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三上科学18.《食物的旅行》教案

上传人:蒙蒙d****课堂 文档编号:23057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三上科学18.《食物的旅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苏教版三上科学18.《食物的旅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苏教版三上科学18.《食物的旅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苏教版三上科学18.《食物的旅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呼吸与消化 - 1 18食物的旅行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呼吸与消化,本节课在内容上与之前的课程并无衔接,内容上涉及消化系统,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人摄取的食物必须通过消化器官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加以消化,才能吸收养料供养身体,维持生长、发育、代谢、修补等生命活动。因此,在学习了食物的营养和合理搭配食物之后,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消化器官,懂得消化器官保健的常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学生健康生活与成长十分重要。针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需要,本课重在指导学生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食物的消化,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

2、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说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大量的食物,也知道食物里有我们需要的能量。但到底哪些器官参与了食物消化,它们在消化过程各起什么作用,食物到底是按怎样的顺序被消化、吸收的,对学生来说是很含糊的。因为这些器官都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观察到,平时也很少真正去关注。 有点知道但知道的很少,没有去关注不表示不想关注,这是我们组织教学的良好契机。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我采用了模拟实验、资料讲解、观看视频、开展游戏等方法展开本课教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思维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知道其功能,了解消化过程。 2

3、知道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 3. 知道消化器官的保健常识。 科学探究: 1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2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呼吸与消化 - 2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知道并能指认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知道其功能,了解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

4、过程图,并能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漏斗,塑料软管,塑料膜,乒乓球,袜筒 学生材料:无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一、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旅行,但这次我们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览壮丽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险寻宝,我们将要到哪里去呢?先请我们的“导游”闪亮登场(亮出饼干) ,今天我们将和“饼干导游”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是哪里呢? 生:人体 2师:提问:旅游时游客可以跟着导游走,我们怎样才能跟着“

5、饼干导游”到我们身体里去旅行呀? 学生回答:得把它吃掉。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利用“饼干、旅行”等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利用“饼干、旅行”等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 围。 二、认识食物所经人体消化器官的顺序二、认识食物所经人体消化器官的顺序 1师:想要加入饼干先生的旅行团,得先答对这个问题,这趟旅行的第一站是哪里? 生答:口腔 2师:现在答对问题的同学可以让导游进入第一个景点“口腔”了。 生:学生吃下饼干,并仔细咀嚼 3师:接下来一站是哪里呢?想知道的同学把手放到脖子上,然后吞咽饼干。 生:下一站是脖子 4师:并不准确哦,其实下一站其实是食

6、道,同学们手放在脖子上感受到的是食道的蠕动,接下来饼干去了哪里,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了,现在请同学们猜一猜,并绘制旅行路线图。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呼吸与消化 - 3 学生猜测并绘制旅游图 5展示几位同学的线路图,大家绘制的旅行图各不相同,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是正确的,但旅行的路线是固定的,现在我们来看看饼干先生的旅行日记,他究竟都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6展示旅行日记。提问:根据旅行日记,你能替饼干导游给大家说说他的旅行路线吗? 生:总结旅行线路,明确食物在人体经过消化器官的顺序。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7师:饼干导游带我们去的每一个景点,就是我们的消化器官,接下来我们一起

7、来认识它们好不好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我在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我在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课堂之初就让学生自己动手主体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课堂之初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消化系统图。通过全班交流,共同研讨,加深理解,学生会发现各自所画的线路存在差绘制消化系统图。通过全班交流,共同研讨,加深理解,学生会发现各自所画的线路存在差异,进而引出认识人体消化器官的学习。看完静态的旅行图外,为了加深理解和印象,还多异,进而引出认识人体消化器

8、官的学习。看完静态的旅行图外,为了加深理解和印象,还多媒体出示媒体出示了食物的旅行日记,会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 了食物的旅行日记,会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 三、认识人体消化器官三、认识人体消化器官 1师:刚刚大家都看了旅行日记,请你们说说看,食物在不同消化器官内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看出来哪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生:根据已有经验或旅行日记提供的线索回答问题。 2教师补充讲解 3但是人体是个“暗箱” ,我们看不到它们是怎样工作的。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个模拟实验,同学们可要仔细观察,食物是怎么样在消化器官内运动的。 用漏斗代替口腔,用塑料软管代替食道,用塑料膜代替胃,用袜筒代替肠道,用乒乓球代替食物,做

