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6864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二校联考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运用(一、语言知识运用(20 分)分) 1 (3 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i) 屏息(bng) 一绺(li) 正襟危坐(jn) B遗嘱(zh) 镌刻(jun) 鬈发(jun) 杳无消息(yo) C翘首(qio) 教诲(hu) 锃亮(zng) 惨绝人寰(hun) D悄然(qio) 溺水(n) 刀鞘(qio) 筋疲力尽(jn) 2 (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凌空 颁发 仲裁 眼花嘹乱 B泻气 舰艉 娴熟 殚精竭虑 C篡改 遁形 抵赖 振聋发

2、聩 D劳禄 禁锢 器宇 和颜悦色 3 (3 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警方发动大规模的扫黑行动,先逮捕头目,然后再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余孽。 B朝阳从窗户照在我的脸上,我如梦初醒,想起该背诵的课文还没有背呢。 C任正非白手起家,用他的大智慧、大气魄创立了千亿帝国华为集团。 D新华社对日本准备排核废水入海事件的评论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4 (3 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河北省固安县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吸引了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B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本期“讲经典”的听众,除成都的教师外,还有重庆、西安等外地教师

3、也参与其中。 D “成都红色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将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视听盛宴。 5 (4 分)请将下列材料改成一句话的新闻,不超过 15 个字,标点不占格。 5 月 28 日到 29 日,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部门组成的专家组来到眉山市,对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进行复查。 在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交流反馈会上,专家组认为,眉山市真正践行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理念;岷江河道治理效果显著、工业节水水平高,各项工作均居全省前列。眉山市最终高分通过本次复查。 6 (4 分)请根据刘桢的诗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扩写成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

4、语言生动,运用一种修辞,不少于 50 字。 二、古诗文言阅读(二、古诗文言阅读(30 分)分) 7 (17 分)文言文阅读。 西陵峡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迭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

5、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注释】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西起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为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山松:即袁山松,名一作崧,东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曾任宜都太守。跻(j) :登,踏上。迭崿(di ) :层层叠叠。萧森:参差。离离蔚蔚:郁郁葱葱。 (1)下列句中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壁或千许丈:或者 B.泠泠不绝:形容声音清越 C.流连信宿:两三天 D.未尝有也:曾经 (2)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B.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C.既自欣得此/奇观山

6、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D.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作者抓住乘船的感受,突出西陵峡的流急和滩险。 B.西陵峡岸上的绝壁高达千丈,壁上石头的颜色和形状,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C.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简洁精炼。 D.作者实地考察,欣赏到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惊喜千古来终于遇到了知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8 (6 分)古代诗歌阅读。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

7、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 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 “穿”字写出了山径在空间上的狭窄; “山径”点明了诗人的位置。 B.颔联先写傍晚秋声万壑起,后写数峰毅然挺立在夕阳里,描写出了山村傍晚的热闹。 C.颈联写经霜的柴梨叶子随风飘落,红艳似火;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 D.全诗听觉、视觉、嗅觉相结合,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秋晴图。 (2)

8、请找出表现诗人情感前后变化的词语,并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9 (6 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 ,终岁常端正。 (3)无可奈何花落去, 。 (4) ,志在千里。 (5) 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月光如水、疏影横斜的两句是: “ , 。 ”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4 分)分) 10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们平常所说的蝉,不过是活跃于人们视野中的蝉的一种形象而已。蝉和其它昆虫一样,一生中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要历经几次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也就是变态。蝴蝶、蜜蜂、萤火虫等大多数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

9、虫四个时期,叫全变态或完全变态。然而,蝉的一生只变三次模样,没有蛹期, 而且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近似 (不像毛毛虫与蝴蝶成虫那样有云泥之别) , 称为若虫,所以蝉属于渐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蝉一般头年盛夏产卵, 次年初夏孵化, 卵期大约 300 天。 常见的蚱蝉卵为椭圆棒状, 像极细小的珍珠,乳白有光泽,长约 2.5 毫米。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 产于寄主植物新生枝条内的越冬卵孵化后,若虫翻着筋斗或

