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5783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22年中考三模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 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锁屑 追溯(s) 惟妙惟肖(xio)B. 褴褛(l) 怯懦(qu) 不功自破C. 瘦削(xu) 旷远(kung) 郑重奇事D. 寂寥(lio) 星宿(xi) 哗众取宠【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锁屑琐屑;B.怯懦(qu)qi,不功自破不攻自破;C.郑重奇事郑重其事;故选D。2. 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去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完善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修改:将“建立”和“完善”调换位置。B.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

2、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修改:将“否”去掉。C. 新一轮新冠疫情反弹,各小区居民陆续不断地下楼做核酸检测。修改:将“反弹”改为“反复”。D. 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吴天一院士制作了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修改:将“制作”改为“制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注意病句一般有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类型。C.成分赘余,删去“陆续”或“不断”;故选C。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舍 骆驼祥子B. 史记 纪传体通史C. 恭候 对长辈、职位层级高于自己的人的等待。D. 李逵 拳打

3、镇关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D.“拳打镇关西”为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故事情节,主要讲鲁智深在经略府任提辖官时,一次吃饭间听说金氏父女的悲惨遭遇,见义勇为,放走被自称“镇关西”的郑屠所逼迫的金氏父女后,又到郑屠的肉摊前三拳将其打死,因怕吃官司,假称郑屠诈死,迅速逃走到代州。选项中“李逵”应为“鲁智深”;故选D。4.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两句写出了孤山寺所见之景,交代了作者游

4、踪。B. 诗的颔联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表现出晚春一派的勃勃生机景象。C. 颈联以“乱”“渐欲”“浅”“才能”写出了花草向荣的趋势,给人以清新之感。D.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写出了诗人置身于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游湖时的喜悦之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理解。B.颔联意为: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其中“早”“新”“争”“啄”生动地表现了早春时节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勃勃生机,选项中“晚春”表述有误;故选B。5.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某社交网络平台播报:2022北京冬奥会呈现了

5、异彩纷呈的比赛,在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中国运动员任子威获得冠军。韩国代表团对比赛结果有疑义,向相关部分提出了申诉。请你在评论区写一条留言,你会怎么说呢?A. 不管你服不服,输了比赛就要认可,别整没用的。B. 相信裁判已经给出了最公正的裁决。C. 你们韩国在短道速滑比赛中那么多小动作,还能上诉?D. 这是在中国进行的比赛,你的上诉是对中国表示不满吗?【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语言表达能力。A.不得体,“不管你服不服,输了比赛就要认可,别整没用的”语气生硬;C.不得体,“你们韩国短道速滑比赛中那么多小动作,还能上诉?” 顾左右而言他;D.不得体,“这是在中国进行的比赛,你的上诉是对中

6、国表示不满吗?”牵强附会;故选B。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你愤怒,_;如果你哀伤,_;如果你热爱,_;如果你喜欢,你就追求。不自我贬低,不自怨自艾,走出去,勇敢做自己。A. 你就呐喊 你就热爱 你就哭泣B. 你就哭泣 你就呐喊 你就热爱C. 你就呐喊 你就哭泣 你就表达D. 你就哭泣 你就热爱 你就表达【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句子衔接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看清前面词语,注意所选词语与前面词语的搭配是否吻合。呐喊:大声呼喊;热爱:形容爱的程度很深; 哭泣:有声称哭

7、,无声称泣;泛指小声地哭;表达: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第一空,愤怒: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应选择“呐喊”;第二空,哀伤:悲哀;难过。应选择“哭泣”;第三空,热爱:形容爱的程度很深。应选择“表达”;故选C。7. 按课文原文填空。(1)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2)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4)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5)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6)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8、8)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答案】 采菊东篱下 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草萋萋鹦鹉洲 落红不是无情物 铜雀春深锁二乔 零落成泥碾作尘 大漠孤烟直 无案牍之劳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注意下列字词容易写错:篱、芳、萋、鹦鹉洲、铜、乔、碾、牍。二、阅读(45分)(一)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小题。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9、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刑:(2)愚:9. 翻译下列句子(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10.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不宜偏私”的建议,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答案】8. (1)刑:罚(2)愚:我,谦称9. (1)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2)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10.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

