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二二校校联考联考八年级八年级上上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 (一、基础。 (24 分)分) 1 (10 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 (2)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之塞上 )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 (4)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 (5) ,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其二) ) (6) ,江入大荒流。 ,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 (7)春天万物复苏,绿草悠悠,百花齐放。我们可以引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句子:“ , ”来描述这种花草美景。 (8) ,猿则
2、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 (9)自非亭午夜分, 。 (郦道元三峡 ) 2 (4 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 cu k l xi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 wi f b rn 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3)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 dn qi 的耗子俯冲下来。 (4)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 b xn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已受了他的影响了。 3 (3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最难寻觅而又最易失去的是朋友。 B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真的是壮
3、观极了。 C电影悬案之上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D这一回王老师真是生气了,一向和颜悦色的他,霎时严肃起来。 4 (3 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这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 (在 “面临的”后加“问题” ) B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气象观测能否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将“进入”改为“跻身” ) C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将“全社会”和“学校”互换位置) D她上大学时曾来村里数次旅游,见当
4、地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大学毕业后便与村里签了协议,开起 了染布印花的体验坊。 (将“数次”移到“曾”后) 5 (4 分)为下列这条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人民网上海 8 月 19 日电】18 日晚 9 点,随着读者陆续离开上海展览中心,2020 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帷幕。上海书展已走过十七载,今年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举办的一届书展,尤为特殊,也可谓“别开生面” 。 “安全、出彩”成为今年书展的关键词。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绝大多数书展取消、延期或转至线上。上海书展如期举办,成为今年首个举办的有规模、有影响的实体书展。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
5、场大考。 如期举办 2020 上海书展, 以 阅读的力量对此有所贡献,是上海出版人的责任。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如是说。 二、阅读。 (二、阅读。 (46 分)分) 6 (19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
6、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 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方山子: 苏轼的老朋友, 姓陈名慥, 字季常。 光、黄: 光州(今河南潢川) 、黄州(今湖北黄冈) 。朱家、郭解:西汉时的游侠。宗:尊崇,敬仰。折节:强制克制,改变初衷。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步于中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7、者耳。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3)下列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脉络清晰,先交代赏月缘由,然后写庭中所见月下景色,最后表达赏月的愉悦和被贬谪的苦闷心情。 B.“欣然起行”中的“欣然”二字,既表现了作者兴奋喜悦之情,也衬托出“月色入户”的动人景致。 C.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D.文本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以寥寥数语包罗较多内容,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4)请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 曰 呜 呼 此 吾 故 人 陈 慥 季 常 也 何 为 而 在 此 (5) 【甲】文中的苏轼被贬谪, 【乙】文中的方山子
8、“不遇” (不被赏识,不得志) ,请结合文本说说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7 (10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为副食。 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
9、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 。不同的菜系,其 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 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 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比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杷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菜
