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779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 2022-2023 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卷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9 分)分) 1. 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 (王绩野望 ) (2)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 (3)_,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_,志千里。 (曹操龟虽寿 ) (5)山随平野尽,_。 (李白渡荆门送别 ) (6)晴川历历汉阳树,_ 。 (崔颢黄鹤楼 ) (7) 赠从弟中借松柏的刚劲,明志向之坚贞的诗句是 _?_。 2.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 学完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我们掩卷思

2、索,各种感觉涌上心头。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风采; 可以和同学一起漫步于苏州园林, 欣赏眼前一幅幅由匠师 dn( )精竭虑凝结成的完美图画;还可以感受朱德对一生都劳 l ( ) 、仁慈的母亲的殷殷情怀;在父亲蹒跚的背影中回味浓浓的爱,想回报父爱的情愫潜_滋暗长;每逢骤雨猝至,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实验室里,我们感动于她的炽_热情怀;而走进罗素的世界,则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涤,思考青年人是肆无忌惮的挥霍青春,还是积蓄力量,为减轻社会之不幸而略尽绵薄之力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副其实的饕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

3、n _精竭虑劳 l _ (2)给加点的汉字注拼音: 潜_滋暗长炽_热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次考试实在太糟糕,自试卷发下来起,他就郁郁寡欢,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B. 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 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垃圾、脱鞋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D.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B.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4、 C. 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重视对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D. 海燕队第一仗就以 3 比 0 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5. 下列表述正确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 B.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庭坚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写的。 D.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 6. 小武在“强国有她”活动中,分享了下面这则新闻。 北京时间 2021 年 10月 16日 0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

5、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 582 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 6 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太空教师”王亚平曾在 2013年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本次飞行,她也将成为进驻空间站的首位女航天员,亲身参与空间站建

6、造任务。 目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三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1)用简洁的语言为本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六个月后,你将作为学生代表,采访返回地球的航天员王亚平。请根据新闻材料及采访原则,拟写两个采访问题。 7. 名著阅读 甲这时已是早晨两点过后,我真是精疲力尽了,但在 A 的白而带黄的脸上,却还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每当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中来回踱着步,一忽儿坐着,一忽儿躺着,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他的夫人也还没有睡。忽然间,他们两个都扑向一只在蜡烛旁边僵蒌的飞蛾欢呼起来。这确是一个很可

7、爱的小动物。淡淡苹果色的绿翼,还镶着一条郁金香色和玫瑰色的柔软彩纹。他揭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翅叶夹了进去。 乙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和 B 在一块。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 (1)甲片段中的 A 是 _ ,乙片段中的 B 是_(均填人名) (2)从所选生活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二、阅读与欣赏(二、阅读与欣赏(31 分)分) (一)古诗阅读(一)古诗阅读(5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

8、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8. 诗歌一、二两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9. 此诗的三、四句含蓄而深刻,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2 分)分) 阅读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超然台记 【北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

9、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益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茸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栗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

10、”,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餔糟啜醨(b zo chu 1i) :吃酒糟,喝薄酒。岁比不登:连年收成不好。楫:修理房屋。师尚父,即周初人姜太公吕尚。遗烈:前辈留下来的功业。淮阴:淮阴侯韩信。吊其不终:哀叹他不得善终。龠(yu ) :煮。 10.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共两处) 。 人 固 疑 余 之 不 乐 也 11.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吾安往而不乐_ (2)释舟楫之安_ (3)时相与登览_ (4)子由适在济南_ 12.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处之期年,而貌益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 下列

11、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这篇超然台记 ,首段正面阐述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的道理,表达自己无往而不乐的精神。 B. 第二自然段叙述了作者在超然台上向南所见马耳、常山,所忆隐君子;向东所见卢山想到卢敖,向西看到穆陵想到姜太公、齐桓公,向北看到滩水想到淮阴侯韩信。 C. 第二自然段先叙由杭到密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怎样超然自处,悠然自乐;再写修茸旧台和登台跳望的感慨;最后具体写超然台上游息宴饮的快乐。 D. 全文第一段记叙、议论,第二段记叙、描写,第三段抒情。全篇洋溢“超然”之情,文章构思独特,写景生动,说理透辟,语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体现了苏文洒

