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上传人:元*** 文档编号:249439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3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园地七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园地七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园地七 名师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4.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父、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5.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教学重点】1.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2.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3.能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特点,写好“父、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4.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教学难点】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

2、动摘抄的意识。【教学策略】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摘抄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出示课件1教师谈话:同学们,平时你们都是怎样读课外书的呢?学生自由交流。二、交流平台1.教师引导:读课外书的时候,其实有许多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知识

3、,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交流平台”看看课本是怎样讲解阅读摘抄的。出示课件2预设:我发现这些都是积累词语和句子的好方法,学会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归纳:摘抄的这些方法概括起来就是:板书:(画出来,摘抄;分类摘抄;摘抄新鲜的,旁批感受。)教师追问:大家还有什么摘抄的方法和心得?一起说说吧!预设1:阅读中,我也有一些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的方法,比如,我会分修辞方法积累句子,然后会试着仿写句子。预设2:在写日记或作文的时候,我会试着运用这些好词好句。预设3:我给自己的摘抄本取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采蜜集,提醒自己要像小蜜蜂一样,积少成多,采集好词佳句。教师小结:大家说的非

4、常精彩,你们不但有很好的积累方法,还能学以致用。2.好词佳句欣赏。教师引导:下面请欣赏学生摘抄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出示课件3评析: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春雨的惹人喜爱。出示课件4评析: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植物人的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恢复了生机的大地。出示课件5评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段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设计意图:出示精彩片段,让学生明白句子的精妙,明白摘抄的好处,产生摘抄的兴趣。)学生阅读,交流感受。教师小结:摘抄也就是从课外读物里阅读,再把语言优美值得评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

5、。板书:(摘抄)。3.教师评议,总结方法。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A.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B.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C.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D.做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教师小结:“不积跬步

6、,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摘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步形成影响自己一生的日积月累的摘抄好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培养好读书,勤积累,在不断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板书:(积累词句 提高理解与写作能力)。(设计意图:学习摘抄的方法,学会更好地摘抄。)三、词句段运用(一)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1.教师引导: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照样子写句子。出示课件62.指名读前三个句子,齐读,男女比赛读。3.小组交流,读读句子,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5.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预设1:

7、他高兴得手舞足蹈。预设2:太阳光把大地晒得热气腾腾的。预设3:花儿红得好像燃烧的火。预设4: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预设5:这片草原辽阔得一眼望不到边。预设6: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预设7:老奶奶笑得直不起腰。教师小结:“得”字和后面的内容能让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体生动。6.教师引导:同学们都很会观察和思考,能把句子写具体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本领,大家再来联系生活实际把下面的句子说具体吧!出示课件7弟弟笑得 。_重得_ _ _。 黑得_ _。苹果红得_ _。学生强化练习,指名回答。教师点评。(二)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尝试续说。教师引导: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一

8、说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81.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2.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句中加点的词语是“河流、大海”,这是水域不断变大的过程。请看第二个句子,你能不能找到前后句子的关系,接着往后写呢?出示课件91.学生自由朗读,谈感受。2.小组交流,说说发现了什么。教师点拨:第二句中“月亮”“小桥”共同的特征都是“弯弯的”,如果接着往下说,怎么续写呢?(播放弯弯的月亮歌曲并配弯弯的月亮的图片。)预设:弯弯的小桥旁边是弯弯的小船。3.指名说。(设计意图:照样子写句子不能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要让学生寻找前后句之间的关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9、)4.朗读积累。出示课件10自由读,同桌对读,齐读。教师小结。(设计意图:在言语积累上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不必要讲解什么叫顶针的修辞手法,给他们提供大量有意思的顶针的例句,学生会在大量的朗读、记忆中熟能生巧,并学会积累和正确运用。)【课后作业设计】一、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高兴得跳了起来。1.敌人被打得 。 2.鸟儿飞得 。 3.他将教室打扫得 。 二、我能填空。1.线穿针,( )引线,( )缝而线缀。2.橹摇船,( )载橹,( )动而船行。参考答案:一、1.夹着尾巴逃跑了 2.比大树高 3.干干净净二、1.针 线 2.船 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了解撇和捺要写得舒

