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784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全册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学案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学习目标】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3.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4.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学习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学习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基本情况和运河地图的内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581年,杨坚建立 ,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 。2.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3. 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 ,统一南北 和度量衡制度;加强 ,提高行政效率。4. 为了加强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 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 。5.

2、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6.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 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 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7.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二、合作探究1.想一想,隋朝能够统一南北的原因有哪些?2.相传,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只是为了去扬州欣赏一种绮丽的琼花,所以有人认为运河的开凿对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三、练习巩固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B.601年C.605年D.611年2.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

3、段( ) 通济渠 永济渠 邗沟 江南河A. B. C. D.3.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4.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注重考察的是( ) A.儒家经书 B.学识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6.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汴河怀古

4、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8.科举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隋朝 隋文帝 2.589 3.户籍 币制 中央集权 4.南北交通 605 5.洛阳 6.考试 进士 7.618二、1.(1)南北经济发展,北方民族大融合。(2)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朝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3)陈后主荒淫无道。(4)人民渴望统一。2.不对。大运河的开通虽然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是它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三、1.C 2.C 3.C 4.B 5.B 6.B7.隋朝大运河。隋炀帝。8.(1)是中国

5、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班级_ 姓名_ 【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

6、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 生产。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 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 制度。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 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8.整顿 ,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 时期,历史

7、上称为“开元盛世”。二、合作探究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26年2.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了一面镜子啊。”他说的这位大臣

8、是( )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房玄龄 D.魏征4.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人曾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5.所谓年号是指中国历代帝王即位后用以纪年的名号,那么“开元”是谁的年号( )A.唐高祖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6.“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的不同点是( )A.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安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1) 材料一出自哪一位皇帝之

9、口?他在位时形成了什么治世?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2)材料二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了什么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618 长安 2.李世民 贞观 唐太宗 3.(1)三省六部制 法律 进士科 政绩 (2)农业 4.经济 贞观之治 5.官僚贵族 殿试 发展生产 6.开元盛世 7.姚崇 8.吏治 税制 9.开元 鼎盛二、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隋朝创建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和经济的繁荣为唐朝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唐太宗的个人作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劳动。三、1.C 2.A 3.D 4.C 5.

10、D 6.A 7.(1)唐太宗。“贞观之治”。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元盛世”。第3课 盛唐气象班级_ 姓名_ 【学习目标】1.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2.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3.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包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4.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学习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学习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

11、、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农业方面发明重要的生产工具_和_;重视兴修_。2.手工业:(1)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_工艺水平最高,_冠于全国。(2)越窑的_、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3. 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都城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4.唐太宗发兵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_的统治。5.唐蕃和亲促进了_经济和社会的发展。6.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周边各族尊奉其为为各族的“_”。7.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_,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 的精神风貌。8.(1)李白

12、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享有“ ”的美誉。(2)杜甫的诗歌淳朴厚重,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3)白居易诗直面社会现实,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9.(1)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_、柳公权和欧阳询。(2)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_等。(3)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二、合作探究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反映了怎样的现实?三、练习巩固1.唐朝时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B.曲辕犁、筒车C.灌钢法 提花机 D.翻车、提花机2.唐朝手工业发达,下列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

13、种多,技术高超 B.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C.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非常有名 D.唐三彩由三种颜色制成,色彩艳丽3.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江南河4.文成公主入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给西藏带去许多的工艺品B.使得松赞干布接受了唐朝授予的官职 C.奠定了汉藏两族人民密切交往的基础 D.使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5.“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对一个大诗人的描绘,诗中的“酒中仙”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行路难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

14、春草木深。 春望材料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1) 材料一、二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他们分别被誉为什么?(2)材料三诗句的作者是谁?他的诗有何特色?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曲辕犁 筒车 水利 2.丝织 蜀锦 青瓷 唐三彩 3.商业 长安 4.西域 5.吐蕃 汉藏 6.开明的 天可汗 7.开放 积极向上 8.诗仙 诗圣 9.颜真卿 吴道子二、 社会风气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体现了当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现实。三、1.B 2.D 3.B 4.C 5.A 6.(1)李白;杜甫。“诗仙”;“诗圣”。(2)白居易。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

15、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班级_ 姓名_ 【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2.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史实及贡献3.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影响,认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影响及启示【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和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隋唐的对外交往对今天改革开放的启示 【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 唐朝时期,中国和_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_,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当时称为“ ”。2.把唐朝先进的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等传回日本,对日本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16、影响。3.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经过 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4.鉴真在日本传授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5.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6._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 取经。7.玄奘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为中国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_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二、合作探究想一想,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三、练习巩固1.下列国家中,受