12、脱自如、纵横不羁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1414 分)分)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

13、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

14、,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

15、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中国文脉 ) 14.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

16、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1)_(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3)_(4)乡人敬惜字纸。 15. 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过路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 (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16. 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17. 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三、作文(三、作文(60 分)分) 18

17、. 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 请以“从此,我不再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 2022-2023 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卷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9 分)分) 1. 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 (2)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 (3)_,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_,志

18、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 (5)山随平野尽,_。 (李白渡荆门送别 ) (6)晴川历历汉阳树,_ 。 (崔颢黄鹤楼 ) (7) 赠从弟中借松柏的刚劲,明志向之坚贞的诗句是 _?_。 【答案】 . 山山唯落晖 . 征蓬出汉塞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老骥伏枥 . 江入大荒流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岂不罹凝寒 . 松柏有本性 【解析】 【详解】考查对古诗文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晖、蓬、莺、暖、骥、萋、鹦、鹉、罹、凝”这几个字的写法。 2.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

19、汉字,给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 学完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我们掩卷思索,各种感觉涌上心头。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风采; 可以和同学一起漫步于苏州园林, 欣赏眼前一幅幅由匠师 dn( )精竭虑凝结成的完美图画;还可以感受朱德对一生都劳 l ( ) 、仁慈的母亲的殷殷情怀;在父亲蹒跚的背影中回味浓浓的爱,想回报父爱的情愫潜_滋暗长;每逢骤雨猝至,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实验室里,我们感动于她的炽_热情怀;而走进罗素的世界,则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涤,思考青年人是肆无忌惮的挥霍青春,还是积蓄力量,为减轻社会之不幸而略尽绵薄之力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副其实的饕餮盛宴,

20、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n _精竭虑劳 l _ (2)给加点的汉字注拼音: 潜_滋暗长炽_热 【答案】 (1) . 殚 . 碌 (2) . qi n . ch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殚精竭虑(dn jng ji l) :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劳碌(l o l ) :辛劳忙碌。 【小问 2 详解】 潜滋暗长(qin z n zhng) :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炽热(ch r ) :极热,温度极高; (情绪等)热烈;烧热。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次考试实在太糟糕,自试卷发下来起,他就郁郁寡欢,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21、。 B. 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 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垃圾、脱鞋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D.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答案】B 【解析】 【详解】B 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与此处的语境不符。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22、。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B.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 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重视对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D. 海燕队第一仗就以 3 比 0 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答案】C 【解析】 【详解】A.搭配不当,将“发扬”改为“发挥” ; B.语序不当,将“干预”和“发现”交换位置; D.有歧义, “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飞虎队两年一直没赢” ,另一种是“

23、海燕队两年没赢过飞虎队” ,可把“没赢过”改为“战绩不佳” ; 故选 C。 5.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 B.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庭坚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写的。 D.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 A.有误,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 B.有误,黄庭坚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应该把“黄庭坚”改为“欧阳修” ; D.有误,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四部

24、分; 故选 C。 6. 小武在“强国有她”活动中,分享了下面这则新闻。 北京时间 2021 年 10月 16日 0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 582 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 6 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

25、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太空教师”王亚平曾在 2013年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本次飞行,她也将成为进驻空间站的首位女航天员,亲身参与空间站建造任务。 目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三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1)用简洁的语言为本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2)六个月后,你将作为学生代表,采访返回地球的航天员王亚平。请根据新闻材料及采访原则,拟写两个采访问题。 【答案】 (1)示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 (2)示例:问题一:请问您在本次太空之旅发射过程中和顺利落地之后分别在想些什么? 问题二:2013

