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757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章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章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二章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章声现象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1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2下表是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介质水(0oC)水(15oC)水(20oC)冰(0oC)软橡胶软木铁棒v/(m/s)1440147014803230455005200A水中声速大小跟水的温度有关B水中声速大小跟水的状态有关C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3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M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N处的高,比敲P处的低,则()A编钟发出的声音

2、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B敲P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N处的C敲P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M处时大D敲N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M处时大4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琴弦振动可以发声,空气振动不能发声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男低音”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6关于声

3、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声波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图乙中,波形图显示的是噪声的波形C图丙中,利用钢尺可以探究频率和音调的关系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7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听不见闹铃声是由于闹铃停止振动B听到铃声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加快C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8在研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时,做了实验,过程是:(1)将电

4、铃用棉线悬挂在铁丝架子上,将铁丝架子放在抽气盘上(电铃不要碰到抽气盘),通电,电铃发出刺耳的声音。(2)用玻璃钟罩将电铃罩上,密封好,不要立即抽气,注意听此时的铃声。(3)用抽气机把钟罩内的空气向外抽。会发现电铃声越来越小。但仔细听,还是会听到一些细小的声音。(4)停止抽气。打开进气阀,空气进入钟罩,电铃声又越来越响,到后来和一开始的声音一样响了。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B比值定义法C比较法D推理法9如图,学谦在研究声音的传播时,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桌面上,在与两个音叉距离相等的位置,放置一个收音设备(图中未画出),现用力敲击甲音叉,乙音叉也发出较微弱的声音(这是“共振”现象)

5、,此时收音设备记录了两个声音的数据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强弱频率声音150dB256Hz声音220dB256HzA“共振”现象说明声音主要传递信息B两个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声音1记录的是乙音叉发出的声音D因为没有敲击乙音叉,所以乙音叉没有振动10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在2022年央视元宵节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如图所示,关于王亚平的这次太空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C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古筝D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直接传播到地球的11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

6、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24月20日寿光蔬菜博览会隆重开幕,我市某文艺团体举办公益庆祝活动,活动中一名男中音歌唱家在放声歌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中音比女高音()A频率高,振幅大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D频率高,振幅小13如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钢琴琴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钢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B手指弹

7、奏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C使用不同的力量弹同一个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音调高14古时排萧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如图所示;其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但所有竹管发出声音的 是相同的,这是无法改变的。其中的 和 分别对应的声音的特征为()A音调响度B音色音调C音调音色D响度音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15如图甲、乙所示,两个不同设置的示波器记录了两个发声体振动的信号。(1)甲声音的频率是_Hz;(2)发声体振动得较快

8、的是_,声音音调较高的是_(均选填“甲”、“乙”)。16如图所示,学习了声现象之后爱思考的小王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可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声音,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 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减少了声音的分散,生活中的 _(选填“听诊器”或“声呐”)就利用了这一原理。17如图所示,八年级科技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会“吹口哨”的纽扣玩具。先将绳子绕缠紧,再将绳子交互进行拉开、收拢,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纽扣周围的空气 _产生的;拉绳越快,该玩具发出的声音的 _越高。18如图是两种声音的波形

9、,从图形中可以知道,甲图是_的波形,乙图是_(前两空均选填“噪声”或“乐音”)的波形;马路上的汽笛声影响上课,最好的方法是_。19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从物理学角度看,图中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 _图,响度相同的是 _图。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20小明在学习了音调和响度的知识后,想验证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划过,划过的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_,这说明音调是由 _决定的;(2)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也可用塑料尺代替),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_,其

10、响度 _,这说明响度与 _有关。21如图所示,小华和小刚用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以下是他们对“土电话”的探究。(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声音可以在 _中传播。(2)两人位置不变,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将棉线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性能 _(“更好”或“更差”)。(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筒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_。(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5)小华和小刚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

11、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经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若他们想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_和 _(从a、b、c或d中选两根)。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_的关系,可得出结论:长度、材料、松紧程度相同时,琴弦越 _,音调越高。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22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向前匀速行驶,行驶时发现前方有一山崖,当司机发现前方有个山崖时开始鸣笛,过了2s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气温约为15oC)(1)听到回声时

12、,汽车行驶的距离;(2)刚开始鸣笛时轿车与山崖的距离。23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假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1)从按喇叭开始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汽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m?(2)从按喇叭开始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m?(3)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为多少m?24学完声速知识后,小雨和小凯在课余时间一起估测了声音在某金属管道中的传播速度。两人先选取长为510m的长管道,小雨站在管道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管道,小凯站在管道的另一端测量出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4s(声音在空气中

13、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2)根据如表中的声速,你认为该金属管道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3)如果管道里充满水,则小凯将听到几次敲击声?请你将它们到达小凯耳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出来。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15oC)340铝5000铜3750铁5100第 8 页 共 8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2D3B4B5C6D7ABC8D9B10A11B12C13B14C15 500 甲 甲16 响度 听诊器17 振动 音调18 乐音 噪声 关好窗户19 丁 甲、乙20 高 高 频率 变大 变大 振幅21 固体 更好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不能 a c 粗细 细22(1)60m;(2)370m23(1)40m;(2)680m;(3)320m24(1)1.5s;(2)铁;(3)三次;先听到从金属管传来的声音,再听到从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