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8028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烧灼牛的胛骨或龟的腹甲,因为受热,胛骨或腹甲的正面便裂成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明()A.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B.神权和王权相结合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宗教色彩较为浓厚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分封制的瓦解,郡国并行制的实行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3.学

2、者冯天瑜指出,东亚大陆跨入文明门槛以后,大略经历了“宗法封建社会”和“宗法皇权社会”两大阶段。在这一转型中,王与宗亲共治天下的“众治”向“君治”转化,“君民”关系成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A.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B.君主的家事和国事逐渐分离C.嫡长子继承制渐趋制度化D.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4.下图废井田,开阡陌是当代画家张友仁的作品。他根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史实创作出该作品。该作品()A.创作源于画家的生活实践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表达D.体现写意传神的特点5.北魏大臣拓跋澄在与孝文帝讨论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

3、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都城粮食供应问题B.减少阻力,继续推行封建化改革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6.唐朝建立后,沿用隋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必须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7.下表是秦朝至唐太宗时期各阶段的地方行政区划数量表(单位:个),据此可知()州郡(国)县秦朝40余1 000余西晋191711 23

4、2北周与陈2636171 562隋文帝时300余约1 500隋炀帝时1901 255唐太宗时10300余1 500余A.县制是封建国家地方治理的基础B.政权更迭不利于有效的基层治理C.魏晋南北朝的行政档案保存最好D.隋唐的节度使制度危害中央集权8.据某话本记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对该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A.王安石变法引起民间普遍不满B.话本因为艺术加工而不可采信C.王安石变法维护豪强地主利益D.话本还应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9.明朝中后期,在

5、实行内阁票拟制度后,皇帝为了限制内阁权力,逐渐加大司礼监的权威。司礼监权力日益膨胀,并形成宦官专权的现象。魏忠贤就是天启年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他遍植私党于朝廷,又欲尽诛异己者,东林党人也惨遭浩劫。据此可以推知,明朝中后期()A.皇权渐趋衰弱B.中枢决策制度发生异化C.中央集权加强D.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10.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脱离中国国情B.维新派政治经

6、验不足且急于求成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11.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政坛上演的这一出出大戏,从世界历史发展角度看,其过程体现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不断削弱B.近代中国动荡不安C.晚清民国宪政艰难D.保守势力力量强大1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战略构想提出的背景是()A.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13

7、.亚里士多德认为伯里克利时期“法律渐渐失去了固有的尊严”,而“贫民群众”逐渐掌握了这种政体的最高治权,所谓的雅典民主史,不过是穷人权力不断上升并压迫富人的历史。对其观点的合理解释是()A.雅典的民主真正体现了人民主权B.激进的民主制度并非理想的政体C.法律至上原则受到公民大会挑战D.雅典贵族政治最终退出历史舞台14.沃波尔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然而,在他任首相期间,他从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这说明当时()A.国王逐渐“统而不治”B.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C.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D.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15.美国17

8、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据此可知该宪法的局限性是()A.没有结束美国被殖民的现实B.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C.调整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D.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5分)16.(21分)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

9、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这是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以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

10、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摘编自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四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分别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

11、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的主要特征。雅典民主制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6分)(3)材料三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指的是什么?这种政治设计又是如何确立并通过自我发展完善而使英国“走向长治久安”的?(6分)(4)材料四主要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5分)17.(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地位高,权力大。汉武帝鉴于宰相职权过重,就开始重用内朝近臣,到东汉时,在宫中主管收发文书的尚书,开始掌管机要,侵夺外朝相权。曹魏时,尚书台脱离少府,将办事机构迁到宫外,成为独立

12、的中央政务机构。唐高祖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宰相机构,且三省分工明确。宋朝前期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均直接对皇帝负责。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置4个宰相官职:中书令、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明朝罢中书省,废宰相,设内阁,因宦官专权,内阁权力受到牵制。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多由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四品以上的官员担任。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的主要机构。摘编自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政党政治蓬勃兴起的景象。但民国初年的政党,不仅不能改变革命后混乱的社会状况,反而使政局变得更加纷乱。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

13、经济面貌,当时的中国仍停留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清末民初的政党也不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成熟的产物。以袁世凯为首的官僚军阀集团操纵着中央政权,地方上的州县多为兵政兼行政,且都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他们当然不可能去推进资产阶级的政党统治。政党之间,党争多于联合,个人恩怨超越党见,党派倾轧,内阁的频繁更迭,使民众产生了厌烦心理,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绝大部分党员对于政党政治的知识性认识往往只是一鳞半爪,只知一些名词而不明其真正含义。摘编自李爱峰、苏全有发轫、争斗与失败:中国近代政党历程的反思材料三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建立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民主建设方面建立了根本

14、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健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划清党组织与政府的职权范围,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伴随经济改革的深化,中央逐步向地方下放了一系列权力;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我国在大力拓展基层民主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加强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制建设。摘编自何苑试析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与历史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

