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7650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5.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2023年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2023年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2023年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2023年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安排了 “控制溶解”、“水的三态变化”、“天气观测”、“植物的秘密”“植物的一生”和“材料的发展”等六个主题单元,选择儿童常见的食盐、白糖、杯子、温度计、开水壶、冰、风向标、胡萝卡、向日葵、马铃薯、蚕豆、衣服、住房等为探究对象,共21课,9个导入活动,43个主体活动,12个拓展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展开观察、实验、测量、调查、制作、实地采集、考察、游戏等实践探索活动,发现“控制溶解”快慢和多少的条件、“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植物“身体”的结构与功能、材料的性能、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生命周

2、期,观测天气,引导学生主动追寻引起事物变化的成因或作用条件,渗透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重点训练学生使用工具观察、实验、测量、比较、分析、猜想与假设等探究技能。第一单元“控制溶解”:教材从控制溶解的快慢和多少这两方面寻找控制条件,布设两课,共2个导人活动、4个主体活动、2个拓展活动。第1课“能加快溶解吗”基于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和猜想,按科学探究要素流程编排活动流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两个主要因素,并将探究结果拓展应用于“加快冰糖的溶解”;第2课“能溶解多少”以定性观察溶解“饱和”现象,提出测量一定量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驱动学生完成20mL水里最多溶解多少克食盐

3、、白糖的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示范引导学生学习量筒、电子秤的测量方法,第二个活动让学生自主测量,训练学生测量技能。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定性”(第1课水的蒸发、第2课水蒸气的凝结)到“定量”(第3课水的沸腾、第4课结冰与融化)的过程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共四课,6个主体活动、2个拓展活动。每课均从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导入,用实验探究变化成因或变化条件,比较水的三态在形状、体积、物质等方面的异同,认识水的蒸发、凝结、沸腾、结冰、凝固现象,发现水的三态可以互相转化,以及水结冰、融化、沸腾时的温度,为高年级建立水的循环概念奠定基础。重点训练学生观察、实验、测量、记录、猜想与假设等技能。

4、第三单元“天气观测”,将描述天气的四要素“气温、云、雨、风”,按“分一分一总”的结构,以“观测天气要素描述天气预报天气现象”的顺序来组织教材,通过“观测气温”“观测云和雨”“观测风”“天气预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和描述天气变化,使学生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让学生会用温度计、自制的简易风向仪和雨量器等仪器实地测量天气要素,并记录、搜集、整理有关数据,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得出某些结论,培养、训练学生进行简单制作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测天气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对天气谚语和气象站天气预报过程的了解,进一步拓宽天气的知识,体验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在活动的过程

5、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并体验合作的乐趣。第四单元“植物的秘密”,教材依据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层:观察归纳植物的共同特征,初步了解植物6大器官的作用;通过实验重点探究根、茎、叶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科学兴趣,感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质疑、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第五单元“植物的一生”,按植物一生的生长顺序,布设“种子萌发”“小苗快长”“开花结果”“植物的生命周期”4课,15个活动。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整理数据等研究活动,引领学生亲历种植植物的过程,使学生对植物的一生建立感性认识,感受生命

6、世界的神奇。“种子萌发”一课从观察种子的共同特征、研究种子的萌发条件开始,指导学生播种,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小苗快长”一课指导学生在管理幼苗的同时,观察、记录幼苗的生长变化,指导学生学会用曲线图整理数据;“开花结果”一课,在学生继续管理幼苗使其健康成长的同时,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指导学生学会用统计图整理观察数据。“植物的生命周期”一课以油菜为例,通过观察、制作活动,引领学生完整地认识植物的一生。第六单元“材料的发展”,以“分一分一总”的结构来架设教材,第1课“我们衣服的材料”和第2课“我们住房的材料”按“提需求(情境导人)一看结构(用什么材料)探性能(实验调查)知应用

7、(调查设计)”的流程布设活动,引导学生以衣服、住房为例,了解相关材料的性能、作用和发展变迁。第3课“材料的变迁”在区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基础上,以制作铲的材料发展史,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变迁驱动工具的发展;最后以社会技术发展史中的关键技术节点所涉及的材料变迁,让学生体会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社会的推动起到的重要作用。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调查、设计和归纳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水里则很难溶解。利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2、知道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加热和冷却也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3、能用温

