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六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38370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六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六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六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六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六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按要求选择,填写序号。1. 下面词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间jin断 日晷gu 急遽 截然不同B. 僻p静 尖锐ru 倾复 万不得以C. 暂zn时 追悼do 书籍 美其名日D. 唾t沫 铁锨xin 严峻 翻箱倒柜2. 下列加点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万象更新(变更)B. 重见天日(重新)C. 焉知非福(不是)D. 死得其所(意义)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个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部落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B. 烈日下,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待毙。C. 我们的班长口才一流,讲起话来络绎不绝

2、。D. 听到这个消息,他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4. 下列古诗词中,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 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端午吃粽子(万事如意)B. 建筑上雕刻蝙蝠(福气盈门)C. 过年时吃鱼(年年有余)D. 中秋吃月饼(幸福团圆)6. 下面对句子中表现心理的描写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那个星期天: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通过神态表现心理)

3、B.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进射出仇恨的火花。(通过动作、神态表现心理)C. 骑鹅旅行记: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通过动作表现心理)D. 腊八粥:“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通过语言、神态表现心理)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B. 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克服悲观的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顽强生活了二十八年。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们也要去荒岛求生。C. 北京的春节一文,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

4、“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D.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8. 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词语。漫步世界名著的花园,我们与鲁滨逊漂流记不期而遇。因为遭遇海浪的qn x ( ),鲁滨逊乘坐的船qng f ( )了,只能do mi( )地流落到了荒岛。在如此q ling( )的境遇下,他没有束手di b ( ),用理智kng zh( )住自己kng j( )的情绪,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孤独和j m( ),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成就了一段传奇。9. 按要求填写。(1)经典回顾:“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的说过:人_,或_,或轻于鸿毛。为_

5、而死,就比_还重;替_卖力,替_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段话选自_。(2)迁移运用:仿照例句中加点部分,从“饿”“哭”“焦急”“激动”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_(3)我爱阅读:在本学期“快乐读书吧”的活动中,我最爱读的名著是_,作者是_,主人公是_,我喜欢的原因是_回忆新语文读本全阅读课本内容,完成练习。10. 诗文填写。_,不辞底病卧残阳。明月不归沉碧海,_。_,只缘身在最高层。壮志饥餐胡虏肉,_。_,一任群芳妒。王于兴师,修我甲兵。_!11. 回忆新语文读本与全阅读课本内容,正确选择。(1)你来教我照相好吗:杰米

6、十四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他的生日礼物是( ),但他不喜欢这个礼物。A游戏机 B照相机 C篮球 D猎枪(2)没娘的小鸟:小山鸟为了感激抚养自己的柳莺妈妈,它( )A衔来干净的草铺在鸟窝里 B照顾小柳莺 C替妈妈孵小柳莺 D给妈妈寻找食物(3)生命的药方:德诺去世后,艾迪很伤心没有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德诺的妈妈却说艾迪找到了。德诺妈妈说的这个药方指的是( )A艾迪用花草熬成的汤 B艾迪写信找来的特效药C艾迪给予德诺的友情 D艾迪的球鞋(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重见光明的第二晚要在( )里度过。A博物馆 B剧院或电影院 C家 D帝国大厦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端午,完成练习。端午材料一:

7、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材料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历史了。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地区举行的图腾祭(以龙为图腾),这比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

8、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得到了新的发展,如赛龙舟已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12. 在学校端午节文化活动中,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_。13. “材料二”是从历史、_、_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的。14.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端午节还有“中元节”这个别称。 ( )(2)芳芳根据活动安排来到实验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 ( )(3)冬冬在1号教学楼参加了诗词天地活动,吟诵了屈原的作品。(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红习。匆匆(节选)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

9、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一一洗手的时侯,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5. 读读选段中画“ ”的句子,作者借助_这个事物,将看不见、摸不着的_变得具体可感。16. 选段中,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17. 仿照画“_”句子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出“日子”是怎样在

10、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至少写2个情景)_18. 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勉励自己: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桑桑就是桑桑,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这倒不是因为桑桑是校长的儿子,而仅仅只是因为桑桑就是桑桑。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碗柜里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

11、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也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下,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的揍。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但家里

12、却并无网。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非有一张网不可。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却分明是一张很不错的网。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河两岸的人都到河边上来看,问:“桑桑,那网是用什么做成的?”桑桑回答:“用蚊帐。”桑桑心里想:我不用蚊帐又能用什么呢?两岸的人都乐。女教师温幼菊担忧地说:“桑桑,你又要挨打了。”桑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中午,母亲见到竹