10、不宜异同。【解析】【8题详解】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刑:罚;(2)句意为:我认为宫中之事。愚:我,谦称。【9题详解】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重点词语(1)陟,提升,提拔;罚,惩罚;臧否,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异同,这里偏重在异。 (2)行阵,指部队;和睦,团结和谐;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10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

11、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意思是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据此可知,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不宜偏私”的建议,在文中具体指的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点睛】参考译文: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

12、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从前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二)阅读古人见面为什么要跪拜,回答小题。古人见面为什么要跪拜在历史剧里,大臣见到皇帝都要下跪,百姓见到官员也要下

13、跪。古人是自古以来就有下跪的传统吗?跪拜最初并非一种礼节,也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别或人格卑微色彩,而只是一种普通的“坐姿”。先秦时,无论宫殿庭堂,还是官府民宅,都没有桌椅板凳,大家都是不分贫富贵贱地在地面铺设的席子上席地而坐,贵族顶多在下面加个榻。那时的坐姿是双膝着地,臀部抵于脚跟而坐。这种坐姿跟跪着很像,今天的日本人和韩国人依然保持这种跪坐姿势,并没有卑微色彩。跪坐时代,如若需要向某人表示敬意的话,只要身体前倾并将腰杆伸直,臀部离开脚跟,即变为跪姿。如果双手触地,则转化为拜姿。先秦时君主与臣下面谈时,双方都是这种跪坐,而且表示敬意时彼此都互拜。战国策秦策三中记载:“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范雎再

14、拜,秦王亦再拜。”跪拜是双方互相表达礼敬与尊重的一种礼仪,没有尊卑之分。这种坐姿汉朝依然保持,例如汉朝皇帝和大臣在朝堂议事的时候,皇帝和大臣都是跪坐。五代到宋朝,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中国人不再席地而坐。既然平时不跪,坐了。跪拜便成为刻意而行的动作,带上了比较明显的尊卑色彩。然而,宋代的大臣对君主的跪拜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仪式典礼上。平时大臣见皇帝也不跪拜,只是站立表示尊重,如果需要表示敬意一般则行双手交叉的揖拜之礼。从元朝开始,带有屈辱、卑贱性质的跪拜礼才推行开来。元代御前奏闻时,大臣一律下跪奏闻,极具卑微与谄媚色彩,这与元朝将君臣关系视为主仆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明朝取代元朝,跪拜的礼节没有

15、改变,因为臣民只是换了个主子,主子骨子里的主奴思维丝毫没有变化。朱元璋甚至变本加厉,不光规定臣下见皇帝要下跪,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大明会典记载:“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凡近侍官员难拘品级,行跪拜礼。”到了清朝,不光要跪拜,还要磕头,并且要磕响。以至于有的大臣面见皇帝前要贿赂宫中太监,好让太监将其领到朝堂内的空心地砖处,这样磕头才磕得响。清朝时,皇帝不光要求自己的臣民下跪,甚至还要求外国的使者下跪。乾隆晚年时,英国使节马夏尔尼率团访华,就因为跪拜礼而发生了激烈争论。甚至有学者认为,马夏尔尼的跪拜礼问题背后,是几十年后中英爆发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这体现了天朝秩序与平等外交

16、的冲突。11. 说说跪拜是怎样一步一步带有了尊卑色彩的。12. 第段中加点词“之一”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13.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1)跪坐时代,如若需要向某人表示敬意的话,只要身体前倾并将腰杆伸直,臀部离开脚跟,即变为跪姿。( )(2)大明会典记载:“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凡近侍官员难拘品级,行跪拜礼。”( )14. 根据选文的意思,并结合链接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链接】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问题:文中秦王对唐雎“长跪而谢之”,作

