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686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二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4 分)分) 1 (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颁发(bn) 畸形(j) 悄然(qio) 深恶痛疾() B溃退(ku) 要塞(si) 绯红(fi) 锐不可当(dng) C镌刻(jn) 默契(q) 解剖(po) 藏污纳垢(gu) D履行(n) 犀利(x) 窒息(zh) 杳无消息(yo) 2 (2 分)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仲裁 由衷 浩翰 振聋发聩 B滞留 气宇 私塾 为富不仁 C崎岖 匿名 禁锢 诚皇诚恐 D燥热 吹嘘 锃亮 筋

2、疲力尽 3 (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4 (2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3、 D标准汉语 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5 (8 分)根据提示填空。 东皋薄暮望, 。 (王绩野望 )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 夕日欲颓, 。 ( 答谢中书书 ) 最爱湖东行不足,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馨香盈怀袖,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 ,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 ) ,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 ) 6 (2 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的核心,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B 三峡作者是郦道元,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C传记是记

4、述人物平生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述。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 D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 “征蓬”指飘飞的野草,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7 (4 分)名著阅读。 徐志摩“完全诗意的信仰” ,让他最终等到了彩虹;保尔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信仰,使他成为了钢铁战士。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同学们开展以“信仰”为主题的阅读活动。 请你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说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样的信仰,并结合名著的特点和相关内容阐述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 8 (4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

5、,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 ,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他对儿子说: “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材料二: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 36 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 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 (1)根据上述材料,说出你的感想。 (2)当今社会,你认为应如何营造“诚信”的社会风气?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0 分)分) 9 (10 分) 比较阅读 甲

6、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

7、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B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C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D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 (2)下列对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在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原因是作者是在给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B 【乙】文写“奇山” ,用“负” “竞” “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 【甲】文第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三峡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D 【乙】文“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仔细阅读【甲】 【乙】两文描写水的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1 分)分) 10 (10 分)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武永明 中国甘肃网 4 月 22 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54 年 7 月出生于我省通渭县,1978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现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的姚檀栋,当地时间 4 月 19 日在瑞典王宫获颁有“地理学诺贝尔奖”美誉的 2017 年度维加奖。 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

9、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在颁奖仪式上,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滕哈格贝里宣读了姚檀栋的获奖成就。随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姚檀栋颁发了维加奖奖章,并向姚檀栋院士表示祝贺。 姚檀栋院士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过去 20 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

10、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 2 000 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成立于 1877 年。维加奖设立于 1881 年, 是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 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设立的。维加奖每 3 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以表彰对全球地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1)本文是一则消息,请为之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25 个字。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

11、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重要科学发现”具体指什么? 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11 (19 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家有幽兰 秦和元 (1)春节期间,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这淡黄的小精灵,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特别的新春佳节。全家人都没出门,每天看着它慢慢长,慢慢长,想着:兰花开花了,春天也就来了。可是,它的芽儿一直长到五六厘米高,花苞也越来越饱胀,却就是迟迟不见开花这可爱的小精灵,究竟在等待什么呢? (2)这天早上,一觉醒来,房间里忽然

12、弥漫着清幽的馨香,我知道,这是兰花开了!我腾地翻身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涌进来,阳光打在花叶之上。兰花微微张开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经过一冬的积蓄,它终于在这个灿烂的清晨绽放了。 (3)前年,在随州千年银杏谷赏玩秋色时,遇人在满地金黄的路边售卖兰花。那刚从山里挖来的幽兰,水灵之中透出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叫人一见倾心。但是我没有买,我要自己去寻。 (4)于是,与朋友往山里走。深秋,山中疏疏朗朗,不禁想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诗句。地上积满栎树、栗树、樱树、枫树、柿树及其他杂树的落叶,厚厚的一层,色彩斑斓,踩在上面松松

13、爽爽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树树的红柿子,像挂满盏盏小灯笼,照着前进的路。我们溯溪而上,手脚并用,爬坡,攀岩,探险,跨越泉溪 (5)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终于发现两片青草丛枯叶中探出头来,我心里暗喜:肯定是兰花。我轻轻地、慢慢地扒开树叶,兰花渐渐地显现出来,独茂于壑谷。我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找到啦!我仔细地将兰花挖出来,连同腐殖土一起,用塑料袋装好,带回了家。 (6)兰花叶片深绿,扁平修长,有暗淡的脉纹。它不争艳,不媚俗,素洁、典雅、清远,不畏严寒,不惧霜雪。它既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又具有清芳自足的品质。 (7)首次寻兰即能遇兰,朋友们都说我与兰有缘。其实,我

