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26599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北京市丰台区北京市丰台区 2022-2023 学年高二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学年高二上期中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 如表是唐宋时期中央各类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由表中呈现的变化可推知( ) 学校名称 朝代 入学资格 国子学 唐朝 三品以上官员子孙 宋朝 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 太学 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宋朝 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四门学 唐朝 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宋制 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 A. 知识分子成为主要参政力量 B. 宋朝科举制进一步发展 C. 教育开始打破贵族垄断地位 D. 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指出:“在各民族历史中,中国的史籍

2、记载是唯一建立在天象观察的基础上的,因此基本上是无可争议的,而且中国史籍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伏尔泰旨在( ) A. 歌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 推动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 C. 倡导历史学家的治学严谨 D. 为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3. 隋唐时期,士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到宋代,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的现象。这一变化是因为( ) A. 士人价值观念的转变 B. 科举制度的发展 C.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 中央集权的强化 4. 唐代民间私社根据不同活动内容和类型设立,私社活动涉及各个方面,有丧

3、葬互助、水利管理、宗教活动、经济互助等,在城市和乡村中十分盛行。这一现象( ) A. 削弱了中央集权 B. 丰富了社会治理方式 C. 保障了民众生活 D. 密切了城乡之间关系 5. 忽必烈意取传统经典易经中”至哉坤元”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向来以正统皇帝自居的朱元璋称各民族”华夷一家”,雍正帝宣称清朝建立是”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这说明( ) A. 中华文化凝聚力很强 B. 传统华夷观已经被摒弃 C. 民族平等思想的发展 D. 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 6.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 4000 份左右,半年后增至 7000 份,一年后达到 13 000 份,最多时销

4、达 17 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 ) A. 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 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 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 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7. 这次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之间的首次主力会战;交战双方总共投入近百万兵力,持续了三个多月。此次战役是( ) A. 武汉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淞沪会战 8.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A.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5、 B. 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 满足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D.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9. 周恩来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红色外交家”的美誉。他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恢复印度支那和平 C. “求同存异”的方针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0. 雅典法律规定:凡父母双方均为雅典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 18 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并决定其是否享有公民权。这一规定旨在( ) A. 维护城邦民主制度 B. 保护贵族阶层特权 C. 扩大公民参政权利 D. 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11.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不正确

6、的是( ) A.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B. 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复兴古代文化 D. 文艺复兴的成就体现在文学、艺术等方面 12. 英国于 1855年和 1870 年颁布两大法令,确定了近代文官制度。规定: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的经济活动。这项规定旨在( ) A. 加强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 B. 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C. 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 D. 废除英国的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13. 美国、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一书中写道:“(瑞典)孩子 12 岁以前,只要生病,父母双方每年最长可以请 120天

7、假, 用来照顾孩子, 并可领取 75%的工资。 ”这一举措的进步性体现在 ( ) A. 有利于激发父母劳动的主动性 B. 抚养儿童资金来源社会化 C. 拓宽了国内纳税人的纳税渠道 D. 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4. “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根据相关历史事实,下列选项中能为这句话提供有力支撑的是( ) A. 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维护 B. 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成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 C. 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存在遏止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D. 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使世界各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5. 1689年

8、 10月,英王威廉接受了国会提出的权利法案,1701 年,威廉又签署了王位的继承由议会来决定的王位继承法。这表明英国( ) A. 民主力量空前壮大 B. 代议制度基本成熟 C. 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D. 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二、材料解析题 16.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 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何种地方行政制度? (2) 图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3) 图二与图二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4) 简述图三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9、?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出口以丝绸、漆器、铁器等为主。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陶瓷成了我国古代出口的新兴产业,重要的转折是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进出口管理机构-市舶。宋代,各类书籍,包括经典开始出口。元代由于棉织业的兴起,出现了我国出口的第三大军。明清时期,棉布成了主要出口品。进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宝石、琉璃、药材、马匹、珍禽异兽、布匹、木材,也引进了棉花、烟草、玉米、番薯和多种蔬菜等作物。 -摘编自沈光耀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1860年, 在英国进口商品中工业原料-棉花居于首位,其次是谷物,后面的依次为

