折的关联词开头,排除C、D两项;B项,“也引发了担忧”的主语应该是“这些新技术”

37、,不是“人们”。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B.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C.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D.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答案:B解析:画线句子的错误有二:一是不合逻辑,根据上文,应将“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放在前面;二是“加

38、大处罚措施”搭配不当。C、D两项“加大处罚”搭配亦不当。(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背景材料是为了让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一篇报道,说的都是“为什么”,所以,千万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如果连“为什么”都搞不清,那就会对读者理解报道造成困难,。7.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参考答案: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一定要准确无误甚至把读者引入理解的误区解析:第处可根据“但对于补

39、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判断,第处可根据“千万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判断,第处可根据“那就会对读者理解报道造成困难”判断。8.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参考答案:补充新闻事实;让读者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新闻报道。4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课后巩固与提升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铁人张定宇李春雷一大年三十。傍晚7时,办公室。吃过饭,张定宇突然想起,要与病房里的妻子视频,说几句安慰话。这个可怜的女人啊,为我付出了一切,现在身染重病,生死未卜,不仅没有得到我的探望和照顾,连暖心的问候也少之又少。想到这里,张定宇心如刀割。他擦擦眼泪,使劲摇晃麻木的脑仁

40、,想出了几句温柔话。可刚刚酝酿好情绪,电话响了。紧急通知,解放军陆海空3支医疗队共450人,已乘军机星夜驰援,3小时后降落。其中,陆军军医大学150人医疗队,将直接奔赴金银潭医院。少顷,电话再响:上海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也将进驻,凌晨2时抵达!“好!好!马上布置,马上迎接!”他挺直身体,一下子来了精神。放下电话,急速召集人马,分头行动,再次冲锋。真是武汉有幸,天道垂青。前些天,他已经抢在大疫来临之前,把全部病区规划改造完毕。这个“提前量”,在这个节骨眼上帮了他的大忙。想到这里,心底涌上一阵职业的自豪。(1)他伸出大拇指,狠狠地为自己点一个赞!的确,张定宇提前完成的这一系列改造工程,太果断了,

41、太给力了。这,才是一个优秀管理者真正的责任感!日历翻至1月25日,大年初一。这是全国人民万家团圆的欢乐之夜,人们看完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大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可张定宇和他的战友们,却不能停下。他们要立即清洁消毒、摆放物品,为即将进驻的医疗队能最快投入战斗做好准备。1月26日下午1时,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接管两个病区。下午2时,上海医疗队入驻另外两个病区。截至当晚11时,金银潭医院已累计收治重症患者657人。火线48小时,张定宇兵不解甲,马不停蹄!二金银潭医院的空气中,溢满了浓浓的消毒水味道,像硝烟,似雾霾。楼道里,大家时时看到张定宇跛行的身影,常常听到他的大嗓门。只是,他的嗓门越来越大,脚步却越来

42、越迟缓了,特别是双腿僵硬,如假肢般愈发不灵便。上楼时,必须用双手紧握栏杆,用力地拉、拉。有一次,走着走着,居然趴倒在地,好久站不起来。1月28日早上8时,全体病区主任见面会。简短地汇报完工作后,大家准备四散而去,各就各位。但这一次,张定宇破例要求大家留下,似有话说。人们颇感意外。而他,却又吞吞吐吐,足足一分钟。众人纳闷了。这完全不是张院长的作风啊,从来没有见他如此局促啊。他停顿一下,慢慢张口。“兄弟姐妹们,事到如今,我不得不说。再不说,可能要耽误大事。”大伙儿瞪大眼,眼神里翻动着惊疑的问号。这些年来,单位由乱到治,由弱到强,发生了太多太多细细碎碎而又轰轰烈烈的事情。对于这些,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43、只要有张院长在,便没有什么大事。就像现在,天大的事,不也是他在硬挺挺地支撑着吗?“我的身体出了问题”大家一惊,会场一片寂静。“我是渐冻症!”什么?什么!大伙儿不敢相信,不愿相信。“是的,渐冻症,前年确诊。”他缓缓地却是平静地说,“医生告诉我,或许还有六七年的寿命。现在,我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渐冻症,即运动神经元病,属于人类罕见病。此病多为进行性发展,其病变过程如同活人被渐渐“冻”住,直至身体僵硬、失去生命。更重要的是,这种病,无法医治。在座都是医生,谁不明白呢。联想他这些天来的异常行动,大家恍然大悟。张定宇沉默少许,接着说:“我向各位兄弟姐妹道歉啊。这两年,我脾气不好,批评你们太多,你们都受委

44、屈了!现在,我的时间不多了。在这最后的日子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抢回更多患者;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和大家一起,跑出病毒的魔掌。现在,形势万分危急。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保卫武汉!”说完,他用尽全身力气,站起来,一跛一拐地走向前台,双手抱拳,深鞠一躬:“拜托大家了!”泪水模糊了大家的眼睛白衣执甲,冒死前行!最疲惫的时候,最痛苦的时候,张定宇就仰躺在办公室沙发上,与妻子视频聊天,一是问候,二是排解压力。“疫情过后,我陪着你,好好休息。”(2)“咱俩相差5岁,正好可以一起退休。到时候,我给你一个人当护士,你给我一个人当院长。”“只是我脾气不好,急躁,不服周,老毛病改不了

45、。”“这才是武汉人。一代代都是犟脾气,好像会传染一样。”“别提传染。我不想听!”“好吧。张院长英明,张院长能干。在张院长领导下,汉正街永远正,长江水永远清,金银潭永远风平浪静。”“哈哈哈哈”笑着笑着,却没有声音了。再听,却是一串串呼噜声。他睡着了。(选自2020年4月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大年三十”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展开情节,使过年应该具有的祥和气氛与疫情的暴戾来袭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备感紧张。B.“这个可怜的女人啊”,“可怜”二字表达了张定宇对身患重病的妻子的怜惜,侧面表现了他面对疫情的无助和悲伤。C.“楼道里,大家时时看到张定宇跛

46、行的身影,常常听到他的大嗓门”,“时时”表现了他的操劳忙碌,也暗示了他病情日益加重。D.“一代代都是犟脾气,好像会传染一样”,“别提传染。我不想听!”“传染”一词看似相同,但在各自的语境中意思却截然不同。答案:B解析:“可怜二字表达了张定宇对身患重病的妻子的怜惜,侧面表现了他面对疫情的无助和悲伤”理解有误。依据文本可知,张定宇面对疫情没有表现出无助和悲伤。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不惜笔墨描写张定宇要与妻子视频的心理活动,意在表现他因无法照料病重的妻子而产生的愧疚之情,并照应结尾。B.“金银潭医院的空气中,溢满了浓浓的消毒水味道,像硝烟,似雾霾”这句环境描写渲染了疫情的严峻和气氛的紧张。C.“我的身体出了问题”“我是渐冻症!”两句中的省略号表现出张定宇因渐冻症病情严重而导致说话迟缓、吞吞吐吐。D.“汉正街永远正,长江水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