17、为一国之君,秦王对唐雎一个外国使节行跪礼,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答案】11. 五代到宋朝,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中国人不再席地而坐,跪拜便成为刻意而行的动作,带上了比较明显的尊卑色彩;元、明两朝将君臣视为主仆关系,带有屈辱、卑贱性质的跪拜礼才推行开来;清朝不光要跪拜,还要磕头,并且要磕响。12. 如果去掉,就表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因为英国使节没有行使跪拜礼,不符合史实;加上“之一”说明导致鸦片战争的原因不只是英国使节没有行使跪拜礼,还有其它原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13. 作诠释 作引用14. 秦王处于先秦时期,先秦时君主与臣下面谈时,双方都是跪坐,而且表示敬意时彼此都互拜,没有

18、尊卑之分。【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提炼。由第段“五代到宋朝,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中国人不再席地而坐。既然平时不跪,坐了。跪拜便成为刻意而行的动作,带上了比较明显的尊卑色彩”,可提炼出:五代到宋朝,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中国人不再席地而坐,跪拜便成为刻意而行的动作,带上了比较明显的尊卑色彩;由第段“元代御前奏闻时,大臣一律下跪奏闻,极具卑微与谄媚色彩,这与元朝将君臣关系视为主仆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明朝取代元朝,跪拜的礼节没有改变,因为臣民只是换了个主子,主子骨子里的主奴思维丝毫没有变化。朱元璋甚至变本加厉,不光规定臣下见皇帝要下跪,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可提炼出:

19、元、明两朝将君臣视为主仆关系,带有屈辱、卑贱性质的跪拜礼才推行开来;由第段“到了清朝,不光要跪拜,还要磕头,并且要磕响”,可提炼出:清朝不光要跪拜,还要磕头,并且要磕响。【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之一”,意为其中一个,表数量上的限制,在原文中说明了马夏尔尼的跪拜礼问题背后,是鸦片战争爆发的众多深层次原因中的一个,但却并非是唯一原因,还有其它原因,如果去掉,就表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因为英国使节没有行使跪拜礼,不符合史实,这样表达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据此作答即可。【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空,本句具体解释了跪坐时代,人们表示敬意的跪姿姿势,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属于作

20、诠释的说明方法;空,本句通过引用大明会典中关于明朝官员按照品级行跪拜礼的礼制,准确地说明了明朝时期的跪拜带有奴仆关系观念,增强了说明的权威性,属于作引用的说明方法。【14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联系原文第段“先秦时,无论宫殿庭堂,还是官府民宅,都没有桌椅板凳,大家都是不分贫富贵贱地在地面铺设的席子上席地而坐,贵族顶多在下面加个榻。那时的坐姿是双膝着地,臀部抵于脚跟而坐。这种坐姿跟跪着很像,今天的日本人和韩国人依然保持这种跪坐姿势,并没有卑微色彩”可知,先秦时期的跪坐没有卑微色彩,是平等的;再结合第段“先秦时君主与臣下面谈时,双方都是这种跪坐,而且表示敬意时彼此都互拜”可知,秦王对唐雎行跪礼,

21、在当时是正常的,没有尊卑之分,据此可概括答案:秦王处于先秦时期,先秦时君主与臣下面谈时,双方都是跪坐,而且表示敬意时彼此都互拜,没有尊卑之分。(三)阅读眷恋那棵老柿树,回答小题。眷恋那棵老柿树赵宏欣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你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我一听,忙说:“行。”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他说:“不行

22、啊,任务太紧。”“看样子,你很久没回过家乡了吧?”我又问。他点点头,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的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窗外一片片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失。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不一会儿,他扭过头来满脸振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我点点头。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而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的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道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颗老柿树。

23、”他的表情欣喜、自豪极了。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很近了,很近了。”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他兴致勃勃。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颗老柿树就要出现了。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脊。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如果有棵高大的树,我想,这山脊一定会显得非常生动。此刻,少尉一直沉默着,凝望着窗外。窗外最高的那道山峦,在不断的延伸中,出现了一棵孤独的

24、老柿树。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扭地问那少尉。少尉没有说话。这时候,我发现他哭了。“你怎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15.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渡汉江中有一句诗:“近乡情更怯”,描写了自己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的情感。请你用一个字替换诗句中的“怯”字,看看_字能更为贴切地表达选文中少尉的情感。16. 体会下列句子,按

