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检测试卷(3)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745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检测试卷(3)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检测试卷(3)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检测试卷(3)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检测试卷(3)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检测试卷3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古希腊雅典城邦陪审法庭有过两次著名的生死审判。一次是对“思想的亵渎者”、大名鼎鼎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审判。另一次是对“道德的亵渎者”、高级妓女弗里娜的审判。两位被告均被指控为渎神罪和腐蚀青年,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前者被判处死刑,后者则因为弗里娜的美体恰好引发了陪审法官情绪上的冲动等因素被宣告无罪。这主要说明雅典城邦( )A.分权与制衡模糊笼统B.陪审法庭重视证据C.司法民主化存在弊端D.法律体系不够成熟2.在古罗马对外征服战争中,自由农需要为参加战争准备各种物资,许多自由农还被抽出组成

2、公民兵。奴隶因为没有资格代表国家参战,因而一年四季都在田间为主人劳作。由此可推知,古罗马对外战争在经济上促使( )A.贵族失去大量土地B.小农经济逐渐破产C.奴隶劳动日益衰落D.商品经济走向繁荣3.阿拉伯帝国的君主哈里发集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于一身,在哈里发之下,设有宰相、枢密院、财政部等负责具体相关事务。哈里发也是伊斯兰的最高精神领袖,直接管理支加与麦地那这两处圣地,具有裁决纷争的权威。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借鉴中国的政治制度B.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C.君主专制统治的确立D.以传教为名对外扩张4.1222年,法国国王腓力奥古斯都在授予普瓦提城的特权证书中言明,“市民应在罗亚尔河外各处为联

3、服军役及骑役义务,如同普瓦提封土上朕的封臣一样。”王权和城市结盟的原因是( )A.王权软弱需要城市经济支持B.市民和封臣对国王都有义务C.城市向王权获取各种权益D.王权与城市之间互惠互利5.学者朗格认为哥伦布“对异教徒的态度并不公正”,“新大陆的当地居民完全有理由把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称作该诅咒的日子”。这一评价立足于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A.在美洲大陆传播了基督教B.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C.直接成为黑奴贸易的路线D.造成了美洲族群的混合6.1641年,马萨诸塞州将奴隶制合法化。随后,其他州纷纷仿效,通过法律将奴隶的身份代代相传,同时规定被带到北美的非基督教徒仆人终身为奴。这种现象表

4、明( )A.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B.天主教会推行精神独裁C.美国式民主具有虚伪性D.美国政府支持黑奴贸易7.美籍著名东方学专家希提在他的巨著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在8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这一时期,说阿拉伯语的人民,是全世界文化和文明火炬的主要举起者。古代科学和哲学的重新发现、修订增补、承先启后,这些工作都要归功于他们,有了他们的努力,西欧的文艺复兴才有可能。”据此可知,该学者强调文艺复兴( )A.发源于伊斯兰文明B.得益于阿拉伯人的贡献C.重现欧洲古典文明D.主要内容为科学和哲学8.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

5、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A.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B.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C.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D.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 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 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10.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生产方

6、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11.马克思在1872年版共产党宣言序言中指出:“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此他将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修正,这体现出马克思( )A.具有自我批判和革新的精神B.主张从历史事件出发研究问题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12.拉美各国独立后,大多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英美等国以“援助”为幌子,加紧对拉美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这说明拉美( )A.重新沦为列强的殖民地B.面临着反帝反封建任务C.专制统治制约经

7、济发展D.反对列强侵略迫在眉睫1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各参战国先后停止了银行券的自由兑现,不再铸造新的金铸币,原有的金铸币也被人们收藏起来,各国还宣布禁止黄金出口。这说明当时,欧洲( )A.金本位制遭受冲击B.黄金储备体系崩溃C.相互转嫁战争负担D.货币砺权争夺升温14.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 )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 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15.1946年夏

8、,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16.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GDP实际增速一直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增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GDP占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比例,在近30年间由20%至60%。助推这一现象出现的有利条件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逐渐放

