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图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知识点梳理(期末复习考点)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16317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图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知识点梳理(期末复习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2年中图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知识点梳理(期末复习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2年中图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知识点梳理(期末复习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2年中图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知识点梳理(期末复习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2年中图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知识点梳理(期末复习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 年中图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知识梳理年中图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知识梳理 第五章认识大洲第五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课本亚洲的自然环境(课本 P4-10 页)页) 一、一、世界上最大的洲世界上最大的洲 1、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绝大部分在北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邻非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3)经纬度位置:亚洲北部约达北纬 81 ,南部约达南纬 11 ,经度约在东经 26 至向东西经 170 之间。亚洲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和

2、高、中、低三个纬度带,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亚洲的范围 (1)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岛屿。 (2)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3、亚洲的面积 亚洲陆地面积约 4400 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比 4 个欧洲还打,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二、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二、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 1、亚洲的地形和地势 地势特征:地表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地形 (1)地形特征: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约占 3

3、/4) 。 (2)主要地形区 主要的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主要的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西部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 。 主要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等。 3、亚洲的河流 (1)河流的流向: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分别汇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外流河: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长江、黄河、湄公河等;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恒河、印度河等。 (3)湄公河

4、: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 (4)内流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4、亚洲的世界之最 (1)最大的洲:亚洲; (2)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3)世界最深,蓄水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 (4)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5)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海祓超过 7000 米的高峰有 50 多座; (6)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海拔 8844.43 米; (7)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 (8)世界陆地最低点,盐度最大的咸水湖:死海;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是咸水湖) ; (10)世界雨极:

5、乞拉朋齐,降水来自印度洋。 二、气候复杂多样二、气候复杂多样 1、亚洲气候总特点: (1)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成因: (1)复杂多样的原因:亚洲面积广大,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北跨寒、温、热三带:亚洲又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干湿差异悬殊;再加上地形复杂,地表起伏很大,受纬度位置、距海远近(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2) 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亚洲大陆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东部, 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这种海陆分布形势(海陆热力差异显著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

6、使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原因: 亚洲的 9 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东西距离最长,陆地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形成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气候特点和分布地区: 地区 气候类型 特点 北冰洋沿岸 寒带气候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西部的地中海沿岸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高原山地气候 世界

7、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 地区 广大内陆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南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4、季风气候的利弊 (1)季风气候的特点: 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北风来自高纬度内陆地区,纬度较高的地区盛行西北季风,纬度较低的地区盛行东北季风,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向太平洋和印度洋,气流干燥,降水较少。夏季盛行偏南风,偏南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 东部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8、南部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气流温暖湿润,降水丰沛。 (2)季风气候的有利影响: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能使农作物生长旺盛,有利于农业生产。 (3)季风气候的不利影响:季风气候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较少。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涝灾,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都和南部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第二节第二节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课本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课本 P11-15 页)页) 一、一、亚洲的分区亚洲的分区 人们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

9、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6 个地区。每个分区包含的国家(地区)如下所示: 地理分区 主要国家(地区) 东亚 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 东南亚 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 南亚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克什米尔地区 西亚 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土耳其、阿富汗等 中亚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北亚 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二、二、众多的人口众多的人口 1、人口数量 (1)亚洲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数约为 43.9 亿(

10、2015 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3/5,有 6 个国家的人口 超过 1 亿。 (2)亚洲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2、人口的分布 (1)人口稠密地区:主要有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 人口稠密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水路交通便利; 工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2)人口稀少的地区:大多数位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内陆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和原始林区。 3、人口自然增长率 (1)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亚洲各个地区中,西亚和南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从20 世纪后半叶开始,中国、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推行计划生育

11、政策,控制人口增长。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 (2)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 4、人种的分布: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西亚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三、三、古老的文明古老的文明 1、三大古文明的发祥地 亚洲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 、印度河谷地和黄河一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出现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2、宗教的发祥地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祥地 (基督教发源于西亚;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 ,也是印度教、犹太教和道教等民族宗教的发祥地。 四、四、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 1、 (日本)是亚洲最发

