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新教必修第一册)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874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新教必修第一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2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新教必修第一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2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新教必修第一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2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人教版新教必修第一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离子反应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常见的电解质。2.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条件,建立书写电离方程式的认知模型,加深对酸、碱、盐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电安全规范中要求:不要用湿手去接触电源开关、插座或其他电器设备。这是为什么呢?二、讲授新课(一)物质的导电性试验【复习提问】纯净的蒸馏水导电吗?【学生】不导电。【实验演示】NaCl固体导电吗?探究结论:不导电。【实验演示】NaCl溶液导电吗?探究结论:导电。

2、(将蒸馏水加入装有NaCl固体的烧杯中,得到NaCl溶液,灯泡发光,说明NaCl溶液能导电)【提问】KNO3固体导电吗?【学生】类比NaCl固体,不导电。【提问】熔融态KNO3导电吗?【学生】导电。【总结】物质纯水NaCl固体NaCl水溶液熔融态KNO3能否导电不能不能能能【设疑】为什么NaCl固体不导电,NaCl水溶液导电?【投影】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的示意图【讲述】在NaCl固体中含有带正电荷的Na+和带负电荷的Cl-,由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Na+和Cl-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而氯化钠的固体不能导电。当NaCl溶于水时,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Na+和C

3、l-之间的相互作用,使NaCl固体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因而NaCl溶液能够导电。【知识迁移】同理,同学们再来解释一下熔融态KNO3导电的原因。【回答】KNO3在熔融态产生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二)相关概念【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常见物质类别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B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C液态氯化氢、固体氯化钠都不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非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所以

4、它们都是非电解质答案D【分析】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一看物质类别必须是化合物(酸、碱、盐、水等),选项A不正确;二看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三看溶于水时若与水反应,其溶液导电可能是非电解质,选项B不正确。例2现有下列物质:氢氧化钠固体铜丝氯化氢气体稀硫酸二氧化碳气体氨水碳酸钠粉末蔗糖晶体熔融氯化钠胆矾晶体请用序号填空:(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2)属于电解质的是_。(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4)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_。答案(1)(2)(3)(4)【分析】化合物酸(如氯化氢)、碱(如氢氧化钠)、盐(如碳酸钠、胆矾)都是电解质;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如

5、二氧化碳)、大部分有机物(如蔗糖)都是非电解质;单质(如铜)和混合物(如氨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有金属(如铜)、熔融电解质(如熔融氯化钠)、电解质溶液(如稀硫酸、氨水)。【总结】(1)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盐酸等),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2)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二氧化碳、氨等是非电解质)。(3)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一定能导电(如氯化氢等)。(4)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硫酸钡等),易溶于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酒精等)。二、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概念: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电离方程式概念

6、: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如:H2SO4=2HSO。NaOH=NaOH。Na2SO4=2NaSO。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1)酸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实例:(2)碱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实例:(3)盐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是盐。实例:例3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NaHCO3=NaHCOBNaHSO4=NaHSOCMgCl2=Mg22ClDBa(OH)2=Ba22OH答案A【分析】选项A中HCO为弱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发生电离,不能拆成H与CO,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

7、O3=NaHCO;而选项B 中NaHSO4中的HSO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成H与SO。例4填写下表(类别填“酸”“碱”或“盐”):物质名称化学式类别电离方程式硝酸Al2(SO4)3熟石灰答案物质名称化学式类别电离方程式硝酸HNO3酸HNO3=HNO硫酸铝Al2(SO4)3盐Al2(SO4)3= 2Al33SO熟石灰Ca(OH)2碱Ca(OH)2=Ca22OH【总结】电离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1)符合客观事实,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要注意正确标注离子所带的电荷及其数目。(2)质量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元素的种类、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等。(3)电荷守恒,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侧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溶液呈

8、电中性。例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铜、石墨碳棒、氯化钠晶体都能导电B电解质溶液和金属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的粒子不同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通电后才能发生电离,产生移动的离子D硫酸钡沉淀不能导电,所以它是非电解质答案B【分析】氯化钠晶体和硫酸钡沉淀都不能导电,但它们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溶于水时即可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与是否通电无关。【提示】电解质和金属导电的不同(1)条件不同:电解质必须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才能导电。(2)原理不同: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解质是阴、阳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而金属是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三、学习小结四、板书设计第1课时电解质的电离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概念2常见物质类

9、别二、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2电离方程式3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五、达标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电解质是自身可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2)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在水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4)纯水的导电性很差,但水是电解质()(5)氯化氢是电解质,但液态氯化氢不导电()(6)电解质是化合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7)溶于水能电离产生H的电解质一定属于酸 ()(8)盐中一定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9)氨的水溶液可电离产生OH,所以氨是碱()(10)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是由于其中不含离子()答案(1)(2)(3)(4)(5)(6)(

10、7)(8)(9)(10)2现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导电,下列关于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X一定为电解质BX可能为非电解质CX只能是盐类DX只能是碱类答案A解析因为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可以是盐类(如氯化钠),也可以是碱类(如氢氧化钠)等。3适度饮水有益于健康,但过量饮水使体内电解质浓度过低,导致生理紊乱而引起“水中毒”,下列属于人体内常见电解质的是()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硫酸钡 D葡萄糖答案B解析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部分非金属氢化物等是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部分

11、有机物等是非电解质。氯化钠、硫酸钡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碳、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人体体液中离不开氯化钠。4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A氯化钠熔化导电B液态汞导电C硫酸溶液导电D熔融状态氢氧化钾导电答案B解析电解质硫酸、氯化钠、氢氧化钾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金属汞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5下列物质中导电能力最差的是()A碳酸铵溶液B铁丝C食盐晶体D熔融的硫酸钠答案C解析金属能导电;电解质溶液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食盐晶体含有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6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固体氢氧化钡石墨碳棒纯醋酸液态氯化氢硫酸氢钾固体熔融氯化钠蔗糖碳酸钠粉末请用序号填空:(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2)属于酸的是_,属于碱的是_,属于盐的是_。(3)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答案(1)(2)(3) Ba(OH)2=Ba22OHHCl= HClKHSO4=KHSONa2CO3=2Na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