13、篮里有两三斤鱼虾,问:“哪来的鱼虾?”桑桑说:“是我打的。”“你打的?”“我打的。”“你用什么打的?”“我就这么打的呗。”母亲忙着要做饭,没心思去仔细考查。中午,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着鱼虾,吃着吃着,母亲又起了疑心:“桑桑,你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借着嘴里正吃着一只大红虾,故意吱吱唔唔地说不清。但母亲放下筷子不吃,等他将那只虾吃完了,又问:“到底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一手托着饭碗,一手抓着筷子,想离开桌子,但母亲用不可违抗的口气说:“你先别走。你说,你用什么打的鱼虾?”桑桑退到了墙角里,小妹妹柳柳坐在椅子上,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虾,一边高兴地不住地摆动着双腿,一边朝桑桑看着:“哥哥用网打的鱼。

14、”母亲问:“他哪来的网?”柳柳说:“用蚊帐做的呗。”母亲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房间里去。过不多一会,母亲又走了出来,对着拔腿已跑的桑桑的后背骂了一声,但母亲并没有追打。晚上,桑桑回来后,母亲也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掉了。而摘掉蚊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节选自草房子)19. 选文中桑桑做了哪两件异想天开的事?请简要概括。(每件事不超过20字)(1)_(2)_20. 如果给选文加上一句“但桑桑不长记性,仅仅相隔十几天,他又旧病复发。”这句话放在哪个自然段前最合适?( )A 第段前B. 第段前C. 第段前D. 第段前21. 读了选文,你觉得桑桑有

15、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借助文中的语句或情节来说明。(至少写两点)。_22. 选文最后,桑桑没有挨母亲的打,而是被摘掉了蚊帐。你认为,此后桑桑还会那么爱“闯祸”吗?表达你的看法,并写清理由。_第三部分 表达与习作23. 课堂演讲。怜悯鸽子,桑桑产生了为鸽子安家的心愿;想捕鱼,桑桑又有了拥有渔网的心愿。为了实现心愿,桑桑都付出了努力并取得成功。最近,你最想达成的心愿是什么?你打算怎么达成这个心愿?请与全班同学分享。注意演讲格式哟。_24. 习作。成长的过程中,桑桑有为鸽子做好事的自我感动,有被母亲揍的伤心,有打鱼成功的快乐。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着这样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选择一件,请以

16、“那件事,我总忘不了”为题,把它写下来,写出真情实感。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六年级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按要求选择,填写序号。1. 下面词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间jin断 日晷gu 急遽 截然不同B. 僻p静 尖锐ru 倾复 万不得以C. 暂zn时 追悼do 书籍 美其名日D. 唾t沫 铁锨xin 严峻 翻箱倒柜【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A项有误。间断:jin dun,意思是中断而不连续。B项有误。万不得以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D项有误。唾沫:tu m,指唾液。2. 下列加点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万象更新(变更)

17、B. 重见天日(重新)C. 焉知非福(不是)D. 死得其所(意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A正确。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更:变更。B正确。重见天日: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重:重新。C正确。焉知非福:怎么知道不是好事儿呢?比喻一时受到损失不一定是坏事,也许之后会因祸得福。非:不是。D错误。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所:处所,地方。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个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部落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B. 烈日下,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待毙。C. 我们的班长口才一流,讲起话来络绎不绝。D. 听到

18、这个消息,他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A正确。与世隔绝:指与文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地方。B正确。奄奄待毙:已临近死亡。C错误。络绎不绝:前后相连、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用来形容讲话不恰当。可以用“滔滔不绝”。D正确。软弱无力: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4. 下列古诗词中,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19、取蛙声一片。D.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南宋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描写的传统节日“春节”。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诗人的杜牧 清明,意思是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描写的传统节日“清明节”。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描写的是夏夜的景象,与传统节日无关

20、。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描写的传统节日“中秋节”。5. 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端午吃粽子(万事如意)B. 建筑上雕刻蝙蝠(福气盈门)C. 过年时吃鱼(年年有余)D. 中秋吃月饼(幸福团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习俗的寓意。A不恰当。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最早是用于祭祖及神灵,祈求除瘟、驱邪、求吉祥。随着时间推移,端午节互赠九子粽有着寓意着多子、人丁兴旺。因为粽与宗发音相近,端午节吃粽子还有光宗耀祖的寓意,还寓意学士考取功名。端午吃粽子的寓意不是万事如意。B恰当。

21、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进福。在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被当作幸福的象征,习俗运用蝠、福字的谐音,并将蝙蝠的飞临,结合成进福的寓意,希望幸福会像蝙蝠那样自天而降。蝙蝠纹样变化相当丰富,有倒挂蝙蝠、双蝠、四蝠捧福禄寿、五蝠等。C恰当。过年时吃鱼:寓意年年有余。鱼和余是同音字,有着相同的发音,而余可以关联到年年有余,意思就是每一年都有富余的财富和粮食,在过年吃鱼就是寓意着希望来年生活工作富余美好,这是在春节时期的传统习俗,寄予了美好的希望。D恰当。中秋吃月饼:寓意团圆。古时中秋节会进行祭祀活动而月饼就是用于祭祀的食物,后来慢慢沿袭成了在中秋佳节食用月饼的风俗习惯。中秋节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此时的

