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7603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1.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天工开物中记载着古代造竹纸的方法,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竹子注水飘浸B. 盖上楻桶受煮C. 竹麻春至泥面D. 荡起竹麻入帘2. 2022年12月27日某地启动级应急响应。经市气象局和市生态环保局会商,预测27日出现大气重污染,警示大家做好防护。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存环境的是A. 提倡使用节能产品B. 开发新能源逐步代替化石燃料C. 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D. 焚烧废弃塑料以减少

2、白色污染3. 实验室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与之充分反应后加热,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A. 读取体积B. 滴加硫酸铜溶液C. 振荡试管D. 加热4. 我国神舟飞船返回舱采用自主研发的隔热材料,25毫米厚的“防热衣”中含有钛合金及陶瓷等复合材料,有效阻止舱体外表面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巨大热量进入舱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钛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C. 钛的原子质量为47.87D. 钛合金可用作人造骨头5. 生姜中含有的姜油酮(C11H14O3),有辛辣刺激的味道,可溶于乙醇,具有镇痛、解热等作用。下列关于姜油酮的说法正确的是A. 姜油酮中含有臭氧

3、分子B. 姜油酮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11:14C. 姜油酮属于氧化物D. 姜油酮溶于乙醇不能形成溶液6.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比较铝合金与纯铝硬度用铝合金片在纯铝片表面刻画C除去CO2气体中少量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取3.0g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A. AB. BC. CD. D7. “超黑材料”是一种新出现的碳纳米管材料,可吸收99.995%的入射光,是光学仪器上实用纳米技术的重大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黑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碳纳米管可能会制得人造金

4、刚石C. “超黑材料”不具有可燃性、还原性D. 碳纳米管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8. 自热火锅的发热包主要成分一般是:生石灰、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焙烧硅藻土、氢化钙(CaH2)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热包密封包装是防止其与氧气接触B.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而煮熟食物C. 煮熟食物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 自热火锅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烫伤或爆炸9.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B.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10. 如图是以甲烷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甲醇的生产使用节约了石油

5、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D.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改变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则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B. 点燃氢气前需验纯,则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前也要验纯C.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D.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则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2. 某同学为提高实验精准度,对“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液面上升至低于1刻度处。下列关于改进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

6、铜丝可以换成铁丝代替B. 实验过程中左侧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 实验结束后,左侧玻璃管内压强等于右侧D. 实验结束后,白磷没有将装置内氧气耗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下图所示:(1)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中,铜先被冶炼出来,主要原因是_;金属材料可拉成丝状,是利用了金属的_性。(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热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正确是_(填序号)。

7、A. “苦泉”中含CuSO4溶液B. “挹其水熬之”降温结晶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3)铁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每年因腐蚀造成巨大损失,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4)生活中铝及合金的使用量较大,主要是其具备优良性能,如:_(写出一条即可)。1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同学们欲制备并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1)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从图1中选择上述反应所需的发生装置仪器_(填字母)。(3)仪器A的名称是_。(4)兴趣小组同学欲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30%的氧气,可从图2中选择装置_完成实验,氧气从_(选填“a”或“b”)通入。15

8、. 学校饮水机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直饮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1)活性炭由煤经过粉碎后成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饮水机中使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_(填相关性质)。(2)超滤膜是一种平均孔径为1一10纳米的膜,能透过小分子和离子,它既能除去大颗粒杂质也能保留水中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能透过超滤膜的物质是_。A. 水中沉淀物B. 溶解在水里的氧气C. 溶解在水里的氯化钠(3)某同学的水杯容积为500mL,现装有半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盐水(密度约为1g/cm3)以补充电解质,向杯内添加热直饮水至满杯后,杯内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_。(4)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很少。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

9、_(写出一条即可)。16. 某兴趣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对CO2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任务一】检查装置A气密性(1)连接好装置,在装置A、B间的导管连接处夹上弹簧夹,向分液漏斗内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则装置A气密性良好。【任务二】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2)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装置B中导管口刚出现气泡时不宜收集,理由是_。为了收集干燥的CO2,装置B中的试剂X可选用_。【任务三】探究CO2的性质(3)如下图,将集满CO2的锥形瓶与注射器、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注入NaOH溶液至锥形瓶中,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锥形瓶内压强先略微增大后减小,压强略微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请