9、模拟演示,重点演示强调在食道和胃蠕动的过程。提问:消化道是用什么方法使食物前进的? 生回答,教师将这种方式归纳为蠕动。 4师:现在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食物旅行团中,有一些调皮的旅客藏到了消化器官里不肯露面,看看谁能找到他们。 生:玩小游戏,食物捉迷藏 5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消化器官们,那现在看看同学们画的线路图,是不是有不完整的地方,请同学们自我修正,再绘制食物旅行的线路图。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呼吸与消化 - 4 设计意图:模拟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运动,进一步巩固对消化器官的认识,了解消化食物设计意图:模拟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运动,进一步巩固对消化器官的认识,了解消化食物的过程需

10、经历比较长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模拟实验能力。这项动手活动形象、直观、有趣,的过程需经历比较长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模拟实验能力。这项动手活动形象、直观、有趣,但是由但是由于材料有限,课堂时间有限,我选择演示实验而不是每个小组学生自己开展实验。学于材料有限,课堂时间有限,我选择演示实验而不是每个小组学生自己开展实验。学生能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也落实了教学目标中生能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也落实了教学目标中的难点的难点 四、消化器官的保健四、消化器官的保健 1师:老师有一次,还没吃早餐呢,就先吃了个冰西瓜,然后胃特别痛,打针吃药才治

11、好。同学们有没有感受到因为不好的饮食习惯而遭到消化器官们的抗议啊? 2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消化器官呢? 生:细嚼慢咽,饭后不做剧烈运动,少吃冰激凌等刺激性食物。 设计意图: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先说自己的的经历,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消化方面的设计意图: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先说自己的的经历,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消化方面的病历,再说说它们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回忆这些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经病历,再说说它们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回忆这些不愉快甚至痛苦的经历,加深对消化问题的感受,从而意识到保护消化器官的必要性,也使得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历,加深对消化问题的感受,从而意识到

12、保护消化器官的必要性,也使得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官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8食物的旅行 19 口腔口腔 食道食道 胃胃 小肠小肠 大肠大肠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呼吸与消化 - 5 苏教版科学三上苏教版科学三上专项学习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像工程师那样教案教案 课题 想工程师那样 单元 专项学习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情 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 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三年级的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激发和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

13、重要的。同时,由于受年龄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学校某些老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这更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手工皂的制作过程以及各种材料的作用。 科学探究: 1能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需要的材料,完成手工皂的制作。 2能在失败的基础上提出猜想,进一步实验,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意见。 3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手工皂,体会创新乐趣。 2能分工合作,乐于为完成手工皂的制作,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

14、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的增加的需求。 重点 在设计并制作手工皂的过程中,了解工程活动的六个完整环节。 难点 对制作的手工皂进行测试改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是谁设计了手机、立交桥和房屋的结构? 是工程师。工程师是设计产品、结构或系统来改善人们生活的人。 土木工程师设计并监督高速公路、桥梁、房屋等建筑物的施工。 航天工程师设计和开发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等飞行器。 回答 “设计师”“工程师”等等 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工程师,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需要工程师,工程师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苏教版小学科学

15、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呼吸与消化 - 6 机械工程师设计的产品种类很多,从简单的物品到复杂的机器。 电子工程师设计电视机、计算机、集成电路等产品和电子系统。 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工程师,例如环境工程师、园林工程师、地质工程师等。他们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越来越美好的世界! 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区别: 科学家和工程师往往容易混淆。科学家努力探索大自然,以便发现一般性法则,工程师则遵照此既定原则,从而在数学和科学上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科学家研究事物,工程师建立事物。科学家探索世界以发现普遍法则,工程师使用普遍法则以设计实际物品。以建造桥梁为例,科学家可以不是建筑出身,但能告诉人们如何建造桥梁更加坚固、什么结构

16、更适合,工程师根据这些基本原理设计并建造出坚固、实用、美观的桥梁。 指导科学家和工 程 师 的 区别。 三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对科学家和工程师弄混淆。通过讲解让学生能明白他们的区别。 讲授新课 一、了解设计的一般流程 展示流程图: 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1. 明确问题 明白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这个环节中,要了解需求,发现物品可以改进的地方。如一年级时,我们发现铅笔越写越短后就不方便握住了,于是提出了如何加长铅笔的问题。 2. 前期研究 收集想法,研究设计制作产品时会遇到什么问题,能不能解决。如在提出如何加长铅笔的问题时,可以使用延长笔杆,那么使用什么材料,