12、达国家; (韩国(造船业发达) 、新加坡(港口)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推行“ 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战略。 2、西亚波斯湾地区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出口“黑色金子”石油成为高收入国家。 3、尼泊尔、阿富汗等贫困。 4、亚洲是六大洲中贫富差距最大的洲,亚洲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5、亚洲各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第六章 认识地区认识地区 第一节第一节 东南亚(课本东南亚(课本 P18-24 页)页) 一、位置和范围一、位置和范围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南亚跨南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在北半球。 (2)经纬度位置:东南亚的纬度范围是:23.5N10

13、S;经度范围是:90E140E。 (3)海陆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 (4)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 2、东南亚的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二、自然环境二、自然环境 1、中南半岛的地势和地形 (1)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在河流下游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2)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北高南低。 2、中南半岛的河流: (1)河流流向

14、:自北向南流入海。 (2)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澜沧江)红河(元江)注入南海(太平洋) (3)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河流,有“东方多瑙河”之称,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出了云南西双版纳后始称湄公河。 3、热带气候 (1)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和 10S 之间,地处热带,全年高温,降水丰沛。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2)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4、农业生产 (1)农业的分布:东南亚的湄公河三角洲和伊洛瓦底江下游是重要的农耕区。 (

15、2)农作物种类: 粮食作物: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3)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 泰国、越南和缅甸是世界主要的稻米出口国; 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5、人种: (1)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 (2)东南亚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目前有 3300 多万人,占世界外籍华人和华侨总数的70%以上。大多来自广东和福建等地。 “下南洋”指区东南亚地区。 6、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特点: (1)东南亚的人口稠密,人口和城市主要分

16、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2)国家: 国家数量:东南亚一共 11 个国家。 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缅甸、老挝、越南。 内陆国:老挝。 首都: 泰国一一曼谷; 印度尼西亚一一雅加达; 老挝一一万象; 菲律宾一一马尼拉; 缅甸一一内比都; 新加坡一一新加坡; 越南一一河内; 马来西亚一一吉隆坡; 东帝汶一一帝力; 文莱一一斯里巴加湾市; 柬埔寨一一金边。 7、多火山和地震: (1)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东南亚火山和地震频繁。 (2)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 三、发展不平衡的经济三、发展不平衡的经济 1、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 (1)东南亚各国

17、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2)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文莱。 (3) 缅甸、 柬埔寨和老挝是该地区三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 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 2、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由于曾长期受到殖民统治,东南亚国家的工业最初以出口单一产品为主。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泰国、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物产,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 3 旅游资源与经济发展: (1)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充分利用本国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改善了东南亚的经济和金融状况。 (2)2010 年启动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开辟了新的经济合作领域

18、。 第二节第二节 中东(课中东(课本本 P25-33 页)页) 一、五海三洲之地一、五海三洲之地 1 1、位置和范围、位置和范围 (1)纬度位置:中东处于 12 N42 N,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地跨亚热带和热带。 (2)海陆位置: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 两洋:大西洋、印度洋; 三洲:亚、欧、非洲; 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世界最大的湖) 、 阿拉伯海、红海。 (3)范围 “中东 ”名称的由来:1617 世纪西欧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西欧的远近,将部分东方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且无明确界线。其中“中东”由于处于东西方交通枢纽位置使用日渐频繁,也有了明确的范围。 中东=西亚 阿富

19、汗埃及。 (4)重要的交通枢纽 亚洲与非洲的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非洲与欧洲的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与欧洲的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东方和西方的要道。 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的界线是:霍尔木兹海峡。 2、地形:中东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平原分布在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尼罗河谷地。 二、丰富的石油资源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1、石油宝库: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在世界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分布:中东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波斯湾波斯湾沿岸。 3、中东的石油输出及路线 (1)西线(运往西欧、美国) 波斯湾

