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212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届浙江省温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面对这一系列的现代化之问,政党作为引领和推

2、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作出回答。在这里,我愿谈几点看法。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不能搞简单的千篇一律、“复制粘贴”。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什么样的现代化最适合自己,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

4、历史发展趋势,“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与方向,破解了现代化等于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幻觉。任何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物质世界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是实践在思想理论层面上的外化表征形式。它以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的话语阐释伟大实践进程中取得的成就、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将其外化呈现在大众日常生活中,从而为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果提供理论层面的话语保障。社会成员不会天然对某个政治思想具有认同感与信任感,共识合法性的建构必须在成员中进行话语的输出与沟通,只有“社会成员基于某种价值信仰而对政治统治正当性所表示的认可”

5、,才能动员起最广泛的群众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必须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汇聚全社会的奋斗共识,引导个体认知国家的奋斗目标。如果社会个体无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形成清晰而全面的认知,就很容易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产生怀疑甚至持否定态度。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在物质生产资料方面的支配权,控制着国际舆论传播的主导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在话语权意识、话语体系建构上并未取得可与现代化建设成就等量齐观的成果和地位。”如果国际社会无法全面客观理性地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抹黑、歪曲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片面甚至失实的论调就极易得到传播。国际舆论斗争

6、变得越来越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并加以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遭遇着虚假舆论和话语陷阱的挑战,他们不相信“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不靠掠夺与战争的和平发展道路。因此,话语体系的建构就具有了迫切必要性。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不是自说自话,而是用中国实践建构中国话语,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7、”。(摘编自艾四林、陈钿莹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三重维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浙睿talk)A.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都充满艰辛,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党,必须直面一系列现代化之问。B.发展中国家从自身的国情出发而选择的适合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是否走得通,关键是要看本国人民的中心地位是否得到坚持。C.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外化表征,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体现了当今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D.当今中国依然面临国际舆论挑战,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舆论传播上有主导权,而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还未形成强影响力。2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化不仅关注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了人与自然关系、社会公平问题等内容。B.把让人成为自由的人作为最终目标的人类社会现代化不仅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C.最广泛的群众力量的动员必定需要建立在社会成员对政治统治正当性所表示的认可上。D.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了解和认识来自中国形象的“他塑” “自塑”两种途径。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B毛泽东曾提出:“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

9、力”C.习近平主席在二零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D.习近平说:“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4.2022年5月19日举行的中巴建交25周年招待会上,中国驻巴哈马大使戴庆利代表中国驻巴大使馆向巴外交部部长赠送了精美的洛阳牡丹瓷。瓷盘中鲜艳的中国名花牡丹和巴哈马名花黄钟花,交相辉映。请结合材料对这一事件加以分析。(4分) 5.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遇仙记申平苏东坡当时正在罗浮山冲虚观里睡觉,起夜时忽然

10、发觉自己的嘴不见了。长嘴的地方光溜溜的,只剩下鼻子在上面呼呼出气儿。啊呀呀,我的嘴呢?人若无嘴,如何吃饭说话?岂非怪物也!东坡先是躺在那里仔细回忆,想厘清嘴是啥时丢的。昨日,他在博罗一个叫泊头的码头上岸,然后来到了罗浮山上。昨晚上,还和冲虚观道士邓守安等吃斋饭、饮过香茶,之后邓道士就安排他和儿子苏过住在观里。睡前,他又向儿子讲述了一些写诗之道,之后上床睡觉。睡前他还曾叩齿呢,怎么睡了一觉,嘴却不见了呢?哦,这嘴肯定是丢在床上了,双手急忙摸索,没有;那就掉地上了,点起灯来去照,也没有。接着他就从屋里找到了屋外。月色如银,笼罩着冲虚古观。东坡不想惊动苏过,更不想惊动邓守安,害怕他们看见自己的怪模样

11、。便独自低着头,在道观里寻找起来。依然没有找到。不觉间就出了门,一直找到白莲湖边。山峦朦胧,湖水泛着光波,耳畔还传来怪鸟的叫声。东坡心里,就有诗情奔涌起来。他很想吟几句,却发不出声对,自己没嘴了呀!湖水如镜,忽见湖面上似有玉影浮动。正待仔细望去,却听见一声女人的惊叫传来。东坡也是一惊,这深更半夜的,湖里竟有女人洗澡?他急忙收回目光,大气也不敢喘,转身欲走,却已经晚了。他的耳边先是响起一阵环佩窸窣之声,接着嗅到一股芝兰之香,有个人影,已经顺着小桥过来。何方狂徒在此偷窥?东坡本欲分辩,怎奈无嘴,只好硬着头皮迎上前去,以证清白。你是谁?为何不语?女人喝道,声音威严。东坡只好一只手把那空白处捂住,另一