9、缓B.发达经济体主导地位的丧失C.社会信息化潮流的蓬勃兴起D.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历史机遇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当时,西欧全境已被各级教俗封建主瓜分殆尽,凡领主皆有地,凡地皆有领主,因此所有的城市都处于或封建领地、或国王领地、或世俗领地、或教会领地之上,绝无例外。虽然大多数国家有君主,但君主权力所及,仅王室领地而已。各级教俗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内俨然是一个个大小国君,集各种权力于一身,凡事皆需领主首肯方可行。作为城市兴起的第一步,首先要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主要是手工业者、商人及其家眷,然后再修筑城垣、开辟道路等。这一系列活动假如没有得

10、到所在地封建领主的事先允许,肯定是不能进行的。更何况,兴建城市之地都为交通便利之处,如此兴师动众不可能瞒过封建主的耳目,也绝不可能是封建主事后承认的既成事实。摘编自金志霖试论西欧中世纪城市与封建主的关系材料二 四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兴起迟而发展快,不仅是由于社会经济勃兴的推动和市民的奋斗,而且还得益于它找到了合适的盟友王权的支持。城市与王权结盟,使得在封建割据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城市增强了力量,更有能力与封建领主的侵逼和社会经济运行不畅的困难做斗争,在艰难竭蹶之中成长壮大,使城市工商业得以发展兴盛。同时,这样的联盟也促进了王权的加强,促进了西欧各国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封建割据的历史进程,并导致了西欧政

11、体的演变。摘编自黄健荣中古西欧城市与王权的盟友关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王权的关系。(6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1875 年宪法确定了共和国的制度,虽然这是一个“连自己名称几乎都不敢宣布的不光彩的共和国”。但它终于站了起来。共和政体的确立,当然是因为当时保皇派力量分裂,共和派加强了自己的地位,更主要的是因为绝大多数工人、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已经憎恶了君主制度,而这正是法国大革命带来的一个贡献。在此以后,法国虽仍相继出现了两次君主复辟运动(1889 年布朗热主义和 1894 年德雷福

12、斯案件),但都宣告失败。 游盛华从 1875 年宪法看第三共和国政治生活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普鲁士等邦统治阶级、特别是充满专家治国的理性主义官僚文官管理集团采取了以攻为守的“防御性”策略,通过 19 世纪初期的“上层革命”等一系列改革,逐步完成了社会和国家性质的资产阶级化。资产阶级生不逢时,出世太晚, 虽然渴望统一和自由,但害怕无产阶级卷入革命,宁愿向贵族地主妥协。统一压倒自由,德意志的统一是在普鲁士容克领导下,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取得的。丁建弘德国文化:普鲁士精神和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 1875 年法国宪法能够确立共和政体的原因,结合该宪法审议

13、中通过的内容,解释“两次君主复辟运动”失败的必然性。(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意志帝国专制色彩形成的历史原因,并结合 1871 年宪法的内容,指出其专制色彩。(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时期非洲遭受的殖民灾难最为深重。对刚果实施残暴统治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辩护说:“我们唯一的纲领是让国家在士气和物质上得到重生”,这一辩词在西方具有普遍代表性。1902年,英国学者霍布森批评说:“帝国主义的最大危险在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它已习惯于这种(利他主义)自我欺骗,从而丧失自我批评的能力。”“帝国主义的当前趋势正

14、在向这个方向(战争)发展,作为反作用力其后果可能是西方国家的衰败和西方文明的崩溃。”摘编自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材料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艾德礼(1945-1951年英国首相):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印度总督的助手):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

15、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同意印度独立)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主要原因,并说明霍布森观点的合理性。(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种观点的区别。试从国际形势角度说明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原因。(6分)20.阅读历史书籍,必须坚持史料实证的态度与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

16、,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材料二 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得以迅速复原,并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关系这一角度来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7、材料三 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在4年时间内,美国向西欧国家提供了13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80%为赠款。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等材料四 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1)就马歇尔计划的影响来说,四则材料中有些观点可以互相印证,请从材料中举两例,并说明。(6分)(2)上述四则材料中,有些材料的观点互相矛盾。从材料中举两例,并说

