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678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分) 1 (2 分)根据已给出的汉字,组合出一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并用简体正楷字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 (3 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语段一】 读书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知行合一,成就美好。 读书、明志、力行,才能读出稳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不畏浮云遮望眼” ,经受住各种斗争的考验;读出坚定不移的宗旨意识, “俯首甘为孺子牛” ,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读出昂扬向上的苦干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 ,永葆_的斗志;读出创新进取的品格, “勇立潮头敢为先

2、” ,争当自立自强者。 在阅读中坚定理想,增长经验。从书籍蕴藏的智慧中_营养,激扬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我们前进的脚步必将更有力量。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被荆斩棘 自立自强(qing) 蕴藏(cng) 汲取 B.披荆斩棘 自立自强(qing) 蕴藏(cng) 汲取 C.被荆斩棘 自立自强(qing) 蕴藏(zng) 吸取 D.披荆斩棘 自立自强(qing) 蕴藏(zng) 吸取 (2) 【语段一】中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 3 (2 分)有人认为,下面句子中的“选辑”用错了,应改为“选集” 。你觉得应该用哪个词?结合方框内现代汉语词

3、典中的释义回答。 为推动我市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的顺利进展,广大诗友以自己手中的热情之笔,创作了一批诗词作品。现予以选辑,以飨读者。 【选辑】挑选并辑录;选辑成的书(多用于书名) 。 【选集】选录一个人或若干人的著作而成的集子(多用于书名) 。 4 (2 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再不写作业就来不及了! ”妈妈着急地说: “明天还要早起到学校。 ” B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所熟悉的。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D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

4、拔书写了抗疫史诗。 5 (2 分)下列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种病毒能够使人生病,通常是轻微(或中度) ,上呼吸道疾病,类似于普通感冒。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常见于动物的病毒,它可以在人类与动物的接触中传播。 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 这种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感染者触摸过的东西,然后触摸你的嘴、鼻子或眼睛来传播。 当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病毒传播时,通常发生在有人接触到感染者的分泌物时。 根据病毒的毒力,咳嗽、打喷嚏或握手都可能导致暴露。 A B C D 6 (10 分)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艾青我爱这土地 ) (2)月亮,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更是诗人的情感寄托,杜

5、甫的月夜忆舍弟用“ , ”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苏轼的水调歌头用“ , ”寄托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4)李白的行路难中一扫怀才不遇的苦闷忧郁情怀,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的两句诗是: , 。 (5)明代李东阳点评温庭筠商山早行 : “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只提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写出诗中与之相对应的诗句: , 。 7 (3 分)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它值得我们铭记在心,代代传承。下面是小编摘录的有关我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材料,请根据要求

6、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他的高度评价。他游说列国然终不得志,晚年退居家乡著述立作,一生主张“仁爱”思想。 (1)请根据材料判断这位历史文化名人是谁。文化名人: 材料二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中考在即,同学们大都喜欢把材料二中的对联作为自己的中考奋斗誓言。蒲松龄在这副对联中引用了关于两位历史名人的成语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成语写下来,并写出和这个故事有关的历史名人。 (2)成语: 历史名人: 8 (4 分)面对强权,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同样是

7、自强不息。回顾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似乎西游记与水 浒传更能鲜明地体现这种斗争反抗精神。请阅读下面两段有关“闹”的文字,完成题目。 西游记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 第七回八卦

8、炉中逃大圣 _下定心猿 水浒传 鲁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来旧性未改,瞪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 ”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篦拦他。智深用手隔过,张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跄跄,却待挣扎,智深再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鲁智深道: “洒家饶了你这厮! ”踉踉跄跄颠入寺里来。监寺听得门子报说,叫起老郎,火工,直厅,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智深。智深望见,大吼了一声,却似嘴边起个霹雳,大踏步抢入来。众人初时不知他是军官出身,次后见他行得凶了,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亮阁关了。智深抢入阶来,一拳,一脚,打