20、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西欧、 美国) 。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 。 (2)东线(运往日本和中国) :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和中国) 。 三、严重匮乏的水资源三、严重匮乏的水资源 1、中东的气候 (1)因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中东大部分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河流稀少,因而水资源及其匮乏。 (2)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全年炎热干燥。 2、人口的分布 中东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绿洲以及有泉水的地方。中东人口的分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的分

21、布状况。 3、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海湾地区缺水国家纷纷建立海水淡化工厂。2010 年,海湾六国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 800 万立方米。发展节水农业和新建水库等措施。 四、种植业和畜牧业四、种植业和畜牧业 1、种植业 (1)农业类型:中东地区农业以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流域。 (2)农业种类:中东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香料 、萱麻和纸莎草等。 2、畜牧业 (1)中东广阔的高原地区,草原牧场面积广大,以游牧放养牲畜为主。畜牧业不仅可以提供肉食、毛皮等物资,还可以提供中东传统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酸酪和干酪。 (2)种植业

22、和畜牧业为工业,尤其为纺织业的生产提供了原料。中东的手工业比较发达,土耳其、伊朗等国手工编织的地毯闻名世界。 五、不平静的中东五、不平静的中东 1、民族:中东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 2、人种:中东地区以白种人为主。 3、语言和文字:阿拉伯语、阿拉伯文是中东地区共同的语言和文字。 4、以色列人多信仰犹太教,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5、麦加是伊斯兰教发祥地。耶路撒冷被三种宗教尊为“圣城” 。 六、中东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六、中东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中东有许多战略要地和通道,如霍尔木兹

23、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黑海海峡等,是西方大国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号称世界石油宝库,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3、匮乏的水资源:中东处于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热干燥,河流稀少,大片沙漠地区没有河流。 4、多元的民族、宗教文化:中东的阿拉伯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以色列人多信仰犹太教,与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不同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原因之一。 第三节第三节 欧洲西部(课本欧洲西部(课本 P34-42 页)页)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半球位置:欧洲西部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4、 2、经纬度位置: 纬度:约在 35 N70 N 之间,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经度:约在 10 W30 E。 3、海陆位置: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中纬度西岸,北邻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邻地中海。 4、范围: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 500 万千米2,包括 30 多个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这些国家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包括习惯上所称的南欧、西欧、北欧和中欧。 二、自然环境二、自然环境 1、地势和地形 (1)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表起伏大。 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南部:阿尔卑斯山脉。 中部: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2)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平原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 2、海岸线曲折,多半

25、岛和岛屿: (1)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瑞 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西班牙 亚平宁半岛意大利(罗马) 巴尔干半岛希腊(雅典) 日德兰半岛丹麦、德国 (2)岛屿:大不列颠岛 冰岛 爱尔兰岛 (3)多边缘海和海湾:北海,挪威海,比斯开湾。 (4)多海峡:土耳其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3、河流: (1)欧洲西部河流众多: 多瑙河自西向东注人黑海,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流经 9 个国家。 莱茵河自南向北注人北海,是欧洲西部第一大河,流经很多工业区和工业城市,航运便利。 (2)与海洋相连通的河流,使得许多深居内陆的地区也能通过内河航运与海上沟通。多瑙河和莱茵河是主要的内河航线。它们之间有

26、运河相连,乘船可以从黑海直达北海。 3、气候: 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地区,濒临大西洋,地势低平,盛行西风,使暖湿空气易于进人大陆内部;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的北大西洋暖流,加强了海洋对欧洲西部的影响。因此,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三、发达的经济三、发达的经济 1、地位 (1)欧洲西部,特别是西欧,是近代科学文化与技术发展最最早的地方。 (2)欧洲西部国家众多,经济发达,其中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世界经济强国。 2、农业发达 (1)种植业和畜牧业 优越的气候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西欧乎和北海南岸分布着精耕细作的种植业和集约化的畜牧业。 (2)渔业:广阔的海洋还

