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课时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3593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7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课时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0年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课时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0年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课时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0年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课时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0年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课时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14 背影 见学生用书 P28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A交卸 (xi ) 举箸 (zh ) 狼藉 (j ) B奔 (b n)丧 浦 (p)口 妥帖 (ti) C蹒 (p n)跚 簌 (s )簌 栅 (shn)栏 D拣 (lin)定 踌躇 (ch ) 颓 (tu )唐 【解析】 B 项“奔丧”中的“奔”是多音字,作“急走,跑”的意思时读 bn, 作“直往,趋向或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时读 b n。“奔丧”的意思是指从外 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所以此处读 bn。C 项“栅栏”中的“栅” 是多音字,读 shn 时,常用词有栅极;读 zh时,常用词有栅

2、栏、铁栅等。D 项“拣定”中的“拣”读 ji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看见满院狼藉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B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惨淡: 凄惨暗淡,不景气。) C蹒跚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 样子。) D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情郁于中:心中感情郁闷。) 【解析】 “情郁于中”在句中的意思是“感情积聚在心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要颓唐 ,要振作精神,继续努力。 B高超真是祸 不单行 ,他妈妈去世不

3、久,他爸爸又遭车祸。 C人们听了歌手王铮亮演唱的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不由得触目伤怀 。 D踌躇 了半天,我终于直说了。 【解析】 C 项中“触目伤怀”的意思是:看到某种情况而心里感到悲伤,用在 句中形容听到歌曲时的感受不恰当。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 (1)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心理描写 ) (2)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语言 描写 ) (3)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外貌描写 ) (4)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 子。( 动作描写 ) 【解析】(

4、1)从句中的“心里暗笑”可知是心理描写。(2)属于父亲说的话,属于 语言描写。(3)从句中“戴着黑布小帽棉袍”可知是对父亲外貌的描绘。(4) 从句中的“攀”“缩”“倾”可知是动作描写。 “课内外勾连”小贴士 都通过写人的背影来抒发感情。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雪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 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 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 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

5、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和 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 了自己的家, 也有了各自的事业, 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 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 “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 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 有一天, 我猝不及防地发现, 在我远去的身后, 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 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

6、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 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 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 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 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 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 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

7、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 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 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 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 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 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

8、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 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 ,有改动) 5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的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简 练的语言概括事件。 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_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_。 _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_。 6.请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以删去,理由是什么? 【答案】示例一:“才”字细致地表明了母亲一直在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 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如果把它删

9、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 字传情”的表达效果。 示例二:“才”字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时一 面下楼倾听母亲的动静,期待她赶快回家,听到关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把它删 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真切的感情。 【解析】 解答时需讲明“才”字的表达效果, 进行删与不删的比较即可。 “才” 字说明母亲目送的时间很长,这样能真切地表现出母亲对“我”的不舍。如果删 去,则过于平淡。 (2)第 段中“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答案】示例一:这是用特殊的说法来表达特别的感情,“心”被“淋湿”,看 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

10、怜惜,表明她对“我” 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 示例二:这句话虽不合理,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 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心情。 示例三:此句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又巧妙自然地写出了母亲看到 “我”被雨淋湿的疼爱和牵挂之情。 【解析】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的意思是说,雨天里“我” 被淋湿了,母亲很难受,因为她会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而自责。作者用这种看 似不合理的说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深。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分析,突出母爱即可。 7请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答案】示例一: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

11、的 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几眼。 示例二: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 伴而孤单失落,但并没有向儿女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 的背影,努力延长和儿女在一起的时光。 【解析】 文中的三件事,都写了母亲对孩子离去的不舍,表现母亲是一位爱孩 子胜过爱自己的母亲;母亲虽然对孩子的离去很是不舍,但她并没有向孩子提出 特别的要求,从此处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明事理,懂得替孩子着想的母亲。据此整 理出答案即可。 8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 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建议答题字数:65 字左右) 【

12、答案】示例:这些泪水中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 心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 动的心情。(要求答出“我”对母亲的两种情感,并能分别进行分析) 【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 。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老 得瞀眩 疾,敬臣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 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 至村剽掠, 拔白刃吓抑母, 求财不得, 举刃欲斫 之。 抑亟以身蔽母, 请代受斫, 母乃得释。而其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

13、之曰: “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 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 ”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 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有删改) 【注释】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疽(j):毒疮。瞀(m o)眩:眼 花头晕,迷糊。挈:带领。斫(zhu ):砍。亟(j ):急忙。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抑亟以身蔽 母 蔽:遮蔽,遮挡 B不知所之 之:去,往 C或 语之曰 或:有人 D汝慎无往就 死也 就:完成 【解析】 D 项“就”的意思是“靠近”。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