14、是有一颗对兰花虔诚敬畏的心。 (8)回家后,我以同样的心情,对兰花精心栽培。选一个透气性良好的紫砂盆,将红土砖碎渣混合颗粒泥炭,作为栽培的基质垫底,连同大洪山带回来的腐殖土,把野生兰花妥妥地栽入盆中,定期给它松土、施肥、浇水,精心呵护而不溺爱,倍加怜惜而不娇惯。 (9)兰花的株形端庄秀丽,花香清幽纯正,朱德同志说“唯有兰花香正好”正气也;兰花有气质,文雅内敛,修为高雅,和悦谦恭,洁身自爱雅气也;董必武同志诗云“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 :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清气也;兰花富有致静的境界,静不失虑,静不失态,沉稳练达静气也。幽兰这“四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养兰就是养气。 (10)现在,这馥

15、郁的清香,蕴涵着淡雅的诗意,叫人迷恋,令人沉醉。 (11)在这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我这样的耳顺之躯,以及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既当不了志愿者,又参加不了突击队。那么,不传染,不添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就是为这场战疫工作出力,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哪怕是节约一只口罩。 (12)而在家安居的日子里,幽兰是我的好朋友,也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 (13)兰花生幽谷,教我耐得住寂寞。这段日子,兰花是我身边最鲜活的事物,每一次俯下身来仔细观赏,它都会帮我置换心境,让我把自己想象成空山中的另一种幽兰长在幽谷人未知,独有风韵静自开,它让我在焦躁不安时,忽然变得气定神闲。 (

16、14)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雪地顽强生长,教我不怕困苦,不惧磨难,坚韧刚强。我所住的不远处就是金银潭医院,收治了大量的重危患者。我知道自己离疫情现场很近,但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在有限的空间内,读书、写作、锻炼身体。白天,我与兰花同呼吸;夜晚,我与兰花共剪影。此心安处是吾乡。 (15)兰花所有的特质和秉性,所有的情操和精神,无不鼓舞着我,激励着我,熏陶着我,给我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给我迎来春光的意志和信心。 (16)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兰花开了,明媚春天还会远吗? (选文有删改) (1)按时间顺序,简要概括本文围绕“幽兰”写了哪些内容。 见兰花开 用心学兰 (2)分析第(2)段中加点

17、词语的妙处。 我腾地翻身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涌进来,阳光打在花叶之上。 (3)从全文看,文章第(3)(8)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终于发现两片青草,从枯叶中探出头来。 (5)结合疫情居家的特殊情形,分析幽兰给“我”怎样的“慰藉” 。 (6)结合全文,分析结尾句“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还会远吗?”的含义和作用。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幽兰”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B多次引用古诗词,增添了文章的古典韵味和诗意情趣,其中第(4)段引用的诗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幽

18、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作者身处“疫区” ,在有限的空间内,白天与兰花同呼吸,夜晚与兰花共剪影。 D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表现“幽兰” ,并联系时事,增加了文章的针对性、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写作(四、写作(50 分)分) 12 (50 分)请以“今天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 (2)字数在 600 字以上;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4 分)分) 1 (2 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颁发(bn) 畸形(j) 悄然(qio) 深恶痛疾() B溃退

19、(ku) 要塞(si) 绯红(fi) 锐不可当(dng) C镌刻(jn) 默契(q) 解剖(po) 藏污纳垢(gu) D履行(n) 犀利(x) 窒息(zh) 杳无消息(yo)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解答】A有误, “深恶痛疾”的“恶”应读作“w” ; B正确; C有误, “镌刻”的“镌”应读作“jun” , “解剖”的“剖”应读作“pu” ; D有误, “履行”的“履”应读作“l” 。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

20、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 (2 分)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仲裁 由衷 浩翰 振聋发聩 B滞留 气宇 私塾 为富不仁 C崎岖 匿名 禁锢 诚皇诚恐 D燥热 吹嘘 锃亮 筋疲力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 “浩翰”的“翰”应写作“瀚” ; B.有误, “气宇”的“气”应写作“器” ; C.有误, “诚皇诚恐”的“皇”应写作“惶” ; D.正确。 故选:D。 【点评】

21、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 (2 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

22、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有误, “负隅顽抗”的意思是依靠险要的地方顽固对抗,是个贬义词,不能用来形容褒义的环境,属于褒贬不当; B有误, “锐不可当”的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是一个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敌人,属于褒贬不当; C正确; D有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是贬义词,王刚作文竞赛是一个好消息,应在此处属于褒贬不当。 、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 (2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3、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 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 “发扬”与“特征”搭配不当,将“发扬”改为“具

24、有” ; C有误,多重否定不当, “防止”含否定义,不能与“不”连用;将“不再”改为“再次” ; D有误,句式杂糅,主语残缺,删去“为”和“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 ,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5 (8 分)根据提示填空。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 (王

