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0958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期末复习知识点 1.1.野望野望 王绩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1.翻译: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遂愿而归。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2.2.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薄暮:傍晚。 薄:接近。 徙倚:徘徊。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 3

2、.3.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勾勒了一幅萧瑟的秋天晚景图。 4.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运用典故,流露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2.2.黄鹤楼黄鹤楼 崔颢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

3、.翻译:翻译:传说中的仙人已骑着黄鹤飞去,这里只剩下一座黄鹤楼。(仙人驾)黄鹤离去不再返回,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飘飘荡荡。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分明可见,鹦鹉洲上的草木一片繁茂。太阳将要落山,故乡在何处?眼前只见雾霭笼罩江面,令人忧愁。 2.2.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昔人:昔人: 指传说中齐鹤飞去的仙人。 悠悠: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川: 晴日里的原野。 川:川:平川、原野。 历历: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乡关:故乡。 3.3.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

4、,传达出鹤去楼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4.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晴日里的原野上汉阳一带的树木分明可见,鹦鹉洲上的草木一片繁茂,描绘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景象。 5 5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四句由传说落笔,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以汉阳树、鹦鹉洲、烟波等景物营造意境,抒发出思乡之情。 3.3.使至塞上使至塞上 王维王维 单车欲问

5、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翻译翻译:我轻车简从要去慰问边关守军,途中经过辽远的边塞地区。(我)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朝的边塞,像北归的大雁飞入胡人的天空。浩瀚的沙漠中一缕烽烟直冲云天,黄河边上的落日又大又圆。(我)到萧关遇到侦察骑兵,(他们告诉我)都护在燕然前线。 2.2.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官职名称)的简称。使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佂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孤烟:烽烟。 长河:黄河。 候骑:负责侦查、巡逻的骑兵

6、。 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3.3.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我)像飘飞的蓬草飘出了汉朝的边塞,像北归的大雁飞入胡人的天空,描绘了塞外独特的风光。 4.4.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透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抑郁的心情。 5.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是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转折变化的

7、关键句,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是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转折变化的关键句,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首联和颔联诗人是沉浸在个人失意情绪中,但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中,诗人的心境在大漠雄浑景象的净化下变得慷慨悲壮,并在“都护在燕然”所揭示出的巨大军事胜利中变为欢欣鼓舞。 6.6.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慷慨悲壮之情。 7.7.尾联

8、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尾联用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刻石记功以返的典故,歌颂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精神,也显示出使臣对边关战事的关心。 4.4.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李白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1.翻译:翻译:我乘舟远渡荆门以外,想去古时的楚国一带游览。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伸展而逐渐消失,翻腾的江水奔入辽远无际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美丽的景象。我仍然喜爱故乡深情的江水,万里迢迢伴送着我的行舟。 2

9、.2.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荆门:荆门:即荆门山。 从:从:往。 楚国:楚国:楚地。 大荒: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怜:怜:喜爱。 3.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翻腾的江水奔入辽远无际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图。 4.4.简要赏析“随”“入”的妙处。简要赏析“随”“入”的妙处。 “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 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表现了诗人喜悦、激动的心情。“入”字把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原野奔腾

10、而去的景象写得富有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5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我仍然喜爱故乡深情的江水,万里迢迢伴送着我的行舟。运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5.5.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翻译:翻译: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举目远眺,但见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几只早来的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

11、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乱花初放,将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春草才生,尚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最爱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尤其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2.2.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初:初:刚刚。 暖树:暖树:向阳的树。 3.3.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最物表达了他早春游湖的喜悦之情和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4 4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情手法:借

12、景抒情,直抒胸臆 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5.5.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争”“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副早莺争向阳的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6.6.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1.翻译翻译:庭院中有一棵佳美、珍贵的树,绿叶葱茏,花儿开得繁盛。我攀引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襟袖,可路途

13、遥远却不能送达给他。这花有什么珍贵的呢?只是离别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2.2.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华:花 滋:繁盛 攀条:攀引枝条 遗:给予,馈赠 盈:充满 致:送达 经时:历时很久 3.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所展示的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所展示的的景象。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4.4.“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盈”字用得好。此句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

14、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 手执花枝,伫立良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 7.7.龟虽寿龟虽寿 曹操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翻译:翻译: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