10、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压强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4)实验结束后,压强并未降至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5)若你的猪想正确,请在方框中画出任务三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主要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并标注气体名称。17.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工业废水中H2SO4含量,取2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2.0 gNaOH固体,恰好完全反应(污水中的其他成分不与NaOH反应)。计算:(1)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2)实验中,可用_判断反应恰好完全。2023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11、Na-23 S-32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1.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天工开物中记载着古代造竹纸的方法,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竹子注水飘浸B. 盖上楻桶受煮C. 竹麻春至泥面D. 荡起竹麻入帘【答案】B【解析】【详解】A.竹子注水飘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盖上楻桶受煮,煮植物纤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竹麻春至泥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荡起竹麻入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2. 2022年12月27日某地启动级应急响应。经市气象局和市生态环保局会商,预测27日出现大气重污染,警示大家做好防护。下

12、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存环境的是A. 提倡使用节能产品B. 开发新能源逐步代替化石燃料C. 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D. 焚烧废弃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答案】D【解析】【详解】A、提倡使用节能产品,可减少电能的损耗,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存环境,故不符合题意;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逐步代替化石燃料,节约能源且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护生存环境,故不符合题意;C、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能实现资源再利用且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存环境,故不符合题意;D、塑料焚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重了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生存环境,故符合题意。故选D。3. 实验室量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

13、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与之充分反应后加热,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操作规范的是A. 读取体积B. 滴加硫酸铜溶液C. 振荡试管D. 加热【答案】A【解析】【详解】A、读取体积,量筒应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振荡可以使反应物充分反应,产生明显现象,试管一般左右振荡,防止液体溅出,不是上下振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

14、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4. 我国神舟飞船返回舱采用自主研发的隔热材料,25毫米厚的“防热衣”中含有钛合金及陶瓷等复合材料,有效阻止舱体外表面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巨大热量进入舱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钛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C. 钛的原子质量为47.87D. 钛合金可用作人造骨头【答案】D【解析】【详解】A.钛是“金”字旁,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B.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48-22=26,选项错误;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

15、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选项错误; D.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所以可用作人造骨头,正确。故选:D。5. 生姜中含有的姜油酮(C11H14O3),有辛辣刺激的味道,可溶于乙醇,具有镇痛、解热等作用。下列关于姜油酮的说法正确的是A. 姜油酮中含有臭氧分子B. 姜油酮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14C. 姜油酮属于氧化物D. 姜油酮溶于乙醇不能形成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姜油酮的化学式可知,姜油酮是由姜油酮分子构成的,所以姜油酮中只含有姜油酮分子,不含有臭氧分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姜油酮的化学式

16、可知,每个姜油酮分子中含有11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所以姜油酮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14,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根据姜油酮的化学式可知,姜油酮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虽然姜油酮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元素的种类多于两种,所以姜油酮不属于氧化物,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姜油酮可溶于乙醇,即姜油酮能分散到乙醇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姜油酮溶于乙醇能形成溶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6.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比较铝合金与纯铝的硬度用铝合金片在纯铝片表面刻画C除去CO2气体中少量C

17、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CuO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取3.0gNaCl,加入50.0mL水使之溶解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钠,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盐酸显酸性不会,正确;B、比较铝合金与纯铝的硬度,用铝合金片在纯铝片表面刻画,因为铝合金硬度更大,所以会在纯铝上留下划痕,正确;C、除去CO2气体中少量CO,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一氧化碳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取3.0gNaCl,配成50.0mL溶液,而不是加入50mL水,选项错误。故选:D。7.