10、食糖、羊毛、生丝、木材、茶叶、油料、酒和黄油,这些是进口价值最大的前 10种商品。 第二个 10种商品是牛脂、亚麻、铜、皮革、丝织品、咖啡、烈酒、烟草、大米和铁锭。这些进口商品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打算再运往国外销售的,英国正在迅速变成一个欧洲(且不说世界)市场和中间商。1860年,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织品,其次是羊毛织品,再次是钢铁,后面依次为棉纱、亚麻织品、羊毛和羊毛纱、男子服饰和女子头饰、机器、金属器皿和餐具以及煤。此外还有大量各种各样的货品:铜、衣服、皮革制品、啤酒、麻纱、陶器和瓷器、丝绞和丝纱、化学制品、纸以及别的许多东西。 -摘编自英WHB考特著、方廷钰等译简明英国经济史(175

11、0年至 1939 年)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发展原因,并概括近代英国对外贸易出现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近代英国对外贸易所产生的不同的世界影响。 18. 政权建设是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8 年)3 月 29 日,第一届国民大会在南京国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法定代表总额为 3045人,共选出代表 2961 人,总计报到代表 2878 人。本次国大的唯一任务是选举总统与副总统,但是国民党籍代表总嫌国大的权力过小,亟思有所修正, 在国大开幕后,他们首先动议修改国大“议事规则”

12、,增加了国大“得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检讨国是,并得提出质询建议”的规定。为此,国大连续多日听取国民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质询。4月 18 日,国大通过动员裁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总统在动员戡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造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得经 行政院会议之决定, 为紧急处分动员裁乱时期之终止, 由总统宣告, 或由立法院咨请总统宣告之。 ”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材料三:1954 年北京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构成统计表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社区机关 工人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1 13

13、13 4 42 比例 5.11% 3.11% 2.29%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1) 归纳材料一中政权构想的特点,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对第一届国民大会作简要评价。 (2) 概括材料三中政治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作用。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在 19世纪下半叶, 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 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材料三 1944 年夏,美英苏中等 44 国代表

14、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最终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把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 35 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特殊地位。 -当代世界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1518 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 19世纪英镑国际地位确立的历史条件。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多个角度谈谈你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看法。 20. 反腐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中国反腐任重道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孔子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15、,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康熙告谕大臣:“朕观自古帝王,于不肖大臣,正法者颇多。今设有贪污之臣,朕得其实,亦必置之重典。”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一是丞相,掌管行政,协助皇帝处理万机;二是太尉,掌管军事;三是御史大夫,掌监察。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反腐的主要手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宋朝的中央各类官办学校入学资格在不断下降, 这主要和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有关,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B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无法得出知识分子成为主要的参政力量,A选项排除; 孔子对私学的兴办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C选项排除; 材料与理学无关,D选项

16、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要求学生结合唐宋时期科举制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中国古代科举制发展的表现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作为法国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在风俗论中赞美中国文化是为了借用中国文化中的部分内容为法国启蒙运动和反封建斗争服务,故 D项符合题意; 歌颂中华文化和倡导历史学家的治学严谨是表面现象,并非其真实意图,故排除 AC两项; 14 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已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人文主义思潮盛行,因此伏尔泰不是推动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故排除 B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启

17、蒙运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启蒙运动相关知识的把握。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启蒙运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科举制考试放宽了对考生报考条件的限制,考试程序更加规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的现象,B项正确; 士人价值观念的转变是科举制发展的结果,A项排除;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与材料无关,C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D项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科举制发展的影响。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

18、解答】 A.唐朝民间私自社会活动并没有削弱中央集权,故排除 A。 B.从题干中“不同活动内容和类型设立,私社活动涉及各个方面,有丧葬互助、水利管理、宗教活动、经济互助等,在城市和乡村中十分盛行”可以看出丰富了社会治理方式,故 B正确。 C.选项表述太绝对了,故排除 C。 D.题干中的现象在城市和乡村存在,但并没有密切城乡之间的关系,故排除 D。 故选 B。 5.【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元明清时期对民族关系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一体格局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表现,故 A 正确: B摒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中国古代并未真正做到民族平等,排除; D 说法不符合