27、为欧洲西部沿海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渔产品,渔业是挪威等沿海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 2、工业 (1)工业带 欧洲西部有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带。这工业带西起英国 ,东到波兰南部,北起瑞典和挪威的南部,南到意大利北部。欧洲西部有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带:多而密集,呈十字型分布。 (2)工业部门 (1)欧洲西部的工业部门历史上以依靠煤、铁等资源的重工业和纺织工业为主,近些年转向以依靠 的核能 电子航字和化学工业为主。 (2)瑞士钟表制造;英国、挪威石油开采;瑞典、芬兰移动通信设备和木材加工。 (3)工业发展:目前,欧洲西部的钢铁、机床、汽车和船舶等产量,以及发电量均居世界前列。 (4)环境治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欧洲

28、西部很多国家曾深受环境污染之苦。近几十年来,欧洲西部各国致力于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3、第三产业 欧洲西部服务业发达 。 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发展。 这里有世界著名的商业城市、金融中心和高等学府。欧洲西部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每年入境旅游人数达 3 亿人。 四、欧洲联盟四、欧洲联盟 1、简介 (1)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的发展,欧洲西部各国在各自发展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彼此的合作,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截至 2013 年 7 月,欧盟共有 28 个成员国。 (2)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2、作用 (1)欧盟正逐步统一成员国的经济、财政、货币、外交、安全和

29、防务政策等。欧盟有统一的货币欧元。 (2)欧盟还在很多方面推动了欧洲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如制定了合作发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工业与材料技术、教育与技术培训等多项计划。 3、影响力:欧盟的发展不仅对欧洲,而且对整个世界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 年,欧盟各国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与美国相当,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 第四节第四节 欧洲西部(课本欧洲西部(课本 P43-52 页)页)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概况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概况 1、位置和范围 (1)半球位置: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东半球西部,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部

30、,3/4 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3)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着狭长的红海与亚洲为邻,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线。 (4)范围:绝大部分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面积约 3000 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的 45。主要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 2、好望角:非洲大陆西南端的好望角,地处印度洋与大西洋交汇处,连接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多条航线在此交汇,交通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3、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黑色人种聚居地。被称为“黑非洲” 二、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二、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

31、1、热带雨林气候 (1)分布:非洲的刚果河流域(赤道上下 100)和几内亚湾沿岸。 (2)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1)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 (2)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3、热带沙漠气候 (1)分布:非洲的北部和西南部。 (2)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4、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分布规律 由于热量和水分自赤道地区向南、北递减,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和自然景观大体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赤道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其中以热带草原面积最大。 (注意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又叫萨瓦纳气候) 5、萨赫勒地区: (沙漠之边)跨越了

32、尼日尔、马里、乍得、苏丹等国是最容易沙漠化的国家。 (1)干旱灾害: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热带沙漠边缘地区及热带草原地区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灾情严重,其中以萨赫勒地区尤为突出。 (2)萨赫勒地区的范围:萨赫勒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边缘” ,指沙漠之边。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南部热带草原过渡的东西向狭长地带,宽 300-400 千米。 (3)萨赫勒地区现状:目前,撒哈拉沙漠仍在不断扩张,已经吞没了大片耕地,萨赫勒地区现平均每年丧失可耕土地 100 多万公顷。 (4)造成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因素:如: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和全年高温。 人为因素:如:过度放牧、开

33、垦草原等。这些因素导致萨赫勒地区的生态环境失调、恶化。 三、高原为主的地形三、高原为主的地形 1、地形和地势: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和缓。被称为“ 高原大陆”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主要地形区:自北向南分布着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就位于东非高原上。刚果盆地是断裂构造盆地,后来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 2、东非大裂谷: (1)由来: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东部高原上,自南向北分布着众多的湖泊,尤以南北狭长的湖泊居多。科学考察证实,这一带是地壳断裂形成的一条大裂谷,裂谷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均居地球上各裂谷之首,地质学家称