10、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的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
11、祥、祝福的寓意,如“红运当头” “全家福”等。 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和“怎么吃”讲究起来。显然,这已不单是为满足 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中国人在饮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B.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C.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D.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 (
12、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北方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特征以及饮食礼俗文化。 B.第 6 自然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的饮食习俗。 C.第 7 段“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本文介绍汉民族的饮食时先介绍南北方的主食,再介绍副食,最后介绍饮食礼俗文化。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张伯嘱咐老伴的原因。 【链接资料】 大年三十,张伯家欢聚一堂。女儿与在北方长大的女婿从北京回到长沙过年,做年夜饭的时候,张伯特意嘱咐做菜的
13、老伴,一是做菜的口味比平时要稍微咸一点,二是一定要做一道红烧鱼。 8 (17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胡钥匙 胡钥匙是市机械厂的工人,名叫胡青云。他从企业内退后,在楼下摆了一个修锁配钥匙的摊子。他这个人很热心肠,楼上楼下的人好叫他帮忙,随叫随到,从不谈钱,人家给钱,他就收,人家不给,他也不要。他这样做,不知不觉得罪了后楼房的丰老二,他却一点也不知道。这维修的活,原来是丰老二干的。丰老二是半路出家,干活不利索不说,还老是留尾巴,一次修不好,再修还要钱,胡钥匙这是把丰老二的财路断了。 早上,胡钥匙提着电子配钥匙机下楼,刚走到楼梯口,就接到于婆婆从菜市场打来的电话,说她钥匙忘在家里了,煤气灶烧着水
14、,让他快去家里把煤气关了。胡钥匙放下东西,就往于婆婆家跑,一口气上 6 楼,拿着工具就开门。丰老二住在于婆婆对门,听到门外有响声,出门一看,胡钥匙在开于婆婆的门锁。他不怀好意地拿出手机拨打 110 说,有人撬锁开门。胡钥匙打开门,冲进厨房,把煤气关了,水壶的水已经烧干了。 胡钥匙正等于婆婆回来, 丰老二就带着民警进来了, 指着胡钥匙说, 就是他撬门。民警还以为胡钥匙真是小偷,就要带他走。于婆婆赶回来了,她说,胡钥匙不是小偷,是我叫他帮忙的。民警了解情况后走了。 胡钥匙的摊子靠着花坛, 路边是沈大姐的水果摊, 后面是小江的自行车修理摊。 丰老二住在后楼,他的窗子斜对着胡钥匙的摊子,只要看到胡钥匙
15、出摊,他就下楼了,要胡钥匙给他配把钥匙,过一会儿 说,钥匙配得不好,打不开锁。再过几天,丰老二又来了,说他钥匙配坏了,胡钥匙就亲自去开锁。丰老二就拿胡钥匙没办法了。卖水果的沈大姐说他,你也是个男人,怎么这么没用。小江笑他,胡师傅,你上辈子是个女人脱胎的。 一天,于婆婆笑嘻嘻地跑来了,像是报喜似的说,恶有恶报,丰老二硬要修 5 楼王家的水管子,不知怎么搞的,脚也崴了,手也扭了,你说好笑不好笑,到现在也不能出门,成天在家哎哟哎哟,没人理他。卖水果的沈大姐说,活该。因为丰老二爱拿沈大姐的水果,拿着就走。 胡钥匙敲开丰老二的门, 丰老二一只脚踮着, 惊吓地望着胡钥匙。 胡钥匙和气地说, 我来看看你。胡
16、钥匙几下子就帮丰老二把家里整理干净了, 并买米买面买油, 还买了许多零食, 够丰老二吃一个月的。胡钥匙站在窗前看到自己的摊子,忽然想到说,要不这样,你每天拉开窗帘就说明你没事,不拉开窗帘我就上来。丰老二说,这个办法好,我每天都能看见你。 早上,丰老二拉开窗帘,站在窗前,望着胡钥匙微笑,挥挥手,胡钥匙也望着丰老二,开心地笑了,也挥挥手。 太阳从楼房后升起来了,丰老二心里温暖极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选自 2020 年 1 月 11 日西安晚报 ,有删改) (1)阅读全文,梳理小说情节,将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得罪”了“丰老二”_被“丰老二”找麻烦_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7、。 太阳从楼房后升起来了,丰老二心里温暖极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3) 小说多处交代了丰老二居住的环境,这对小说情节的展开起什作用?请你结合小说相关情节具体分析。 (4)阅读全文,说说看,本文以“胡钥匙”为题有什么妙处? 三、作文。 (三、作文。 (50 分)分) 9 (50 分)题目:那一段美好的时光 要求: (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2)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四、附加题。 (四、附加题。 (10 分)分) 10 (10 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彭德怀过去既有这样一种斗争历史,我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
18、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 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我们在一起吃过好
19、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宁夏产瓜,种类很多,彭德怀很爱吃。可是,好吃惯了的作者却发现彭德怀在吃瓜方面并不是什么对手。但是在彭德怀参谋部里的一位医生前面只好低头认输,他的吃瓜能力已为他博得了“韩吃瓜的”这样一个美名。 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 “冲到
20、顶上去! ”彭德怀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窜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他记录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所见所闻? (2)结合选文,谈谈斯诺对彭德怀的印象。 (3)书中还描述了其他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参考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解析 一、基础。 (一、基础。 (24 分)分) 1 (10 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妻子象禽兽 ,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之塞上 ) (3)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