22、月亮是最圆的,而月饼也因似圆月,所以在这一天人们会食用各种口味的月饼以表示团圆的寓意。6. 下面对句子中表现心理的描写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那个星期天: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通过神态表现心理)B.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进射出仇恨的火花。(通过动作、神态表现心理)C. 骑鹅旅行记: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通过动作表现心理)D. 腊八粥:“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通过语言、神态表现心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辨析。A错误

23、。“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是对周围的环境描写,属于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失望的心理。B正确。“瞪”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两眼进射出仇恨的火花”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是通过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痛恨敌人心理。C正确。“跳、跑、抱”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是通过动作表现人物害怕的心理。D正确。“那我饿了!”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哭的样子”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是通过语言、神态表现人物委屈伤心的心理。7.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B. 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鲁滨逊克服悲观的情绪,依靠自己顽强

24、的意志,在荒岛上施展才能,顽强生活了二十八年。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们也要去荒岛求生。C. 北京的春节一文,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D.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A正确。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B错误。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

25、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小说并没有启迪我们也要去荒岛求生,而是告诉我们即使在绝望的境地中也要寻找对己有利的一面,永远保持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热情。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也要寻找生活的意义,保持对生活的新鲜感,热爱生活,相信生命。每个人都应该相信自己,不能遇到事情就退缩,遇到事情要敢于勇敢面对,永远积极的找出对自己有利的一面。C正确。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

26、老舍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写老北京人过春节,课文的内容安排详略得当,其中最能表现老北京独特春节习俗的就是“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D正确。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8. 联系上

27、下文,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词语。漫步世界名著的花园,我们与鲁滨逊漂流记不期而遇。因为遭遇海浪的qn x ( ),鲁滨逊乘坐的船qng f ( )了,只能do mi( )地流落到了荒岛。在如此q ling( )的境遇下,他没有束手di b ( ),用理智kng zh( )住自己kng j( )的情绪,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孤独和j m( ),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成就了一段传奇。【答案】 . 侵袭 . 倾覆 . 倒霉 . 凄凉 . 待毙 . 控制 . 恐惧 . 寂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同学们做题前要认真读拼音,了解要书写的内容,写完后要检查书写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字的

28、笔画和笔顺,要求工整、规范、正确。同学们在书写时要多留意“袭”“覆”“寂”“寞”这几个字。“袭”字由“龙”和“衣”组成,上部的“龙”字要写清楚,不要写成了“尤”字。“覆”字由“覀”和“復”组成,“復”要写清楚。“寂”字由“宀”“尗”“又”组成,“尗”要写清楚。“寞”字由“宀”和“莫”组成;“莫”要写清楚,中间是“日”字。9. 按要求填写。(1)经典回顾:“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的说过:人_,或_,或轻于鸿毛。为_而死,就比_还重;替_卖力,替_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段话选自_。(2)迁移运用:仿照例句中加点的部分,从“饿”“哭”“焦急”“激动”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

29、。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_(3)我爱阅读:在本学期“快乐读书吧”的活动中,我最爱读的名著是_,作者是_,主人公是_,我喜欢的原因是_【答案】 . 司马迁 . 固有一死 . 重于泰山 . 人民利益 . 泰山 . 法西斯 . 剥削 . 为人民服务 . 哭 . 孟姜女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把长城都哭倒了。 . 倚天屠龙记 . 金庸 . 张无忌 . 他勇敢智慧、正直,不图名利,而且武功高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填空。(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本题出自课文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的讲演。文章的中心内容

30、很突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他,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课文语段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使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春节眨眼就到了啊”为夸张,“春节”再快到来,也不可能“一眨眼”就到了,突出了新年来得很快。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本题使用夸张

31、修辞手法,从“饿”“哭”“焦急”“激动”中选择一个,将情绪夸张化,写一个句子即可。如:饿:我饿得简直能吃下一头牛了。(3)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积累。本题要将自己喜欢的名著名称以及作者写出来,再将主人公介绍出来,将自己喜欢的理由写出来即可。如:我最爱读的名著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马克吐温,主人公是汤姆索亚,我喜欢的原因是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回忆新语文读本全阅读课本内容,完成练习。10. 诗文填写。_,不辞底病卧残阳。明月不归沉碧海,_。_,只缘身最高层。壮志饥餐胡虏肉,_。_,一任群芳妒。王于兴师,修我甲兵。_!【答案】