9、开亮阁。二三十人都赶得没路,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 第三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_ (1)请将西游记和水浒传的故事回目补充完整。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下定心猿 第三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 (2)请结合选段中的具体描写赏析在这两个章节里孙悟空和鲁智深人物形象的共同点。 (至少选取一种描写方法,赏析一个共同点,不少于 40 字)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24 分)分) 9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赔偿 余显斌 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 “ 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 ”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

10、离开了。 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道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 “先生,请停一下。 ”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 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 快步来到我面前: “先生刚才在 泥人轩 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 “这就是啊! ” 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 “咋的,有

11、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老人举起泥塑, “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 “你要干什么! ” 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 “这尊泥塑有问题。 ”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我理解了, 又迷糊了。 “你咋

12、知道这些啊?” “我就是泥人曾 。 ” 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 “那年轻人?” “是我儿子。 ”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 “放心,我赔。 ”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 ,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 ,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我结结巴巴道: “我只买了一个。 ”老人将泥

13、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 “ 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 ”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 “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 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 “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 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 年 7 期,有删改) (1)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 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追赶买主 双

14、倍赔偿 以“我”的活动为暗线: 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2)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段中加波浪线的地方,都写到了“我”脸红。请选择其中两处,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4)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 “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10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传统文化之美需要年轻化表达 李韵 苏晓彤 一季、二季、三季谁也没有想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不仅自己火了,还带着很多博物馆一起“火出了圈” ,一些博物馆及其馆藏文物成为年轻人竞相

15、追捧的“网红” 。 近年来, 中国诗词大会 典籍里的中国等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陆续推出,均收获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它们成功的共同经验是,采用贴近当下观众审美需求的方式解读传统文化,使用时尚有趣的方式包装传统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年轻观众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着双重误区:一方面认为年轻人喜欢的都是“无脑剧” “傻白甜” “雷人风” ;另一方面认为传统文化都是“高冷范” “夫子腔” “古董货” 。这种认知上的错位,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始终在原有的“小天地”里打转,无法创造出有效触达当下年轻人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方式。久而久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渐渐失去兴

16、趣,转而在“二次元”等潮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甚至价值坐标。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缺少一个连接彼此的桥梁。 然而, 搭建这样一座沟通的桥梁并非易事。 都说传统文化是宝藏, 可那些宝物都深藏在历史的泥土中,距今动辄几百年、几千年。要寻得宝物并为我所用,必须经过勘探、挖掘、淬炼、提取、加工等若干过程。就像矿石一样,只有被加工成饰品并戴在人身上,其价值和美才能彰显,否则可能永远只是一块无人问津的石头。 由于深埋于历史的泥土中太久, 传统文化有的已变成坚硬的化石, 有的身上布满了尘埃,要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泽,除了要拂拭掉尘埃,还要为其穿上亮丽的外衣。比如, 国家宝藏第三季开篇随着国宝盒子的无限延

17、伸,无数文物在国宝盒子的屏幕内奇幻变化,讲解员张国立走进通道,舞台瞬间变成充满文物的“宇宙星河” 。舞台前后的 18 道旋转屏,左右两道为开合屏,通过裸眼 3D 技术,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节目在每期的场景设计中,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给观众带来惊喜。此外,经由动画片九色鹿原配音演员丁建华时隔 40 年的再次配音,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敦煌虚拟守护者“九色鹿”仿佛活了起来,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让观众大呼“我们的青春回来了” 。 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让普通观众对严肃话题产生兴趣,进而去感受历史的厚重,最终给人以震撼和自豪感,这是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同经验,但传统文

18、化的传播若仅仅停留于此还远远不够。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利用大众传媒为公众多上一些厚重又鲜活的传统文化课,更要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植入每个人的内心,逐渐培养起国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什么,就是每一个国人,都尊重自己的文化背景,能发自内心地坚信、践行某一些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并自信、开放、包容地对待其他文化。 近几年, 一些综艺节目用年轻化的表达解码传统文化之美, 为年轻人架起了接触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迈出了重建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接下来,更要鼓励人们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之于中,必行于外” 。 (选自光明日报2021 年 03 月 10 日 13 版)