18、明矛盾的是哪些材料,矛盾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应如何衡量史料的价值。(8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陪审法庭对苏格拉底和弗里娜的审判,只因弗里娜的美体恰好引发了陪审法官情绪上的冲动等因素被宣告无罪,这体现了雅典司法民主化存在弊端,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国家权力的分权与制衡,故A项错误;陪审法庭重视证据与材料相悖,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法律体系的状况,故D项错误。故选:C。2.答案:B解析:古罗马对外战争中,自由农需要准备各种物资,还需要参加战争,这不利于自由农从事农业生产,而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一年四季都在田间为主人劳作,生产积极性不高,这必然导致古罗马的小

19、农经济逐渐破产,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自由农而非贵族,排除A项;古罗马是奴隶社会,奴隶劳动并未衰落,排除C项;古罗马的对外战争并不能推动商品经济走向繁荣,而且商品经济发展和自耕农之间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阿拉伯帝国哈里发既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在他身上体现了政教合一的特点,这表明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故B正确;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与中国不同,故A错误;“君主专制”不能完整概括阿拉伯帝国的特点,故排除C;D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故选:B。4.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利益和安全需要,是政治结盟的动

20、因和基础。西欧封建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需要借助城市的力量强化王权。城市由于经济发展,商人们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政治上没有地位,需要借助王权获得各种权益,所以两者的结盟源于各自的需要,故选D项。A、C两项只表述了部分原因,不全面,排除;B项与王权和城市结盟的原因无关,排除。5.答案:B解析:根据“对异教徒的态度并不公正”、“称作该诅咒的日子”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哥伦布抵达美洲后给美洲人民带来了掠夺和屠杀,所以这一评价是立足于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B项正确。6.答案:A解析:材料“1641年,马萨诸塞州将奴隶制合法化。随后,其他州纷纷仿效,通过法律将奴隶的身份代代相传,同时规定被带到北美的非基

21、督教徒仆人终身为奴”说明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A正确;BCD和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A。7.答案:B解析:希提强调了阿拉伯人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即他们对古代科学和哲学进行了传承、增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生,B项正确。A项错在“发源”,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文艺复兴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没有突出文艺复兴的内容,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卢梭的启蒙思想。恩格斯的话,不仅肯定了卢梭的平等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而且把平等观念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联系起来,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卢梭的平等观念,B、C、D项三项与材料不符。9.答案:C解析:

22、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宪法。据题意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很多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容,但没有涉及个人权利的内容。德意志帝国宪法未体现人权观念,反映了资本主义的保守性,C项正确;没有涉及个人权利的内容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保守性,但不能据此说明帝国结构的松散性和对外政策的扩张性,更不能体现君主制度的脆弱性,排除A、B、D三项。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此时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多干活,目的是增加利润,这加大了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加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说明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B项正

23、确;机器的出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但未说明工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排除A项;工人工作中的一些活动被禁止,但并不足以说明其生活境遇恶化,排除C项;材料信息和物价上涨无关,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所以现在这个纲领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于社会主义的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表明马克思具有自我批判和革新的精神,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12.答案:B解析:一方面拉美大多实行军事独裁,另一方面又面临英美的政治经济渗透,故而拉美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选B项。拉美基本获得了民族独立,没有再沦为殖民地,排除A项;C、D两项都只体现材料的部分信息,不全面,排除。

24、1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价值符号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遭受冲击,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黄金储备体系崩溃,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相互转嫁战争负担、货币霸权争夺升温,排除C、D项。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苏俄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根据“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等信息可知,苏联为了铲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实行工业化,建立公有制,从而改变阶级结构,A项正确;发展军事工业、实行家庭经营都不是“挖

25、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排除B、C两项;恢复市场作用是苏俄应对政治经济危机的措施,但并不能“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苏的冷战。依据材料可知,1946年丘吉尔认为美国面对苏联的挑战,心理上已经发生变化,即美苏矛盾加剧,故B项正确;A项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C项是丘吉尔的1946年3月的“铁幕演说”的影响;此时还处于两极格局形成过程中,D项错误。1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GDP实际增速一直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增速”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资本条件,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26、D项正确;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增强,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排除B项;信息化的趋势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而逐渐兴起的,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排除C项。故选:D。17.答案:(1)原因:西欧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封建领主对城市发展的支持;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复兴与繁荣;区域间交通的改善,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一定数量人口的聚集;等等。(2)关系:王权对于城市的扶助,有助于市民与领主的斗争,推动城市的自治斗争,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兴盛和城市教育的发展;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增强了王权扩张的力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和封建政