10、展的书写特点,写好“父、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2.朗读、背诵古诗采莲曲。【教学过程】一、书写提示教师引导: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得美观就要找出汉字的特点和把字写好的规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示课件111观察汉字,你发现这些汉字在书写上有什么特点呢?预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这些字都有撇和捺。2教师质疑:你觉得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美观?预设: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学生观察后,自主发言。3.教师范写指导:“奏”首先要写三横,要注意长短变化,中间一横稍短,三横适当的有一些左低右高;然后写撇、捺,撇、捺一定要舒展一些,可以写得慢一点儿,这样就能把这个字撑开来,给下面的笔画留足够的空间;

11、下面是一个“天”字,最后一笔是一点,不要写成捺。4先书空,注意笔画顺序,注意撇、捺的特点。5学生书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其他的字。6展示,交流,评价。7.教师小结:同学们,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汉字时,撇、捺要书写得舒展一些,这样我们书写的字将更加优美。(设计意图:不仅要把字写正确,更要写美观。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感受每个字中的撇和捺的书写以及在整个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扶放结合,描临结合,写评结合,把“写好字”落到实处。)教师小结:你还知道哪些含有撇捺的汉字?课下多写几遍,抄在积累本上,把撇捺写好看。二、日积月累出示课件121.教师引

12、导:这葱绿的荷花美景常常使许多人迷恋,我们看看古人眼中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吧?大家借助拼音朗读采莲曲,边读边圈出难懂的诗句,简单说说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出示课件13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2.教师简介:采莲曲是唐代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采莲曲为乐府旧题,内容多为描绘江南水乡秀丽的风光、采莲女的纯洁活泼及她们真挚甜美的爱情生活。王昌龄的这篇采莲曲以民歌般的语言,歌唱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内容健康活泼,如炎炎夏日中的阵阵荷风,给读者带来清新自然的感受。3.组织学生对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讨论。(1)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2)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

13、裁的。(3)芙蓉:指荷花。(4)乱入:杂入、混入。(5)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6)闻歌:听到歌声。(7)始觉:才知道。出示课件14、15、16借助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小组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出示课件17同桌互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背。教师小结。(设计意图: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小学生背诵、学习古诗,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审美情趣。课后的拓展阅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三、板书设计

14、提高理解与写作能力积累词句画出来,摘抄;摘抄分类摘抄;摘抄新鲜的,旁批感受;【课后反思】教学本课之前先组织学生做了充足预习,回顾单元学习内容,搜集好相关的资料,为语文园地的整合梳理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进行交流平台的学习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交流摘抄的知识,交流摘抄中遇到的问题,梳理总结摘抄的方法,从而在语文学习实践中学会积累语句,体会句子的精妙,感受摘抄的好处,进而产生了摘抄的兴趣和动力,不仅学会了如何摘抄,而且形成了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在写字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笔

15、顺和间架结构的特点,培养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揭示汉字规律,从中体会含有撇捺的字,撇捺写得要舒展,使学生发现规律,触类旁通,提高其书写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书写习惯。本课堂的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环节亦然,给了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通过他们用心观察,自主发现,自主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并将语文学习引向课外,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后劲。由于单元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在词句段运用练习时,对于“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多数学生们能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但教学这一难点时未有关注到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有的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需提供更多的语言材料并加强强化练习。本节课在学生评价方面也有所欠缺。【课后作业设计】一、根据语境写字词。(1)周末f qn带我去感受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打击乐器yn zu会。(2)清晨,我们一群人朝着w mn mn的树林走去。(3)鸟儿的ch bn被露水打湿了,显得格外沉重。二、背诵采莲曲。参考答案:一、(1)父亲 演奏 (2)雾蒙蒙 (3)翅膀二、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三年级上册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