21、萋鹦鹉洲 。 (崔颢黄鹤楼 ) (4)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 (5) 岂不罹凝寒 ,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其二) ) (6)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 (7)春天万物复苏,绿草悠悠,百花齐放。我们可以引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句子: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来描述这种花草美景。 (8)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 (9)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 (郦道元三峡 )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
22、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妻子象禽兽(注意“禽”的书写) (2)长河落日圆 (3)芳草萋萋鹦鹉洲 (4)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5)岂不罹凝寒 (6)山随平野尽 月下飞天镜 (7)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8)蝉则千转不穷 (9)不见曦月(注意“曦”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
23、(4 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 cu k l xi 摧枯拉朽 ,军 无斗志,纷纷溃退。 (2)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 wi f b rn 为富不仁 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3)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 dn qi 胆怯 的耗子俯冲下来。 (4)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 b xn 不逊胆怯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已受了他的影响了。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答案: (1)摧枯拉朽 (2)为富不仁 (3)
24、胆怯 (4)不逊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 (3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最难寻觅而又最易失去的是朋友。 B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真的是壮观极了。 C电影悬案之上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D这一回王老师真是生气了,一向和颜悦色的他,霎时严肃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
25、解不正确。 【解答】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对象错误。 故选:C。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 (3 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这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 (在 “面临的”后加“问题” ) B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气象观测能否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将“进入”改为“跻身” ) C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
26、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将“全社会”和“学校”互换位置) D她上大学时曾来村里数次旅游,见当地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大学毕业后便与村里签了协议,开起了染布印花的体验坊。 (将“数次”移到“曾”后)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 【解答】ACD.正确。 B.有误,一面对两面,应删掉“能否” 。 故选:B。 【点评】病句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5 (4 分)为下列这条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人民网上海
27、 8 月 19 日电】18 日晚 9 点,随着读者陆续离开上海展览中心,2020 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帷幕。上海书展已走过十七载,今年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举办的一届书展,尤为特殊,也可谓“别开生面” 。 “安全、出彩”成为今年书展的关键词。受疫情影响,国内外绝大多数书展取消、延期或转至线上。上海书展如期举办,成为今年首个举办的有规模、有影响的实体书展。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场大考。 如期举办 2020 上海书展, 以 阅读的力量对此有所贡献,是上海出版人的责任。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如是说。 【分析】
28、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新闻通常包括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原因。这五个要素在一则新闻中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拟写新闻标题时,内容上要讲清人(物) 、事件,形式上要求语言简洁明快、一语破的。 【解答】结合材料内容,从“18 日晚 9 点,随着读者陆续离开上海展览中心,2020 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落下帷幕”中概括为:2020 上海书展落幕。 答案: 2020 上海书展落幕 【点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根据新闻标题简洁、新颖、醒目的要求,我们先筛选出新闻的主要信息,然后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么样) ”的形式表述。 二、阅读。 (二、阅读。 (46 分)分) 6 (1
29、9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 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
30、释】方山子: 苏轼的老朋友, 姓陈名慥, 字季常。 光、黄: 光州(今河南潢川) 、黄州(今湖北黄冈) 。朱家、郭解:西汉时的游侠。宗:尊崇,敬仰。折节:强制克制,改变初衷。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考虑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于是,就 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3)下列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脉络清晰,先交代赏月缘由,然后写庭中所见月下景色,最后表达赏月的愉悦和被贬