25、要求回答问题(1)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从少尉这句回答中,你体会到他此时怎样的心情?(2)“就那棵老柿树吗?”我望着窗外头也没扭地问那少尉。揣摩“头也没扭”这个动作,请你以“我”的口吻,写一句话表达“我”看到老柿树时的心情。17. 阅读第段,说说用“孤独”一词语来形容一棵老柿树恰当吗?请说明理由。18. 段中“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他的情绪是怎样的?19. 本文标题是“眷恋那棵老柿树”,请问是谁在眷恋老柿树,请说说理由。【答案】15. 示例:浓16. (1)路过家门而不能回家深深的遗憾和对母亲的愧疚之情。(2)示例1:好神奇的的一棵老柿树,孤独而倔强。示例2:确实是一棵令人难忘的老柿树。

26、17. 恰当,符合本文主题需求。“孤独”表面写老柿树,实际是写母亲,写母亲送儿参军报效国家,自己却孤独、倔强地生活着;这是无数平凡伟大母亲的形象写照。18. 就要看到自己家乡的欣喜与对家乡所怀有的自豪之情。,19. 示例1:是少尉在眷恋老柿树,因为老柿树是母亲及无数伟大坚强母亲的化身,也是朴实的家乡的象征。示例2:也可以理解为是“我”眷恋那棵老柿树,因为我从老柿树所象征千万个中国母亲身上,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他们的坚韧和奉献精神令人难忘。【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开放性试题,联系文章,选择能够表现少尉对家乡的热切乡愁的字即可。由第段“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你跟我换换座位好吗?

27、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可知,临近家乡,少尉不但没有担心,反而想要换座位,好好看看家乡的景,表现了少尉浓浓的乡愁,故可填:浓(重、厚等亦可)。【16题详解】(1)本题考查人物的心理。联系后文第段“他点点头,说:三年了。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的注视着窗外的世界”可知,少尉是非常想念家乡的,“不行啊,任务太紧”承载着少尉路过家乡而不能回的遗憾;联系第段“他忙抹掉眼眶中的泪水,说:你看到那棵老柿树下站的那位老人了吗?那是我母亲”可知,不能回家的浓浓乡愁背后是少尉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据此总结概括即

28、可。(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补写。“头也没扭”一词表现了“我”看老柿树时的专注,联系前文第段“那柿树倔强着筋骨挺立着,蓬着繁茂的霜红的树冠。远远的柿树下站着一位老人,隐约还能看到她拄着的拐杖和那花白的头发。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秋阳里宛如雕塑一般”可知,之所以“我”如此专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老柿树的确有着倔强、奇特等让人难忘的外表,还可能是因为老柿树下的人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据此补写“我”的心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真是一株漂亮的柿树啊,不过树下面那个人是谁?【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此类题目,首先明确观点,再分析词语的深层含义,表现文章主题即可。“孤独”指一种与他人或社会隔离、疏远

29、而自我封闭的消极体验,在这里用来形容老柿树表面上写的是那山上没有其它高书与老柿树相伴,实质上暗示了母亲的孤独,送子参军以后她独自生活,孤苦无依,孤独而又倔强地生活着。“孤独”一词不但刻画出了少尉的母亲,更是无数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的形象写照,用在此处恰当。据此作答即可。【18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由第段“那就是我的家乡。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道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颗老柿树。他的表情欣喜、自豪极了”可知,少尉的情绪是就要看到自己家乡的欣喜和对家乡所怀有的自豪之情。【19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开放性试题,选择不同的主人公,从不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通读

30、全文可知,“我”和少尉都见到了那棵老柿树以及树下的母亲。从“我”的角度来看,眷恋老柿树是因为,“我”在那棵老师树下看到少尉的母亲,是千千万万为儿女无私奉献、甘于吃苦的母亲的形象代表,眷恋的不单是老柿树,更是天下母亲身上那种奉献的精神和坚韧的品格;从少尉的角度来看,老柿树既是漂泊游子心中家乡的代表,更是自己母亲的化身,也是千千万万母亲形象的化身。据此任选人物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是少尉在眷恋老柿树,因为对少尉而言,老柿树是家乡的代表,也是母亲的化身,寄托着对家乡、对母亲深沉的爱与惦念,同时老柿树也是无数坚强而伟大的母亲的代表。(四)阅读假如没有梦想,生命将会怎样?,回答小题。假如没有梦想