25、绩野望 )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 ( 答谢中书书 )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 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 )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徙倚欲何依(注意“徙”的书写) 萧关逢候骑(注

26、意“候”的书写) 沉鳞竞跃 绿杨阴里白沙堤 路远莫致之 老骥伏枥(注意“骥”的书写) 冰霜正惨凄 剧哉边海民(注意“哉”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 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 (2 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导语是新闻的核心,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B 三峡作者是郦道元,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C传记是记述人物平生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述。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27、 。 D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 “征蓬”指飘飞的野草,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鲁迅的藤野先生是散文。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7 (4 分)名著阅读。 徐志摩“完全诗意的信仰” ,让他最终等到了彩虹;保尔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信仰,使他成为了钢铁战士。信仰,是人永恒的精神支柱。同

28、学们开展以“信仰”为主题的阅读活动。 请你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说说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作家或人物怎样的信仰,并结合名著的特点和相关内容阐述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 【分析】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 1936.61936.10 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解答】本道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及阅读方法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指出从作品中所感悟出的人物的信仰:中国共产

29、党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然后列举出具体内容,并分析出自己根据内容特点所采取的阅读方法。 答案: 示例:从作品中我读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信仰。阅读时,可以结合序言,利用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篇章,如“强渡大渡河”和“过大草地”或者是“红小鬼”等部分,梳理相关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把握作者斯诺的观点和情感倾向。也可以摘录出重要的评价性语句进行批注阅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体裁、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及时做笔记

30、,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8 (4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 ,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他对儿子说: “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材料二: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 36 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 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

31、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 (1)根据上述材料,说出你的感想。 (2)当今社会,你认为应如何营造“诚信”的社会风气? 【分析】 (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归纳出每则材料的内容,将它们的共同点表述出来即可。材料一,讲述的是画家李苦禅感悟到诚信的重要性,材料二,反映的是现代人诚信的缺失。可见两则材料都以“诚信”为中心,表现的是我们应遵守诚信的做人原则,守信是为人之本,失信的人会受到惩罚。 (2)本题考查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根据文中材料中的不同人物“失信”原因的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即可得出答案。如:李苦禅是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忘了自己答应别人的事,由此可见我们平日要多自我反省,

32、回顾自己有没有“失信”行为;材料二中的白领,失信只为了省钱,却丢了“大”钱,可见要从人们的利益权衡角度来分析,加大对“诚信”价值的宣传等。 【解答】答案: (1)做人要讲诚信,失信的人会受到惩罚。 (2)多进行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信“的标准;加强“信”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社会要对不诚信的行为予以相应的惩罚。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3、。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0 分)分) 9 (10 分) 比较阅读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B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C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D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 (2)下列对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甲】文在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原因是作者是在给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 B 【乙】文写“奇山” ,用“负” “竞” “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C 【甲】文第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三峡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D 【乙】文“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

35、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仔细阅读【甲】 【乙】两文描写水的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 【分析】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

36、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乙】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

37、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 (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 (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

38、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A绝:断绝;/绝:极高的; B清:清波;/清:清澈; C上:向上;/上:在上面; D奔:飞奔的马;/奔:飞奔的马。 故选:D。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正误的判断。 B有误, 【乙】文写“奇山” ,用“负” “竞” “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不是“化动为静” 。 故选:B。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的重点词有:虽,即使;奔,飞奔的马;疾,快;句子翻译为: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句中的重点

39、词有:戾,至;息,平息;句子翻译为: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甲】文中写水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表现水盛;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侧面表现水流速度快;“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则突出水的清澈。 【乙】文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两句,表现水的清澈;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也表现水的迅疾。所以两文中的水都清澈、迅疾,而这种迅疾实在罕见,令人称“奇” 。 答案: (1)D (2)B (3)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40、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 (4) 【甲】 【乙】两文都写了水清、疾、奇的特点。 【点评】文言词“绝”的不同用法: 1来此绝境(隔绝) 2以为妙绝(极点) 3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4悬崖绝壁(极高的,陡峭的)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1 分)分) 10 (10 分)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 武永明 中国甘肃网 4 月 22 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54 年 7 月出生于我省通渭县,1978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现为中科院青藏高原

41、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的姚檀栋,当地时间 4 月 19 日在瑞典王宫获颁有“地理学诺贝尔奖”美誉的 2017 年度维加奖。 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在颁奖仪式上,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滕哈格贝里宣读了姚檀栋的获奖成就。随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姚檀栋颁发了维加奖奖章,并向姚檀栋院士表示祝贺。 姚檀栋院士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过去 20 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