18、 “超黑材料”是一种新出现的碳纳米管材料,可吸收99.995%的入射光,是光学仪器上实用纳米技术的重大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黑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碳纳米管可能会制得人造金刚石C. “超黑材料”不具有可燃性、还原性D. 碳纳米管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答案】B【解析】【详解】A.“超黑材料”是新出现的碳纳米管材料,所以是一种新型的单质,选项错误;B.碳纳米管可能会制得人造金刚石,因为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正确;C.“超黑材料”由碳元素组成,所以具有可燃性、还原性,选项错误;D.碳纳米管属于单质,所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选项错误。故选:B。8. 自热火锅的发热包主要成分一般是

19、:生石灰、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焙烧硅藻土、氢化钙(CaH2)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热包密封包装防止其与氧气接触B.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而煮熟食物C. 煮熟食物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 自热火锅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烫伤或爆炸【答案】A【解析】【详解】A、发热包密封包装是防止其与氧气及水接触,因为发热包中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产氢氧化钙,发热包中的铁与氧气和水接触生成铁锈,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B、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将食物煮熟,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食物煮熟的过程中,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等,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自热

20、火锅中含有氢化钙,其与水反应,可生成可燃性的氢气,生石灰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使压强增大,气体体积膨胀,所以自热火锅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烫伤或爆炸,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9.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B.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答案】A【解析】【详解】A.保证水的体积一样,其他条件一样,仅仅只有变量:温度,所以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正确;B.细铁丝在空气中只会发红光,且不能用手拿细铁丝,应用坩埚钳夹持,选项错误;C.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逸出锥形瓶,所以不能验

21、证质量守恒定律,除非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选项错误;D.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没有保证酸的种类一致,选项错误。故选:A。10. 如图是以甲烷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甲醇的生产使用节约了石油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D.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C

2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则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B. 点燃氢气前需验纯,则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前也要验纯C.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D.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则生成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点燃氢气前需验纯,因为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

23、火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前也要验纯,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其属于分解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则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12. 某同学为提高实验精准度,对“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液面上升至低于1刻度处。下列关于改进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铜丝可以换成铁丝代替B. 实验过程中左侧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 实验结束后,左侧

24、玻璃管内压强等于右侧D. 实验结束后,白磷没有将装置内氧气耗尽【答案】C【解析】【详解】A、铜丝具有导热性,该实验通过加热铜丝从而将白磷引燃,铁丝也具有导热性,且在空气中不燃烧,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因此该实验铜丝可以换成铁丝代替,故A正确;B、实验中白磷燃烧放热,刚开始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强增大,玻璃管中液面先下降,冷却后,由于消耗了氧气,气体体积缩小,液面上升,故B正确;C、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由于左侧玻璃管内氧气被消耗,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左侧玻璃管内压强小于右侧,故C错误;D、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液面上升至低于1刻度处,说明测得氧气体积小于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白磷没有将装置内氧

25、气耗尽,故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下图所示:(1)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中,铜先被冶炼出来,主要原因是_;金属材料可拉成丝状,是利用了金属的_性。(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热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A. “苦泉”中含CuSO4溶液B. “挹其水熬之”降温结晶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6、置换出铜(3)铁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每年因腐蚀造成巨大损失,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4)生活中铝及合金的使用量较大,主要是其具备优良性能,如:_(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 . 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其它金属弱 . 延展 (2)AC (3)刷漆(答案合理即可) (4)抗腐蚀性能好(答案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图,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的使用顺序由金属的活动性来决定;相对来说越活泼的金属,使用越晚,越不活泼的金属,使用越早,所以铜先被冶炼出来,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较其它金属弱;金属材料可拉成丝状,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故答案为:铜的金属活动性较

27、其它金属弱;延展;【小问2详解】A、根据记载可知,“苦泉” 中含CuSO4溶液,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B、“挹其水熬之”通过蒸发溶剂水,增加 CuSO4浓度,不是降温结晶,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AC。【小问3详解】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刷漆、涂油等方法来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故答案为:刷漆(答案合理即可);【小问4详解】生活中铝及合金的使用量较大,主要是其具备优良性能,如抗腐蚀性能好;因为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其进一步腐蚀,答案合理即可。故答案为:抗腐蚀性能好(答

28、案合理即可)。1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同学们欲制备并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1)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从图1中选择上述反应所需的发生装置仪器_(填字母)。(3)仪器A的名称是_。(4)兴趣小组同学欲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30%的氧气,可从图2中选择装置_完成实验,氧气从_(选填“a”或“b”)通入。【答案】(1) (2)B、D、F、G (3)锥形瓶 (4) . 乙 . b【解析】【小问1详解】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的反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条件是加热,需要酒精灯D,反应物是固