14、线的句子。 (1)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答案】只要稍微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侍自己的父亲。 (2)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 【答案】孙抑说:“我难道能因为害怕死而舍弃我的父亲吗?” 【解析】 注意“微(略微、 稍微)”“闻(听到)”“即(立刻)”“畏(害怕)”“弃(舍 弃)”等重点字词的翻译。 12你从文中得到了哪些认识?(建议答题字数:50 字左右) 【答案】 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 父母,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参考译文】 孝经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王敬臣,是长洲人。十九岁考中了诸生,跟随魏校学习。平生

15、非常孝顺,他 的父亲后背上长了毒疮,王敬臣亲自用嘴对着父亲的背疾处进行吮舐。父亲得了 瞀眩病,王敬臣每晚都睡在父亲床边的地下,连衣服也不脱,只要稍微听到咳嗽 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侍自己的父亲。 孙抑,世代居住在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他)带领父母妻子儿女到平阳的 柏村逃避兵乱。 有乱兵到村里抢夺财物, 拔出刀吓唬孙抑的母亲, 求财没有成功, 举刀想要砍孙抑的母亲。孙抑急忙用身体护住了母亲,请求替母亲受砍,母亲才 得以释放。而孙抑的父亲被虏走,不知到哪里去了。有人告诉他说: “你的父亲 被驱赶着向东去了, 然而东面的军队将掠到的百姓都杀了, 你小心不要去送死了。 ” 孙抑说: “我难道能因为害

16、怕死而舍弃我的父亲吗?”于是前往,进入危险的地 方,几次差点死了,终于带父亲回来了。 15 白杨礼赞_见学生用书 P30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晕 (y n)圈 秀颀 (q ) 坦荡如砥 (d) B倦 (ju n)怠 主宰 (zi) 旁逸 (y )斜出 C虬 (qi )枝 婆娑 (su) 妙手偶 (u)得 D外壳 (k ) 倔 (ju )强 恹 (yn)恹欲睡 【解析】 D 项“倔强”中的“倔”是多音字, 作“顽强, 固执”的意思时读 ju , 作“性子直,态度生硬”的意思时读 ju 。根据“倔强”的语义应读 ju 。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 A

17、傲然 开垦 佩服 潜滋暗长 B锤练 宛若 行驶 无边无垠 C刹那 并肩 堆积 屈曲盘旋 D楠木 顽固 鄙视 力求上进 【解析】 B 项中“锤练”应为“锤炼”。 3“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 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诗中“佳树”指的是( B ) A柳树 B白杨树 C松树 D榆树 【解析】 根据关键词“北方、 长矛、 枝枝争上游”断定“佳树”是指“白杨树”。 这段内容出自茅盾的题白杨图 。 4下列对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 毯子。 (2)哪怕只有碗

18、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 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3)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 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4)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A拟人 比喻 比喻 设问 B比喻 拟人 比喻 反问 C比喻 拟人 拟人 设问 D比喻 排比 拟人 反问 【解析】 (1)中将高原上的景物比作“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2)中“不折不挠”“对抗”两词将白杨树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 辞手法。(3)中将“白杨树”比作“伟丈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4)句为 反问语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课内外勾连”小贴士

19、 都运用同一写作手法象征来描写同一对象白杨。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 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 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 提边防连。 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 得那么不起眼。 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 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 ,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 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

20、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 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 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 冰块和着泥水 汹涌奔流, 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 一周之后, 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 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 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 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 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 辈学习

21、,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 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 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 个精武的兵。2014 年 5 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 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 喊: “王克怀,五十环! ”小白杨哨所自 1962 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 人打出过五十环。 考核组组长、 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 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 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

22、脸颊。 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 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 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 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 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 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 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 一下跳下床, 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 要跟着爸爸出操, 妈妈再拉也不行。 于是, 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

23、一根“小尾巴” ,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 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 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 “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 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 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 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 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 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 小

24、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 边再次响起, “一棵呀小白杨, 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 干儿壮, 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人民日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 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 茅。 C 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 如妻子的事迹是详写, 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是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棵小 白杨。 【解析】 文章对王克怀妻子的部分没有过多着墨,不属于详写。 6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

25、心理变化?请 简要概括。(建议答题字数:50 字左右) 【答案】刚到哨所,面对艰苦环境,火热的心变凉了;在小白杨树下接受革命传 统教育后,感到充满力量;射击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心怀喜悦。 7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 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一句中,加点词有什 么作用?请简要说明。(建议答题字数:40 字左右) 【答案】“才”和“终于”两个词(副词)连用,强化了他们路途的不易和艰难, 突出了驻守塔斯提哨所边防军人的感人形象。 (2)“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 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一句中, 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建议答题字数:40

