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颠簸(b) 幡(fn)然悔悟襁(qing)褓 寒噤(jn)B.哺(b)育殒(yn)身不恤窒(zh)息跌宕(dng)C.罹(l)难一年半载(zi) 磐(bn)石颤(chn)抖D.婆娑(s)运筹帷幄(w)复辟(p)供(gng)给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孤苦伶仃众志成诚惦记寒喧B.横征暴敛同舟共济札记端详C.仁至义尽如履薄冰账簿豢养D.谆谆告诫披荆斩棘端倪淬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长江用甘甜的乳汁各族儿女。他不顾朋友的劝阻,走入钱
2、塘江观潮的禁区。浪头扑面而来,瞬间不见了他的身影。在创业中,下岗工人备尝,但大家齐心协力,逐步获得成功。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A.抚育径自艰苦遗迹B.哺育径自艰苦陈迹C.哺育径直坚苦陈迹D.抚育径直坚苦遗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令世人瞩目的“侵华日军细菌战赔偿诉讼”二审判决将于7月19日下达,浙江“声援团”一行32人将从萧山国际机场启程飞往东京。B.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如何,我们只能侧目而视了。C.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既不用背井离乡,还能增收脱贫。D.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
3、们盖棺定论,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5.下列各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上常用的体裁。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等特点,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部分组成。标题是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一般是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B.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社论有三个要点:代表报社;评论对象是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目的是引导舆论。如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就是一篇社论。C.通讯是一种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或者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
4、问题的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例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是一篇通讯。D.“四书”指论语孟子春秋大学四部作品,“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两旁。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两旁。7.下列语句中加
5、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产生虑而后能得得:收获,心得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勤勉知至而后有定定:志向坚定不移C.居无求安居:居住的环境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D.就有道而正焉正:匡正大学之道道:宗旨、原则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交:结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誉:博取名誉B.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萌芽,发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保:安定C.致知在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颜渊曰:“请问其目。” 目:纲目D.有是四端而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贼:偷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懂得9.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士
6、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蟹六跪而二螯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人之有是四端也C.非恶其声而然也若火之始然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人而不仁,如礼何定而后能静B.就有道而正焉金就砺则利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物有本末,事有先后D.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人之有是四端也二、文言文阅读。(10分)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
7、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
8、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选自吕氏春秋异宝)【注】机:吉凶之兆。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9、.为我死,王则封汝则:如果B.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知:巧诈C.见一丈人,刺小船刺:用篙撑D.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见识浅陋的人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一组是(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A.B.C.D.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渔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
10、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D.本文以历史事实、生活实例等为论据,夹叙夹议,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14.孙叔敖之智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三、名著阅读。(20分)15.对下列句中词语的注音及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愠:wn,恼怒、怨恨。B.其为人也孝弟弟:t同“悌”,尊敬兄长。C.巧言令色,鲜矣仁鲜:xin,少。D.吾日三省吾身省:xn,观察。16.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语言迟钝B.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孤:孤单孤
11、立C.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迷惘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方式方法17.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蔽:概括B.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患:忧虑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齐:约束D.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逮:抓捕18.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真不知道他能做什么。B.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啊,我对道的追求一直没改变啊。C.以约失之者,鲜矣!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人是很少见的。D.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个器皿一样作用仅仅限于一个方面。1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