31、谪的苦闷心情。 B.“欣然起行”中的“欣然”二字,既表现了作者兴奋喜悦之情,也衬托出“月色入户”的动人景致。 C.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D.文本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以寥寥数语包罗较多内容,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4)请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 曰 呜 呼 此 吾 故 人 陈 慥 季 常 也 何 为 而 在 此 (5) 【甲】文中的苏轼被贬谪, 【乙】文中的方山子“不遇” (不被赏识,不得志) ,请结合文本说说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来,
32、 (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 (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乙】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 都推崇他。 (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 “哎,这是我的老朋友
33、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解答】 (1)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 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 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句意为: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念:想到,考虑。 句意为: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遂:于是,就。 句意为: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相与:一起。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空明,清明澄澈
34、;盖,大概是。句意为: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 重点词:但,只是;如,像。句意为: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重点词:矍然,惊奇注视的样子;所以,的原因。句意为: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3)本题考查分析题解文本内容。 ABD.正确; C.有误, “庭下如积水空明”是写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并没有写水。 故选:C。 (4)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本句的意思是:我说: “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可据此断句为
35、: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5)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根据甲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和“相与步于中庭”表明苏轼与友人一道赏月来自我排遣贬谪的苦闷;乙文“晚乃遁于光、黄间”表明方山子过着隐居生活,以此来排遣不得志的苦闷。 答案: (1)想到,考虑;于是,就;一起; (2)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3)C (4)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5)苏轼:访友,赏月;方山子:隐居。 【点评】文言
36、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37、。 7 (10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以“食”为天 俞水生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为副食。 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
38、、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 。不同的菜系,其 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 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 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比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杷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
39、清楚了。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既可加强 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的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红运当头” “全家福”等。 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
40、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和“怎么吃”讲究起来。显然,这已不单是为满足 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B A.中国人在饮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B.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C.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D.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 (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北方
41、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特征以及饮食礼俗文化。 B.第 6 自然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的饮食习俗。 C.第 7 段“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本文介绍汉民族的饮食时先介绍南北方的主食,再介绍副食,最后介绍饮食礼俗文化。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张伯嘱咐老伴的原因。 【链接资料】 大年三十,张伯家欢聚一堂。女儿与在北方长大的女婿从北京回到长沙过年,做年夜饭的时候,张伯特意嘱咐做菜的老伴,一是做菜的口味比平时要稍微咸一点,二是一定要做一道红烧鱼。