15、向吧! 2.2.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竟:这里指死去。 骥:骏马,好马。 枥:马槽。 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盈缩:人寿命的长短。 养怡:调养身心。 怡:愉快。 永年:长寿。 3.3. 作者以“神龟”和“腾蛇”为喻,作者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有什么用意有什么用意? ? 衰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 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 的寿命有限,表明自己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不虚度年华。 4.4. 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诗人以“老骥”自比,表达

16、了自己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8.8.赠从弟(其二)赠从弟(其二) 刘桢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1.翻译:翻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耐寒的本性! 2.2.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享亭:挺拔的样子。瑟瑟:形容风声。一何:多么。罹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 3.3.“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描绘了怎

17、样的画面?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这两句描写了松柏在狂风中挺拔的画面,“亭亭”写松柏傲岸的姿态,“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突出了松柏的傲骨。 4.4.赏析“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赏析“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严冰寒霜正凄厉之时,松柏却依旧高耸挺拔正气凛然。松柏的坚贞气节,正显现于这一鲜明的对照之中。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 5.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运用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品格,在自勉中也勉励

18、堂弟做一个坚贞不屈的人。 9.9.梁甫行梁甫行 曹植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1.翻译:翻译: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艰难啊海边的人民,他们栖身在荒野的破旧草屋中。妻子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在山林险阻之地。简陋的房屋多么萧条,狐狸、兔子在房屋里自在地行走。 2.2.解释下列字词:解释下列字词: 宇:房屋。 异气:气候不同。 殊:不同。 剧:艰难。 妻子:妻子儿女。 翔:这里指自在地行走。 3.3. 边海人民过着怎样艰难的生活?边海人民过着怎样艰难的生活? 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在荒山野岭间出没

19、,像野兽一样地生活,他们流离失所,家园荒芜。 4.4.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海边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10.10.饮酒(其五)饮酒(其五) 陶渊明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1.翻译:翻译: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没有车马的喧闹声。问你怎么能够做到这样呢?心灵远离尘俗,自然觉得所处之地偏远安静。在东篱下采摘菊花,心情闲适,远处

20、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山间的云气更加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一起归巢。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真正的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么表达。 2.2.解释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1)结庐:建造房舍。 (2)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3)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4)山气:山间的云气。(5)日夕:傍晚。 3.3.“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悠然见南山”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无意望山,而山与目遇,境与意合,南山的美景映入诗人的眼帘,抒写诗人归隐田园后闲适淡泊的心境。 4.4.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1、所展现的画面。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5.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真意”是诗人归隐田园后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具体指远离喧嚣、超凡脱俗的心境;自由自得、闲适恬静的田园生活;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志趣。 6.6.主旨: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表达了诗人闲适淡泊、物我两忘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22、以及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志趣。 11.11.春望春望 杜甫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翻译:翻译:国都沦陷,残破不堪,只有山河依旧。春天降临长安城,眼前却是乱草丛生。感伤时局,看见花儿,也不禁落泪;叹恨离别,听到鸟鸣反而感到心惊。战火连天,已持续了很久,一封家信,可值万两黄金。满头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住簪子。 2.2.解释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1)烽火:战事。(2)浑:简直。(3)不胜簪:插不住簪子。 3.3.请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破”和“深”两个字。请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3、”中的“破”和“深”两个字。 “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4.4.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的感情? 示例一: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离别”之悲。 示例二:移情于景。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感时(忧伤国事)”

24、“惜别(恨别家人)”之悲。 5.5.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请问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形象?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请问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形象? 塑造了一位面对国都残败景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念亲人,老泪纵横,白发稀短,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 6.6.主旨:主旨: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12.12.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 李贺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翻译翻译:敌军攻城的气势猛烈 ,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云缝中射下来的)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

25、光。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半卷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战鼓声低沉不起。为报答国君招纳重用贤才的诚意,手握宝剑甘愿为君王血战到底。 2.2.词语解释。词语解释。 (1)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2)城欲摧:城墙仿佛将要坍塌(3)燕脂:胭脂,形容战场血迹。 3.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敌军犹如乌云,滚滚而来,黑压压的一片,几乎要摧毁城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铠甲上,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烁着金光。描绘了敌军兵临城下,我军严阵以待的画面。