12、的一项是()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A.曾子说:当政者要是能够谨慎地对待事情最终的结果,又能追念远代祖先,那么百姓的道德就会归于醇厚了。B.曾子说:当政者要是能够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又能追念远方的人们,那么百姓的道德就会归于醇厚了。C.曾子说:当政者要是能够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又能追念远代祖先,那么百姓的道德就会归于醇厚了。D.曾子说:当政者要是能够谨慎地对待事情的结果,又能够追回来远方的人们,那么百姓的道德就会值得称赞了。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
13、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20.“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2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2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向贾雨村演说宁荣两府,说道: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
14、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1)下列哪位人物不属于这里说的“安富尊荣者”( )A.贾敬B.贾赦C.贾政D.贾珍(2)小说的后续情节中有哪些属于冷子兴所说的“大事”?结合原著,请举两例说明。四、默写。(10分)23.根据原文填空。(1)无衣中描写战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_,_。”(2)江城子中“_”一句道出词人对亡妻阴阳两隔、再无聚首之日的哀痛和慨叹,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3)将进酒中,诗人以黄河之水开篇,气势磅礴,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_,_
15、。”(4)将进酒中,由悲而乐,表面上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_,_。”(5)春江花月夜中写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_?_?”(6)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落月西斜、海雾涌起,回家的道路无限遥远的句是:“_,_。”(7)十二章中,反映了孔子主张的“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8)在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的句子是:“_,_。”(9)在十二章中,孔子这样解释“恕”:“_,_。”(10)在十二章中,孔子所说的“_,_”两句,就是现在所提倡的要
16、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五、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木车的激情张炜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是那样脆弱和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
17、一生。他就是我们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木车的激情。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人几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的木车声中,听到“政治”的真正含义,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
18、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思 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索到的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一位 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人们往往承认他是布道和启蒙者,而不愿承认他是诗人。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冰凌的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腔燃烧的诗情吗?这是一首长长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人类的诗,是可以从东方播撒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我们相信,一本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的确是由车轮和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
19、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渗透和感染。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给这样一个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们也许是无能为力的。可是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他是这样一种生命,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选择,才能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历史长河之中,驶进一片灿烂之中。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原来只有激情,只有他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电,才可
20、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绌。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可以笼罩这个宇宙。激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 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也许当我们现代人懂
21、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改)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用大量篇幅描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看似闲笔,实则是为了突出孔子及其弟子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的激情。B.文章以“木车的激情”为题,赋予木车以深刻的内涵,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大胆展开想象,形象而 全面地表现了孔子不懈求索的一生。C.孔子乘坐的木车穿越十万大山,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它深深的辙印诠释了“诗”与“政治”合二为一的真谛。D.在作者看来,孔子是一个伟大的言者和行者,集中表现为承载渊博思想的论语和颠簸却不断前行的木车。25.阅读全文,解释划线句子“那个颠簸的木车
22、,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在文中的含意。26.文章怀想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用意何在?六、作文。(50分)从下面两道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27.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新岁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请以“有那么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28.完成写作。近几年,人脸识别、V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飞速发展,使用这些技术已经成为潮流。科技潮流给很大一部分人带