10、者随着枯枝掉落地上,这得益于雌蝉产卵时伤害了树枝的韧皮部,所以等到蝉卵孵化时,树枝也慢慢枯萎了。 柔软的米白色若虫艰难地从枯枝里钻出来,听从本能的召唤,朝着温暖向阳、土质疏松、靠近树根的地方爬去。它的身体太柔软、太虚弱,它害怕风吹日晒、雨淋霜冻,更不想成为其它动物的美食。因此,它用一对天赐的强壮开掘足拼命地挖掘泥土,以尽快的速度隐身地下。终于安全了,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它还要继续努力, 把自己的最后一点能量用来开通到达树木根部的甬道, 然后将尖利的口器刺入树根,拼命地吮吸树木的汁液,享受一生中的第一顿美餐。 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复眼没什么用处,所以若虫起初仅有可以感光的单眼。它依靠发达的触角感知环

11、 境,吃饱喝足后慢条斯理地营造地下居室,在泥土中优哉游哉地生活。正如曹植蝉赋开篇所云: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那清淡素净的鸣蝉,潜藏在黑暗的泥土之中。 若虫究竟要在地下隐居多久呢?不是几周、几个月,而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许多蝉的寿命为 35年, 那么这些蝉的若虫在地下就要隐居 24 年, 这些蝉每年都会有一些羽化为成虫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某个夏天雨后的黄昏,在生物钟的催促和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若虫意识到出土的时机到了:此时黄褐色的若虫已经充分发育,身体坚硬,翅芽发达,从头顶至后背中央形成了一条蜕皮线;而且外界温度升高有利于羽化后尽快晾干翅膀,同时也避免了阳光暴晒使翅膀开裂;此外,

12、雨后的泥土变得柔软湿润,有利于摆脱大地的束缚。 若虫从容不迫地从穴居的土室中钻出来,它不再需要地下的安全屋,它渴望拥有蔚蓝的天空。它爬到高高的树枝上,开始“金蝉脱壳”经过最后一次蜕皮脱去金灿灿的外骨骼。它丢掉一身旧衣裳(蝉蜕) ,洗心革面,焕然一新,羽化成虫它终于蜕变成了一只被世人喜闻乐见的真正的蝉,在阳光炎热的仲夏,开始在丛林中游乐。 为了不辜负生命中唯一的夏天,羽化后的成虫都喜欢在大树上群集鸣叫,尽情歌颂和享受生命中最精彩的时光。一两个月后,寻觅到心仪配偶的成虫交尾,然后雄蝉率先走到生命的尽头,从枝头坠落,缄默无声地死去。雌蝉则要完成其终极使命,将卵产到精心挑选的树枝里,之后才会追随亡夫而

13、去。蝉卵的孵化又将开启下一个生命周期。 蝉舍弃安全舒适习惯已久的地下生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勇敢地追求自由的新生活。对此,法布尔同样赞颂有加: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作者:秦自民,发表于百科知识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蝉属渐变态或不完全变态,一生要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成虫期时间最短。 B.蝉的若虫隐居地下,因为它没有单眼复眼感光,只能依靠发达

14、的触角感知地下环境。 C.经过长时间的蛰伏,蝉的若虫羽化为成虫,只要身体发育充分、泥土柔软温润即可。 D.雌蝉将卵产到新挑选的树枝后,就会比雄蝉先死去,蝉卵的孵化进入到下一个周期。 (2)下列对文章说明方法和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蝉的生命周期与其它昆虫的不同。 B.第段引用蝉赋中的诗句,生动地说明若虫被黑暗泥土束缚的无奈。 C.第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蝉的若虫潜藏在地下的时间长。 D.文章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蝉的世界,语言生动,既有理趣又有情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虫用尖利的口器刺入树木的根部,侵吞树木的营养

15、,对树木的生长有一定的危害。 B.若虫在钻出枯枝后,如果不能快速地隐身到地下,就很可能失去羽化为成虫的机会。 C.在蝉的成虫生命历程结束后,虫体被晾干,成为了医药中难得的一味中药“蝉蜕” 。 D.文章末尾法布尔对蝉的赞美,让我们看出他对昆虫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的敬畏。 11 (11 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各题。 材料一: 北京 4 月 27 日电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也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与发展。 然而现实中,肥胖、近视、焦虑等健康问题困扰着许多青少年。为提升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16、 ,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作出最新规定。 通知明确了中小学各学段体育课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强调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 1 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明确要求小学生睡眠时间达到 10 小时,初中生应达到 9 小时,高中生应达到 8 小时;要求确保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同时强调,完善中小学生睡眠状况监测机制,要求作业、校外培训都要为学生睡眠“让路” 。 (摘自 2021 年 4 月 27 日光明日报 ) 材料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悉, 由该所调查并编写的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 (20192020) 近日发布。其中的“2009 年和 2020 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际演变”专题报告显示,通