26、字左右) 【答案】“反复”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这一射击成绩是哨所从未有过的,大家 难以相信,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 8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建议答题字数:50 字左右) 【答案】 儿子的举动是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 侧面表现部队能锻炼人, 培养人, 同时也象征着,新的一代会如父辈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9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建议答 题字数:50 字左右) 【答案】示例:指塔斯提哨所;既指优秀战士王克怀,又指普通而不平凡的 中国军人;象征边防战士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牢记嘱托的精神。 【古诗词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27、 北陂杏花 北宋王安石 一陂 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陂 (bi):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雪:指杏 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0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建议答题字数:55 字左右) 【答案】 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花影相映、 鲜艳绚丽的形象。 傍水而开的杏花, 妖娆美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相映生辉,饱含着浓郁的春意。 11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建议答题字数:75 字左右) 【答案】后两句主要运用对比(托物

28、言志)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 般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 高尚的情操,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 16* 散文二篇 见学生用书 P32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A濒 (pn)临 臼 (ji )齿 繁殖 (zh ) B洗涤 (d ) 卑 (bi)微 土壤 (rng) C茸 (r ng)毛 蔓 (m n)延 星辰 (ch n) D消逝 (sh ) 俯瞰 (k n) 遏 ( )制 【解析】 A 项“濒临”中的“濒”读作 bn。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正因为常有良师益友规劝,他才不至于滑入犯罪的

29、深渊。 B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C一切高深的思想,虽高入云宵,直达天际,也都是导源于此、立足于此的。 D 花瓣们已经说好, 她们要一起绽放, 也要一起凋谢, 天使如何劝阻都没有用。 【解析】 C 项中“宵”应改为“霄”。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 肠, 一些头发, 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 , 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 (兴味:兴趣。) B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不朽:永不磨灭。) C 它如此强烈以至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

30、而牺牲 生命中的其他一切。(牺 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D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 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俯 瞰:俯视。) 【解析】 “牺牲”在该语境中的意思是“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作家严文井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二等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B我国鄂西地区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其页岩气地质资源量超过 11.68 万 亿立方米左右。 C通过学习永久的生命这篇文章,使我们懂得了要感谢生命、尊重生命、 珍惜生命的道理。 D 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他研究哲学

31、、数学、文 学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 【解析】 B 项语意重复,可将“超过”改为“有”或删去“左右” ;C 项缺少主 语,可将“使”删去;D 项句式杂糅,可将“研究”改为“在”。 5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炫耀茸毛”“充满希望”“寻求爱情”“获得成就”都是动宾短语。 B“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这是一个假设关系复句。 C“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这 支配一生。 D“这是睿智的微笑”,句子中的“微笑”是名词,在句中作宾语。 【解析】 题干中的这句话的主干应该是:感情支配一生。 “课内外勾连”小贴士 散文类型相似,都以哲理见长;

32、同一表述对象生命。 生命的选择 雷抒雁 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 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 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 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 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两 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有一日,有人惊 奇地喊了一声: “多好的玫瑰! ” 人

33、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 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的。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 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路过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 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 了。 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 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着,说那里也有花。 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 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

34、还有一些灰尘 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唯独楼后肮脏 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 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 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 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 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 高洁得很哩。” 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 雪。随即,也

35、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 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有删改) 6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建议答题字数:25 字左 右) 【答案】意在告诉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 7赏析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建议答题字数:70 字左右) 【答案】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玉簪花植株比成古代仕女,把玉簪花花 朵比成仕女头上的玉簪、银簪,写出了玉簪花的庄重圣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玉 簪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8 第段中, “不过, 谁也说不清是花

36、朵选择了太阳, 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这句话中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了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建议 答题字数:75 字左右) 【答案】 “花朵选择了太阳”的意思是积极向上的心态, 使得花朵永远向往太阳, 追求太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太阳选择了花朵”的意思是太阳也喜欢这些 明亮的花朵,这些花朵受到了太阳的青睐。 9第段中说:“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 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这是一种 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建议答题字数:70 字左右) 【答案】这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的路是宽广的,不管是生活

37、在 优越的环境中还是恶劣的环境中,只有我们尽力去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才能成 功,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 10 【活动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 年 8 月 20 日,第 18 号台风“温比亚”过境辽宁省大连市,受其 影响, 停靠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六研究所的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 出现重大险情。在危急关头,时任第七六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的黄群带领 11 名同志组成抢险队,对试验平台进行加固作业。作业过程中,黄群、宋月才、 姜开斌同志被巨浪卷入海中,英勇牺牲。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 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黄群、 宋月才、 姜开斌同志为榜样, 坚定理想信念, 不