23、来了便捷和乐趣:科普爱好者穿梭在各种专业网站之间获取知识、分享智慧;卖瓜菜的小摊贩们都在各自摊位前贴上二维码,无现金交易方便省事;有的老年人戴上VR眼镜玩无人机航拍,享受新时代的退休生活然而,科技潮流也给一小部分人带来了困难:有些老年人在自助银行里无所适从,或者因为不会下载手机APP而无法预约挂号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潮流中的多数与少数”为题,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1.【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颠簸”的“簸”应读“b”;“襁
24、褓”的“襁”应读“qing”;“寒噤”中的“噤”应读“jn”;C.“一年半载”中的“载”应读“zi”;“磐石”中的“磐”应读“pn”;D.“婆娑”中的“娑”应读“su”;“复辟”中的“辟”应读“b”。故选B。2.【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A.“众志成诚”的“诚”应为“城”;“寒喧”的“喧”应为“暄”。故选A。3.【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哺育:喂养;比喻培养。抚育:照料儿童或动植物,使健康地成长。依据前文“用甘甜的乳汁”可知,应选“哺育”。径直:一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二指直接进行某事,不在事前费
25、尽周折。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或自作主张。依据前文“不顾朋友的劝阻”可知,这里应选“径自”。艰苦:艰难地过日子,指生活困苦。坚苦:心志坚定,刻苦从事。下岗工人应是备尝了生活的困苦,应选“艰苦”。遗迹:指遗留下来的痕迹。陈迹:意思是过去的事迹。“白色建筑”并非历史遗留下来的,而是说“白色建筑”标志着英国统治香港的历史成为了过去。所以选“陈迹”。故选B。4.【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形容人或事非常重要。语境说的是“侵华日军细菌战赔偿诉讼”的二审判决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关注,使用正确。B.“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
26、或又怕又愤恨。语境没有令人畏惧害怕或愤恨之意,应是拭目而待,使用错误。C.“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到外地。语境指在家门口就业无需离开家乡,使用正确。D.“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语境强调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不能简单的做出结论,使用正确。故选B5.【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D.“四书指论语孟子春秋大学四部作品”错误。“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没有春秋。故选D。6.【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本段话围绕“南天门”展开,话题为“南天门”,故“元代石刻天门铭”不能承接上文“南天门”,排除AC;依据下文引
27、号中内容可知,“为”的主语应该是“对联”,承前宾语省略衔接更为紧密,排除D。且选项中的两个句子的主语“门外西侧”“门两旁”是分承上文“南天门”的,线索十分清楚,联系十分自然。故选B。7.【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兴,指激发人的感情;句意: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得,处事合宜;句意: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故选A。8.【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贼”,伤害;句意:有了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明”,彰明;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故选D。9.【答案】A【
28、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而”:连词,表并列。句意: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而”:连词,表并列。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B.“之”:结构助词,的。句意:如果没有同情心,不能算是人。/“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人有这四种开端。C.“然”:代词,这样。句意: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然”:通“燃”,动词,燃烧。句意:像火刚刚燃烧起来一样。D.“以”:介词,把。句意: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以”:介词,因为。句意:因为(郑国)曾对晋国无礼,而且从属楚国却对其
29、怀有二心。故选A。10.【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承接。句意: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礼有什么意义。/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B.都是动词,“接近、靠近”的意思。句意: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C.动词,侍奉;名词,事情。句意: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D.正确,跟“非”相对;这。句意:没有是非善恶的心,就不能算是人。/人有这四种发端。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10分)【答案】11. A 12. C 13
30、. D 14.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道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的能力。A.“则”,就。句意: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句意: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表现的是古今对宝物的不同看法,不符合题意。句意:楚王果然把肥沃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孙叔敖之子推掉肥美土地的赏赐,而愿接受一般人都不愿意接受的贫瘠土地,表现了“以不受为宝”,故符合题意。句意:
31、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老人救了伍员却推辞了价值千金的宝剑,表现了“以不受为宝”,故符合题意。句意: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表现对老人助人却无所求美德的赞叹,故不符合题意。句意:把它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接受。表现子罕不接受人之所认为的宝物,故符合题意。句意:他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表现越有智慧的人接受之物越珍贵,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有。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夹叙夹议”错误。选文第一段提出作者“古之人所宝者异也”的见解,并用孙叔敖的例子进行论证。第四段的评论“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是对作者观点的升
32、华。第二、三段分别用江上丈人和子罕的事例来证明作者见解的正确。本文为古代议论文,所以“夹叙夹议”这种说法不当。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可知,孙叔敖之智体现在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孙叔敖病危,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不要承受肥沃的封地,反而接受贫瘠的“寝之丘”,且能够不失其地。孙叔敖的智慧,在于“孙叔敖之知,知以