26、 4.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5.5.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简要分析。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燕昭王易水筑台放金揽人的典故,点明主旨,歌颂了守边将士英勇杀敌、视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13.13.赤壁赤壁 杜牧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翻译:翻译:折断的戟沉在沙底还没有被销蚀,拿起来自己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倘若东风不给予周瑜方便,二乔就

27、要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2.2.解释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1)销:销蚀。(2)将:拿、取。 3.3.诗歌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诗歌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由折戟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这样也很自然的为后文诗人对历史的咏叹做了铺垫,同时暗含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 4.4.“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深刻警策。使得表达既委婉含蓄,又生动形象,富有情致。 5.5.“东风不与周郎便,“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

28、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简要分析。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简要分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倘若东风不给予周瑜方便,二乔就要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14.14.渔家傲渔家傲 李清照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1.翻译:翻译:水天相接,如波涛翻滚的云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流转,仿佛有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舞动,随云涛起伏。(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梦魂来到了天

29、帝居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回哪儿去 。我叹息道,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学作诗空有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 ,你不要停,把我的小船吹到海上的仙山上去吧! 2.2.解释词语。解释词语。 (1)云涛: 如波涛翻滚的云。 (2)星河: 银河。 (3)帝所: 天地居住的地方。 (4) 殷勤:情意恳切。 (5)嗟:叹息,慨叹。(6) 谩:同“漫”,空,徒然。 (7)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3.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水天相接,如波涛翻滚的云和晨雾连成一片,银河流转,仿佛有无

30、数的船帆在风浪中舞动,随云涛起伏,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 4.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分别说说“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分别说说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5.5.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

31、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并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15.15.浣溪沙浣溪沙 晏殊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1.翻译:翻译: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下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我独自在小园中弥漫着花香的小径上徘徊。 2.2.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赏析“

3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运用对比手法, 将“花落去”中去与“燕归来”中来作对比,表达了词人对繁华易逝的惋惜伤感和旧识重来的欣喜之情。蕴含着某种哲理: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因为消逝而虚无。 3.3.赏析“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 在小园中弥漫着花香的小径上我独自徘徊。“独”字是独自的意思,表达出诗人内心落寞、孤寂、伤感的情感;“徘徊”是来回走的意思,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怅惘和美好时光的留恋。 3.3.简析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简析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33、感情。 这首词运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燕来花落的描写,抒发了词人悼惜残春,对物是人非、年华易逝的无限惆怅感伤之情。 16.16.采桑子采桑子 欧阳修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1.翻译:翻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惬意。 碧绿的湖水流转绵延,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2.2.解释下列字词解释下列字词. . 棹:桨。

34、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琉璃: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 3.3.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诗人架着小舟在西湖上游览,碧绿的湖水流转绵延,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清新明丽的春景。 4. 4. 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示例一:上片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写绿水、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示例二:下片

35、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动,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5.5.简析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简析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词人美好的心境和惬意的情怀,以及对西湖的无限喜爱赞美之情。 17.17.相见欢相见欢 朱敦儒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1.翻译:翻译:在金陵城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夕阳笼罩万里大地,长江在夕阳的余晖中滚滚东流。 中原

36、大乱,达官显贵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能收复国土?请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2.2.解释下列字词:解释下列字词: 簪缨:代指达官显贵。 缨:帽带。 倩:请人代自己做。 3.3.“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黄昏时分,夕阳笼罩万里大地,长江在夕阳的余晖中滚滚东流。描绘了一派凄凉、衰败的景象。 4.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作者忆及中原沦陷,达官显贵们难逃的往事,抒发了对收复国土的渴望与一时难以收复的无奈、担忧之情。 5.5.简析“试倩悲风吹泪过扬

37、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简析“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18.18.如梦令如梦令 李清照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1.翻译:翻译:常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一直玩到日暮时分,沉醉其中,忘了回家。待到兴尽撑船回去,却已是日落黄昏,不小心闯进了荷花池的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惊起了一群水鸟振翅纷飞。 2.2.解释下列的字词。解释下列的字词。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黄昏时候。 藕花:荷花。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3.3.展开联想

38、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天色已晚,词人急着归家,慌乱之际,不小心闯进莲花丛中。她奋力地划动着小船,却惊动了已经栖息的水鸟,使得它们纷纷振翅飞翔。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横生的画面。 4.4.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词中写出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 5.5.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