8、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单位。知道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人类活动会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利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4、了解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植物具有获取和制造养分的结构。5、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气和水;动物还需要食物,植物还需要光。栖息地能满足生物的基本需要。植物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外部形态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生物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6、了解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区别与联系。材料具有一

9、定的性能。7、本册注重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认真严谨,多方法完成探究任务。关注生活中很多有关溶解速度及溶解量的现象和问题。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尊重事实证据。善于与他人合作和分享,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与水的三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尊重事实,观察细致,能坚持中长期观察。了解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关爱并尊重生命,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种植活动,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认识到植物是人类重要的资源,要爱护、保护植物,关爱并尊重生命。乐于探究身边材料的性能,并愿意尝试多种方法,愿意合作与分享。认识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教学措施

10、 本册教材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在前五册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分项探究技能。教材针对不同难度的活动任务,用不同编写策略和呈现方式,指导、引导学生开展活动,以体现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编写原则。如第一单元两课,主体活动的猜想、制订计划环节,教材引导得多,教学策略定位为“扶”,拓展活动则让学生自主探究,定位在“放”。本册重点训练使用工具观察、测量、比较、记录等探究技能,指导学生设计简单实验(如“烧开水”“探究根是否吸水”活动)、进行小制作(如“自制简易风向标”“制作叶片模型”活动),渗透比较、归纳、抽象建立概念的思维过程(如水的三态变化,植物的秘密、材料的发展等)。1.

11、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兴趣和习惯三年级下册,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制作等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搞好本学期科学课教学,既要了解本期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还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开展教学活动。(1)问题情境导向,激发探究兴趣三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没见过的、不了解的事物充满兴趣,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什么”“有什么证据”等问题,这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既有教育价值、学生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运用

12、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科学课的热爱;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好奇心随着科学课的教学逐年增长,而不是衰退。为此,要尊重他们的探究兴趣,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因为,学生提出一些看似怪异的问题总有一定原因,有些原因是成人不理解的。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梳理、筛选等方法,找到与现阶段学习内容的相关联系,发现问题的价值与意义,或巧妙地将其引导到学生力所能及、可关注到的视野里,引发学生有目的的课外学习。(2)精心组织活动,把握教、扶、放时机三年级学生爱观察、爱动于,这是他们的天性,为此,在三年级科学课教学中,仍

13、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一是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开展教学,避免在长时间内单纯地采用讲述、讲解、问答的方法。二是可以适当选用趣味实验、角色扮演、科学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在玩中学。在使用教学游戏时,要注意科学课的游戏是教学游戏,既要有游戏性,又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和教学性,不能单纯为了激发兴趣做游戏。三是三年级以扶和放为主,教为辅。教师指导时注意梯度,把握好教、扶、放的时机,按照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先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或模仿性较强的观察、制作、调查、实验等活动,随着能力的提高,再慢慢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使探究活动的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3)尊重个性发展,重视习惯培

14、养小学中年级学生对科学学习态度、热情、兴趣等有所分化,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具备的相关探究技能也存在个体差异,坚持、耐心、细致、严谨、专注的科学品质大多还未养成,学生的情绪稳定性不高,需要教师尊重个性,关注差异,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培养、引导,教师要重视小组团队建设,采用“同质异组,异组同质”的分组方式,通过对小组团队激励性评价,引导同伴互助,立标杆,学榜样,让每个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科学品质、学习习惯培养还需要在活动过程中持之以恒地策略性评价引导。批评、表扬要客观公正,因人而异,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尽量不公开批评,多找个别谈话沟通,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2.优化科学探究

15、课教学,重视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探究与交流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科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方式,是形成科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同时,也是一种综合能力。3.优化概念课教学,注重概念自主建构概念是从自然现象、科学事实和实验中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抽象出来的,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或属性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因此,概念建构需要以观察、实验、调查等所获取的事实为基础,再针对搜集的信息运用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概括而成。4.明确观察活动要求,注重观察能力培养小学科学课程主要以学生经历获取事实性知识的探究活动为主,这类活动又以观察与实验作为搜集证据的主要于段,说明观察和实验能

