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49775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上册语文 大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两篇精读课文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两篇篇略读课文组成。浪淘沙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诗篇;江南春为我们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书湖阴先生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2、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青山不老写的是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森林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在茫茫青山中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三黑和土地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三黑这一获得自己的土地而勤劳耕作,憧憬美好生活的农民形象,表达了翻身的农民的无比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感情。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要求根据文中提供的素材确定主题与角色,阐述出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看法,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学会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习作

3、学写倡议书能根据现实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倡议书。学习园地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古诗词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主要观点。学会识别公交路线图,选出最佳方案。积累中国文化常识中的内容:五行、五金、五谷、五音、五彩。2.单元重点:(1)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我们知道在每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或表达观点时往往会使用一些关键句,能突出表现文章的内涵。这些关键句,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找到关键句,我们就容易提取关键词。文中主要观点就是作者

4、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阐释自己的主要观点,我们往往利用题目直接点明中心。只有一个地球的题目简洁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通俗易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表现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2)学写倡议书。学写倡议书时,首先要注意格式。标题要鲜明,正文写清倡议的内容,最后要署名并写上日期。其次观点明确,抓住内容:(1)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最后抓住结尾,表明希望。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人类如何做才能长治久安,作为六年

5、级学生虽然对环境以及环境的破坏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全面,不够系统,因此在学生本单元的文章时,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的做法是:1.利用互联网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世界,2.教师紧扣训练点进行有效指导。【教法建议】1.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精讲多练,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展开阅读,在课堂情境中习得阅读方法,注重文本解读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强问题意识,从揣摩写法与创作意图出发设计阅读教学,精心选择优质信息进行有效补充和拓展,以读促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2.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

6、教师做适当点拨。3.本次习作难度不是很大,需要注意几点:倡议书的格式要正确,倡议书的内容要具体,不能泛泛而谈。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课文17 古诗三首218 只有一个地球219 青山不老120 三黑和土地1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1习作学写倡议书2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2合计1117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簸”。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3.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4.学习一组写景的古诗,感受作者对大地的赞美,体会借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方法。【

7、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读懂浪淘沙,体会感情,感受意境。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教具准备】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内 容增删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关于黄河的录像。播放: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3.板书课题:浪淘沙。齐读课题。二、介绍作者 刘禹锡:(7

8、72842)字梦得,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改革家。其诗作,诗中寓理,敢于直面人生,树立思想之风标;其诗风,刚直豪放,短小精干,清新自然,与同期伟大诗人白居易齐名。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三、检查预习,交流资料。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首诗?个别读、集体读同桌对读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四、精读古诗,理解诗句。1.学习第1、2句。(1)出示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簸”是多音字,在这里读(b)(2)指名读、全班齐读诗句。(3)分小组学习、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

9、是你不懂的?(4)学习汇报。教师随机答疑。(板书:浪淘风簸)(5)咱们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气势雄伟)(6)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 2.学习第3、4句。(出示3、4句诗)(1)全班齐读。(2)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板书:直上银河)(3)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之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男、女生读诗句。(板书:想象写实)方法指导:了解诗中的典故,古诗中运用典故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余韵盎然、耐人

10、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果不知道所用典故,势必影响对古诗的理解把握,所以要加强平时的阅读,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历史故事,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无疑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是很有帮助的。 3.指导朗读。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5.尝试背诵。(指名背。全班背。)五、拓展延伸,保护黄河。 1.诗人向我们展示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历经千年,如今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黄河被污染的素材。 2.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3.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为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献计献策。六、当堂检测(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六、课后

11、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2)(3)(4)(5)(7)(8)(17-29)(9-12)(13)(14)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教具准备】 。 【教学过程】内 容增删一、 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的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3.继

12、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二、学习古诗(一)学习江南春1.导入: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1)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2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3.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检查学习效果(1)指

13、名朗读,集体正音。(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3)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4)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5.反复诵读,体会诗意(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6.后两行雨景、怀古(1)提

14、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6)练习背诵古诗。7.合作交流、品味意境。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1)小组交流探讨。(2)汇报交流成果。(二)学习书湖阴先生壁1.

15、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元日梅花最著名。湖阴先生:指杨德逢,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2.初读诗文、感知诗意(1)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2)小组讨论、交流、继续研究。(3)交流反馈,重点引导:A.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静:干净。畦:读音q,意为田园中划有界限的长条方块。排闼:读音t,推开门,

16、排为推,闼为门。B.理解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4)学生尝试自己翻译诗意。3.诵读诗句,感悟诗境(1)划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悟诗意。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 (教师出示问题)A.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B.本诗哪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C.全诗哪些诗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些诗句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重点引导;

17、A.“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教师引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继续引导: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这两句再读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自读自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B.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手法。教师引导: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一水”