29、体,需要试管F作反应容器,带铁夹的铁架台G固定试管,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B导出产生的氧气,即所需的发生装置仪器为:B、D、F、G;故答案为:B、D、F、G;【小问3详解】根据仪器的用途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故答案为:锥形瓶;【小问4详解】图2中的甲装置,无法计算通入氧气的体积,所以不能选甲;丙装置只能得到纯净的氧气,所以不能选装置丙;乙装置内本身含有空气,其体积是一定的,且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根据欲收集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计算出通入氧气的体积,通过装置乙排除水的体积即为通入氧气的体积,所以选择装置乙完成实验,由于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氧气从b通入。故答案为:乙;b。15

30、. 学校饮水机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直饮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1)活性炭由煤经过粉碎后成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饮水机中使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_(填相关性质)。(2)超滤膜是一种平均孔径为1一10纳米膜,能透过小分子和离子,它既能除去大颗粒杂质也能保留水中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能透过超滤膜的物质是_。A 水中沉淀物B. 溶解在水里的氧气C. 溶解在水里的氯化钠(3)某同学的水杯容积为500mL,现装有半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盐水(密度约为1g/cm3)以补充电解质,向杯内添加热直饮水至满杯后,杯内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_。(4)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很少。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_(

31、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 . . 吸附性 (2)BC (3)0.45% (4)洗菜水浇花等等【解析】【小问1详解】活性炭由煤经过粉碎后成型,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饮水机中使用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及异味。【小问2详解】A.水中沉淀物属于大颗粒杂质,选项错误;B.溶解在水里的氧气属于小分子,正确;C.溶解在水里的氯化钠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正确。故填:BC。【小问3详解】杯内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小问4详解】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一水多用,比如洗菜水浇花等等。16. 某兴趣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对CO2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32、【任务一】检查装置A气密性(1)连接好装置,在装置A、B间的导管连接处夹上弹簧夹,向分液漏斗内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则装置A气密性良好。【任务二】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2)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装置B中导管口刚出现气泡时不宜收集,理由是_。为了收集干燥的CO2,装置B中的试剂X可选用_。【任务三】探究CO2的性质(3)如下图,将集满CO2的锥形瓶与注射器、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注入NaOH溶液至锥形瓶中,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锥形瓶内压强先略微增大后减小,压强略微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压强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4)实验结束后,压强并未降至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

33、,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5)若你的猪想正确,请在方框中画出任务三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主要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并标注气体名称。【答案】(1)水不会全部留下 (2) . 空气未排尽,气体不纯 . 浓硫酸 (3) . 注射器内溶液推入太快,而反应程度较小,导致压强突然增大 . (4) . 排空气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纯,可能混有氧气 . 实验结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锥形瓶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有氧气 (5)【解析】【小问1详解】在装置A、B间的导管连接处夹上弹簧夹,向分液漏斗内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会受重力作用留下一部分,使装置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水不会全部留下,因此水不会全部留下,则装置

34、A气密性良好。【小问2详解】装置B中导管口刚出现气泡时不宜收集,理由是空气未排尽,气体不纯。为了收集干燥的CO2,装置B中的试剂X可选用浓硫酸,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小问3详解】锥形瓶内压强先略微增大后减小,压强略微增大的可能原因是注射器内溶液推入太快,而反应程度较小,导致压强突然增大。后面压强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对应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实验结束后,压强并未降至零,可能的原因是排空气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不纯,可能混有氧气,氧气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实验结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锥形瓶瓶口,若木条

35、复燃则有氧气。【小问5详解】任务三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主要气体为氧气,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对应图像为。17.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工业废水中H2SO4含量,取2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2.0 gNaOH固体,恰好完全反应(污水中的其他成分不与NaOH反应)。计算:(1)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2)实验中,可用_判断反应恰好完全。【答案】(1)解:设工业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为x。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答: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2%。 (2)pH试纸(答案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见答案;【小问2详解】由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其中硫酸钠溶液显中性,pH=7,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显碱性,pH7;若稀硫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7;所以当溶液的pH=7时,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或者其他答案合理即可。故答案为:pH试纸(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