31、,生命将会怎样?一个炎热的中午,一位高中二年级的女孩的母亲到学校里来找她,行色匆匆地说:你父亲单位里给的接班指标下来了,你到底接不接?母亲还特意告诉女儿,这是最后一批接班指标了!母亲的主导思想是,女孩子嘛,最重要的是有份正式工作。女孩子为接班还是不接班纠结了很久,最终为了能保住一份正式工作同意接了父亲的班,可是多年以后,女孩为自己人生的这第一次选择追悔莫及。因为她为了一份既得的利益,失去了逐梦的机会。的确,在现实和梦想之间,很多人的选择使自己与梦想失之交臂。那么,梦想是什么呢?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是心中努力想要实现的目标。这样说来,梦想就是人的愿望,希望,乃至理想!

32、司马相如在著名的长门赋中用“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的诗句,写出了陈皇后失宠之后希望再次被宠幸,乃至相思成梦。梦想多少带点虚幻之意,人们会认为被实现了的梦想才有价值,否则就是空想,就是做梦!其实,所有的愿望都带有不确定的属性,梦想也好,理想也罢,都是站在现实的对岸。因为没有抵达现实的彼岸,所以需要遥望,成为人的一种念想,只不过梦想更接近人的本心,在抵达现实的旅途中还没有被修饰、规划,是理想的原始状态。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能像仙女一样飞上天,这个梦想是那样的赤裸,当它产生的那一刻从未被规划,也从未被现实所浸染,它是那么的纯粹,是真真正正的“我所思所想”,从没有人教化我,就是从我那颗白纸一样的

33、心里飞出的。这个梦想到现在都无法实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飞上天”的意义一次一次被刷新,也被赋予了各种意义,但是最初的那份初心却是催我成长的原动力。尽管如此,梦想依然有着诱人的魅力,一个不为糖果着迷的孩子,就不会比其他孩子更能体会朝思梦想的生活体验。从这个角度理解梦想存在的意义,那就是梦想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提升了生命的意义。“不能入诗的,来入梦;梦是一条丝,穿梭那不可能的相逢。”因为梦想把生命中的可能与不可能联系了起来,因而具有了别样的魅力。梦想的另一个魅力,就是它给了人们一种生命的驱动力。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每天能吃上两个鸡蛋,他妈妈告诉他梦想若要成真,就得努力学习,于是他

34、非常努力地学习,终于走出了偏僻的农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当然他现在天天都能吃得上两个鸡蛋了。“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这是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古龙说过的一句话,是啊,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就不再是梦。 更不是空想,而是经过卓绝的努力而获得的巨大生命成就感,。现在我们能够理解那个接了父亲班的女孩子为何对于自己与梦想失之交臂而懊悔不已了吧?因为她得到了安逸,却失去了追逐梦想的乐趣,失去了生命的动力,也失去了生命的高远意义。你都没兴趣感受花开的声音,你对花还有期待吗?(原创)20.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1. 第段加点词“如此”指代的是_。22. 第

35、段划线句子所表达的含义是_,进而证明_。23. 根据文意,说说人为何应该为梦想而活。【答案】20. 人失去梦想,就会失去生命的美好体验和动力。(人不能没有梦想)21. 梦想多少带点虚幻之意(或者带有不确定属性)22. 梦想把生命中的可能与不可能联系了起来; 梦想丰富生活体验,也提升了生命的意义。23. 有了梦想,就会在逐梦的过程中增加生活体验;使生活具有驱动力;提高生命的意义。【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取。一般情况下,中心论点可从文章标题、开头和结尾寻找,有时也需要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概括。第段举了高二女孩接班父亲工作,放弃逐梦机会引出“梦想”这一论题,第段承上启下,引出后文对于“