16、力是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能力基础,而观察又是实验的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为重要,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开展观察活动,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1)必须准备好观察材料。没有观察材料,就无法进行观察。观察材料应该比较典型,具有一定揭示事物特征的结构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观察。观察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能做到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选择材料时教师应参照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用学生身边的物品。所需材料缺少的话,我们可以从身边搜集,可以引导学生制作。(2)把握各课的观察重点。(3)掌握观察活动的基本步骤5.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四、活动器材及课时安排单元课题活动材料准备课

17、时建议控制溶解1.能加快溶解吗果珍、矿泉水、容器、搅拌用的雪糕棒、单晶冰糖、热水、常温水、相同的盐两份、00mL烧杯两个12.能溶解多少食盐、小勺、电子秤、烧杯、量筒、筷子、牙签、计算器、白糖1水的 三态变化1.水的蒸发分组材料:水、无盖的玻璃瓶与带盖的玻璃瓶(瓶子相同)、记号笔12.水蒸气的凝结演示材料:带盖的杯子、热水分组材料:烧杯2个、培养皿2个、热水、冰水13.水的沸腾分组材料:铁架台、酒精灯、烧瓶架、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14.结冰与融化分组材料:铁架台、大烧杯、试管、温度计、酒精灯、试管夹、烧瓶架、石棉网、冰、经过冰箱冷冻的酒精、塑料杯、水、记号笔2天气观测1.观测气温气温计22

18、.观测云和雨台灯、铁丝圈、棉花、云状图、雨量筒或制作简易雨量筒的材料13.观测风自制简易风向标的材料、风向标实物,相关需要的图像资料14.天气预报天气谚语与其他有关天气预报的资料1植物的秘密1.植物的“身体”分组实验材料:各种植物图片(带有六种器官)、标本或完整植物植株实物12.根的奥秘分组实验材料:带根的植物图片、标本或实物若干(葱、香菜)、一株带根的完整植物、锥形瓶、带孔胶塞、食用油、滴管、油性笔、水、橡皮泥13.茎的奇妙教师演示材料:解剖刀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带植物茎的图片、标本或实物一株不带根的月季花、平底烧瓶、红墨水14.叶的神奇分组实验材料:各种植物叶的图片、标本或实物一截大约10c

19、m长的带有茎、叶的大叶黄杨、叶序模型的实验装置1植物的一生1.种子萌发分组实验材料:蚕豆、红豆等各种种子(浸泡和没有浸泡的)、银子。萌发实验材料:培养皿、种子、吸水纸、水、冰箱。种植材料与工具:一年生油菜种子、育苗盆、土、铲子、肥料球、喷壶232.小苗快长课前准备:学生带来自己课前种植的油菜分组实验材料:已经萌发并长出小苗的油菜若干盆、牙签、育苗盆、土、铲子、测量带、剪刀、放大镜1植物的一生3.开发结果课前布置:学生带来自己课前种植的油菜分组实验材料:已经到开花期、结种期的油菜若干盆、放大镜、慑子;自然界中更多植物的花(实物、图片、标本)24.植物的生命周期课前准备:学生带来自己课前种植的油菜

20、分组实验材料:已经干枯死亡的油菜若干盆、放大镜、慑子;油菜不同生长时期的图片或照片1材料的发展1.我们衣服的材料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各种不同的衣料(棉布、毛料、合成纤维、丝绸)、放大镜、手电筒、砂纸、木块12.我们住房的材料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光滑程度不同的地板砖、不同透明程度的玻璃123.材料的变迁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天然材料、人造材料的卡片图1湘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1能加快溶解吗教案课题能加快溶解吗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教材分析本课从生活当中常常需要加快某些物质的溶解入手,让学生回忆并提取经验,猜想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相关。教材总体按“提取经验做出此猜想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拓展应用