19、历史,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民族一体格局的形成。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发展演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及其功能,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务报 是维新派为宣传维新思想所创办的报刊,可以利用这一新式传媒传播新思想从而开启民智,解放思想,故 C 正确; 时务报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不是通俗性的报刊, 故 A错误; 中国最早的报刊出现在 1876年,时务报不是先例,B错误;D项只是一种现象,不是实质说明,错误。故选 C。 7.【

2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这次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之间的首次主力会战持续了三个多月”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史实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1937年 11 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 3个月,毙伤日军 4 万多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D项正确; ABC 项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 但与“中日军队之间的首次主力会战”“持续了三个多月”不符,排除 ABC 项。 故选: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这次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之间的首次主力会战持续了三个多月”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史实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

21、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共同纲领禁止了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有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故选择 B选项。 材料并没有提到民主人士,故排除 A选项。 新中国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 选项。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于 1956年时提出的,故排除 D 选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共同纲领的作用以及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时间。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本

22、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共同纲领是建国初期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政治基础和战斗纲领,对于巩固人民政权,加强革命法制,维护人民民主权利,以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它的许多基本原则在制定1954年宪法时都得到了确认和进一步发展,因而在我国宪政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9.【答案】C 【解析】 1955年 4月, 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 讨论保卫和平、 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故 C 正确 A 是 1953年周恩来在会

23、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故排除 B与 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有关,故排除 D 出现在 1971年,故排除 故选 C 本题考查万隆会议的特点对万隆会议相关情况的正确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偏低 10.【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只有公民享有参政权,公民群体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正常运行的基础。材料中的“凡有公民权”“公民 18 岁时登记”“村社成员决定其是否享有公民权”等做法均是为了维持公民群体的稳定,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城邦民主制度,故 A 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对贵族

24、阶层特权的保护, 也没有涉及公民参政权利的扩大和对官员的监督制约, 故排除 B、C、D。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凡有公民权”“公民 18岁时登记”“村社成员决定其是否享有公民权”。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11.【答案】C 【解析】A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B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文艺复兴的成就体现在文学、艺术等方面,表述均符合史实,故 AB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宣扬人文主义,反封建神学,故 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本

25、题考查文艺复兴,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12.【答案】B 【解析】“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的经济活动“,有利于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故 B项正确; A 项与“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的经济活动”不符,排除; 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 项不符合事实,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及特点,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的经济活动“。 本题为中

26、档题, 考查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及特点, 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瑞典)孩子 12岁以前,只要生病,父母双方每年最长可以请 120 天假,用来照顾孩子,并可领取 75%的工资”可以看出这一措施体现了瑞士对父母家庭的关心,减轻父母的负担,有利于激发父母劳动的主动性,故 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瑞士对生病儿童父母的举措,不能体现“抚养儿童资金来源社会化”,故 B 项错误; 材料并没有涉及国内纳税人纳税渠道的扩大,故 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瑞士对生病儿童父母的举措,不是强调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关注,故 D 项错误。 故选:A。 本题

27、考查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瑞典)孩子 12岁以前,只要生病,父母双方每年最长可以请 120 天假,用来照顾孩子,并可领取 75%的工资”的主旨,从中可以看出该举措是对生病儿童父母的关心,这就有利于激发父母劳动的主动性。 本题考查瑞士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其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4.【答案】B 【解析】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是本世纪以来对国际关系影响深刻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这两个组织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在性质上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在宗旨上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故 B 项正确; 从效果和影响来看,国联成员国不及联合国普遍,对成员国的约束力也

28、不及联合国。国联由于受少数大国控制,导致在许多国际事务处理上不公正,制裁侵略软弱无力,国联并没有遏止了“二战”的爆发。联合国在成立初期,由于受美国控制,从而使其宗旨得不到有效发挥,但也发挥过一些有益的作用,如参与推动印度尼西亚独立事务,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有效处理殖民地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A、C、D三项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相关内容。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答案】D 【解析】A光荣革命结束以后不久民主力量并没有空前壮大。

29、 B英国的代议制成熟,应该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 C英国国王统而不治也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 D从材料可以看出议会掌握的立法权往往必须尊重,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由君主转移到议会。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和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政体的特点和发展过程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整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6.【答案】【小题 1】(1)结合地图可以获取有效信息,即诸侯国、秦朝的疆域图和元朝的行省。 (2)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注意把握前期的积极作用为主,后期凸显其消极作用。 (3)(4)主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故答案为: (

