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同步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885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同步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同步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同步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A组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氮被生物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在大气中的含量最高,可被某些生物体吸收利用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被植物利用C动物只能通过进食植物获得氮元素D死亡后的生物体被微生物分解,氮元素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再次被植物吸收【解析】动物靠进食肉类也能获得氮元素,C项错误。【答案】C2(双选)下列有关氮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N2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OB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冷冻剂,在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的不活泼性C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反应中N2体现氧化性D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解析】N2只有

2、在高压放电情况下才会与O2发生反应,A项错误;液氮汽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能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与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无关,B项错误;反应方程式为3MgN2点燃Mg3N2,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氮气作氧化剂,C项正确;氮气和氢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D项正确。【答案】CD3下列反应过程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N2NH3BN2NOCNO2HNO3DNH3NH4+【解析】需要加入氧化剂实现的反应须使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排除A、D两项;C项,3NO2H2O2HNO3NO反应中,发生的是自身的氧化还原,不需要加入氧化剂也可以实现。【答案】B4实验室制备气体后,在收集气体时,往往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不同

3、的收集方法,当小明在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HClBCO2CNODNO2【解析】因NO不与水反应,且不溶于水,故NO的收集能使用排水法,而NO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答案】C5要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ANa2CO3溶液BNaHCO3溶液CH2OD浓H2SO4【解析】NO2可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故用水即可以除去NO2,同时还能产生NO,是最理想的除杂方法,C项符合题意;而A、B项中Na2CO3和NaHCO3可与HNO3反应,产生新的杂质气体CO2;D项中浓H2SO4不能与NO2反应,无法除去NO2。

4、【答案】C6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引燃后的高温气体成分有CO2、H2O、N2、NO等,这些气体均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射出大量的红色物质,产生红色的原因是()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NO与空气反应生成NO2CCO2遇NO反应生成NO2DNO遇H2O反应生成NO2【解析】根据原高温气体均为无色,但现场却能看到红色可推知,是因为发生反应:2NOO22NO2。【答案】B7对3NO2H2O2HNO3NO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5、D在反应中若有6 mol NO2参与反应时,有3 mol电子发生转移【解析】氧化剂、还原剂均为NO2,HNO3为氧化产物,来源于还原剂,NO为还原产物,来源于氧化剂,故氧化剂、还原剂质量比为12。【答案】A8有A、B、C三种气体,A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A与O2反应生成B。B无色且难溶于水,B能与O2反应生成C。C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B,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则:(1)写出三种气体的化学式:A,B,C。(2)除去A气体中的少量O2的方法是。(3)除去B中的少量C的方法是。【答案】(1)N2NONO2(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3)通过盛水的洗气瓶后干燥9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

6、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2NO4NaOH4NaNO2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在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在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1)在反应中NO2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NO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在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NO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

7、为1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题目信息可知,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对大气无污染的物质应为氮气和二氧化碳。【答案】(1)NO2NO11(2)2NO2CO催化剂N22CO2B组能力提升1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2中的几种,将一定量的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O2、N2BNO、CO2CNO2、CO2DNO、CO2、N2【解析】混合气体无色,气体中不含NO2,气体通过Na2O2后显红棕色,说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NO,且有与Na2O2反应生成O2的气体CO2,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且几乎无气体剩余,说明原气体中

8、不含N2。【答案】B2把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氮C二氧化氮和氧气D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解析】少量NO2气体通入过量小苏打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为NO、CO2,二者物质的量比为12,同时还有少量水蒸气逸出,再使逸出的气体通过装有足量的过氧化钠颗粒的干燥管,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O2与NO反应生成NO2,O2有剩余,同时逸出的少量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O2,所以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NO2和O2。【答案】C3(双选)在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此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NO2B

9、NOCN2O3DN2O4【解析】氧化物中两原子个数之比为:N(N)N(O)714161612。【答案】AD4(双选)在一大试管中装入10 mL NO倒立于水槽中,然后向其中缓慢通入6 mL O2(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B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2 mL NOC试管内气体呈无色,是2 mL O2D试管内液面上升【解析】根据4NO3O22H2O4HNO3可知,V(NO)V(O2)43时,NO有剩余。由题意,V(NO)V(O2)53可知,NO剩余2mL,则试管内液面上升。【答案】BD5工业制HNO3的过程中排放的NO2和NO常用NaOH

10、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NO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若同温同压下NO2与NO的体积之比如下,其中不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的是()A11B13C21D31【解析】根据NONO22NaOH2NaNO2H2O可知,当NO2与NO的体积之比为11时,恰好被完全吸收,故A项不符合题意;当NO2与NO的体积之比为13时,一氧化氮过量,多余的一氧化氮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B项符合题意;当NO2与NO的体积之比为21或31时,反应后二氧化氮有剩余,由2NO22NaOHNaNO2NaNO3H2O可知,多余的二氧化氮可

11、以直接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故C、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6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填以下项目的编号)。A破坏臭氧层B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被氧化C造成酸雨D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2)在含Cu离子的酶的活化中心中,亚硝酸根离子(NO2-)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在常温下,把NO气体压缩到100个大气压,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容器里加热到50 ,发现气体的压力迅速

12、下降,压力降至大约为原压力的23就不再改变,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2O,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1)NO中N的化合价为2,所以NO具有还原性,能被臭氧氧化;NO排放到空气中最终氧化成硝酸;同CO一样,NO也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死亡。故对环境的危害为A、C、D。(2)根据信息可得此反应中亚铜离子为还原剂,亚硝酸根离子为氧化剂,NO为还原产物,Cu2为氧化产物,再根据电子、电荷、原子守恒可得方程式:CuNO2-2HCu2NOH2O。(3)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方程式:3NONO2N2O。【答案】(1)ACD(2)CuNO2-2HCu2NOH2O(3)3NON2O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鲁科版(2019)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