19、(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按要求回答问题。 文章开头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中第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请简析全文论证思路。 (4)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文化自信。 三、古诗文阅读(三、古诗文阅读(18 分)分) 11 (13 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0、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乜。宴酣之乐,非丝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 【乙】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 “贤者亦有此乐(指在别墅里居住游玩)乎?”孟子对曰: “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

21、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 【注释】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相当于当今的别墅之类) 。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野芳发而幽香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乐民之乐者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3)下列对两个文段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说作者的快乐不于酒而在于徜徉山水的心旷神怡。 B.甲文禽鸟、游人和太守各有所乐,各得其乐,这正是物我和谐美好生活的

22、写照。 C.乙文中孟子对齐宣王的快乐观不置可否,是想让齐宣王愉快接受他主张的快乐观。 D.写法上甲文以叙事、描写为主,乙文以议论说理为主,但在主旨上很有相近之处。 (4)甲、乙两个文段都谈到了“乐” ,欧阳修、齐宣王和孟子所说的“乐”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12 (5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这首诗是宋末爱国诗人郑思肖(1241 年1318 年)写的一首题画诗。 (1)根据诗的内容,此诗所咏之物应为 。此诗的体裁是 。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语言运用(四、

23、语言运用(10 分)分) 13 (10 分)应用文写作。 阅读下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的文字材料,请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撰写一封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倡议书。 五、写作,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五、写作,以下两题任选一题(40 分)分) 14 (40 分)请以“我领会了_的力量”为题,从“坚持” “反省” “榜样” “合作”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个人信息;不少于 600 字。 15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自

24、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 “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加入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要求: 题目自拟; 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 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 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个人信息;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解析参考答案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分) 1 (2

25、 分)根据已给出的汉字,组合出一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并用简体正楷字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注意用正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 【解答】答案: 春寒料峭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 2 (3 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语段一】 读书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知行合一,成就美好。 读书、明志、力行,才能读出稳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不畏浮云遮望眼” ,经受住各种斗争的考验;读出坚定不移的宗旨意识, “俯首甘为孺子牛” ,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读出昂扬向上的苦干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 ,永葆_的斗志;读出

26、创新进取的品格, “勇立潮头敢为先” ,争当自立自强者。 在阅读中坚定理想,增长经验。从书籍蕴藏的智慧中_营养,激扬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我们前进 的脚步必将更有力量。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A.被荆斩棘 自立自强(qing) 蕴藏(cng) 汲取 B.披荆斩棘 自立自强(qing) 蕴藏(cng) 汲取 C.被荆斩棘 自立自强(qing) 蕴藏(zng) 吸取 D.披荆斩棘 自立自强(qing) 蕴藏(zng) 吸取 (2) 【语段一】中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 应在句末加“的自我” 【分析】 (1) 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掌握。 根

27、据语段内容及平时对字词的积累, 可知 “自立自强” 的 “强”读作“qing” , “蕴藏”的“藏”读作“cng” 。 “披荆斩棘”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没有“被荆斩棘”一词。 “汲取”原指从低处取水,后喻指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因而侧重于提取、取得。 “吸取”是“吸收采取” 。根据语境,此处应使用“汲取” 。 故选:B。 (2)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这个句子成分残缺,应在“美好”后面添加“的自我” 。 【解答】答案: (1)B (2)应在句末加“的自我” 【点评】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

28、,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3 (2 分)有人认为,下面句子中的“选辑”用错了,应改为“选集” 。你觉得应该用哪个词?结合方框内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回答。 为推动我市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的顺利进展,广大诗友以自己手中的热情之笔,创作了一批诗词作品。现予以选辑,以飨读者。 【选辑】挑选并辑录;选辑成的书(多用于书名) 。 【选集】选录一个人或若干人的著作而成的集子(多用于书名) 。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用词语。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答案: 应用“选辑” 。对诗友诗词作品进行选辑,符合【选辑】义项。 【点评】词语的搭配

29、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4 (2 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再不写作业就来不及了! ”妈妈着急地说: “明天还要早起到学校。 ” B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所熟悉的。 C大诗人苏轼曾说过: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D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答】A有误, “妈妈着急地说”

