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

上传人:蒙蒙d****课堂 文档编号:23303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3《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3《绿豆芽的生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绿豆苗的生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绿豆苗的生长是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三课,学生经历了完整种子发芽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本节课将以“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这一问题开展研究,让学生在课内启动研究,在通过观察已经准备好的绿豆苗盆栽让学生体会到绿豆苗生长对环境的需求;随后通过观察、研讨更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对阳光和水的需求,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植物的结构形态、生活习性和环境之间的联系。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回顾上一课的学习过程和观察过程剪影,将关注点聚焦于实验现象,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我们如何研究?”

2、和“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第二部分“探索”,就核心问题经历探究的全过程。第三部分“研讨”,在学生形成了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认识后,将影响因素扩展至其他,通过不同种类植物的外形区别,分析形成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第四部分“拓展”,是“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延续,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析绿豆苗生长变化的成因,也可以作为课后的科学实践。【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将已发芽的绿豆种子移栽到花盆中并进入了生长周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绿豆苗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而这个问题最初表现为学生为绿豆苗选择怎样的种植环境。随着种植时间增长,学生会发现在不同环境下绿豆苗的长势有区别,但学生未必系统考虑过其中的

3、原因,而背后的原因就是本节课学习的意义。学生会联系过往的生活经验,认为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也可能受到食用绿豆芽的遮光生长而产生认知偏差。学生大多数会知道“光合作用”一词,但若继续追问,则会发现学生的认知只是听闻,而非了解。同样,学生多数直接认为“生物与环境有关系”,也能举出一些事例,但例子并不丰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科学探究目标设计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对比观察并记录绿豆苗的生长状况。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植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

4、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同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绿豆苗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坚持收集实验数据。【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上一节课学生的绿豆苗盆栽、黑色塑料袋(或纸盒)、光照条件下种植的绿豆苗、黑暗条件下种植的绿豆苗教师准备:芭蕉盆栽(或贴图)、仙人掌盆栽(或贴图)、松树盆栽(或贴图)、具孔带盖的纸盒、绿豆苗盆栽【教学流程】【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活动:展示学生绿豆苗每日生长情况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绿豆苗的生长状态与光照的关系,提出本节课核心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苗的

5、生长需要阳光吗?我们如何研究?”和“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开展教学。学生活动:观察绿豆苗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的情况,发现不同环境下绿豆苗的生长状态有较大的区别,将注意力聚焦到光照的影响上。设计意图:从上一节课的移栽的绿豆苗入手,学生会清晰地发现不同环境下绿豆苗的生长状况有明显的区别,自然而然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聚焦到本节课关注的环境因素上。2.探索(1)实验设计教师活动:发放实验计划表,组织学生小组开展实验设计以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在完成实验设计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学生活动:领取实验计划表,小组讨论完成设计。在经过组间交流完善方案。(2)观察记录教师活动:根据学

6、生达成共识的方案,将学生种植的绿豆苗分成两份,分别集中放置在实验条件的环境中。随后发放提前准备好的分别在阳光下和暗处生长的绿豆苗,学生做观察记录。学生活动:监督实验条件是否达到计划的要求,并持续关注实验进展。随后观察现有的在阳光下和黑暗处生长的绿豆苗,做观察记录。(3)资料阅读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哪一处生长的绿豆苗更健康?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的生长起着什么作用?”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页资料。组织研讨“绿豆苗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的生长起着什么作用?”并形成共识。学生活动:对照观察记录表,形成实验结论。阅读课本资料,尝试解答光对植物的作用,最后形成绿豆苗生长对光需求的认识。设计意图:

7、在本节课的探索部分,主要是学生经历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探索过程。但是,绿豆芽的生长变化不会在一节课内得到体现,在此客观条件下,教师既要学生继续开展研究,又应提前准备两种条件下的绿豆苗,供学生当堂课开展观察,并通过资料的阅读,形成符合现有年龄学生认知范围内的植物对光照需求的认识。3.研讨(1)绿豆苗生长需要的条件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那绿豆苗的生长还需要哪些条件?你打算怎样进行研究?学生活动:就问题作思考和讨论,联系过往经历口头表达实验方案。(预设:绿豆苗的生长还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土壤等,可以继续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2)植物与环境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8、:“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的需求相同吗?这几种植物的叶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展示芭蕉、仙人掌、松树盆栽(或照片),组织学生研讨。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对比三株植物外观上的差异,结合植物的生长环境,研讨植物的外观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教师总结: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地适应环境。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到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后,教师再将影响因素扩展至其他,通过实物的观察,逐渐形成植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存在联系的认识。当然,在本节课内不要求学生就植物的外观形态与环境建立起明确的关系,而仅在学生认知范围内。4.拓展教师活动:展示实验方案(出示照片),提出问题:“将会绿豆苗放入两个纸盒子中养殖一周,绿豆苗的生长会怎么样?”,鼓励学生在课后开展实践。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操作方法,猜测可能的现象,讨论家中如何创造条件实施实验。设计意图:拓展部分是“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的延续,实验看似容易实施而且现象明显,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在校外需要自己完整准备实验材料并实施,困难和挑战是有的。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开展,并在需要是给予指导和支持。【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实验记录表班级: 姓名: 小组:高度(测量取平均值)叶的颜色茎的颜色茎的粗细整体的生长状况阳光下的绿豆苗健壮瘦弱黑暗处的绿豆苗健壮瘦弱我们的解释绿豆苗的生长需要/不需要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五年级下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