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3577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版】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专版】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专版】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专版】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专版】2018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期中综合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基础(24 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1) ,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1 分)冰 霜 正 惨 凄(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重 岩 叠 嶂 隐 天 蔽 日曦月。(郦道元三峡)(2 分)(3)使至塞上写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近代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2 分)大 漠 孤 烟 直 长 河 落 日 圆(4)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 分)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5)请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4 分)渡远荆门外,来

2、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 。月 下 飞 天 镜 云 生 结 海 楼 仍 怜 故 乡 水 万 里 送 行 舟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 fi hng(绯红)的轻云。(2)这幅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 y dn(愚钝)和压抑。(3)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 cu k l xi(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4)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 bi shu q ji(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3 分)A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而

3、不能悲观泄气。B这意外的打击,使他非常懊丧,他凄然地走下月台,泪珠从两颊滚落下来。C在这叱咤风云、雷电交加的夜晚,没有特别的事情的话,没人愿意出门。D跑完了五千米,同学们个个都筋疲力尽!【解析】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不能用来形容夜晚。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D)(3 分)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把“只要”改为“只有”)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在句末加“的故事”)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去掉“能否”)D同学们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激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把“学习用品”改成“文具”)【解析】分类

4、不当,应把“和”改为“等”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 分)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清醒;你高傲时,它呼唤你谦逊;你莽撞时,它呼唤你谨慎。二、阅读(46 分)(一)记承天寺夜游(10 分)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 分)(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怀民亦未寝(睡觉) (3)盖竹柏影也(大概是)7翻译下列句子。(4

5、分)(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8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3 分)A “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C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水中藻、荇比喻成松柏影。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二)山谷摹临(9 分)元祐 初,山谷 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 ”山谷曰

6、:“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 ”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 中,谪居涪陵 ,始见怀素 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最,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 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 ,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元祐:宋哲宗赵煦年号。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下文的“钱穆父” “石杨休”都是人名。绍圣: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涪陵:地名。怀素:唐代大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存世书迹自叙对后世影响很大。已:同“以” 。不诬:不假。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

7、的一项是(D)(3 分)A穆父从旁观曰/七十而从心所欲 B自此顿悟草法/自三峡七百里中C山谷作草书数纸/与朱元思书 D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尝射于家圃【解析】A 项,在/顺从;B 项,自从/在;C 项,字体/信;D 项,曾经。10请用两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 分)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11文中哪两个词语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看法?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三个重要原因促成的?请根据文中信息简要概括。(3 分)疑、信。原因:(1)钱穆父的批评、指点。(2)得到了怀素的自叙帖(临摹)。(3)自身的努力。【参考译文】元祐初年,山谷与东坡、钱穆父

8、一起到京城的宝梵寺游玩。吃完饭,山谷写了几张草书,东坡对山谷的字很赞赏。而穆父在旁边观看过后说:“鲁直(山谷的字)的字接近于俗气。 ”山谷问:“为什么?”穆父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没有看过怀素的真迹。 ”山谷心里很疑惑,从此不肯再为别人写草书。绍圣中年,山谷被贬住在涪陵,第一次在石杨休家里看到怀素的自叙 ,所以借走回去临摹了很多天,几乎废寝忘食。自此对于草书茅塞顿开,下笔飞动,写下的字与元祐年之前的字有很大的不同。山谷这才相信穆父的话不是胡说的,但是穆父已经过世很久了。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三)(10 分)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

9、,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做过无可置疑的描述。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10、。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 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

11、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

12、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晴,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12上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 分)犀利的目光;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13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 分)因为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感,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具有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13、。他的作品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 分)A前文所写的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这便是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B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具有深刻准确的洞察力的特点。C本文通过肖像描写揭示托尔斯泰形貌的矛盾统一,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可以说,他既是伟大的,又是可笑的。D选段部分主要描写了托尔斯泰的眼睛,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准确的。(四)雪山窃贼(17 分)毕淑敏女孩子的胃比男孩子的要小,所以,

14、她们正餐时吃得很少,但经常要吃零食。西藏能供给女孩子打牙祭的东西实在太少了,我们每天馋得思来想去,只好“精神会餐” 。有一天,果平对我们说:“喂!想不想吃烤羊肉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那还用问?当然想吃啦。 ”连我也跟着一块儿喊,虽然我不吃羊肉,但我喜欢凑热闹。果平说:“那我们先筹集原料。 ”大家就分头活动,很快就搞到了孜然、辣椒面和盐。但烤羊肉最主要的材料羊肉,还在羊身上长着呢。大家很着急,果平如此这般地把她的计划说了一遍,我们就只好耐心地等待一个日子。西藏的羊群经过了一个夏秋的游牧放养,冬初的时候最肥了,要是不杀,经过一个冬天的折磨,到了来年春天,就骨瘦如柴了。在第一场暴风雪来临之前,炊

15、事班长带领人在操场上把预备整个冬季吃的羊都杀完了。然后,把羊堆积起来,拎来水桶往剥了皮的羊肚子里灌水。这样经过一个严寒的夜晚,水就结成巨大的冰坨,羊像琥珀中的昆虫一般,保存得很新鲜。羊肉暴露在室外,一年只有这么一个晚上。天一亮,班长就会把冻好的羊搬进库房。再想偷出羊肉,比登天还难。那天,我们每个女孩子手里都捏了一把手术刀,静静地躲在屋里,盼望黑夜降临。半夜时分,我们身穿皮大衣,偷偷地溜出房门。我们手持利刃,纷纷持刀而上。手术刀倒是很锋利,但它太小了,好像一片银色的柳树叶,面对着骨骼完整的冻羊,简直是杀牛用鸡刀,实在力不从心;再加上羊身上结满了冰,好像披了水晶盔甲,又硬又滑,刀尖儿根本插不进去。