38、忘初心、 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 (2018 年 8 月 27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 材料二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 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 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 快乐和威势。 (严文井永久的生命) (1)阅读材料一后,有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下 面是对联的上联,试补写出下联。 上联:赤心报国牢记使命 下联:_示例:忠魂许党不忘初心_ 【解析】 答题时,可以在阅读材料一的基础上,了解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的 事迹,抓住材料中

39、的“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 国”等评价性语句,按照对联的要求拟写下联。 (2)在学习永久的生命一文时,有同学对“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一句无法理解, 请你结合材料一, 帮助他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建议答题字数: 75 字左右) 【答案】示例:有些人生命已经逝去,就像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同志那样,为 了保护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 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英勇牺牲, 但他们履职尽责、 许党报国的精神永垂不朽,让全国人民铭记。 【解析】 答题时,先理解“个体消逝”指生命的逝去,“永远存在”指的是精 神;再结合三位英雄的事迹进行阐释即可。 (3)最近,学校开展了“崇

40、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你最崇敬的英雄 是谁?请向同学们推荐。 要求: 概述英雄事迹, 语言简洁准确, 材料一中的除外。 我最崇敬的英雄是_示例:岳飞_,推荐理由:_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 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 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_。 17*昆明的雨 见学生用书 P34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 A辟邪 (xi ) 饱涨 (zh ng) 牛肝菌 (j n) B鲜腴 (y ) 炽 (zh )红 黄焖 (m n)鸡 C绿釉 (y u) 吆 (yo)喝 密匝 (z)匝 D篱 (l)笆

41、 缅 (mi n)桂 花骨 (g)朵 【解析】 A 项“饱涨”中的“涨”读作 zhng;B 项“炽红”中的“炽”读作 ch ;D 项“缅桂”中的“缅”读作 mi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说起演戏真是滔滔不绝,直叫主持人张目结舌 。 B初春,云南昆明的杜鹃正值盛开之际,密集的杜鹃花灌木丛形成了连绵不断 的花海。 C这片昆明的花海呀,美得让人故步自封 。 D读书,仿佛与许多境界高、情味 深的人交友,从他们的文字里,我们能获得 许多人生经验。 【解析】 C 项中“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用在句中形容人们看 到春天花海的感觉不恰当,可改为“叹

42、为观止” 。 3下列句子中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引号表强调) B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 便不敢进园吃菜了。(破折号表解释说明) C卖杨梅的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破折号表声音的 延长) D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作“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引号表讽刺和 否定) 【解析】 D 项中引号表特定称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是一个令人想念的地方。 B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C通过阅读昆明的雨 ,使我对春城昆明有了初

43、步了解。 D我确实亲眼看见过还能开花倒挂着的仙人掌。 【解析】 A 项中“雨季”与“地方”搭配不当;C 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 或“使”;D 项语序不当,正确语序为“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 人掌”。 5“雨”一直是文人笔下的最爱,如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 秋池”,再如苏轼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请你结合自己的积累,举出两句含有“雨”的诗词名句,并标明作者及出处。 【答案】示例一:李清照的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示例二: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解析】结合自己的积累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内容作答即可,

44、注意句中要出现 “雨”字。 “课内外勾连”小贴士 同一作者, 同一写作风格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 娓娓道来, 如话家常, 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翠湖心影 汪曾祺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 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 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 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 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 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翠湖是一片湖,同

45、时也是一条路。城中有湖,并不妨碍交通。湖之中,有 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 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 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 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 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 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翠湖每 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因此,昆明人包括外 来的游子,对翠湖充满感激。 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

46、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 了,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 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 , 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 湖水极清, 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 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 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 水生植物的。 我以后也再也没看到过这样大片大片的水浮莲。 湖中多红鱼, 很大, 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 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

47、路上过,会忽然拨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 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 印象:翠。 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寄住在同济中学的宿舍里,几乎 每天都要到翠湖。 学校已经发了榜, 还没有开学, 我们除了骑马到黑龙潭、 金殿, 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 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 安静整洁。有一个侧院,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 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 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

48、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 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 “喀拉拉” 一拨, 拨到八点, 这就上班了, 开始借书。 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 而且有些善本。我们想看的书大都能够借到。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干瘦而沉默 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 “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 有意见。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 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 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两层的楼阁。阁上是个茶馆。 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 馆卖盖碗茶, 还卖炒葵花子、 南瓜子、 花生米, 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 昆明的茶馆计账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喝完了 茶, “收茶钱! ”堂倌走过来,数一数碟子,就报出个钱数。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 饮茶, 嗑完一碟瓜子, 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 “pia”, 碟子就落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