34、它为“东非大裂谷” 。 (2)形成原因: 东非大裂谷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拉伸形成的。据科学家测定,裂谷北端的红海每年扩张 2 厘米,大陆裂谷每年加宽数厘米。再过 1 亿年,大裂谷就会被彻底撕裂,形成一个新的“大洋” 。 东非大裂谷谷地最低处积水, 形成了高原上串珠状的湖泊。 这条大裂谷是火山, 温泉的集中分布地带,也是地震多发带。原因是: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河流和湖泊 (1)尼罗河:流向: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是世界第一长河。 (2)刚果河:流向: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是世界水能最丰富的河流。 (3)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湖泊。 (4)坦噶尼喀湖:是非洲最深湖泊。

35、 四、世界矿产宝库 1、丰富的矿产资源 (1)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 (2)其中金刚石、金、猛 和铀的储量居世界首位。 2、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赞比西河以南地区、几内亚湾 沿岸、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等地。 3、金刚石主要产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南非。刚果民主共和国素有“中非宝石”之称;由于南非出产的金刚石可做宝石的比例大,所以南非金刚石的产值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4、南非的黄金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2010 年南非黄金产量达到 192 吨。 5、在刚果盆地南缘的高原上,有一条长 550 千米、宽 60 100 千米的“铜矿带” 。铜矿带跨越赞比亚与刚果民主共和

36、国两国。赞比亚铜矿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非洲前列,有“铜矿之国”之称。 五、努力改变单一经济 1、经济特点: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2、形成原因: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由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解决措施: 为改变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的地位,攫脱经济落后的状况,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近年来采取了不少发展民族经济的措施,并在一些国家取得 了显著的成效。 (1)首先是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发展多种农矿产品生产,改变单

37、一经济结构,同时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2)其次是大力加强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例如坦赞铁路的修建,使地处内陆的赞比亚可以利用坦桑尼亚的港口来发展进出口贸易。 第五节第五节 极地地区(课本极地地区(课本 P53-59 页)页) 一、极地地区的地理概况一、极地地区的地理概况 南极地区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北极地区 位置 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 海陆位置 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包围 以北冰洋为主体,被欧洲、亚洲、北美洲三大洲包围 海陆状况 以陆地为主 以海洋为主 气候 地球最冷的地区,严寒、干燥、烈风,南极大陆被

38、称为“冰雪高原”, 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风库“ 漂浮的冰川是其独特的景观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气温不及南极地区严寒,降水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不及南极地区大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科学考察时间 每年 11 月到次年 3 月 每年 68 月 二、极地地区的气候特征二、极地地区的气候特征 1、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1)原因: 南极地区处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很小,阳光微弱,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 海拔高,地表被冰雪覆盖,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 低温使南极大陆形成了强大的高压中心,降水稀少而风力很大。 (2)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世界寒极” 、 “冰雪

39、高原”之称。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 。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2、北极地区气候特征: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远不及南极。 三、科学考察的宝地三、科学考察的宝地 1、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 (1)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2)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2、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站 位置位置 考察站考察站 建成时间建成时间 特点特点

40、南极地区 长城站 1985.2 首个南极考察站,极圈以外,南极唯一无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 中山站 1989.2 昆仑站 2009.2 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泰山站 2014.2 北极地区 黄河站 2004.7 3、为什么我国南极考察站都是在 2 月建站? 因为每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高些;其次这时正值极昼期,白天时间长,利于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建站。 4、科考时间:到极地科考的时间均是选择气候条件相对温暖的季节夏季去科考。南极与北极的季节相反,北极的适合科考时间是 6-8 月份,南极的适合科考时间是 11 月到第二年的 3 月份。 四、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四、极地地区的环境

41、保护 南极条约 1、目的:为了和平利用南极地区。 2、时间、地点:1959 年 12 月,有 12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南极条约 3、中国 1983 年加入。 4、意义:缓和了有关国家对南极洲领土的端,促进了各国在南极洲科学考察方面的合作。 五、极点辨方向五、极点辨方向 1、以北极为例:人站极点:面对方向:南方 脚踏方向:南方 头顶方向:北方 引申:旗帜飘向何方:南方。 2、规律:极点辨方向:离南(北)极越近,越靠近南(北)极点,极点是地球上最高(北) 用地球自转方向辨东西和:在要辨别的两点画出自转方向(南极顺时针,北极逆时针。箭头指向东,箭尾指向西) 同一纬度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不用辨