42、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 2 000 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成立于 1877 年。维加奖设立于 1881 年, 是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设立的。维加奖每 3 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以表彰对全球地理研

43、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1)本文是一则消息,请为之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25 个字。 (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重要科学发现”具体指什么? 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获得了重 要科学发现。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分析】本则消息写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介绍了他取得的研究成就及维加奖成立发展的历程。考查了拟写标题的能力,词语的表达效果,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段落的作用。 【解答】 (1)本题考查拟

44、写标题的能力。通常消息的导语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可依据导语进行概括。本则消息导语是“据兰州晨报报道,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54 年 7 月出生于我省通渭县,1978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曾任中科院寒旱所所长,现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的姚檀栋,当地时间 4 月 19 日在瑞典王宫获颁有“地理学诺贝尔奖”美誉的2017 年度维加奖” ,据此可概括为: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 (2)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体会它对表现人(事)物特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唯一”意思是“只有一个” , “首位”意思是

45、“第一位” ,这两个词语表现了姚檀栋取得的成就之大、地位之高,表达了对姚檀栋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可据此回答。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可从附近的上下文寻找答案。由下文“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 2000 年来最温暖的时段,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的语句可得出答案:现在是过去 2000 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4)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此题要结合

46、新闻的结构来考虑,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最后一段写了维加奖成立和发展的过程,是消息的背景部分,增加了消息的知识性、趣味性。 答案: (1)甘肃籍科学家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 (2) “唯一”是“只有一个”的意思, “首位”是“第一位”的意思,这两个词语强调姚檀栋获“地理学诺奖”维加奖具有里程碑意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姚檀栋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3)现在是过去 2000 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4)最后一段交代了消息的背景,即“地理学诺贝尔奖”维加奖的设立情况,为这则消息注入

47、知识性、趣味性内容,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点评】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 11 (19 分)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家有幽兰 秦和元 (1)春节期间,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这淡黄的小精灵,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特别的新春 佳节。全家人都没出门,每天看着它慢慢长,慢慢长,想着:兰花开花了,春天也就来了。可是,它的芽儿一直长到五六厘米高,花苞也越来越饱胀,却就是迟迟不见开花这可爱的小精灵,究竟在等待什么呢? (2)这天早上,一觉醒来,房间里忽然弥漫着清幽的馨香,我知道,这是兰花开了!我腾地翻身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涌进来,阳光打在花叶之上。兰花微微张开着,浅

48、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经过一冬的积蓄,它终于在这个灿烂的清晨绽放了。 (3)前年,在随州千年银杏谷赏玩秋色时,遇人在满地金黄的路边售卖兰花。那刚从山里挖来的幽兰,水灵之中透出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叫人一见倾心。但是我没有买,我要自己去寻。 (4)于是,与朋友往山里走。深秋,山中疏疏朗朗,不禁想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诗句。地上积满栎树、栗树、樱树、枫树、柿树及其他杂树的落叶,厚厚的一层,色彩斑斓,踩在上面松松爽爽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树树的红柿子,像挂满盏盏小灯笼,照着前进的路。我们溯溪而上,手脚并用,爬坡,攀岩,探险,跨越泉溪 (

49、5)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终于发现两片青草丛枯叶中探出头来,我心里暗喜:肯定是兰花。我轻轻地、慢慢地扒开树叶,兰花渐渐地显现出来,独茂于壑谷。我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找到啦!我仔细地将兰花挖出来,连同腐殖土一起,用塑料袋装好,带回了家。 (6)兰花叶片深绿,扁平修长,有暗淡的脉纹。它不争艳,不媚俗,素洁、典雅、清远,不畏严寒,不惧霜雪。它既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又具有清芳自足的品质。 (7)首次寻兰即能遇兰,朋友们都说我与兰有缘。其实,我是有一颗对兰花虔诚敬畏的心。 (8)回家后,我以同样的心情,对兰花精心栽培。选一个透气性良好的紫砂盆,将红土砖碎渣混合颗粒泥炭,作

50、为栽培的基质垫底,连同大洪山带回来的腐殖土,把野生兰花妥妥地栽入盆中,定期给它松土、施肥、浇水,精心呵护而不溺爱,倍加怜惜而不娇惯。 (9)兰花的株形端庄秀丽,花香清幽纯正,朱德同志说“唯有兰花香正好”正气也;兰花有气质,文雅内敛,修为高雅,和悦谦恭,洁身自爱雅气也;董必武同志诗云“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 :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清气也;兰花富有致静的境界,静不失虑,静不失态,沉稳练达静气也。幽兰这“四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养兰就是养气。 (10)现在,这馥郁的清香,蕴涵着淡雅的诗意,叫人迷恋,令人沉醉。 (11)在这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我这样的耳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