21、”的认知顺序布设本课。探究温度和搅拌是否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师并列的两个探究活动,在教学层次上是由扶带放的过程,从引导探究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导入活动是提出总问题,引发学生提出猜想,活动1和活动2是制订计划并展开实验探究,依据两轮实验结果归纳概括出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最后迁移运用到如何让块状的冰糖尽快溶解。学习目标1. 科学知识知道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2.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证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过程。3.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22、。重点掌握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难点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制定简单的对比实验计划准备分组材料:水(热水和常温水)、盐、烧杯、玻璃棒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复习导入提供几种物品图片师:同学们,它能在水中溶解吗?生:能师:它呢?生:不能提供盐(实物)师:同学们,这是老师准备的盐,那盐能在水中溶解吗?生:能(刘老师工作室制作)2.新课学习活动一:温度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师:那老师现在想要一杯盐水,你能想办法快速地把盐溶解掉吗?有些怎样的办法呢?(板书题目:能加快溶解吗)生1:用勺子搅一搅师:所以,可以搅拌(板书:搅拌)生2:可以用热水师:所以,也可能跟温度有关系(板书:温度),还有吗?生:(板书:)

23、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法,那可以怎么证明呢?生:做实验!师:好,不过在做实验前,我们需要想想怎么来完成实验。出示实验计划表师:首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可能,需要一个一个来验证,那我们先选择温度来研究吧,你们认为我们的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并怎样完成呢?生1:我们只需要热水、盐,将盐倒入水中,观察它的变化情况生2:不对,我们还需要冷水,这样才能比出快慢师:你们同意谁的方法?生:第二种师:所以,我们需要热水,冷水,盐,2个水杯,然后将盐分别倒入热水和冷水中,请继续思考,其中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生:?师:那你觉得,水一个多些一个少些可以吗?生:不可以师:为什么?生:不公平师:对,为了公平,我们的水

24、应该一样多。还需要注意什么呢?生:盐也应该一样多师:很会思考,还有吗?生:?师:盐需要同时放吗?生:需要师:所以,谁来总结一下,实验方法具体是?生:准备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将两份同样多的盐同时倒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盐的溶解情况师:所以,能完成实验了吗?生:能师:所以,老师为每一小组准备了一份实验材料,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填写实验记录单1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实验结果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水里的盐溶解的快些,冷水里的盐溶解的稍慢一些师:有不同的小组吗生:我们跟他们一样师:所以,回到我们的猜想,实验的结论是?生:温度能影响溶解的快慢活动二:搅拌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师:那搅拌呢?生1:我认为能的生

25、2:我认为搅拌的越快溶解的越快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仿照我们上一个实验,认真思考需要些什么,实验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完成实验计划的填写(填写实验单2)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汇报?请带上你们的实验单和笔组1:我们小组的猜想是搅拌能影响溶解的快慢,材料准备有勺子,盐,水,2个杯子,实验方法是,将盐分别倒入两杯水中,一杯用勺子搅拌,一杯不用勺子搅拌师:有其他小组想说什么吗?组2:我们小组认为,为了公平,两杯的盐应该同样多,水也应该同样多,而且盐应该同时放入师:其他小组还有想说的吗?组3:师:你们认为呢?组1:是我们忽略了师:能改正吗?组1:能。将同样多

26、的盐同时倒入2杯同样多的水中,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观察溶解情况师:同意吗?也请需要改正的小组自行修正补充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实验材料,请小组自行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生合作实验师: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汇报组: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搅拌了的溶解得快些师:其他小组呢?组:我们跟他们的结果一样师:所以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搅拌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生:会!3. 课堂总结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搅拌和温度能够加快溶解快慢生2:我知道在实验中要强调公平师:哦像这样需要比较的实验,为了公平,我们需要控制实验的一些条件,比如同样多的水,同样多的时间等,这样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称作:控制变量法

27、,还有其他收获吗?(板书:控制变量法)生: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多,那希望你们能把学过的知识能够运用到生活中,所以,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小朋友回家完成:选择糖和盐,运用今天学习的控制变量法,用实验验证其他加快溶解的方法,希望小朋友们下节课能告诉老师答案。板书1.1能加快溶解吗?搅拌温度控制变量法板书设计湘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2能溶解多少教案课题能溶解多少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建立了溶解的概念,在已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一杯水里能无限溶解某种物质吗?教材选择了两种常见的物质实验和白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描述一定量的不