17、过考察青少年的抑郁和睡眠状况在 10 余年间的演变趋势发现: 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保持平稳,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说,青少年睡眠不足主要有两方面体现:一是上学日睡眠不足 8 小时的比例升高 1 个百分点。分学段显示,有 95.5%的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足 10 小时,有 90.8%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 9 小时,有 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 8 小时。二是上学日睡眠时长随年级升高而呈现下降趋势。相比 10 余年前,2020 年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在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 40 分钟,高一、高二减少 10 至 20 分钟。 (选自

18、2021 年 4 月 23 日中国青年报 ) 材料三: 记者调查了解到,沉重的课业压力是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的首要原因。一到周末、节假日,孩子们奔波于不同的培训点之间,应对上不完的补习班和做不完的家庭作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长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孩子每天回家吃完饭就写作业,可是太磨蹭了,写完要到晚上 11 点多,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就要起床上学。 ”一位小学生家长吴先生说。此外,很多父母都有“晚睡综合征” ,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或电脑,不知不觉中,这种习惯也慢慢地影响了孩子。 医学研究显示,在青少年时期,生长激素多在深睡眠时期分泌,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因此良好的睡眠是保障

19、生长发育的关键。而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 响。长期睡眠不足会出现心慌、坐立不安和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这都会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会被负面情绪困扰,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抑郁倾向,甚至造成消极厌世的心理。 ”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说。 近年来, 青少年睡眠时长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抑郁的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 “青少年学生睡眠不足是一个复杂问题,其背后深层次的教育问题、社会心理、家长心态都要逐一对症下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 ”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副校长兰登慧说。 (取材于“新华网” ,有删改) (1

20、)下列表述中,用作材料一这则消息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前,肥胖、近视、焦虑等健康问题困扰着许多青少年,亟待解决。 B.教育部发布通知 ,明确了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新规定。 C.通知规定了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对睡眠时间提出明确要求。 D.贯彻通知精神,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科院报告指出,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日趋严重,时长不达标者占比高。 B.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对身体成长有影响,还会对学习、心理等有影响。 C.造成青少年睡眠不足的原因有课业负担太重、不良习惯、受负面情绪困扰等。 D.中小学生睡眠不

21、足不仅是家庭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3)呵护青少年的睡眠“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 。请结合上面材料,提出具体的呵护措施。 12 (15 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灯笼红 牛汉 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做灯笼红。这瓜虽然外表丑陋,熟透了以后,瓤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黧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曾祖母至少活到了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炕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

22、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我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 我睡得死,醒来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 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 不是过大年, 为甚穿新鞋?还有, 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我坐起来,刚喊了声“老娘娘” (家乡对曾祖母这么叫,第一个娘读入声) ,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

23、抱走,送到父母住的 屋子里。我哭着,我并不晓得曾祖母已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 。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要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的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 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 我跑到她身边, 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 一进大门,有一间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在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

24、,而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 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 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 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了红烁烁的瓜瓤了。 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

25、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我连曾祖母的姓氏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颗酸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 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上的评

26、判) ,都怕她三分。 到了晚年, 她却异常的温厚, 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 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间隐没了,回到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有删改) (1)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富于诗意,对“我”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的描写,充满情趣和温馨。 B.本文刻画传神,对曾祖母的描写细致入微,很好地体现了她的刚烈性格。 C.本文从儿童视角叙述曾祖母的死,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死亡的恐怖和悲哀。 D.本人感情深挚,通过对曾祖母的回忆,讴歌了母性的伟大和故乡的美丽。 (2)结合上下文,品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

27、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 (从描写手法角度) 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回忆曾祖母对自己的爱,而题目却取作灯笼红,有何含义与作用? 四名著阅读(四名著阅读(6 分)分) 13 (3 分)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 85 周年之际, 东坡中学某班举行 “ 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书又名西行漫记 ,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B.本书是一部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

28、的图书。 C.本书是按照作者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D.本书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没有体现作者的倾向性。 14 (3 分) 红星照耀中国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立体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将领形象,作者既突出了他们伟大卓越的一面,也刻画了他们作为常人的一面,请你围绕这两个方面,从 A、B 两项中任选一人,参照示例,完成对人物的简介,60 字左右。 【示例】毛泽东:他博览群书,高瞻远瞩,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生活简朴,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吃辣的嗜好。 A.周恩来 B.彭德怀 五、写作(五、写作(60 分)分) 15 (10 分)小作文。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东坡中