30、1)图一西周分封制;图二秦朝郡县制;图三元朝行省制度。 (2)影响:西周时期,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周朝疆域,推动奴隶社会走向强盛。春秋时期,分封制的影响则表现为诸侯国不再尊重周王,出现了诸侯间相互争夺和混战。 (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 治的重要标志。 (4)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作用和影响: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障。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明清沿用并改造了行省制度,一直发展到今天。 【小

31、题 2】 【小题 3】 【小题 4】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影响、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差别、行省制的内容与作用,需结合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相关内容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小题 1】(1)特点通过材料“出口以丝绸漆器铁器为主”概括得出出口与手工业品为主;通过材料“进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概括得出进口商品以奢侈品为主;通过材料“引进了棉花,烟草,玉米,番薯”概括得出引进了经济作物;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以朝贡贸易为主。原因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及地位以及政策来回答。英国的变化通过材料“进口商

32、品中工业原料-棉花居于首位,其次是谷物”可以概括得出,进口主要是工业原料;通过材料“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织品,其次是羊毛制品”可以概括得出出口是以工业品为主;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这一时期推行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传统中外贸易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向外扩展;英国的对外贸易使英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故答案为: (1)特点:出口商品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商品以奢侈品为主;引进经济作物;形式上以朝贡贸易为主。 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加;外贸主要由政府控制。(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变化:

33、进口的主要是工业原料及食物;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其他档案言之有理即可) (2)影响:古代中国在中外贸易中曾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近代英国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小题 2】 【解析】(1)本题考查东西方对外贸易的比较。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成因,以及英国对外贸易的变化。 (2)本题考查中西方对外贸易的比较。主要考查东西方对外贸易产生的不同影响。 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中国古代于英国近代对外贸易的不同,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

34、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8.【答案】【小题 1】特点:具有分权色彩;中西结合;体现人民主权。 评价:抗战结束后,国内民主运动兴起: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由选举产生,体现一定的民主性;国民大会修改议事规则增加权利,这是民主化的表现。当时正是内战时期,国民大会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增加总统的特别权力,目的是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这说明国民大会不代表人民的利益。 【小题 2】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来源具有广泛性。 作用:集中人民的意志,充分保障了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1)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和国民党的统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

35、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内容。 (2)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新中国的政权特点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准确解读表格的内容。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的能力,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素养。 19.【答案】【小题 1】(1)第一小问的流向,依据材料一图示可知,流向是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和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原因是中国明清时期农工商业较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

36、享誉国际市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亚经济联系也是重要原因。 (2) 本小问的历史条件, 依据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 “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结合所学可知,条件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英国在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中居于中心地位。 (3)本小问的看法,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合作共商的结果;也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实力对比变化的结果(西欧国家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地位);一定程

37、度上稳定了世界货币金融秩序,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 故答案为: (1)流向 1: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 流向 2: 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 特别是中国, 原因是中国明清时期农工商业较为发达, 丝、 茶、瓷器等商品享誉国际市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亚经济联系也是重要原因。 (2)条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 外市场;英国在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中居于中心地位。 (3)看法: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合作共商的结果;也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实力对比变化的结果(西欧国家

38、经济实力严重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地位);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货币金融秩序,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 【小题 2】 【小题 3】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金融体系。考查 1518 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19 世纪英镑国际地位确立的历史条件;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看法。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实质以及影响等知识。 本题考查世界的金融体系。考查对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

39、准确解读材料和图示、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答案】本小问的手段,依据材料“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以得出加强封建道德伦理教化;“今设有贪污之臣,朕得其实,亦必置之重典”可以得出以严刑酷法惩治贪官污吏;“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一是丞相,掌管行政,协助皇帝处理万机;二是太尉,掌管军事;三是御史大夫,掌监察”可以得出制定和推行监察制度,监控官员行为。 故答案为: 手段:加强封建道德伦理教化;以严刑酷法惩治贪官污吏;制定和推行监察制度,监控官员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考查中国古代反腐的主要手段。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中试卷 > 高二上