12、只手拼命摆动,表示自己非常无辜。这时候他已经看清楚了,眼前是个美丽的村姑,脸如满月,眼如亮星。他觉得她很眼熟,却又一时不知在哪里见过。谁知村姑却已认出了他,开口笑道:咦,这不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吗!东坡一边用力点头,一边拿眼神询问:你是谁?你怎么认识我?村姑说道:我是何仙姑呀,见了本仙还不快拜?东坡想起了昨晚邓守安的话,罗浮山乃道教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开创者为晋代葛洪。葛稚川曾经在这里筑炉炼丹,采药救民。罗浮山最高峰飞云顶,据说是八仙的聚会之所;而眼前的白莲湖,便是何仙姑的沐浴之地。东坡急忙双手合十,弯腰作揖,不提防没嘴的地方却暴露出来。何仙姑一见,笑得花枝乱颤,手指着他说:你你你的嘴呢?东

13、坡只好以动作和表情,诉说他的不幸,不想何仙姑明白之后,竟然说道:你呀,真是活该!东坡的眼神,就有点不乐意。却听何仙姑说道:苏东坡,大文豪,你别不高兴哈!你回想一下,你以前遭贬黄州,如今又遭贬岭南,不都是你那张嘴惹的祸吗?何仙姑说着,玉手朝白莲湖一指,水面上竟然出现了一些图像。东坡望去,发现那些图像,有他正在讥讽宰相王安石,说人家不懂写诗的;有他和司马光辩论,说人家是“司马牛”的;还有他给太子上课,严厉训斥那个未来皇帝的;还有他嘲笑章惇的东坡见了,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但是他的眼神却依然不服,意思是:这些也不一定全是我的错呀。何仙姑朝他撇了撇嘴,讥笑道:你看你,嘴都丢了还不服气。不服气,那你的嘴就永

14、远找不回来了。东坡一听,急忙连连作揖。就听何仙姑继续说道:唉,要说你也真是挺可怜的。一大把年纪了,又被贬到这蛮荒之地来。你要是再没了嘴,却是如何是好呀。罢了,我不帮你谁帮你呢。东坡急忙再拜,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不过嘛,何仙姑的话却又来了转折,东坡的心随之一紧。不过嘛,你以后一定要记住四句话,也算是我赠你的一首诗吧。你且听好了啊;东坡先生到罗浮,会仙桥上遇仙姑。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得朝廷贬你无。东坡默念一遍,连连点头。那好,你速回冲虚观吧。有人等你呢。何仙姑说完,倏然不见了。东坡心中怅然,只好转身往回走,蓦然看见冲虚观门前有个男人站在那里。这人好生奇怪,服饰似有不同,而且他的脸上,竟然长着两张

15、嘴。他也不说话,只向东坡招了一下手,就转身向冲虚观另一侧走去。东坡想喊:先生你站住。可惜无嘴,只好在后面跟着。那怪人在前面走着,一直走到葛洪当年留下的洗药池前。东坡惊讶地看到,他从脸上把多余那张嘴取下,然后蹲下身去,竟在水里洗濯起来。东坡近前细看,越看越觉得他手里的嘴分明就是自己的嘴。他左洗右洗,还不停揉搓,搞得东坡长嘴的地方隐隐作痛。许久,他才站起身,又走。这次来到了葛洪炼丹炉旁,奇怪那里炉火正红。那人毫不犹豫,嗖的一下,就将嘴投入火里。东坡急得想喊,却依然发不出声,只好跺脚。那人却不理他,半晌,用铁钳将嘴夹了出来,红彤彤的冒着火光。那人看了看,吹了吹,点了点头,嗖的就往东坡的脸上甩过来。东

16、坡大叫一声,从床上坐起来,摸摸脸,嘴巴尚在,呼呼地喘了口气。回想梦中奇遇,不由叫了一声:何仙姑,葛稚川,苏某有礼啦。(本文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呼呼出气”描写了没嘴的窘境,“大气也不敢喘”刻画了紧张的情绪,“呼呼地喘了口气”表达了如释重负的心理。B.何仙姑对苏东坡说了很多话,而长着两张嘴的葛洪却一言不发,二者形成对比,表明他们对苏东坡的看法不同。C.小说善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通过侧面描写刻画了苏东坡的“忠直”,通过正面描写刻画了何仙姑的“爽直”。D.遇仙记登泰山记石钟山记都以“记”为题,但前者重在设置情节,刻画人物,后两者侧重写所见所感