42、南北 同一经度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不用辨东西 3、南北极跨经度 360 度。站在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方;而在北极点,四周都是南。 第七章第七章 认识国家认识国家 第一节第一节 日本(课本日本(课本 P62-68 页)页) 一、一、位置和范围位置和范围 1、日本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日本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日本在北半球。 (2) 纬度位置: 日本的纬度范围是 30N 45N,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中纬度。 经纬范围是 130E 145E。 (3)海陆位置: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西临:日本海、西南:东海、东北:鄂霍次克海、 东南:太平洋。 2、

43、范围: (1)由四个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 7200 多个小岛及周围海域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 (2)面积 37.7 万平方千米。与中国的云南省的面积大致相等。 (3)首都:东京,位于本州岛。 (4)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 ,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二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活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 2、气候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 (具有海洋性特征) ,冬季较

44、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为丰富,太平洋沿岸夏季多台风。 三三、日本的火山和地震日本的火山和地震 1、日本有 200 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 80 座;每年有感地震 1500 多次,平均一天 45 次。 2、原因:日本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被称为“地震国”和“世界火山博物馆” 。 3、采取措施: (1)日本传统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2)每年 9 月 1 日,日本全国上下动员起来,举行大规模防震演习。 (3)立法强制要求新建筑物应具有的防震等级。 四四、日本的经济日本的经济 1、日本是经济发达的工业

45、国家,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2、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产生的背景: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有优良港口方便运输,所以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 。 3、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4、工业分布: (1)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原因: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产品主要出口 沿海多平原 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消费地。 (3)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日本地域狭小,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

46、,产品大部分靠出口。 (4)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岛国多港湾,海运便利;劳动力素质高;科学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 (5)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五五、日本的文化日本的文化 1、民族:在日本的民族构成中,大和民族占绝大多数。 2、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方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1) (文字、和服、茶道、花道等)衣食住行受中国影响。 (2)吃西餐、过洋节等受西方文化影响。 (3)本土文化:如温泉沐浴、春天赏樱等。 第二节第二节 美国(课本美国(课本 P69-77 页)页) 一、一、位

47、置和范围位置和范围 1、半球位置:北半球,西半球 2、纬度位置: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三个温度带,大部分在北温带(美国本土) 3、海陆位置:美国本土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 4、领土组成: (1)美国本土 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 (2)阿拉斯加州 位于北美洲西北部,西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邻; (3)夏威夷州 位于太平洋上,属大洋洲。 二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1、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脉) 、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2、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美国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

48、减。 3、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三三、多元文化的交融多元文化的交融 1、人口 :2015 年,美国人口 3.22 亿,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2、人口构成: (1)原住民:印第安人(黄种人) ,现被白种人赶到西部山区“保留地”内居住 。 (2)现居:白种人(殖民者)

49、,黑种人(奴隶贩卖) ,黄种人(如华人劳工)200 多年内移民过来的 。 3、各国移民经长期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种族歧视严重。 四四、美国的农业美国的农业 1、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 (1)乳畜带(五大湖附近) :位置偏北,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乳畜业非常发达。 (2)玉米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温带气候,春夏气温较高。 (3)畜牧业和灌溉业(西部高原山地)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4)亚热带作物带:纬度位置较低,属于亚热带,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地势低平,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5)棉花带:南部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原先

50、土壤肥沃,适合棉花生长。因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棉花种植业已经衰落,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2、美国农业特点: (1)地区生产专业化: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生产规模大。地区专业化生产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等,使农产品的质量优良。 (2)高度机械化: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3)商品率高: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五五、美国的工业美国的工业 1、美国工业的概述: (1)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地理 > 中图版 > 八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