17、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是( )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唐朝时一位高僧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那么这位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3.唐朝时,外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A日本 B新罗 C印度 D天竺4.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鉴真东渡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遣唐使到来5.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情况,你会向他们推荐( )A.史记 B.大

18、唐西域记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6.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李冰 李春 玄奘 鉴真A. B. C. D.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1)你知道“秦王”是何人吗?天竺是现在的哪里?(2)玄奘回国后写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什么重要价值?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日本 先进文化 遣唐使 2.制度 建筑技术 社会 3.鉴真 6 4.佛经 5.贞观 天竺 6.佛教 大唐西域记 中外 二、 (1)国家安定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水平世界领先,对其他国家有巨大的吸引力。

19、(2)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为唐朝和各国的友好交往提供了客观条件。三、1.D 2.B 3.B 4.C 5.B 6.D 7.(1)唐太宗。印度。(2)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班级_ 姓名_ 【学习目标】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 时间和影响2.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学习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学习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过

20、程】一、 自主学习1.开元末年以后,_追求享乐,任人唯亲,社会 尖锐,边境形势日益紧张。2.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 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 的局面。3.755年, 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 。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 年被平定。4.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 。唐朝的 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的局面。5.唐朝后期,统治腐朽, 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严重,相互之间发生 。6.人民发动了大规模起义,在_的率领下,起义军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7._年,朱温建立了 政权,唐朝灭亡。8.唐朝灭亡

21、后, 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9.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 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_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二、合作探究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三、练习巩固1.唐朝朝政日趋衰败是在( )A.贞观初年 B.贞观末年 C.开元初年 D.开元末年2.唐玄宗任人唯亲,此处人不包括()A.高力士 B.李林甫 C.杨国忠 D.魏征3.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A.安史之乱 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 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4.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

22、安,建立政权,这是()A.黄巢起义军 B.陈胜吴广起义军C.钟相、杨幺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5.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C.朱温建立后梁D.安史之乱的发生6.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7. 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什么?简述这一事件的经过及造成的影响。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唐玄宗 矛盾 2.行政 外重内轻 3.安禄山 安史之乱 唐肃宗 763 4.由盛转衰 中央权力 藩镇割据 5.宦官 兼并战争 6.黄巢 7.907 后

23、梁 8.北方黄河流域 五代十国 9.藩镇割据 统一二、 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听取规劝,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重视人才,任用贤臣,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官员的选用与考核,任姚崇、宋璟等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辅、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三、1.D 2.D 3.A 4.A 5.C 6.D 7.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拥立为帝;唐朝内调西北地区精

24、兵,并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援助下,在763年平定了叛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第6课 北宋的政治班级_ 姓名_ 【学习目标】1.知道北宋的建立,掌握其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2.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3.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理解宋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学习重点】宋太祖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 【学习难点】宋太祖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 【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 年,后周大将在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为东京,作为都城

25、,史称_。赵匡胤就是。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按照 的统一方针,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3.(1)解除禁军将领的 ,牢牢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 之权。(2)在中央,采取 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 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 ,以分知州权力。(3)取消节度使 的权力,在地方设置 ,把地方财赋收归 。4.宋朝把 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大加强。5.为防止唐末以来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 掌握军政大权。6.后继的 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 的格局逐渐形成。7.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了 ,增加 ,提高进士地位

26、。8.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的风气,有利于 和社会的安定。二、合作探究清朝学者赵翼曾写诗评议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他评价的就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请你说说北宋建立后是如何巩固统治的。三、 练习巩固1.北宋的建立者是( )A.杨坚B.朱温C.赵匡胤D.赵构2.北宋的都城是( ) A.长安 B.开封 C.洛阳 D.灵武3.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下列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C.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频繁调动州县长官4.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了(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5.宋朝有意开始重用文臣

27、掌握军政大权的封建帝王是( )A.宋太祖 B.唐太宗 C.宋钦宗 D.宋高宗6.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高宗 D.宋仁宗7.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这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上(宋太祖)曰:“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1) 材料体现了宋太祖在军事方面的哪一项措施?其目的是什么?(2) 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哪些积极作用?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960 赵匡胤 陈桥

28、驿 开封 北宋 宋太祖 2.先南后北 3.(1)兵权 发兵 (2)分化事权 文臣 三年一换 通判 (3)收税 转运使 中央 4.中央集权 皇权 5.武将 文臣 6.宋太宗 文臣统兵 7.科举制 科举取士名额 8.尚武轻文 政权的稳固二、(1)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军队将领定期换防。(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3)经济上: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三、1.C 2.B 3.A 4.C 5.A 6.B 7.B 8.(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解决武将专权的积弊。(2)扭转了五代