17、。7.关于小说情节设置的“合理性”“戏剧性”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将故事发生的地点选择在“八仙聚会之所”罗浮山,使得历史人物苏东坡与神话人物何仙姑的相遇具有合理性。B.小说将苏东坡丢嘴、找嘴作为叙述的重要情节,苏东坡面对何仙姑的误解,因为无嘴而难以辩解的情形富有戏剧性。C.何仙姑“笑得花枝乱颤”是因发现东坡“偷窥”自己洗澡气极而笑,也是对其遭遇幸灾乐祸,因果明确,具有合理性。D.苏东坡“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使得本来“荒诞”的故事情节回归现实,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构安排富有戏剧性。8.小说结尾,苏东坡发现“嘴巴尚在”,你认为此后的苏东坡是会继续心直口快,还是会谨言慎行。请结合文

18、本说明理由。(6分) 9.有评论者认为,这篇以遇仙为题材的小说在诸多方面皆有不同于凡俗的“仙气”,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乎?(节选自韩非子奸劫弑臣韩非子六反)材料二:苏代为公仲谓向寿曰:“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公仲收国复事秦,自以为必可以封。今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秦、楚合,复攻

19、韩,韩必亡。公仲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愿公之熟计之也。”向寿曰:“吾合秦、楚,非以当韩也,子为我谒之公仲曰:秦、韩之交可合也。”对曰:“愿有复于公。谚曰:贵其所以贵者贵。今王之爱习公也,不如公孙郝;其知能公也,不如甘茂。今二人者,皆不得亲于事矣,而公独与王主断于国者,彼有以失之也。公孙郝党于韩,而甘茂党于魏,故王不信也。今秦、楚争强,而公党于楚,是与公孙郝、甘茂同道也。公何以异之?人皆言楚之多变也,而公必亡之,是自为责也。公不如与王谋其变也,善韩以备之,若此则无祸矣。韩氏先以国从公孙郝,而后委国于甘茂,是韩,公之仇也。今公言善韩以备楚,是外举不辟仇也。”向寿曰:“吾甚欲韩合。”对曰:“甘茂许公仲

20、以武遂,反宜阳之民,今公徒令收之,甚难。”向寿曰:“然则奈何?武遂终不可得已。”对曰:“公何不以秦为韩求颖川于楚,此乃韩之寄地也。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韩也公求而弗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强而公过楚以收韩此利于秦” 向寿曰:“奈何?”对曰:“此善事也。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郝欲以韩取齐,今公取宜阳以为功,收楚、韩以安之,而诛齐、魏之罪,是以公孙郝、甘茂之无事也。”(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有改动)【注】公仲为韩相,向寿为秦将,苏代为韩使者。史记甘茂列传“秦使向寿平宜阳”,“破韩”即指此。公孙郝,与下文中“甘茂”,皆为秦臣。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

21、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韩也/公求而弗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强/而公过楚以收韩/此利于秦/B.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韩也/公求而弗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强/而公过楚以收韩/此利于秦/C.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韩也/公求而弗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强/而公过楚以收韩/此利于秦/D.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韩也/公求而弗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强/而公过楚以收韩/此利于秦/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禽困覆车,以禽兽困急可撞翻猎者之车来比喻人陷入绝境会

22、拼命,与“困兽犹斗”意思相近。B.国,可以指国都、古代王侯的封地等,“而公独与王主断于国者”中的“国”是指“国事”。C.异,指“有区别”,与齐桓晋文之事“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的“异”意思相同。D.古代地名的命名多与方位、水文等相关,由此可推断宜阳在宜水之北,颖川则因颖水而得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国大败韩国之后,将秦地解口赐予楚国,又将秦城杜阳封给楚国令尹,以此来与楚国交好,形势对韩国不利。B.苏代认为秦王虽然对向寿的宠幸和赏识不及对公孙郝和甘茂,但特别信任向寿,是因为他没有亲附其他诸侯国。C.苏代指出向寿在秦楚争强时联合楚国非明智之举,不如与秦王

23、共同谋划,防备楚国,亲善韩国,否则将有祸患。D.向寿如果凭借攻取宜阳之功,拉拢楚、韩,使之安定,谴责齐、魏不与秦交好之罪,就能为公孙郝与甘茂分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4分) (2)公仲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愿公之熟计之也。(4分) 14.请从韩非子义利观的角度,分析秦国大将向寿弃楚亲韩的具体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明代诗歌,完成15-16题。文士二首陶安其一文士甘藜藿,林栖阅岁华。一衾春自足,千驷我何加?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钓槎。今朝烟火晚,带露采松花。其二文士经纶学,时来志或酬。玉