30、是直接引用人物语言中间交代说话者, “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B正确; C有误,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为独立引用,句末的句号应移到引号的里面; D有误, “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与“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为并列关系, “人间大爱”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5 (2 分)下列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种病毒能够使人生病,通常是轻微(或中度) ,上呼吸道疾病,类似于普通感冒。 冠状病

31、毒是一大类常见于动物的病毒,它可以在人类与动物的接触中传播。 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 这种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感染者触摸过的东西,然后触摸你的嘴、鼻子或眼睛来传播。 当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病毒传播时,通常发生在有人接触到感染者的分泌物时。 根据病毒的毒力,咳嗽、打喷嚏或握手都可能导致暴露。 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解答此地,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六个句子,可知写出了冠状病毒的成因和传播途径。确定为首句,紧承接,接着写传播途径和过程。所以顺序为,据

32、此可知答案为 A。 故选:A。 【点评】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 1 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2 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3 把握关联词的搭配。 4 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6 (10 分)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艾青我爱这土地 ) (2)月亮,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更是诗人的情感寄托,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用“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苏轼的水调歌头用“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寄托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4)李白

33、的行路难中一扫怀才不遇的苦闷忧郁情怀,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追求的两句诗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5)明代李东阳点评温庭筠商山早行 : “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只提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写出诗中与之相对应的诗句: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 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 (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静影沉璧(注意

34、“璧” )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 (3 分)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它值得我们铭记在心,代代传承。下面是小编摘录的有关我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这是司马

35、迁在史记中给予他的高度评价。他游说列国然终不得志,晚年退居家乡著述立作,一生主张“仁爱”思想。 (1)请根据材料判断这位历史文化名人是谁。文化名人: 孔子 材料二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中考在即,同学们大都喜欢把材料二中的对联作为自己的中考奋斗誓言。蒲松龄在这副对联中 引用了关于两位历史名人的成语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成语写下来,并写出和这个故事有关的历史名人。 (2)成语: 破釜沉舟(或:卧薪尝胆) 历史名人: 项羽(或:勾践) 【分析】 (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根据题干中“他游说列国” “一生主张仁爱 ” ,可以判

36、定这位文化名人是孔子。 (2)本题考查对联内容的理解。这是一个有名的自勉联,用于激励人要有自信,相信自己能成功。其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归楚所有;苦励心志的人,上天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据此可知成语是“破釜沉舟” ,或是“卧薪尝胆” ,与二者相关的历史名人分别是项羽、勾践。 【解答】答案: (1)孔子 (2)破釜沉舟(或:卧薪尝胆) 项羽 (或:勾践) 【点评】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 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8 (4 分)面对强权,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同样是自强不息

37、。回顾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似乎西游记与水浒传更能鲜明地体现这种斗争反抗精神。请阅读下面两段有关“闹”的文字,完成题目。 西游记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好猴精!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38、 _下定心猿 水浒传 鲁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来旧性未改,瞪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便和你厮打! ”门子见势头不好,一个飞也似入来报监寺,一个虚拖竹篦拦他。智深用手隔过,张开五指,去那门子脸上只一掌,打得踉踉跄跄,却待挣扎,智深再复一拳,打倒在山门下,只是叫苦。鲁智深道: “洒家饶了你这厮! ”踉踉跄跄颠入寺里来。监寺听得门子报说,叫起老郎,火工,直厅,轿夫,三二十人,各执白木棍棒,从西廊下抢出来,却好迎着智深。智深望见,大吼了一声,却似嘴边起个霹雳,大踏步抢入来。众人初时不知他是军官出身,次后见他行得凶了,慌忙都退入藏殿里去,便把亮阁关了。智深抢入阶来,一拳,一脚,打开亮阁。二

39、三十人都赶得没路,夺条棒,从藏殿里打将出来。 第三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_ (1)请将西游记和水浒传的故事回目补充完整。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 下定心猿 第三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 五台山 (2)请结合选段中的具体描写赏析在这两个章节里孙悟空和鲁智深人物形象的共同点。 (至少选取一种描写方法,赏析一个共同点,不少于 40 字)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解答】 (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积累。根据“老君” “开炉取丹”明确这是出自西游记的“八卦炉里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的故事情节。根据“鲁智深” “报监寺”明确这是出自水浒传中的鲁