28、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小学阶段关于溶解这些内容的学习也将为初中化学学习对应单元提供认知基础。本课由3个活动组成:通过提出一定量的水中溶解食盐的量有限制吗,引发学生一探究竟,一定量的水中究竟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呢?进入活动1的学习,发现20ml的水里最多能溶解的食盐量,活动2能发现20ml的水里最多能溶解的白糖量,然后通过对比发现同样在20ml水里溶解的食盐和白糖的量师不一样的。活动1在探究方法上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怎样操作才能发现20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学生想到的方法均可实施,活动2则放手让学生制订实验计划,这里有实验方法的优选,怎样的方法操作最简单、快捷,实验结果更准确。然

29、后教材通过指南针信箱资料介绍食盐和白糖的溶解度。最后拓展活动是让学生推测探究40ml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该活动是溶解概念和活动1的再延伸、再应用。学习目标1. 科学知识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2. 科学探究制订严谨可操作的实验计划,并能根据计划展开实验3. 科学态度、STSE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以及记录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重点能自主制订计划并完成实验探究难点理解饱和这一概念准备分组材料:盐、糖、水杯、水、电子秤、玻璃棒、小勺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情景导入展示食盐和水、玻璃棒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食盐,你们说说,如

30、果把食盐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生1:盐会消失生2:盐被溶解生3:还有,水会变成盐水师:看来同学们对溶解的现象记忆深刻(教师完成倒入、搅拌、溶解过程)。那如果我继续倒入食盐呢?(展示少量)生1:不能溶解生2:能溶解师:我们继续来看(继续倒入,展示溶解过程)发生了什么?生:盐被溶解了师:猜猜这次呢?(展示食盐,量多)生1:还是能溶解生2:我认为不一定师:(展示过程)发生了什么?生:盐没有溶解!师:观察得很仔细,这一次盐没有完全溶解,为什么呢?生1:盐太多了(刘老师工作室制作)师:对,当水量一定的时候,盐太多后,多余的盐就不能再溶解了,它会留在水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饱和,通俗的解释就是装满了

31、,再也装不下啦(板书:饱和)2.新课学习活动一:20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师:那老师的问题来了,我这里有20ml的水(展示实物),这些水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盐呢,谁来猜猜,并说说你的理由(板书:20ml水里最多能溶解 克盐)生1:20克?我觉得应该跟水的重量应该差不多生2:我觉得应该比20克多,老师刚刚倒了好多生3:我觉得应该很少,因为好多好多菜才放一点点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怎么验证呢?生:做实验!师:对,那小组成员间讨论看看,做这个实验需要些什么,你们准备怎么做,请开始生:师: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组1:我们小组认为,实验需要盐,水,玻璃棒,勺子,用勺子往水里加入盐,搅拌后,如果溶解

32、完了就继续加,如果不能溶解了就说明饱和了师:大家觉得怎么样?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吗?组2:我们觉得方法可行,不过最后你们怎么知道到底有多少克呢?组1:那我们觉得可以用秤师:那老师这还有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每一勺的量是多点还是少点呢?生:少点,结果更准确师:那我们统一一下,可以2克2克地倒,所以我们把我们的实验计划再理一理(可以请学生来读),首先材料需要水、盐、玻璃棒、勺、秤等,实验方法是每一次舀2克食盐倒入20ml的水中,搅拌后观察溶解情况,继续倒入食盐直至饱和,并计算倒入食盐的量请同学们按照我们的实验计划认真完成实验,并最后记录实验结果生实验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组1:我们倒了4勺后,盐不能继续溶解

33、了,所以我们认为应该能溶解8克组2:不对,既然4勺后有部分盐不能溶解,那么最后的结果应该比8克要少师:你们觉得那边更有道理?生:比8克少活动二:20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师: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白糖,猜一猜20ml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呢?生1:跟盐一样多生2:不一样,我觉得应该多一些生3:师:不急,我们用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拿出实验单,先制订实验计划组:(可以稍加延伸,想想其他方法)师:哪个组愿意上来说一说(平台展示)组:我们组用的方法跟上面食盐用的方法一样,材料是糖、水、秤、勺、玻璃棒,实验方法是每次舀2克糖倒入20ml的水中搅拌,带完全溶解后再加,直至饱和,并计算倒入水中的糖的总量