36、梦想”的论述;第段通过举例论证,阐释梦想是什么;第段则以“我”的梦想,论述梦想的意义在于催人成长的原动力;第段和第段论述了梦想两个魅力:带来丰富的生活体验,给人一种生命的驱动力;第段通过道理论证,强调梦想会给人带来的生命成就感;第段照应开头,得出结论“因为她得到了安逸,却失去了追逐梦想的乐趣,失去了生命的动力,也失去了生命的高远意义”;第段以极具艺术美感的话语,激发读者的进一步思考。据此可知,全文围绕“人不能失去梦想”展开论述,同时联系第段“那就是梦想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提升了生命的意义”和第段“它给了人们一种生命的驱动力”,可概括中心论点为:人失去梦想,就会失去生命的美好体验和动力。或人

37、不能没有梦想。【2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词语理解。由题干可定位第段“尽管如此”,联系上下文可知,答案应从前文寻找。第段主要通过举“我”的“飞上天”的梦想虽然难以实现,却是“催我成长的原动力”,论证了梦想虽然虚幻去能给人动力的论点,结合“其实,所有的愿望都带有不确定的属性”一句,可知第段的“如此”指的应是:梦想带有不确定属性。【22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空,联系后文“因为梦想把生命中的可能与不可能联系了起来,因而具有了别样的魅力”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实现不了的,可以借梦想来实现,梦想能够将生梦中的不可能与现实联系起来。可概括答案为:梦想把生命中的可能与不可能联系了起来;空,作者引用“

38、不能入诗的,来入梦;梦是一条丝,穿梭那不可能的相逢。”这句话,是为了证明,梦想能够将现实与不可能联系起来,进而证明本段分论点“那就是梦想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提升了生命的意义”,可概括答案为:梦想丰富生活体验,也提升了生命的意义。【2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观点的提炼。由第段“那就是梦想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提升了生命的意义”,可概括为:人应该在逐梦的过程中丰富生活体验,提升生命的意义;由第段“梦想的另一个魅力,就是它给了人们一种生命的驱动力”,可概括为:人应该拥有梦想,使生命具有驱动力。三、作文(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24. 命题作文。盘点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你都获得过什么奖励

39、?是一张奖状,一个期待很久的滑板,一次梦寐以求旅行,还是一句认可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抑或是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奖励是通过给予人们荣誉或财物来实现对人们积极行为的鼓励,但不同的奖励方式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留给人的记忆也是不同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最_的奖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作文纸上(标题前空四格);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案】范文:最珍贵奖励最珍贵的奖励不是成把的钱,最珍贵的奖励不是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最珍贵的奖励更不是单调的夸奖。最珍贵的奖励是,在你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后,你

40、所取得的成功和别人无法感受到的快乐。那是很久之前的一个夏天,我在准备人生中的第一次钢琴考级。夏天总是闷热的,知了在树上有气无力的叫唤着,烈日被稀疏的枝条分成碎片,却丝毫没有减弱它的热烈。练琴的房间里也闷热的吓人,尽管风扇总是摇到最大,汗水却还是浸湿了衣服。但是,一群同样是考级的孩子们却挤满了琴行一天至少四个小时的练琴时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少的。上课和练琴都变得单调,无非是将那些曲子反复的弹。终于,夏天的闷热冲破了我们的热情。在老师不容易发现的地方,有人三三两两地聚起来聊天。轻轻的看向他们,我懊恼的碰了碰钢琴,他们一天的时间已经减少到了两个小时,而我,不停地努力却还是被老师说通过的可能性不大。该怎

41、么办呢?到底还要不要努力?时间一天天的度过,离日历上被红圈圈起来的日子越来越近,而上课被老师骂哭的人越来越多。老师却只说我进步很大,对于考级,还只是淡淡地说要继续努力。我拿着书本扇着微弱的风,咬咬牙,还是有进步的,有进步就是好的,我只要更努力,比别人更加努力,就一定能超过他们。之后的日子变不停地练,别人在练习,我在练习;别人在聊天,我依旧在练习。当我走出试室的时候,我按着砰砰跳的心脏,问自己何必要这么努力?我又能得到什么奖励?是父母的奖励?是老师的信任?还是同学的羡慕?这些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重要。但是,当我拿到通过证书那天,眼泪在那一瞬间便不可抑制地流了下来。我要的奖励,不是那些物质,不是