16、大伙儿忙活了半天,没有一点儿战果。果平不慌不忙地说:“别着急,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扳住羊身子,另一个人用刀切羊腿上的肉,那儿的肉最好吃了。 ”调整部署果然奏效,我们割了几块羊腿肉,得胜回朝。牙齿冻得直打架,但心里得意极了。到了屋里,把羊肉摊在桌子上的玻璃板上,切成樱桃大的块,蘸着作料腌好,这才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还没有烤羊肉的铁签子哪!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果平一拍脑门说:“把每个人的毛衣针拿出来。”我们用酒精棉球给毛衣针消了毒,然后,串上羊肉块,撒上辣椒面,开始在炉子上烤。那一瞬间,屋子里很静很静,听得见屋外狂风的呼啸,听得见羊油滴落在火焰上的吱吱声。袅袅的热气在女孩子们的头顶蒸腾着

17、,有一种家的气氛在我们心中涌动。那一夜,我们房间的灯很晚才熄灭。第二天一大早,炊事班长吃惊地说:“我的羊腿被谁挖去了几大块肉?雪山上出了窃贼,看来还是个老手,把羊身上最好的肉割走了。 ”我们面面相觑,谁也不作声。炊事班长又说:“其实,我巴不得大家多吃些肉呢,吃了肉身体好;只是这种冻了冰的肉,没有高压锅,谁能把它炖熟?可别吃坏了肚子。 ”女孩子们得意地交换了个眼色,大家还是不说话。让炊事班长永远蒙在鼓里吧!他绝对想不到这些柔弱的女孩子,吃起烤羊肉来,个个像绿林好汉呢!15梳理故事情节,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每空不超过 4 个字)(3 分)提议烤肉筹集原料(计划偷肉)(雪夜偷肉)(夜烤羊肉)保守秘

18、密16你觉得文中的炊事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 分)明知是一帮女孩子偷吃了羊肉,却不揭穿,还巧妙地提醒大家不要吃坏了肚子,可见炊事班长是一个非常宽厚、善良的人。17按要求答题。(4 分)(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为什么要写灌水冻肉这一细节。为下文刚开始偷肉无法下手埋下伏笔,形成前后呼应之势。(2)品析下面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妙处。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果平一拍脑门说:“把每个人的毛衣针拿出来。先写神态,突出众人的束手无策;再通过“拍”这一动作,写出果平急中生智,非常生动传神。18本文以“雪山窃贼”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 分)以“雪山窃贼”为题,首先让读者心生疑惑,产生阅读

19、兴趣;同时也巧妙地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三、写作(50 分)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请你以一段_的旅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 600 字;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附加题(10 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在这个时期,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特别是在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以后。我现

20、在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越南、缅甸等地的宗主权的丧失。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父亲决定送我到湘潭一家同他有来往的米店去当学徒。起初我并不反对,觉得这也许是有意思的事。可是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我听说有一个非常新式的学堂,于是决心不顾父亲反对,要到那里去就学。学堂设在我母亲娘家住的湘乡县。我的一个表兄就在那里上学,他向我谈了这个新学堂的情况和“新法教育”的改革。那里不那么注重经书,西方“新学”教得比较多。教学方法也是很“激进”的。我随表兄到那所学堂去报了名。我说我是湘乡人,以为这所

21、学堂只收湘乡人。后来我发现这所学堂招收各地学生,我就改用湘潭的真籍贯了。我缴纳一千四百个铜圆,作为五个月的膳宿费和学杂费。我父亲最后也同意我进这所学堂了,因为朋友们对他说,这种“先进的”教育可以增加我赚钱的本领。这是我第一次到离家五十里以外的地方去。那时我十六岁。在这所新学堂里,我能够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另外一件事值得一提,教员中有一个日本留学生,他戴着假辫子。很容易看出他的辫子是假的。大家都笑他,叫他“假洋鬼子” 。我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有农民供得起子弟上这样的学堂。我的穿着比别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样的短衫裤。学生是不穿大褂的,只有

22、教员才穿,而洋服只有“洋鬼子”才穿。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特别有两个是我的好同志。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住在苏联。人家不喜欢我也因为我不是湘乡人。在这个学堂,是不是湘乡本地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还要看是湘乡哪一乡来的。湘乡有上、中、下三里,而上下两里,纯粹出于地域观念而殴斗不休,彼此势不两立。我在这场斗争中采取中立的态度,因为我根本不是本地人。结果三派都看不起我。我精神上感到很压抑。我在这个学堂里有了不少进步。教员都喜欢我,尤其是那些教古文的教员,因为我写得一手好古文。但是我无心读古文。当时我正在读表兄送给我的两本书,一本讲的是康有为的变法运

23、动。一本是新民丛报 ,是梁启超编的。这两本书我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也非常感谢我的表兄,当时我以为他是很进步的,但是他后来变成了反革命,变成了一个豪绅,在一九二五到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中参加了反动派。1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文中的“我”指的是毛泽东。(2 分)2 “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 ”联系作品,说说“这些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4 分)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清朝衙门对请求救济的百姓置之不理,农民们的反抗遭到了压迫,很多“造反者”被斩首;“我们”乡里发生了粮荒,穷人要求富户接济,“我”父亲是一个米商,尽管本乡缺粮,他仍然运出大批粮食到城里去。其中有一批被穷苦的村民扣留了,他怒不可遏。 “我”不同情他,可是“我”又觉得村民们的方法也不对;本地的一所小学来了一个“激进派”教师,他反对佛教,想要去除神佛,劝人把庙宇改成学堂, “我”赞成他的主张。3作者笔下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 分)在作者的笔下, “我”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也是个天才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我”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