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含答案

上传人:绅士 文档编号:24212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含答案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分)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佚去,但许慎 A 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

2、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1)画线语句分句间的关系是( )(3分)A.递进 B.因果 C.并列 D.条件(2)下列词语中与“注重”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想起 B.回顾 C.程度 D.统一(3)以上文段节选自经典常谈作者是现代作家_,字_。其中文中A处应填_。(3分)1、(9分)(1)(3分)B (2)(3分)C (3)(3分)朱自清 佩弦 说文解字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5分)伏羲氏恐怕压根儿就没有这个人,他只是秦、汉间儒家假托的圣王。至于八卦,大概是有了筮法以后才有的。商民族是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

3、凶,他们先在甲骨上钻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经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这便是卜辞。卜辞里并没有阴阳的观念,也没有八卦的痕迹。(1)上面的文段选自_。(2分)(2)结合文段内容,简要介绍一下什么叫卜辞。(3分)_2、(5分)(1)(2分)经典常谈(2)(3分)商民族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甲骨经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细看兆象,断定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这便是卜辞。3、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分)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封是圣物,放在门

4、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_,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理。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悉,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教这些道理支配着。行人不至,谋事( )成,财运( )通,婚姻( )决,子息不旺,乃至种种疾病疑难,许多人都会去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可见影响之大。讲五行的经典,现在有尚书 洪范,讲八卦的便是 A 。(1)请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的的词语:_、_、_。(3分)(2)根据文意,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填一句恰当的话使之

5、与后面两句构成排比句。(2分)_,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3)以上文段节选自_,作者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他的创作以散文为主,其中_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中A处应填_。(4分)3、(9分)(1)(3分)未 欠 待(2)(2分)算命的(3)(4分)经典常谈 背影 春 周易4、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2分)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手就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

6、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

7、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感表达到家就成,用不着说费话。重叠可以说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似乎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1)材料中,歌谣主要有哪些用途?(3分)_(2)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3分)_(3)文中加点的“这些”指的是什么?(2分)_(4)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4分)_4、(12分)(1)(3分)抒发情感(消愁解闷);酬神作乐(庆祝节日);唱和竞胜。(2)(3分)歌谣最初是

8、个人心情的诉说;集众人聚唱,歌谣增多;经众人修饰,歌谣成为定本。(3)(2分)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在诗中逐渐体现。(4)(4分)节奏要求不同:前者主要依靠重叠,后者主要依靠字数均齐、韵脚协调;传播方式不同:前者依靠口口传唱,后者借助文字记录。5、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分)奇数是_数,偶教是_数,_的观念是从男女来的。有天地,不能没有万物,正和有男女就有子息一样,所以三画才能成一卦。卦是表示阴阳变化的,周易的“易”,也便是变化的意思。为什么要八个卦呢?这原是算学里错列与组合的必然,但这时候却想着是万象的分类。乾是天,是父等;坤是地,是母等;震是雷,是长子等;巽是风,是长女等;坎

9、是水,是心病等;离是火,是中女等;艮是山,是太监等;兑是泽,是少女等。这样,八卦便象征着也支配着整个的大自然,整个的人间世了。八封重为六十四卦,封是复合的,封象也是复合的,作用便更复杂、更具体了。据说伏義、神农、黄帝、尧、舜一班圣人看了六十四卦的象,悟出了种种道理,这才制造了器物,建立了制度、耒耜以及文字等等东西,“日中为市”等等制度,都是他们从六十四卦推演出来的。(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汉字。(3分)_ _ _(2)周易的“易”,是什么意思?(2分)_(3)八卦为什么可以象征、支配着整个的大自然,整个的人世间?(4分)_5、(9分)(1)(3分)阳 阴 阴阳(2)(2分)是变化的意思。(3)

10、(4分)乾是天,是父等;坤是地,是母等;震是雷,是长子等;巽是风,是长女等;坎是水,是心病等;离是火,是中女等;艮是山,是太监等;兑是泽,是少女等。这样八卦就可以象征、支配着整个的大自然,整个的人世间了。6、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1分)“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

11、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

12、;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1)下列短语类型与“用力提倡”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人生哲理 B.传授心法 C.心领神悟 D.约定俗成(2)“四书”“五经”是儒家典籍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选文提到了“四书”,那么“五经”是指_、_、_、_、_。(2分)(3)选文中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4分)_6、( 9分)(1)(3分)A (2)(2分)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3)(4分)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进而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 (每点 2 分)7、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

13、列各题。(9分)甲还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战国游士的说辞也好用譬喻。譬喻成了风气,这开了后来辞赋的路。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这部书成于吕不韦的门客之手,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三十多万字。十二代表十二月,八是卦数,六是秦代的圣数,这些数目是本书的间架,是外在的系统,并非逻辑的( ),汉代刘安主编淮南子,才按照逻辑的秩序,结构就严密多了。自从有了私家著作,学术日渐平民化。著作越来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雅言”便成了凝定的文

14、体了。后世大体采用,言文渐渐分离。战国末期,“雅言”之外,原还有齐语、楚语两种有势力的方言。( )齐语只在春秋公羊传里留下一些,楚语只在屈原的“辞”里留下几个助词如“羌”“些”等;这些都让“雅言”压倒了。(选自经典常谈 文第十三)乙他说,古来有小学、大学。小学里教洒扫进退的( ) ,和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大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实学。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程子说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就是为此。这部书里的道理,并不是为一时一事说的

15、,是为天下后世说的。这是“垂世立教的大典,所以程子举为初学者的第一部书。论孟虽然也切实,却是“应机接物的微言”,问的不是一个人,记的也不是一个人。浅深先后,次序既不分明,抑扬可否,用意也不一样,初学者领会较难。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至于中庸,是孔门的心法,初学者领会更难,程子所以另论。(选自经典常谈四书第七)(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秩序 但是 规矩 B.程序 却是 规格C.秩序 但是 规格 D.程序 却是 规矩(2)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给中学生写的经典常谈,全书共_篇;乙语段中“他”指的是_(人名)。(2分)(3)甲

16、乙两段文字体现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一书论述问题深人浅出的风格。请你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说明。(4分)_7、(9分)(1)(3分)A (2)(2分)13 朱熹(3)(4分)示例:甲语段中介绍了“雅言”从出现到定型的发展轨迹,举例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让读者在朱自清娓娓而谈中明白了“雅言”定型的轨迹;乙语段介绍了朱熹对待大学论孟等著作在做学问过程中对人的教化作用,侃侃而谈,举例充分,深人浅出。8、阅读经典常谈,完成练习。(6分)(1)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典常谈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B

17、.朱自清先生用朴素清晰的笔触介绍经史子集中的经典著作,为初学者娓娓讲述传统文化要义与精神。C.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那个“志”便指教化而言。D.朱自清认为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这尚书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2)根据文段提供的相关信息,仿照示例,为“近代长篇小说”下一个定义。(3分) “说话”是平民的艺术“说话”渐渐发展,本来由一个或几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短故事,引出一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长故事的,后来却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联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示例:章回小说是由“说话”发展、将许多同类且相关联的短故事组织起来的一个长故事。_8、(6分)(1)(3分)D(2)(3分)示例:近代长篇小说是指由文人撰写、组织严密(或:“故事联贯”“一以贯之”)的章回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二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