42、别人眼中的骄傲,而是属于自己的成功,而是在付出汗水和时间之后的快乐。我牺牲了玩的时间,却收获了如此巨大的奖励,仿佛是茫茫沙漠中一片快乐的绿洲,它将是我这一生中,最好最珍贵的奖励。【解析】【详解】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一、审题立意。“最的奖励”,核心词为“奖励”对“奖励”的理解:奖励可以是某种物品;奖励可以是“成功或某个目标的达成”;奖励可以是“在事件的过程中获得的人生体验或精神收获”。“最”表示限定,后面可以填充为好、温暖、珍贵、难忘等等二、构思选材。如以“最好的奖励”为题,第一、二种奖励难写,因为要写出“最好”,必须有另一个事物与之对照;第三种奖励好写,因为精神体验比物质的东西更易说是最好的。

43、当然,精神的体验也必须附着在第一种或第二种的奖励上,比较出“最好”,否则容易写空。可以把奖励设定为某个目标,但在努力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获了某种感悟,收获了某种品质等。而这时,才发觉先前所期望的奖励或目标尽管是很好,但却是暂时的,而这些感悟却是对整个人生都有重要意义的,因此,这些收获才是最好的奖励。这样,在比较中写出“最好的奖励”。25. 给材料作文。米田肇是日本的一位餐厅老板,在对餐厅的设计方面他非常用心。比方,对墙壁颜色的要求,他极为讲究;对桌子的大小、椅子的高度,都精确到毫米。平时,他口袋里总放着捆行李用的绳子,为的是外出时看到大小正好合适的桌子、坐起来很舒服的椅子,就可以测量其长宽高。

44、最终餐厅的椅子腿是特别定制的,其实调整的高度不过几毫米,很难说几毫米之差,会对舒适感有多大影响,而且客人的身高和腿长也各有不同,所以有人会说,纠结于几毫米之差根本没有意义吧。但是米田肇说:“谁都可以努力到95%。”其实,在满分100分的考试里,拿95分不算坏;完成目标的95%,也一样不坏,然而,如何坚持走完最艰难的5%,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也正是这5%的努力,使米田肇的Hajime餐厅只用短短一年时间就直接拿到了米其林三星。这个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行百里者半九十;优秀与普通之间只差半步之遥;所谓韧性,就是善于坚持;做事要精益求精。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文章主旨

45、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案】参考例文坚持,方能获得成功人生之境界,多种多样。国学大师王国维有三境,可谓是经典。但我涉世未深,懵懂无知,不能够理解。可我自己却悟有一境,那就是唯有坚持,才能成功。居里夫人如果没有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钻研,那么她也不会那么早发现镭元素;莫言如果不坚持写作几十年,那么他也不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能你会说这些人物离我们太遥远了,但在我们附近,也有许多像这样的人。我们的学长凭着多年的坚持努力终于跨入清华门,我们的老师坚持扎根乡村教育,最终登上“全国模

46、范教师”的领奖台。如果他们没有坚持,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怎能走上自己人生的巅峰呢?“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这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的一句名言,向我们诠释了坚持的重要性。坚持,定将让我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也充分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比较强壮,然而它只跳跃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这就是不坚持所造成的后果;劣马虽然不够强壮,如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坚持走个不停。“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为什么对石头来说微不足道的水却能把它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硬的木头锯断?说到根本,这还是坚持的力量。一滴水的力量是不足道,但许多滴水坚持不断地冲击石头,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最终把石头冲穿。同样坚持不懈,绳子才能把木头锯断。所以,我坚信,功到自然成,坚持不懈地努力,方能获得成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第一,审题立意。首先,审读本题的要求:根据“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可知,题中所给的材料中蕴含着写作的立意,只是需要我们从中提炼概括,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三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