42、【分析】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分别介绍了中国饮食背后蕴含的文化,以及地形和气候、各地的烹饪方法对饮食的影响,同时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有所变化。 【解答】 (1)本题考查对原文信息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 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地理环境因素、 烹饪方法等造成的,并非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原文信息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此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但没有作比较。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活学活用。根据原文可以知道“北方大多数
43、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所以张伯嘱咐做菜的口味要比平时稍微咸一点,来适应女婿的口味。 根据原文可以知道 “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 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菜肴也有讲究, 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 , “鱼”谐音“余” ,过年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表达吉祥的寓意。 答案: (1)B (2)B (3)因为女婿是在北方长大的,而北方人口味偏咸。“鱼”谐音“余” ,过年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表达吉祥的寓意。 【点评】要想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8 (17 分)阅读下文,
44、回答问题。 胡钥匙 胡钥匙是市机械厂的工人,名叫胡青云。他从企业内退后,在楼下摆了一个修锁配钥匙的摊子。他这个人很热心肠,楼上楼下的人好叫他帮忙,随叫随到,从不谈钱,人家给钱,他就收,人家不给,他也不要。他这样做,不知不觉得罪了后楼房的丰老二,他却一点也不知道。这维修的活,原来是丰老二干的。丰老二是半路出家,干活不利索不说,还老是留尾巴,一次修不好,再修还要钱,胡钥匙这是把丰老二的财路断了。 早上,胡钥匙提着电子配钥匙机下楼,刚走到楼梯口,就接到于婆婆从菜市场打来的电话,说她钥匙忘在家里了,煤气灶烧着水,让他快去家里把煤气关了。胡钥匙放下东西,就往于婆婆家跑,一口气上 6 楼,拿着工具就开门。
45、丰老二住在于婆婆对门,听到门外有响声,出门一看,胡钥匙在开于婆婆的门锁。他不怀好意地拿出手机拨打 110 说,有人撬锁开门。胡钥匙打开门,冲进厨房,把煤气关了,水壶的水已经烧干了。 胡钥匙正等于婆婆回来, 丰老二就带着民警进来了, 指着胡钥匙说, 就是他撬门。民警还以为胡钥匙真是小偷,就要带他走。于婆婆赶回来了,她说,胡钥匙不是小偷,是我叫他帮忙的。民警了解情况后走了。 胡钥匙的摊子靠着花坛, 路边是沈大姐的水果摊, 后面是小江的自行车修理摊。 丰老二住在后楼,他的窗子斜对着胡钥匙的摊子,只要看到胡钥匙出摊,他就下楼了,要胡钥匙给他配把钥匙,过一会儿说,钥匙配得不好,打不开锁。再过几天,丰老二
46、又来了,说他钥匙配坏了,胡钥匙就亲自去开锁。丰老二就拿胡钥匙没办法了。卖水果的沈大姐说他,你也是个男人,怎么这么没用。小江笑他,胡师傅,你上辈子是个女人脱胎的。 一天,于婆婆笑嘻嘻地跑来了,像是报喜似的说,恶有恶报,丰老二硬要修 5 楼王家的水管子,不知怎么搞的,脚也崴了,手也扭了,你说好笑不好笑,到现在也不能出门,成天在家哎哟哎哟,没人理他。卖水果的沈大姐说,活该。因为丰老二爱拿沈大姐的水果,拿着就走。 胡钥匙敲开丰老二的门, 丰老二一只脚踮着, 惊吓地望着胡钥匙。 胡钥匙和气地说, 我来看看你。胡钥匙几下子就帮丰老二把家里整理干净了, 并买米买面买油, 还买了许多零食, 够丰老二吃一个月的
47、。胡钥匙站在窗前看到自己的摊子,忽然想到说,要不这样,你每天拉开窗帘就说明你没事,不拉开窗帘 我就上来。丰老二说,这个办法好,我每天都能看见你。 早上,丰老二拉开窗帘,站在窗前,望着胡钥匙微笑,挥挥手,胡钥匙也望着丰老二,开心地笑了,也挥挥手。 太阳从楼房后升起来了,丰老二心里温暖极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选自 2020 年 1 月 11 日西安晚报 ,有删改) (1)阅读全文,梳理小说情节,将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得罪”了“丰老二”_被“丰老二”找麻烦_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太阳从楼房后升起来了,丰老二心里温暖极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3) 小说多处交代了丰老二
48、居住的环境,这对小说情节的展开起什作用?请你结合小说相关情节具体分析。 (4)阅读全文,说说看,本文以“胡钥匙”为题有什么妙处? 【分析】文章以胡钥匙为线索,通过叙述胡钥热心肠,修钥匙,得罪了丰老二;被丰老二故意为难,被找麻烦;后来丰老二受伤,胡钥匙不计前嫌,主动看望并每天关心丰老二的故事,突出了胡钥匙憨厚老实、以德报怨的特点,表现了他的真诚与善良。 【解答】 (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梳理。本文故事情节以“胡钥匙”为线索展开叙述。第一部分胡钥匙热心肠,修钥匙,得罪了丰老二;第二部分胡钥匙给于婆婆开门锁,被丰老二诬陷是小偷;第三部分胡钥匙被丰老二故意为难,被找麻烦;第四部分丰老二受伤,胡钥匙不计前
49、嫌,主动看望丰老二;第五部分胡钥匙让丰老二每天拉开窗帘以表示自己没事,对丰老二表示关心。据此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表达。 “太阳升起来并温暖丰老二的内心”其实是胡钥匙的真诚善良的心温暖了丰老二, “新的一天开始了”写出了丰老二被胡钥匙感动,两人之间的矛盾消除了,丰老二决定重新开始。 “温暖”写出了胡钥匙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消除了丰老二自己的误解。 (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文中第二段写道丰老二的居住环境“丰老二住在于婆婆对门” ,这样在胡钥匙为于婆婆撬门开锁时才会被丰老二有机会看到,后面丰老二受伤,于婆婆才会第一时间知道并向胡钥匙讲述。第三段写“丰老二住在后楼,他的窗子斜
50、对着胡钥匙的摊子” ,这样才会引出只要胡钥匙出摊,丰老二就会第一时间看到并出去刁难胡钥匙。也为下文丰老二受伤后,胡钥匙让他拉开窗帘以示自己没事作铺垫。 (4)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这篇文章刻画了“胡钥匙”憋厚老实、以德报怨的形象, “胡钥匙”是文章的主人公,所以题目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全文以“胡钥匙”为线索展开叙述,又刻画了一个丰老二的形象,与胡钥匙形成对比,突出胡钥匙的形象。 “胡钥匙”本姓胡, “钥匙”是他职业的代称,也是他与丰老二矛盾揭开的“钥匙” ,体现胡钥匙的真诚与善良。 答案: (1)被“丰老二”诬陷是小偷;看望受伤的“丰老二” ;每天关心着“丰老二” 。 (2) “温暖”是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