26、年您就完成过神舟十号的飞行任务,您觉得这两次飞行给您带来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 根据导语“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 582 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可知,新闻主要对象是神舟十三号,事件是搭载三名航天员发射升空。可拟写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点火(或发射)升空” 。 【小问 2 详解】 考查新闻采访中采访问题的设计。 要注意采访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

27、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可抓住王亚平 2013 年曾经执行过飞行任务来设计问题,比较两次飞行的不同;也可询问返回地球的感受;也可采访太空授课和太空工作的有关情况。 示例:1、请问您在太空授课的最大感受是什么?2、在太空工作与地面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7. 名著阅读 甲这时已是早晨两点过后,我真是精疲力尽了,但在 A 的白而带黄的脸上,却还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每当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他一忽儿在两个小房间中来回踱着步,一忽儿坐着,一忽儿躺着,一忽儿倚着桌子读一叠报告。他的夫人也还没有睡。忽然间,他们两个都扑向一只在蜡烛旁边僵蒌的飞蛾欢呼起来。这确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动物。淡淡苹果色的绿翼,还镶着一

28、条郁金香色和玫瑰色的柔软彩纹。他揭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翅叶夹了进去。 乙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和 B 在一块。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 “跑上山顶去! ”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 (1)甲片段中的 A 是 _ ,乙片段中的 B 是_(均填人名) (2)从所选生活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 (1) . A:毛泽东 . B。彭德怀 (2)毛泽东、彭德怀质朴率真、富有生活情趣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情节的

29、掌握。 本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文中“白而带黄的脸上,却还找不出一些疲倦的表示”及“每当吴亮平翻译和我记录的时候”可推断出 A 是毛泽东。吴亮平担任的是毛泽东与斯诺之间翻译。在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里介绍毛泽东的形象。他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工作一丝不苟,是一位天才的战略家和政治战略家。 文中“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可判断 B是彭德怀。作者在红星照耀中国第八篇里介绍彭德怀的形象。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 【小问 2 详解】 本

30、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抓住情节进行分析。 文中“他们两个都扑向一只在蜡烛旁边僵蒌的飞蛾欢呼起来”中的“扑向” “欢呼”两个动词写出毛泽东的质朴率真; “他揭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翅叶夹了进去”体现出毛泽东富有生活情趣。 “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表现出彭德怀动作敏捷,还体现出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因此从毛泽东、彭德怀两个人的生活细节可以看出他们质朴率真且富有生活情趣。 二、阅读与欣赏(二、阅读与欣赏(31 分)分) (一)古诗阅读(一)古诗阅读(5 分)分) 阅读下面这

31、首诗,回答小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8. 诗歌一、二两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9. 此诗的三、四句含蓄而深刻,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 【答案】8. 写出了雨的雨量大,雨势猛(或雨势急) 9. 运用对比手法,将暴雨过后零落殆尽的桃李与翠绿齐整的青草对比,暗示桃李虽艳丽而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而生命力顽强(或艳丽如桃李的事物易凋谢,朴素如青草的生命力更长久) 。 【解析】 【详解】1.考查对景物特点的分析理解。一、二两句的意思是春雨迅猛,池塘水满与堤齐平,远处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

32、路崎岖。描写“雨” ,抓住“横” “满”可知雨水大、迅猛的特点。 2.考查对诗句的赏析。三、四句的意思是热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已经凋谢,只能看见萋萋的春草,碧绿一片。运用了对比(或衬托)手法,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赞扬了青草难以摧毁的顽强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2 分)分) 阅读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超然台记 【北宋】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33、,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益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茸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

34、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栗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 ,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注释】餔糟啜醨(b zo chu 1i) :吃酒糟,喝薄酒。岁比不登:连年收成不好。楫:修理房屋。师尚父,即周初人姜太公吕尚。遗烈:前辈留下来的功业。淮阴:淮阴侯韩信。吊其不终:哀叹他不得善终。龠(yu ) :煮。 10.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共两处) 。 人 固 疑 余 之 不 乐 也 11.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吾安往而不乐_ (2)释舟楫之安_ (3)时相与登览_ (4)子由适在济南_