29、学的校园里快乐地学习生活, 秋季的校园里哪一处的风景在你眼中是最美的呢?请自选“校园一景”写一篇 300 字以内的小美文吧!不写题目。 提示: (1)只需选择一个局部,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2)除自然景物,还可以加入师生活动,展现校园特点; (3)遵循一定的写景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4)运用 12 种描写景物的方法,例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修辞等。 16 (50 分)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日子里,我们总会遇到一个促进自己,改变自己,成就自己的人。鲁迅遇到藤野先生,从他身上,学到了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科学的严谨求实,对他人的热情关心,才让自己成为了中国文坛上令人瞩

30、目的“孺子牛” ;朱德,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在劳作中要勤劳,在家庭中要任劳任怨,在革命中要意志坚强,才让自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流芳千古的“革命家” 。请你认真观察,精心筛选,深入思考,以“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3)要有真情实感;(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解析 一、语言知识运用(一、语言知识运用(20 分)分) 1 (3 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i) 屏息(bng) 一绺(li) 正襟危坐(jn) B遗嘱(zh) 镌刻(jun)

31、 鬈发(jun) 杳无消息(yo) C翘首(qio) 教诲(hu) 锃亮(zng) 惨绝人寰(hun) D悄然(qio) 溺水(n) 刀鞘(qio) 筋疲力尽(jn)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 “一绺”的“绺”应读作“li” ; B.有误, “鬈发”的“鬈”应读作“qun” ; C.正确; D.有误, “悄然”的“悄”应读作“qio” 。 故选:C。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

32、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 (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凌空 颁发 仲裁 眼花嘹乱 B泻气 舰艉 娴熟 殚精竭虑 C篡改 遁形 抵赖 振聋发聩 D劳禄 禁锢 器宇 和颜悦色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字词意思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 “眼花嘹乱”的“嘹”应为“缭” ; B有误, “泻气”的“泻”应为“泄” ; C正确; D有误, “劳禄”的“禄”应为“碌” 。 故选:

33、C。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 (3 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警方发动大规模的扫黑行动,先逮捕头目,然后再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余孽。 B朝阳从窗户照在我的脸上,我如梦初醒,想起该背诵的课文还没有背呢。 C任正非白手起家,用他的大智慧、大气魄创立了千亿帝国华为集团。 D新华社对日本准备排核废水入海事件的评论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

34、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如梦初醒: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不符语境。 故选:B。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4 (3 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河北省固安县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吸引了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B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本期“讲经

35、典”的听众,除成都的教师外,还有重庆、西安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D “成都红色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将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视听盛宴。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搭配不当,把“吸引”改为“激发” ; B有误,成分残缺,应补足宾语“的行径” ; C有误,句式杂糅,应删去“也参与其中” ;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

36、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 (4 分)请将下列材料改成一句话的新闻,不超过 15 个字,标点不占格。 5 月 28 日到 29 日,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部门组成的专家组来到眉山市,对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进行复查。 在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交流反馈会上,专家组认为,眉山市真正践行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理念;岷江河道治理效果显著、工业节水水平高,各项工作均居全省前列。眉山市最终高分通过本次复查。 【分析】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仔细阅读材料,抓住新闻(消息)的要素“什么人+什

37、么事+结果怎样”等进行概括。材料的主要事件是“专家组来到我市,对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进行复查” ,结果是“我市最终高分通过本次复查” 。答题时除抓住上述关键点,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解答】答案: 示例:眉山市节水型城市工作通过复查。 【点评】给新闻拟写标题,关键是抓住新闻的导语部分(通常为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 ,然后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加以整合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明扼要,字数不宜过多。 6 (4 分)请根据刘桢的诗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扩写成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一种修辞,不少于 50 字。 【分析】 本题考查诗句的扩展。 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此句意思是 “

38、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再加入合理的想象,语言生动,运用一种修辞,不少于 50 字。 【解答】答案: 示例:猛烈的风呼啸着,犹如狂吼的野兽疯狂向松柏扑去。刚劲的松柏毫不畏惧,坚挺着身躯,高昂着松枝,在狂风中屹然挺立。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古诗文言阅读(二、古诗文言阅读(30 分)分) 7 (17 分)文言文阅读。 西陵峡 江水又东迳西

39、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迭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注释】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西起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为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山松:即