34、。师:有什么疑问和补充吗啊?生:师:同学们真棒,那我们开始实验吧小组完成实验师:说一说,糖有多少克?组1:我们大概20勺,所以40克不到组2:我们大概21勺,所以42克不到师:大家虽然结果不太一样,但相差不大,非常接近正确答案,能通过简易的实验方法来完成验证,大家都值得表扬。 请大家翻书第6页,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介绍。(齐读)两种物质饱和时的重量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师不一样,而且,溶解还会受到受到什么条件的影响呢?生:温度师:真会思考,在书中强调了温度是因为,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物质的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也会有所不同。3.拓展应用师:提高问题难度,猜猜看,如果老师有

35、40ml的水,能够溶解多少克盐呢?为什么?生:我觉得应该乘以2,因为“饱和”是水里装不下盐了啊,但现在水变多了,装的盐也应该变多了师:有不同的想法的同学?生:师:大家认为呢?生:我们赞同第一位同学的师:老师今天先不公布答案,同学们回到家中,做实验也好,查阅资料也好,请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答案。4. 课堂总结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生1:我知道了什么叫饱和生2:我知道了每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一样生3:我知道物质溶解受温度影响师:希望同学们能将收获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板书1.2能溶解多少饱和20ml水里最多能溶解 克食盐20ml水里最多能溶解 克白糖板书设计湘科版小学科学三下2.

36、1水的蒸发教案课题水的蒸发单元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教材分析蒸发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汽化方式,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蒸发现象,但很少研究它,很容易忽视它。水蒸气看不到、摸不着,水在常温下蒸发的属性学生难以直接发现,是学习的障碍点,基于此,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蒸发。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按“蒸发”概念建流程:“示例聚焦(导人活动:衣服、池塘蒸发)类比举证(活动1:设计多个探究蒸发属性实验)提炼蒸发概念引导解释迁移应用(拓展活动:怎样加速水的蒸发)”,设计了一个导入活动、一个主体活动“悄悄逃跑的水”和一个迁移拓展活动“怎样加速水的蒸发”。为引导学生寻找水蒸发的证据,

37、首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常温下水蒸发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认识到水在通常情况下,会从液态的水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扶着学生初步建构“蒸发”概念。拓展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晾晒衣服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推测影响蒸发快慢与一些因素( 如温度、通风情况、物体的面积等因素)相关,使之感受到蒸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且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学习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水在通常情况下,会从液态的水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知道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 科学探究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蒸发的过程和水蒸气的特征进行推想。在教师引导下,能基

38、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3.科学态度能对常见的自然现象有探究的兴趣。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重点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并渗透“控制变量法”;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并渗透“控制变量法”。准备分组材料:水、无盖的玻璃瓶与带盖的玻璃瓶(瓶子相同)、记号笔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情景导入课前一分钟(具体时间根据抹布的湿润程度而定),在黑板上用湿抹布写下一个汉字“水”。师:同学们,上课前,我用这块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水”字,“水”哪里去了?预设:生1:水蒸发了。生2:不

39、见了。生3:到空气中去了。生4:水变成水蒸气了。生5: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关键词:比如“水”、“水蒸气”、“跑”、“空气”、“蒸发”(刘老师工作室制作)2.新课学习活动1 悄悄逃跑的水师:是你们所说的这样吗?上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以下器材(敞口瓶、密封瓶、水、记号笔),你们分小组进行了实验设计来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实验过程。预设:生1:第一步,在两个玻璃瓶内注人水,一个敞口,另一个加盖。第二步,用记号笔在玻璃瓶表面做好水位记号。第三步,观察两个玻璃瓶里水位的变化。师:表述非常清晰,很有条理,两个玻璃瓶的大小是一样的吗?生:是一样的。师

40、:那在一样大小的玻璃瓶内注入的水的量是随便多少还是要一样多?生:一样多。师:那做好记号后,两个瓶子应该放在不同的地点还是相同的地点呢?生:相同的地点!师:是的,在这个实验中“一样大小的瓶子”、“一样多的水”、“放在相同的地点”这三点很重要,有谁能更完整的说说你的实验计划吗?生2:第一步,在一样大小的玻璃瓶内注入同样多的水,一个敞口,另一个加盖。第二步,用记号笔在玻璃瓶表面做好水位记号。第三步,摆放在同一地点,数天后观察两个玻璃瓶里水位的变化。师: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非常的严谨,在这个实验中,除了瓶口一个敞口,另一个加盖这个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应一样,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板书:对比实验)