17、是否有合理的 学习设计的一般流程。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们了解设计的一般流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呼吸与消化 - 7 渠道获得相关材料是我们在前期研究时要考虑的问题。 3. 设计方案 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自由讨论,不要立即评价他人。选择一个大家都认可 的方案。用画图或表格的方式将方案具体化。如设计延长笔杆的样式,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解决。 4. 制作模型 (1)选择制作模型的材料和工具。 (2)如果设计的内容规模比较大,可以根据需要做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如制作可以转动的房屋模型。 (3)依据设计方案制作。 5. 测试改进 使用自己制作的模型,在实实践中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

18、同时思考设计方案还能做哪些改进。优秀的作品必须经历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 6. 展示交流 (1)介绍自己的作品解答他人的疑问。 (2)听取他人的意见.改进作品。 你想不想做一名工程师? 二、制作并改进具有营养功能的手工皂 超市里销售的肥皂大多含有多种添加剂,且多为香料和防腐剂。是否可以制作一块更具有保养功能的手工皂。你做工程师,你来设计制作吧。 1.明确问题 超市里销售的肥皂大多含有多种添加剂,且多为香料和防腐剂。是否可以制作一块更具有保养功能的手工皂。 2. 前期研究 学生回答:想 通过分析任务,明确要做什么任务,以及这个任务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呼吸与消化

19、 - 8 (1)了解皂基的作用 播放实验视频皂基去污能力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液态皂基、烧杯、滴管、水、油、搅拌棒等。 往两个烧杯中加入同样多的水。 再在两个烧杯中滴入同样多的油。 在烧杯 1 内加入液态皂基,烧杯 2 不加。 充分搅拌两个烧杯中的液体,观看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 1 中的油不见了,烧杯 2 中的油还 在上面。 实验结论:皂基具有去污能力。 (2)了解肥皂的制作过程 播放视频皂基是如何变成手工皂的 制造肥皂的方法有很多种,实验室中通常使用熔化再制皂的方法,即利用市面上购买来的纯净的皂基,加热使其熔化, 添加色素香精,入模制作而成。皂基就是一种 简便做皂的基础原料,它具有较强的去污

20、能力。 (3)研究应该添加什么成分 了解制作中添加什么成分能使肥皂既有香味,又具有滋养作用。如可以添加牛奶、 蜂蜜、精油等原料。 3.设计方案 (1)制作材料:皂基、牛奶、蜂蜜、有颜色的混合液体等。 (2)设计肥皂的形状,如做一块小熊形状的手工皂。 我们想做具有 功能的手工皂。 我们的设计方案: 原料 用料 观看视频 准 备 实 验 材料,按照步骤完 成 实 验 内容,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 观看视频 设计自己的方案 在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时,学会用实验或收集资料等方法来完成相关信息和资料的准备。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画图或制表的方法,完成自己的个性化手工皂设计方案。 苏教版小学

21、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呼吸与消化 - 9 皂基 300ml 4.制作模型 (1)将皂基切成小块皂基,小火隔水加热皂基,待全部熔化后,按配比加入牛奶、蜂蜜、精油、干花等等。 (2)把手工皂液倒入模具中,等待冷却成型。 要点提示:隔水加热皂基时,用小火即可,水温也不用太高,如果看到水开始冒泡甚至沸腾,表示水温太高,要赶快把火调小或暂时关闭。 5.测试改进 经过小测调研,评估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方案。 尺寸再大一些。 提高制作工艺。 考虑制作过程中的消毒灭菌问题。 提升去污能力。 . 6.展示交流 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同学们观看并使用,请同学们提意见。 按 照 实 验 步骤,和老师指导,完成活动内容

22、,制作自己的手工皂。 评估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方案 展示交流 按照设计图纸制作符合方案的手工皂实物,用于 后 面 的 测 试 环节。 通过看、闻、摸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有针对性 地进行改进。 学会用 PPT 等对完成任务的全过程进行整理、展 示、交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呼吸与消化 - 10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并实际经历工程活动的六个环节,能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出满足需求的手工皂,并湘同伴展示,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工程师,进一步激发运用工程技术创造美好世界的愿望。 思 考 小 结 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像工程师那样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苏教版 > 三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