29、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班级_ 姓名_ 【学习目标】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2.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3.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学习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学习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 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和生活方式。2.10世纪初,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_,国力不断增强。3.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 ,唐朝时

30、,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 有所发展。4.11世纪前期,_称大夏皇帝,定都 ,史称 。5.仿效 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 ,还创制了西夏文字。6.(1)辽太宗时,占领 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2) 时,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3)宋太宗时,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 政策。(4) 时,签订“ ”,辽朝退兵,宋朝给辽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 局面。7.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和约,元昊向宋 ,宋给西夏岁币。此后,宋夏 兴旺。二、合作探究你对于“澶渊之盟”有何看法?三、练习巩固1.建立了契丹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元昊 B.赵匡胤 C.松赞

31、干布D.耶律阿保机2.下列选项中属于契丹族建立政权措施的是()建立政权,定都上京临潢府 创制文字统一契丹各部 订立“澶渊之盟”A. B.C.D.3.下列选项不属于党项族首领元昊的治理措施的是( )A.发展农牧经济 B.创制西夏文字C.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D.与北宋联姻4.辽大举进攻北宋时,在宰相寇准反对迁都退让下,亲征前线抵抗辽军的皇帝是()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仁宗5.在中国的历史上,“澶渊之盟”使中国北方出现了一段和平的时期,那么这一盟约订立的双方是( )A.南唐和辽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西夏和辽6.辽、宋、西夏之间时战时和,下列对发生的这

32、些战与和的说法错误的的是( )A.北宋送给西夏“岁币”B.北宋对西夏称臣C.签订停战协议后双方撤军,各守疆界D.北宋送给辽“岁币”7.阅读材料,问答问题。材料:宋军打退辽军以后,双方相持,势均力敌,辽没有取胜的希望,建议议和。北宋答应每年送给辽银十万两、绢20万匹。(1) 这次战役亲征的皇帝是谁?是哪位大臣劝他亲征的?(2)宋辽之间的这次议和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四、课后反思参考答案:一、1.隋唐 生产技术 2.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横府 文字 3.党项族 社会生产 4.元昊 兴庆府 西夏 5.唐宋 农牧经济 6.(1)燕云十六 (2)宋太宗 (3)防御 (4)宋真宗 澶渊之盟 岁币 和平 7.称臣

33、 边境贸易二、 对北宋而言,在胜利的前提下,反而签订送“岁币”的和议,这是屈辱的,它反映了北宋政治的腐败;北宋以金钱换得了和平,也反映了辽宋实力的均衡。对辽而言,条约的签订满足了辽统治者不断掠夺财富的欲望,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双方保持了100多年的相对和平的局面,使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从长远看,因契丹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三、1.D 2.A 3.D 4.C 5.B 6.B 7.(1)宋真宗。寇准。 (2)“澶渊之盟”。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班级_ 姓名_ 【学习目标】1.知道金的建立、金灭辽与北宋以及南宋建立的基本史实2.了解岳飞抗金的英勇事迹,

34、知道宋金议和的内容及影响3.认识岳飞抗金的正义性,正确看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学习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学习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 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2. 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他就是 。3.金太祖改革女真部落 ,颁行 ,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4.女真崛起之时, 和北宋的统治危机重重。5. 年,辽被 灭亡。6. 年,金军攻破 ,北宋灭亡。7.北宋灭亡后, 登上皇位,他就是 ,定都 ,史称南宋。8.南宋初年, 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9. 统率的“岳家军”在_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10.在有

35、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11.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 ,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一线划定分界线, 局面形成。二、合作探究如何评价宋金议和?三、练习巩固1.下列人物中,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的是()A.完颜阿骨打B.耶律阿保机C.元昊 D.铁木真2.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发生于()A.北宋与南宋之间 B.辽与南宋之间C.辽与北宋之间 D.北宋与金之间3.岳飞的抗金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主要是因为()A.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B.他坚持的是正义的抗金斗争C.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D.他的抗金斗争使南北获得了长久的和平4.明朝人在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有()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了澶渊之盟宋高宗害怕自身的统治受到威胁秦桧以谋反罪害死了岳飞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同情A. B. C. D.5.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是()A.澶渊之盟B.南宋的建立 C.宋金议和 D.金迁都到中都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至坟前愧姓秦。秦观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1) 材料一中“忠骨”是指谁的遗骨?“佞臣”指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