41、。为什么要进行对比实验呢?生:敞口的玻璃瓶内的水能跑到瓶外的空气中去,而加盖的玻璃瓶的水跑不出去。师:非常棒,那你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生:敞口瓶中的水位下降了,加盖瓶中的水位变化不明显。师:你们都看到了同样的实验现象吗?生:看到啦!师:那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水消失了吗?2、水到哪儿去了?生:水没有消失,水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师:课外知识很丰富,我们学过“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板书:液),那“水蒸气”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师:敞口瓶中的水位下降了就是水从什么态变成什么态?生:从液态变为气态(板书:态)生: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板书:气)。师:是的,正如同学们所发

42、现到的一样,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作蒸发。(根据之前的板书补充板书)活动2(拓展) 怎样加快水的蒸发师:那水蒸发的速度是一样的吗?同一件湿衣物,晾晒在以下两种不同的场所(出示PPT),什么地方干得比较快。预设生1:湿衣物晾晒在通风(开窗)的室内比不通风(不开窗)的室内干的快;生2:湿衣物晾晒在温度高(太阳下)的地方比温度低(阴天)的地方干得快;生3:湿衣物晾晒时接触的表面积大(衣物展开)比表面积小(衣物重叠)干得快。师:看来孩子们生活经验很丰富。那通过这些图片你们能找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吗?生:温度、通风程度、物体的表面积(板书:温度

43、、通风程度、物体的表面积)师: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为了加快水的蒸发,会怎样做?有时为了减少水的蒸发,会怎样做?预设生1:加快(减少)水的蒸发把物体放在温度高(低)的地方;生2:加快(减少)水的蒸发把物体放在通风程度高(低)的地方;生3:加快(减少)水的蒸发增大(减小)物体的表面积。生4:加快(减少)水的蒸发同时把物体放在温度高(低)、通风程度高(低)的地方、同时增大(减小)物体的表面积。师:以上办法能不能加速(减少)水的蒸发,请同学们课后利用本节课中所学习的对比实验方法在课后进行探究验证你们猜想,下节课咱们再来分享你们的实验发现。3. 课堂总结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

44、了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作蒸发生2:我知道了设计对比实验要注意除了一个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应一样。生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通风程度、物体的表面积。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希望同学们能将所掌握的知识和规律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板书设计2.1水的蒸发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作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通风程度、物体的表面积板书设计湘科版小学科学三下2.2水蒸气的凝结教案课题水蒸气的凝结单元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教材分析本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切入,设计了“研究小水珠的由来”与“认识更多的

45、凝结现象”两个活动,引领学生经历“示例聚焦(杯盖有水珠) 猜想成因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提炼概念)类比举证”的基于探究建构凝结概念的过程。通过研究杯盖内小水珠的成因,指导学生认识水的凝结现象。在研究小水珠的成因过程中,教材在设计思路上采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首先猜想小水珠可能是由什么物体变成的,然后研究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变成的,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建立凝结的概念。活动一是本课的主体活动,教材旨在引导学生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杯盖内的小水珠的由来,使学生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探究成因,初步建构凝结概念。活动二为拓展活动,旨在指导学生认识生活和自然界中其他水的凝结现象,用更多的证据说明水的

46、凝结属性。活动一是认知基础,活动二是认知的拓展。学习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2. 科学探究能根据材料设计对比实验来研究杯盖内的小水珠形成的条件。能按要求做对比实验,初步学会应用差异法分析对比实验的结果。3.科学态度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重点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并渗透“控制变量法”;难点设计对比实验。准备演示材料:带盖的杯子、热水 分组材料:烧杯2个、培养皿2个、热水、冰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情景导入课前讲台上准备一杯温开水。师:同学们,上课前,我先喝口水。咦,这杯盖上有许多小水珠。看到这一现象,你有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湘教版 > 三年级下册(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