35、 12.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处之期年,而貌益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这篇超然台记 ,首段正面阐述凡物皆有可观、皆有可乐的道理,表达自己无往而不乐的精神。 B. 第二自然段叙述了作者在超然台上向南所见马耳、常山,所忆隐君子;向东所见卢山想到卢敖,向西看到穆陵想到姜太公、齐桓公,向北看到滩水想到淮阴侯韩信。 C. 第二自然段先叙由杭到密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怎样超然自处,悠然自乐;再写修茸旧台和登台跳望的感慨;最后具体写超然台上游息宴饮的快乐。 D. 全文第一段记叙

36、、议论,第二段记叙、描写,第三段抒情。全篇洋溢“超然”之情,文章构思独特,写景生动,说理透辟,语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体现了苏文洒脱自如、纵横不羁的特点。 【答案】10.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11. . 安:哪里 . 释:放下 . 相与:一起 . 适:恰好、正好/恰逢 12. 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外貌更加丰满) ,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 13. D 【解析】 【10 题详解】 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

37、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句意: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 “人”是主语, “固疑”是谓语, “余之不乐也”是宾语,在这三者之间需断开; 据此可知这个句子的正确断句为: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11 题详解】 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安:哪里。 (2)句意: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释:放下。 (3)句意: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相与:一起。 (4)句意: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适:恰好、正好、恰逢。 【12 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

38、的理解及翻译能力。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 (1)期年,满一年;益,更加;发之白者,头发白的地方;日,一天天。 (2)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如,像;者,的人;耳,罢了、而已。 【13 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第三段交待了其弟苏辙(子由)为此台命名并作赋的事,是记叙,不是抒情; 故选 D。 【点睛】参考译文: 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

39、、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在园子的北面

40、,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 (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面

41、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 ,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1414 分)分)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

42、,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 “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

43、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 ,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 。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

44、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 “敬惜字纸。 ”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

45、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中国文脉 ) 14.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1)_(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3)_(4)乡人敬惜字纸。 15. 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 (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16. 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

46、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17. 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4. . 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 . 用小楷字借书。 15.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典型的细节,写出了老师对我的关爱,体现了书法对我的文化启蒙和激励作用。 (2)用“弯” “捡” “捧”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乡人对字纸的恭敬之情。 16. 补充强调农夫和渔民都不识字,突出乡人对字纸及文化的敬重,深化文章主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对作者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留下深刻印象。 17. 童年时老师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打下了“我”

47、书法的功底;乡人对字纸的敬惜,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这一切为作者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解析】 【分析】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的能力。 段根据第段“那个冬天太冷了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第段“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 、第段“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 、第段“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 、第段“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可以概

48、括为:期末考试时蘸酒磨墨写字;根据第段“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可以概括为:用写小楷字的方法去图书馆借书。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还要写出表达的情感。 (1)根据句子“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中“那些那些那些”构成了一组排比,再结合第段“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

49、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可知, “我”上小学时年纪小,是老师抱着“我” ,带“我”清洗,所以赏析的句子,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老师对“我”的关爱, “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写出了“我”对书法的痴迷,突出了书法对“我”童年学习生活的激励; (2)结合文章第段“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可知,句子“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中“弯” “捡” “捧” “走”这几个

50、动词的运用,写出了乡里人对字纸的恭敬,他们即便是不识字,也很尊重文字。 【16 题详解】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语段作用的理解。做此题要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并联系上下文进行解析。 根据第段“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可知,内容上,这段话强调了即使是不识字的农夫、渔民对写有字的纸都恭恭敬敬,再结合第段“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可知,第段独立成段,更深化了主题,使得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表现出文化氛围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也号召人们都敬重文化,敬惜字纸。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句意理解分析。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