15、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历史经验。(8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旧历史学家、社会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间经历二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的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言之,即一直是受着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某社会经济史学家在谈到中国中古历史阶段时,特别强调“二千年官吏与农民的国家”这句话欧洲在专制官僚政治的历史阶段,曾经发生过两大运动,其一是启蒙运动,又其一是加尔文主义运动欧洲专制时代的学术、思想与教育并不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反之,在中国整

16、个长期专制时代却不同,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了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史论结合)答案与解析第一单元政治制度1.B2.A3.D4.C5.D6.A7.A8.D9.B10.B11.C12.A13.B14.D15.D一、选择题1.B根据材料“商王遇事都要占卜”“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可知,商王借助神权巩固王权,体现神权和王权相结合,B项正确。2.A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的瓦解使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体系逐

17、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郡县制的形成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项正确,排除B项;实行郡国并行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错误;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但其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3.D材料中“宗法封建”指西周分封制,“宗法皇权”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在这一过程中,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故D正确;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是在夏代,排除A;君主的家事和国事逐渐分离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嫡长子继承制在西周确立,排除C。4.C由“根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史实创作”可知,这幅作品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表达,并不是对真实历史的完整还原,故选C,排除B;战国时期商鞅变

18、法废除了井田制,所以该作品不可能是当代画家的生活实践,排除A;根据材料可知该作品体现的是写实的特点,而非写意传神,排除D。5.D根据“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可知洛阳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迁都洛阳有利于加强北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故选D项;解决都城粮食供应问题、推行封建化改革和防止柔然的骚扰也是推动迁都的因素,但都不是根本目的,故排除A、B、C三项。6.A政事堂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的弊端,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A正确;三省长官还是各司其职,权力并没有扩大,故B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行政效率问题,不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C错误;材料没

19、有体现废除三省六部制度,故D错误。7.A从材料可以看出,从秦朝到唐太宗时期,县的数量变动不大,这反映出县一级的行政区划是封建国家地方治理的基础,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权变更对基层治理的影响,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节度使制度的危害,排除D。8.D从材料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增加了民众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所以该话本中的记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但它毕竟是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夸张性,还应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D正确;“普遍”表述太绝对,排除A;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但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B;王安石变法因为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集团的利益而以失败告终,排除C。9.B司礼监

20、并非法定的中央机构,但皇帝逐渐加大司礼监的权威,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反映了中枢决策制度发生异化,B项正确;明朝宦官专权反映了皇权的加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明太祖朱元璋时便已经废除宰相,排除D项。10.B材料“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填塞给它吃了”强调的是维新变法过于激进,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B项正确;材料与脱离国情无关,排除A项。11.C“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到革命党人的临时宪政,再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表明政局的不断变换,从世界历史发展角度看,政局更换频繁反映的实质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艰难推进,故选C项。12

21、.A根据“2013年”可知,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在21世纪初,结合所学可知其背景应该是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A项正确;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排除C项;仅这一战略构想并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排除D项。13.B结合所学可知,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一阶段使法律逐渐失去了固有的尊严,雅典民主史是穷人权力上升并压迫富人的历史,由此可知他认为激进的民主制度并非理想的政体,B项正确;雅典的民主政治只能是本邦成年男性公民参与,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能说明法

22、律至上原则受到公民大会的挑战,这一阶段雅典贵族政治并没有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D两项。14.D“在他任首相期间,他从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表明当时首相的职能尚未完全定型,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王的职责,排除A项;英国没有帝国议会,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排除C项。15.D美国1787年宪法不承认印第安人、黑人的政治权利,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故选D。二、非选择题16.答案(1)秦汉: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分)唐朝:三省六部制。(1分)史实: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分)(2)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抽签

23、选举。(3分)不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3分)(3)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2分)措施:颁布权利法案等法律,确立议会主权的原则;形成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进行议会改革。(4分)(4)原则: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1分)实践立法权: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4分)17.答案(1)特点:不断压制相权和加强皇权;内朝官逐渐向外朝官转化;宰相职位的设置

24、由实位转向虚位;宰相既实行分权,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6分)(2)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旧的传统政治文化土壤的制约;政党本身没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和运作方式;脱离人民群众;缺乏对政党政治的科学理解。(8分)(3)成就:行政体制不断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人权事业不断推进,公民权利得到保障;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法制更加完备。(4分)历史经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推进市场化改革,夯实民主建设的基础;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处理好政治体制改

25、革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发展党内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4分)18.答案示例观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持续性并不断强化。(2分)(类似观点:中国专制政体开端于秦朝并不断强化;专制政体是中国古代主要政治形态;等)论述秦朝官僚政治是在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随后的各个朝代都是在前代的官僚政治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从而达到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目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方面表现为各个王朝的更替。另一方面,为巩固统治,新王朝建立之后都注重强化官僚政治,如汉朝推行的察举制和刺史制,通过察举来选择官员,削弱了贵族对政治的影响;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强化

26、了君主专制;宋代二府三司制度亦是如此。另外,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不变的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专制君主通过其文武官吏对农民施行剥削。(9分)因此,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持续性并不断强化。(1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引用史实围绕论点展开论述。例如根据材料“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言之,即一直是受着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了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等信息可得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持续性并不断强化的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发展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