40、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情节中。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在“八卦炉里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的故事情节中,孙悟空具有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具有鲜明的爱憎情感;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绝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在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情节中,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两段文字都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们武艺高强、聪明果敢、神通广大、英勇无畏、反抗神权,追求自由的叛逆性格。 答案: (1)五行山 五台山 (2)两段文字都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他们武艺高强、聪明果敢、神通广大、英勇无畏、反抗神权,追求自由的叛逆性格。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

41、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24 分)分) 9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赔偿 余显斌 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 “ 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 ”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道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突然,身后传来

42、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 “先生,请停一下。 ”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 快步来到我面前: “先生刚才在 泥人轩 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 “这就是啊! ” 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 “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老

43、人举起泥塑, “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 “你要干什么! ” 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 “这尊泥塑有问题。 ”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我理解了, 又迷糊了。 “你咋知道这些啊?” “我就是泥人曾 。 ” 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 “那年轻人?” “是我儿子。 ”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44、 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 “放心,我赔。 ”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 ,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 ,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我结结巴巴道: “我只买了一个。 ”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 “ 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 ”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 “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 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

45、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 “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 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 年 7 期,有删改) (1)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 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追赶买主 摔碎泥塑,告知真相 双倍赔偿 以“我”的活动为暗线: 用假钞,买泥塑 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2)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段中加波浪线的地方,都写到了“我”脸红。请选择其中两处,简析“我”

46、脸红的原因。 (4)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 “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分析】本文写“我”用假钞买到“泥人曾”的泥塑,途中被一老人追赶并摔碎了泥塑,老人告知了真相,并用两件泥塑真品赔偿“我” , “我”被老人诚信的品质所感动,最后用真钞赔偿老人。 【解答】 (1)本题考查梳理文章脉络的能力。此题要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仿照给出的示例进行概括。第题,根据第至段内容,将老人的行为概括为四字或八字短语,如:摔碎泥塑,告知真相。第 题,根据第至段的内容,将“我”的行为概括为两个三字短语,如:用假钞,买泥塑。

47、(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这一句描写的是小巷内的粉墙黛瓦、桃花、青藤,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通常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结合“我”用假钞买泥塑成功的事可知,这里的景物描写衬托了“我”的愉悦心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要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其原因。第段,由“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 这就是啊? ”可知,这时“我”的脸红,是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第段,由“泥塑顿时碎了一地”可知,这时“我”的脸红,是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第 段,由“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 “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因为,只有我

48、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可知,这时“我”的脸红,是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由行为事件和动作、语言描写等方面入手。由“先生,请停一下” “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可知,老人气韵儒雅。由“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 “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等语句可知,老人技艺精湛。由“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 “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可知,老人诚实守信。由“我就是泥人曾 ” “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

49、可知,老人非常自豪。 (5)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表层含义要联系文章情节进行概括,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主旨进行探究。本文情节一方面是老人诚信经营,追上“我” ,用两件真品赔偿“我”买到的次品;一方面是“我”最初用假钞买到泥塑,后来被老人的诚信品质所感动,用真钞赔偿老人。这是其表层含义。本文主旨是倡导诚信,因此题目的深层含义是以诚信之行赔偿欺骗之心。 答案: (1)摔碎泥塑,告知真相。 用假钞,买泥塑。 (2)景物描写。借用优美怡人的景色,抒发了“我”用假钞后成功脱逃的愉悦心情。 (3)第段: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第段: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第 段: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 (4)气韵儒雅。从语言(如

50、“先生” “请” ) 、举止(如“慢条斯理” “轻轻拨弄” )等体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气度。技艺精湛。三尊泥塑栩栩如生。诚实守信。 “货不正宗,加倍赔偿”的规矩,不顾年迈追赶并赔偿的行为。自豪。为自己是“泥人曾”而自豪。 (5)表层含义: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 “我”用真钞赔偿假钞。 深层含义: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从而表达小说鞭挞欺骗,倡导诚信的主旨。 【点评】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文章中直接找出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2)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 (3)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