32、. 但得众生皆得饱 . 白云愁色满苍梧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笑谈渴饮匈奴血 . 无意苦争春 . 与子偕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宋代李纲的病牛,全诗为: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译文:病牛耕耘千亩生产无数粮食,累得精疲力尽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但是它为了众生都能吃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唐代李白的哭晁卿衡,全诗为: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译文:日本友人晁衡卿,辞别长安回家乡,乘坐帆船远去东方回蓬莱群岛。晁卿如同明月沉大海一去不返,思念你的心情如同苍白的云彩笼罩着云台山。

33、唐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全诗为: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宋代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全词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

34、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全词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

35、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出自作品国风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意思是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11. 回忆新语文读本与全阅读课本内容,正确选择。(1)你来教我照相好吗:杰米

36、十四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他的生日礼物是( ),但他不喜欢这个礼物。A游戏机 B照相机 C篮球 D猎枪(2)没娘的小鸟:小山鸟为了感激抚养自己的柳莺妈妈,它( )A衔来干净的草铺在鸟窝里 B照顾小柳莺 C替妈妈孵小柳莺 D给妈妈寻找食物(3)生命的药方:德诺去世后,艾迪很伤心没有为德诺找到治病的药。德诺的妈妈却说艾迪找到了。德诺妈妈说的这个药方指的是( )A艾迪用花草熬成的汤 B艾迪写信找来的特效药C艾迪给予德诺友情 D艾迪的球鞋(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重见光明的第二晚要在( )里度过。A博物馆 B剧院或电影院 C家 D帝国大厦【答案】 . D . C . C . 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课

37、外阅读的积累。(1)你来教我照相好吗讲了一位猎手爸爸教他的儿子杰米打猎,但是杰米喜欢的是照相,而不是打猎。杰米不想让爸爸失望,于是,他强装镇定地拿起猎枪,爸爸让他开枪时,他还是不敢开枪,错过了最好的开枪时机。他用手掩着面孔,轻声哭了起来,但是最后爸爸理解了杰米,并且让杰米来教他照相。结合书本内容“但是今天不行,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十四岁的杰米第一次跟爸爸出门打猎。杰米不喜欢打猎。自从爸爸买了这把猎枪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经常教他瞄准泥鸽子练习射击,并说要带他来小岛的这片沼泽地打猎。”可知,杰米十四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他的生日礼物是猎枪。选D。(2)没娘的小鸟写了淘气包打碎了五个鸟蛋,还剩一个,作者

38、把它给了柳莺,经观察后,柳莺对它很好。这只小山鸟长大后为了报答,替柳莺孵蛋。结合书本内容“我于是猜想,这鸟为了感激新妈妈,的温暖着四个没孵出的柳莺蛋”可知,小山鸟为了感激抚养自己的柳莺妈妈,它替妈妈孵小柳莺。选C。(3)生命的药方讲了艾迪的朋友德诺不幸患上了艾滋病。但是艾迪却对他不离不弃。他带他去另外一个城市寻医问药,但是由于德诺的病情让他承受不了旅途的艰苦,他们只得回家。在医院里,两个好朋友愉快地相处。但是病魔最终还是把德诺带走了。诺德的妈妈说,诺德得到的最好的药就是艾迪给他的友谊。结合书本内容“德诺的妈妈泪如泉涌,不,艾迪,你找到了,她紧紧地搂着艾迪,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而你给了他

39、快乐,给了他友情,他一直为有你这个朋友而满足”可知,德诺妈妈说的这个药方指的是艾迪给予德诺的友情。选C。(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结合书本内容“我重见光明的第二晚,我要在剧院或电影院里度过。即使现在我也常常出席剧场的各种各样的演出,但是,剧情必须由一位同伴拼写在我手上”可知,作者重见光明的第二晚要在剧院或电影院里度过。选B。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

40、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端午,完成练习。端午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材料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历史了。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地区举行的图腾祭(以龙为图腾),这比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

41、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得到了新的发展,如赛龙舟已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12. 在学校端午节文化活动中,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_。13. “材料二”是从历史、_、_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的。14.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端午节还有“中元节”这个别称。 ( )(2)芳芳根据活动安排来到实验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 ( )(3)冬冬在1号教学楼参加了诗词天地活动,吟诵了屈原的作品。( )【答案】12. 2号教学楼 13. . 由来 . 庆祝活动 14. . . . 【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由材料一可知,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中进行歌舞表演的地点在2号教学楼,所以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应该去2号教学楼。【13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材料二第一段介绍了端午节的历史,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的历史了。第二段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地区举行的图腾祭(以龙为图腾),这比起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更早,但是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所以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第三段介绍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期中试卷 > 六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