33、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即知道不把世俗利益看作利益,知道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才能长久的保有。参考译文: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病了,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楚人畏惧鬼,而越入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沃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
34、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道之人之所以不同于世俗的原因。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
35、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人世间,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宋国一个农夫耕地得到了一块玉,把它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接受。农夫请求说:“这是我的宝物,希望相国赏小人脸而把它收下
36、。”于罕说:“你把玉当作宝物,我把不接受别人的赠物当作宝物。”所以宋国德高望重的人说:“子罕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当作宝物的东西与别人不同啊!”假如现在把百金和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把和氏之壁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壁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他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三、名著阅读。(20分)15.【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的文言词读音和含义的能力。A.“愠”,应读作“yn”。C.“鲜”,应读作“xin”。D.“省”,应读作“xng”,
37、是“反省”的意思。故选B。16.【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方”,去处,方向;句意: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故选D。17.【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D.逮:及,赶上。句意: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地发言表态,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可耻。故选D。18.【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B.“一以贯之”,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始至终都不会改变。句意: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故选B。19.【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
38、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需要注意的重点词语有:“慎终”,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追远”,追念远代祖先;“归厚”,归于醇厚。故选C。【答案】20.“其道”指仁或仁道。全段表达了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离开仁的思想。21.根据第一种解读,句意为:不是通过仁道脱离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根据第二种解读,句意为:因行仁道而陷入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观点的把握。对于词语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对于观点的把握要在理解选段的基础上,结合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了解来把握。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
39、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我们仔细推敲。【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对于古文的理解,学者们见仁见智。题干提出了两种解读,考生首先要明确这两种理解各是从什么角度解释的,而且要明白解读的实质、核心应该是一样的。学生据此写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注意每种理解要符合观点。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
40、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22.【答案】(1)C(2)此处的“大事”是小说第一次介绍贾府状况,点出贾府后继无人、毫无作为的现状,暗示出后文贾府衰落的一重因素。比如贾府的管理松懈、长辈如贾敬炼丹修仙、贾宝玉结交政敌家的戏子、贾蓉骄奢淫逸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A.贾敬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属于“安富尊荣者”。B.贾赦承袭了荣国公的爵位。他生性好色,威逼鸳鸯做妾、强索古扇、将迎春
41、嫁到孙家抵债,仗势欺人,不在乎他人性命之人,属于“安富尊荣者”。C.贾政,重视读书上进,归于正途,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惟失之于迂腐,不属于“安富尊荣者”。D.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生活穷奢极欲,秦可卿死后,贾珍请王熙凤料理丧事,为丧仪风光,让她“爱怎么办就怎么办”,还特意花一千二百两银子为儿子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属于“安富尊荣者”。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小说情节的能力。“更有一件大事”后用的是分号,下文说“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可见说的是贾府中的后代子孙不思进取导致贾府
42、逐渐衰退的状况。比如,子孙后代居住的贾府,会有大观园的角门有时候没有及时关上的情况;以及有一次宝玉在夜里忙着应付父亲的考查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就从墙上跳下来了,这个事情就引起了贾母亲自查处,一查,发现夜里下人经常聚众赌博、吃酒,没有尽责;还有司棋也竟然把她的表兄约到院子里来,很多小事情说明子孙后代的贾府在管理上非常松懈的情况。早期的子孙中,比如贾敬是乙卯科进士,却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后因吃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年轻的子孙中,比如贾宝玉不关心仕途,不关心贾府的事务,每天只是沉浸在温柔乡里,只有儿女情长,却不通持家理财等。甚至,从“贾政便问:该死的
43、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莽,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也可看出贾宝玉只顾自己享乐,去结交贾府政敌忠顺王府戏子蒋玉菡,而不考虑自己家庭的处境,也是大事的体现。比如,对于贾蓉,从原文“贾蓉且嘻嘻的望他二姨娘笑说:二姨娘,你又来了,我们父亲正想你呢。尤二姐便红了脸,骂道:蓉小子,我过两日不骂你几句,你就过不得了。越发连个体统都没了。还亏你是大家公子哥儿,每日念书学礼的,越发连那小家子瓢坎的也跟不上”,以及国丧、家丧之间,贾珍、贾蓉因为不能外出游玩,便想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在此期间“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好烹炮”“如今三四月的光景,竟一日一日赌胜于射了,公然斗叶掷骰,放头开局,夜赌起来”可看出贾蓉等人的骄奢淫逸。四、默写。(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