18、“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边读边悟,想像画面,感悟诗境。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3)学生在此基础上自读、小组交流读、感悟诗境。(4)朗诵全诗,感悟诗歌内涵。(5)再次齐读,加深印象。三、总结与拓展 1.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的美丽春色,乡村的青山绿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 2.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在课下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四、推荐阅读:本课推荐阅读浪淘沙钱

19、塘江春行。五、当堂检测:(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六、课后作业(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3)(4)(5)(6)(7)(8)(9)(10)(11)(12-14)(15)(16)(17-18)板书设计 九曲 万里 浪淘沙 浪淘风簸 自天涯 气势雄伟 直上银河 同到 向往美好生活 千里 莺 绿 红 晴朗明丽江南春 水村 山郭 酒旗 生机勃勃 春景优美 令人神往寺 楼台 烟雨 朦胧迷离 净无苔院内 花木成畦 洁净清新书湖阴先生壁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追求自然 门外 两山 排闼送青来18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2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学习作者围绕主要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得出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围绕主要观点,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一步一步得出只有一个地球的结论。2.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教具准备】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内 容增删一、导入新

21、课1.出示有关地球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2.看到以上图片,你有什么感受?3.板书课题:只有一个地球。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吗?(1)为什么题目说“只有一个地球”?(2)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地球?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晶莹 包裹 摇篮 和蔼 资源 慷慨 贡献 滥用 基地 目睹 (重点指导生字“资”为平舌音;前鼻音“蓝、滥”;后鼻音“莹、慷、贡、”等。)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

22、读。指导读以下的词语:晶莹 摇篮 慷慨 滥用 注意读准“晶、篮、慨、滥”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处(ch ch)练读句子,找发现。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读一读:垃圾经过分类处(ch)置后,原来脏乱的小乡村发生巨大变化,处(ch )处都给人留下清新洁净的印象。(3)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遨游 光亮而透明。晶莹 漫游,游历。资源 大方,不吝惜。慷慨 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文中指地球能够向人类提供的一切可供利用的东西。枯竭 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威胁 干涸,断绝,用尽,在本文中指资源用尽。映入眼帘 和蔼: 和善,态度温和,容易亲近。和蔼可亲 进入视线。(4)指名读课

23、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2)梳理课文思路练填空: 课文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三、学习“会写字”莹 裹 篮 蔼 资 慷 慨 贡 滥 基 睹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

24、流。(“慷 慨 滥 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莹 裹 篮 蔼 资 贡 基”,上下结构。)(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慷”和上下结构的字“裹、蔼”,学生练写。裹:中间的“果”要写的扁一些,下部是衣字底。蔼: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注意下部右边里面是撇、点。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中间一横要拉通拉长。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地球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所以我们要保

25、护地球。五、当堂检测(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六、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2)(3)(4)(5)(7)(8)(17-29)(9-12)(13)(14)(15)(16)(17-29)(30)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教具准备】 。 【教学过程】内 容增删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词。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二、深入解读,明确中心同学们,请看,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地球,你会用什么词语?(看来每个同学对地球的认识是不一样

26、的,所以用到的词语也不一样,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对,那么在宇航员心中,地球又是怎样的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告诉我,第八段)非常好,说明你认真地读了课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宇航员用了两个关键词来形容地球,这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可爱、容易破碎。那么问题来了,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地球可爱,又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用直线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波浪线划出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这样划的理由。讨论出结果的小组可以安静地举起你们的手,让老师知道你们讨论好了,老师看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好。讨论完后老师反馈哪个小组讨论最高效。)可爱的原因:

27、1. 地球的美丽(第一段)2. 读一读具体语句具体哪些描写,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可爱美丽呢(颜色,比喻,引导看课文的图片)3.朗读:地球是如此的可爱和美丽,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有没有同学自愿起来示范读一下的?再全班读一读,指导朗读)容易破碎的原因:1. 自然资源容易枯竭,容易受到人类的破坏,造成生态灾难(第三、四段)2. 读一读具体段落语句3. 在这里提到了两类自然资源,分别是什么?不可再生与可再生资源4. 哪个同学给老师解释一下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都有哪些?5.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来齐读一遍第三段最后一句“但是”有同学知道“不可节制”的意思吗,

28、能否联系实际理解?6. 对于可再生资源,是否就可以无条件再生?不是!为什么?举手告诉我具体的句子。“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去掉行不行,本来就是“原本原来”,原来可以也就是说现在不可以,原因是因为人类7. 所以:如果人类没有恰当的利用自然资源,随意毁坏,我们的资源必将会枯竭并且造成一系列的灾难8. 第三、四自然段,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轻柔的还是强烈?)两段都有一个转折词语“但是”,语气加重和强调!特别是“但是”后面的句子,下面我们进行接读,老师读前面,你们从“但是”开始读起,我看哪个小组读出了强调的语气,各自反馈)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技小品文,在这两段中,作者就举了可再