40、袁山松,名一作崧,东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曾任宜都太守。跻(j) :登,踏上。迭崿(di ) :层层叠叠。萧森:参差。离离蔚蔚:郁郁葱葱。 (1)下列句中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绝壁或千许丈:或者 B.泠泠不绝:形容声音清越 C.流连信宿:两三天 D.未尝有也:曾经 (2)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B.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C.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D.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

41、.作者抓住乘船的感受,突出西陵峡的流急和滩险。 B.西陵峡岸上的绝壁高达千丈,壁上石头的颜色和形状,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C.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简洁精炼。 D.作者实地考察,欣赏到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惊喜千古来终于遇到了知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分析】 【参考译文】 江水又东流,经过西陵峡。 宜都记说:从黄牛滩往东进入西陵境内,到峡口的百里左右航程中,山水环绕曲折。两岸高山峻岭层层叠叠,不到正午或夜半,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岩石色

42、彩缤纷,形状常常很像某种事物。树高林密,经冬常绿不凋。猿鸣声极其清越,山谷里回声荡漾,久久不绝。所谓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听人们说,峡中水流险急,书中的记载和口头的传闻,都是讲述身临险境时的可怕情景,以此来相告诫,却没有人谈到这里山水之美的。待到我亲身踏上这片土地,一到这里就满怀欣喜,这才相信耳闻总不如亲见了。那层叠的崖壁、秀丽的峰峦,奇形怪状,姿态万千,实在难以用笔墨形容;林木参差,郁郁葱葱,高与云霞相接,仰观山色,俯视倒影,愈看愈感美妙,流连游赏了两天,不觉乐而忘返;平生亲眼所见的景物,没有像这样壮丽的了。我一边为自己能一睹这样的奇观而高兴,一边又想,山水如果有灵,那么千秋万代

43、之中能够得到一个知己,也该感到惊喜了!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有误,句意:绝壁有的高达千丈。或:有的;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我一边为自己能一睹这样的奇观而高兴, 一边又想, 山水如果有灵, 那么千秋万代之中能够得到一个知己,也该感到惊喜了!故断为: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有误,作者用宜都记记载的

44、内容和山松的话,突出西陵峡的流急和滩险; BCD.正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非,不是。日中,正午。句意:两岸高山峻岭层层叠叠,不到正午或夜半,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重点词:及,等到。余,我。至,到。始,才。句意:待到我亲身踏上这片土地,一到这里就满怀欣喜,这才相信耳闻总不如亲见了。 答案: (1)A (2)B (3)A (4)两岸高山峻岭层层叠叠,

45、不到正午或夜半,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待到我亲身踏上这片土地,一到这里就满怀欣喜,这才相信耳闻总不如亲见了。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8 (6 分)古代诗歌阅读。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 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

46、确的一项是 B A.首联照应题目, “穿”字写出了山径在空间上的狭窄; “山径”点明了诗人的位置。 B.颔联先写傍晚秋声万壑起,后写数峰毅然挺立在夕阳里,描写出了山村傍晚的热闹。 C.颈联写经霜的柴梨叶子随风飘落,红艳似火;成片的荞麦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 D.全诗听觉、视觉、嗅觉相结合,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秋晴图。 (2)请找出表现诗人情感前后变化的词语,并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分析】这首诗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诗歌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 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拳拳思乡之情。 作者在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

47、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诗的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写这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解答】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首先明确诗意,揣摩内容的正误。 ACD.正确; B.有误,第二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 “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

48、的理解。梳理诗意,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信马悠悠野兴长”的意思是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由“野兴”可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即所谓“兴长” 。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的意思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此时诗人心中充满的是因为思乡而带来的忧愁,即所谓“惆怅” 。 答案: (1)B (2)诗人情感前后变化的词语:“兴长” :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惆怅” :山间美景勾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或景色虽美但是自己却有家难归,仕途多舛,自然产生“惆怅”之情) 。 译文: 马儿穿行在山路

49、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点评】诗歌鉴赏就是对诗歌里面的句子进行简要的文学赏析,在鉴赏的时候可以从每一句诗的字、词入手,找出诗句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再分析诗歌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最好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综合分析。 9 (6 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 (2)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 (4) 老骥伏枥 ,志

50、在千里。 (5) 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写月光如水、疏影横斜的两句是: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芳草萋萋鹦鹉洲(重点字:萋) (2)冰霜正惨凄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老骥伏枥(重点字:骥) (5)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重点字:荇)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