27、治的发展。解析:(1)原因:根据“西欧全境已被各级教俗封建主瓜分殆尽”“这一系列活动假如没有得到所在地封建领主的事先允许,肯定是不能进行的”西欧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封建领主对城市发展的支持;根据“作为城市兴起的第一步,首先要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主要是手工业者、商人及其家眷,然后再修筑城垣、开辟道路等”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交通、人口等方面分析,得出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复兴与繁荣;区域间交通的改善,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一定数量人口的聚集。(2)关系:根据“城市与王权结盟,使得在封建割据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城市增强了力量,更有能力与封建领主的侵逼和社会经济运行不畅的困难做斗争”得出王权对于城

28、市的扶助,有助于市民与领主的斗争,推动城市的自治斗争;根据“使城市工商业得以发展兴盛”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兴盛和城市教育的发展。根据“这样的联盟也促进了王权的加强,促进了西欧各国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封建割据的历史进程,并导致了西欧政体的演变”,得出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增强了王权扩张的力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和封建政治的发展。18.答案:(1)原因:共和派势力的加强;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保皇派力量的分裂,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工业革命完成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要求。必然性:“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

29、(2)历史原因:普鲁士向资本主义过渡是通过改革实现的;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德国统一道路的特殊性(德意志的统一是在普鲁士容克贵族的领导下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专制色彩: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拥有权力的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1875年法国宪法能够确立共和政体的原因以及“两次君主复辟运动”失败的必然性。第一小问主要从政治、思想、经济和阶级的角度入手回答问题。第二小问主要结合1875年宪法的内容回答问题。(2)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帝国专制色彩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1871年宪法专制色彩的表现。第一小问主要从

30、普鲁士政体确立的方式、阶级力量以及德国的国情等角度入手回答问题;第二小问主要从1871年宪法的内容入手,回答其体现的专制特点。19.答案:(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列强瓜分世界奠定物质基础;帝国主义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宣扬“利他主义”,煽动对外扩张。合理性:霍布森认为,帝国主义国家打着“利他主义”的幌子瓜分世界。有可能引发战争,导致西方文明崩溃。两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瓜分世界的结果,沉重打击了西方国家,西方文明也呈现衰退的趋势。(2)区别:艾德礼认为英国是自愿允许印度独立,伊梅斯认为英国是被迫允许印度独立。因素:世界反法西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志;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老牌殖

31、民国家实力削弱;世界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列强瓜分世界奠定物质基础;帝国主义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材料“帝国主义的最大危险在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它已习惯于这种(利他主义)自我欺骗,从而丧失自我批评的能力。”可知列强宣扬“利他主义”,煽动对外扩张。说明:霍布森认为列强宣扬“利他主义”,煽动对外扩张。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有可能引发战争,导致西方文明崩溃。两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瓜分世界的结果,沉重打击了西方国家,西方文明也呈现衰退的趋势。(2)区别:根据材料“艾德礼(1945-1951年英国

32、首相)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和“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印度总督的助手)除了像我们所做的(同意印度独立)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可知艾德礼认为英国是自愿允许印度独立,伊梅斯认为英国是被迫允许印度独立。因素: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鼓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斗争。在二战中英国实力衰落;世界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20.答案:(1)互证:四则材料都承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举例说明:材料-认为“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材料二认为“使欧洲得以迅速复原,并使欧洲

33、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2)矛盾举例:材料二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美国向所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材料四认为,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排斥在外,目的是遏制苏联。看法:史料的真实可信程度;史料的具体、丰富程度;史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重要程度;史料的独到性及其稀有程度;史料是否能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材料二中“使欧洲得以迅速复原,并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三中“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和材料四中“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可知,四则材料都认为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从中任取两则材料举例说明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和材料四中“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遏制苏联的力量”可知,材料二认为美国向所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而材料四认为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排斥在外,目的是遏制苏联。第二小问,可从史料的真实可信程度、具体丰富程度、独到稀有程度、能否印证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