29、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例子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你们还知道其他常见的说明方法吗(: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用),请同学们看看前面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第一段:打比方;第二段: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这一段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什么地球的渺小)是的,地球是渺小的,而且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如果它破碎了,我们能否到别的地方去?(不能)是的,请同学们看课文五到七自然段,就讲了这个问题。留意老师的手势,我读第五段,你们读第六、七自然段。提出设想推翻设想,表明了我们除了地球,别无去处!方法指导: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议论性的文字

30、,议论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中,常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以起到揭示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呼吁人们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点明了主题。三、拓展延伸,联系实际是的!同学们,如果地球遭到破坏,我们别无去处!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了!然而,这些年来,人类究竟对地球做了什么!请看资料!看完,我们来交流以下两个问题:(出示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看一看) 分享1:写下你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一下。分享2:谈谈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四、 学习写作方法1.学一法:题目点明中心,亮出主要观点主要观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阐释自己的主要观

31、点,我们往往利用题目直接点明中心。2.举一例: 本课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简洁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通俗易懂。3.练一练: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垃圾箱上的有不同符号,你知道它们的意义吗?是的,倡导大家自觉进行垃圾的分类。请结合自己平日观察到的现象,拟定一个题目,亮出自己的对人们的做法的观点。然后试着写一写示例: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五、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交流知道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学会联系实际去谈谈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本单元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孩子们做得很好!最后让我们回到题目,题目是什么?“只有一个地球”,你从“只有”读出了什么?1. “只有”的含义理解,没有第二个

32、、无法移居、独一无二2. 因为“只有一个地球”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板书)3. 就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提出了呼吁,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保护地球的坚决和热情! 同学们,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希望你们都能用实际行动去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 六、 推荐阅读本课推荐阅读地球万岁自然之道。七、当堂检测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八、课后作业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3)(4)(5)(6)(7)(8)(9)板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可爱:晶莹球体、人类母亲、生命摇篮 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易碎:范围很小、资源有限、难以移居课后反思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本文是一篇比较

33、生动的科普作品,同时紧扣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在教学新课之前,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透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完美,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透过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和触目惊心的数据统计,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因为预设学生在理解太可爱与太易碎中会偏向于后者,所以在上课伊始,我

34、就努力让学生体会地球母亲的可爱。从多媒体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从文本,从生活实际,从图片去充分感受地球母亲的美丽可爱以及她的慷慨无私。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情积淀,在后文的教学中透过理解不加节制、滥用随意破坏等重点词语才更强烈地比较出,人类是多么地自私,多么地贪婪,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朗读第四自然段的时候,但是

35、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要强调但是后面人类的行为,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资料,不但还可强调,人们的行为是在走向自我毁灭。在朗读训练中,虽然我有各个层次的安排与预设,期望透过文本,透过交流生态灾难,看视觉震撼的图片,看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一次又一次深入地感受,朗读好文本,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情绪没有随着教学的深入而高涨,使得学生的朗读也没有质的飞跃.由于学生初读课文用时比较多,交流地也比较充分,之后的写话就显得个性匆忙,最后梳理课文用的小结也没有完成。总之,这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这次上课的经验积累,也激励着我在将来的教学中留住精华,摒弃糟粕,努力做得更好!19

36、*青山不老【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关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3.阅读课文,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进行环境描写,体会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教学重点】1.作者从不同方面进行环境描写,体会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教学难点】1. 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2.关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把握文章主要观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 ( 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 容增删一、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谈话:上节课中

37、,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吧!二、介绍作者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主要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难读的字,注意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肆虐 盘踞 淤泥 劲挺 荡漾 绿洲 风雨同舟 三

38、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出示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2)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五、品读释疑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圈点勾画,批注感受。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39、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话来说明。(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句话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 叶间微泛绿波的优美画面,表达了作者满目绿树的惊喜之情,同时,暗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500

40、0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3)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3.明白创造奇迹的艰难,感悟老人的精神过渡:那么,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呢?(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细细找一找,找到后标上序号,并写一写批注。师巡回了解情况。(2)反馈,共同评议。(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老人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创造的。)” (3)大环境险恶 出示句子: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教师总结: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

41、瘦小老头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奇迹,真是不简单啊!我们不由得赞叹生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4.过渡: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小环境又有着怎样辛酸的故事呢? 从哪里可以看出艰苦。(1)学生交流,师归纳: “a独自一人的孤单;b生活的简单清苦;c同伴离去的坚持;d老伴去世当天仍在植树;e有福不享;f选择青山为归宿;g年纪虽大,依然坚持”等7个方面。小结: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青山,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5.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1)小组讨论交流:(这是总结全文的中心句,点明

42、中心,升华主旨。老农人留下的不仅是这片青山,还有更宝贵的东西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老人植树造林、保护家园的精神永远流传,青山必将长青。)六、总结课文主旨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记叙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七、课堂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八、推荐阅读本课推荐阅读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大瀑布的葬礼。九、当堂检测(建议使用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十、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2)(3)(4)(5)(7)(8)(17-29)(9-12)(13)(14)(15)(16)(17-29)(30)(31-33)板书设计青 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六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