24、堂清不夜,金鉴照千秋。白发忧民瘼,丹心为国谋。所期功业盛,富贵一浮沤。【注】玉堂:官署名,此处指翰林院。金鉴:指对人进行讽喻的文章与书籍。浮沤:泡沫。15.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千驷我何加”“富贵一浮沤”虽修辞手法不同,但都表现出读书人对富贵生活的蔑视。B.“雨雪欺茅屋”一句用拟人手法描写文士的居住环境,“欺”字有“欺负、欺侮”之意。C.“丹心为国谋”指文士一心为国谋划,其中的“丹心”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D.两首诗歌表明文人要努力坚守自身的志向,不能依赖外部条件,坚守志向才能实现抱负。16.两首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生活模式,每一种生活模式都

25、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艰辛和不易,请选择其中一首诗歌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密的陈情表开篇以“ , ”八个字总起,这八字高度概括了他自身幼年不幸的遭遇。(2)周邦彦的苏幕遮一词中,“ , ”两句描写鸟鸣欢快之声,为下文写荷花秀美做了感情上的铺垫。(3)在屈原的离骚中,“ , ”两句由草木凋零写到人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有才德、有作为的人老去的担忧。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浙睿talk)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我进城二十多年了,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许

26、多,可是每次回到农村老家,与父亲相对而坐,还是找不到什么话题。感觉有很多话要说,又感觉 。其实我特别想告诉父亲城里的交通有多拥堵,那里的空气有多糟,我有多么想家;特别想告诉他我出差时看到了哪些美景,遇到了哪些怪事。我期望得到父亲笑意盈盈的回应,可是见到父亲那副 的样子,便把这些话又咽了回去。我觉得这些生活离他太遥远,告诉他,反而会打破他内心的平衡。我和父亲之间的爱是静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对父亲的爱 ,我越来越觉得有一些爱是需要及时表达的,虽然我说不出“爸爸,我爱你”,但我要让父亲知道,我渴望与他沟通,我愿意与他沟通,我们可以是无话不谈的哥们,可以是平等交流的父子。父亲啊,虽然我们一年只见两

27、三面,虽然我们的电话沟通一周只有一次,但我对您的牵挂在漫长的时光中已经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账簿,压得我喘不过气,您感受到了吗?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没错;但我想告诉更多的朋友:要让爱不只在静默中流淌。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静默”和文中加点的“静默”,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A.母爱如泉,点点滴滴皆为爱,含蓄静默而不张扬。B.静默的山,流动的水,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C.田野静默,远远的只有几位农人在畦间若隐若现。D.不少人驻足当年曼德拉关押的囚室前,静默致哀。20.有人认为本文段内容亦能体现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特点,请根据你对本语段以及乡土中国的

28、理解,完成以下两个任务:模仿乡土中国的目录替本文段取一个四个字的标题;如果把该标题收进目录中,你觉得在提供的三个选项中,放在哪里比较恰当,请结合乡土中国相关内容,说明原因。(5分)标题: 放在 处比较好,因为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楚国地方特色,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是楚辞最主要的创作者,与诗经迥然不同。它不是集体的歌唱, ;不是现实主义的,而是浪漫主义的;不重自然的写实,而是重主观的抒情;不是表现北国风光,而是表现南方景象。楚辞句式灵动,结构宏大,风格宏博丽雅。楚辞这种诗体的代表作是离骚,故后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

29、”相提并论。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所创作的骚体诗和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所创作的拟骚体诗汇编成集,定名为楚辞,由于楚辞一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楚辞的历史绵延悠久,研究楚辞的论著汗牛充栋,从而 ,即楚辞学。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屈原及其后学宋玉等人创作的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楚国地方特色,风格与诗经迥然不同。B.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诗歌体裁,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是其最主要的创作者,楚辞与诗经迥然不同。C.屈原及其后学宋玉等楚辞的主要创作者经过对楚国民

30、歌的加工、提炼,有着浓郁楚国地方特色的楚辞发展起来了,与诗经迥然不同。D.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楚辞是在楚国民歌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是最主要的创作者,与诗经迥然不同。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浙睿talk)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认为人应追求单纯、高贵、宁静这三种人生境界:“单纯”意为要保持生命的本色,“高贵”体现在有做人的尊严,“宁静”是指生活得安静从容。不同的人,追求这三种境界的先后次序也会有所不同。作为当代青年的你,对三者次序会如何抉择?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三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